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合集1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1
三國演義是文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義薄云天的關羽形象。在作品中,關羽是義的象征。雖然曹操送給他金銀和美女,天天以酒宴款待,但是
他卻不為所動。后來知道劉備在袁紹那里,毅然放棄了曹操給他的優厚的待遇,過五關斬六將前去投奔劉備,他這種義氣讓人們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
和重義氣的關羽比,呂布可以稱之為小人了。他本來是丁原的'義子,但董卓送了他赤兔馬等物,他便動了心,殺了自己的義父,棄明投暗。在呂布眼中,這些寶物比什么都重要。
現在的人,都把義看的很輕,而看重利益。哎,我忠心希望大家都能像關羽一樣講義氣。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2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應該都知道的,說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廷腐敗無能。就在這時,出了幾位好漢英雄,故事也開始展開......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人物就是劉備的二弟關羽,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為人正直、仗義,還熟讀兵書。面對曹操的`官位與金錢的引誘,他絲毫不被吸引,過五關,斬六將,有多少武將都死在了他的刀下!我最討厭的人是呂布,雖然他武藝高強,三國中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但是為人不講信用,先拜丁原為義父,然后殺掉,又拜奸臣董卓為義父,又被他殺掉,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叫義父兩聲只是為了換匹赤兔馬和一把方天畫戟,還有很大的色心。反以我不喜歡他。故事的結局是劉備去世了,兒子劉禪繼位,可不久就被滅了,司馬昭逼魏帝下位,東吳不久后也被司馬昭攻破。最后司馬昭成立大晉,統一了紛爭幾十年三國。
讀了《三國演義》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如劉備的道德,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深謀,張飛的勇敢,關羽的為人等。讀了一遍又一遍,這是一本書,也是一段歷史,更是一部文學精華。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3
一提起諸葛亮,大家就會想起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的神機妙算,一提起劉備,大家就會想起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英雄故事。
賢能之主劉備和智能之士諸葛亮共商國家大事,會是怎樣的情景呢?這就是著名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其中講劉備在第三次造訪諸葛亮的茅廬時,見到諸葛亮后,劉備問諸葛亮說,:“現在漢室處在危急存亡之時,但我才疏學淺,又沒有什么計謀,請問先生您有何高見?”諸葛亮展開一張地圖,詳細地分析了天下大事,劉備聽后茅塞頓開,請求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最終諸葛亮被劉備一片誠心打動,隨劉備出山,共同開創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蜀國。讀了這篇文章,我被劉備求賢若渴,愛才、惜才、敬才的那一片赤誠之心所震撼。同時,也被諸葛亮忠心扶漢,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動。
特別是諸葛亮雖然身居茅廬,但仍然苦心鉆研,學習兵法,分析國家大事,正如古人所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保T葛亮辛勤的'汗水終于沒有白費,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終于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笆墙鹱涌倳l光”,這句話又一次得到驗證,只要你是金子,只要你潛心學習,總有一天你發光的。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4
陶謙死,劉備領徐州牧,曹操欲攻,荀彧入諫曹操:“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幫雖有困,終濟大業。明公本首事兗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關中、河內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歸乎?今陶謙雖死,已有劉備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備,必助備死戰。明公棄兗州而取徐州,是棄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
想說服某人,要具有足夠的證據才行。劉邦、劉秀建立西漢、東漢因為他們最開始有著堅固的根據地。利用這一點讓曹操先要把根據地兗州占穩,然后再取天下。教育孩子與學生都是一樣,要把道理與他們講開,才能使其信服。只打不講道理嚇唬不住孩子,相反會使孩子對你表面敬而實則遠之。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5
3.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后事時,托付楊儀主持全局工作,將兵法傳與姜維。此時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楊儀當魏延鬧情緒時可相機處死他。而魏延這邊正氣鼓鼓的:論資格,他最老;論功勞,他最大;論文謀武略,他不輸楊儀、姜維,而到頭來這把年紀,還得聽小輩調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舉動:放火燒了蜀軍回撤的棧道,揚言要擒殺楊儀。最后還是楊儀和馬岱合力斬了魏延。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劇性的命運結局,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關系。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諸葛亮卻始終對魏延抱有成見,而且還當著魏延的面說一些不利于團結穩定的話。無論魏延怎樣沖鋒陷陣、屢立戰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諸葛亮用人不當不僅毀了魏延的一生,還毀了自己苦心經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在幾個關鍵性的環節上,在錯誤的.地點,選擇錯誤的時機,任用了錯誤的人,導致功虧一簣,抱憾終生!根導火索,當諸葛亮死后就爆發出來。
魏延我認為是個響當當的好漢,只是諸葛亮不會用人,浪費掉了魏延,馬謖......魏延的死
我覺得真的很冤!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6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在《三國演義》里,我看到了很多英雄豪杰,比如說:智勇雙全的趙云、俠肝義膽的關羽、魯莽的張飛、仁慈的劉備、冰雪聰明的諸葛亮等等。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趙云,因為他英勇善戰。沒有張飛的魯莽,沒有關羽的大意。在趙云英勇救阿斗的場景中,更是驚心動魄。看著趙云的奮不顧身,仿佛就是現代的舍己為人。趙子龍就像一棵堅強、生命力旺盛的大白楊樹。
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劉備了。雖然他是一國之君,可我還是不喜歡他。他為了自己所謂的`仁慈,讓多少人喪失了性命。在荊州時,龐統勸他奪荊州,可他卻在乎別人的眼光,認為這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遲遲不肯下手。認為需要一個臺階上。就這樣龐統給了他這個臺階,用性命為他換來了這個臺階。
諸葛亮真的是一個聰明機智的軍師,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他大擺空城陣,嚇跑了司馬懿近二十萬的大軍,真讓我敬佩。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7
三國里面講了好多的東西,里面有好多我們可以學到的東西,它可以使我們腦子想的東西想的更多。
從頭開始說,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張松。我不喜歡的是:劉璋、龐統、周瑜。先說諸葛亮吧,諸葛亮深謀遠慮,天氣、地理、計謀都是他的強項,我能不喜歡他嗎?說說張松,劉備進攻時,張松投降了劉備,把法正畫的西川地圖給劉備,還到劉璋那里做內應,所以我也喜歡他。我為何不喜歡劉璋?劉璋雖為西川之主,但管理得非常不好,荒廢朝事,民間盜賊四起,弄得百姓不可安寧。而且沒有主見,我不喜歡他!說道龐統,雖然外號是“雛鳳”,卻很貪功。不聽諸葛亮的勸告,被川軍射死在“落鳳坡”。周瑜,是吳軍的都督,嫉妒心很強。他非常嫉妒諸葛亮,后來,中了曹軍的“生氣而死箭”后,被諸葛亮三氣而死。
我最喜歡的情節,火燒赤壁也,先是周瑜、黃蓋演苦肉計,然后是闞澤向曹操獻詐降書,龐統獻連環計,諸葛亮借東風,周瑜火燒赤壁。非常成功,我喜歡!
讀完這本書,我有一個收獲: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的事情有了一個很好的了解,也學到了很多計謀:苦肉計、美人計、假途滅虢計等。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8
去年,媽媽從新華書店里買了一本《三國演義》,我回到家一口氣把它看完了,好看極了。它主要講了蜀、魏、吳三國爭霸的故事,后來蜀、吳兩國相繼滅亡,從此,二國都歸于魏國。
我最喜歡的人是關羽,他太忠義了!他當年“降漢不降曹”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武力也很棒,斬了許多魏、吳國的大將,連曹操都想得到他呢!諸葛亮也不錯,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這一點讓我十分敬仰他。劉備、張飛、趙云……他們也個個都是英雄好漢,為了國家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是我,我寧可躲得遠遠的。武有劉備、關羽、張飛,智有諸葛亮,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無敵!
可是,這么強大的國家為什么滅亡了呢?當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死后,魏國又一次進攻蜀國。許多大臣都做好了誓死保衛蜀國的打算,可是劉備的兒子——劉禪卻軟弱無能,竟領著大臣們投降了!唉!誰讓他是皇帝呢?如果他不投降,還有許多英勇善戰的大將軍呢,蜀國怎么會滅亡?
讀完《三國演義》我的心情非常復雜。但書中英雄人物的品質在我心中卻并不復雜,因為他們都是兩個字——英勇!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9
大意概述:徐州牧陶謙因為病重,不得不決定傳位的事情,而由誰來指掌徐州,關鍵著徐州的生死存亡,為此,在第三次提出要將徐州交付劉備時,劉備答應了,這就是注明的三讓徐州。
出自: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在第十一回中,文:三讓徐州呂布破曹操,已經是兩讓徐州,而曹操因為被呂布偷襲,導致大本營丟失,不得不放棄徐州,表面上給劉備一個人情,實際上是因為后方出事。
主要典故:三讓徐州
主要人物:劉備、曹操、陶謙、呂布、糜竺
主要事件:
1、劉備接收徐州,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徐州牧;
2、曹操用計引誘呂布出城,不想呂布不聽陳宮計,執意出城追擊曹操,不想遭遇埋伏,兵卒損失巨大,陳宮建議投靠劉備,隨后濮陽城被攻破,曹操復得兗州。
啟示:武夫始終只能當將軍,呂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只有有勇有謀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或者用謀略去駕馭勇者,例如:西漢時期的劉邦。如呂布此類,難以成就大事!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10
《三國演義》算是一本人盡皆知的一本書,對于它的讀后感我也寫過很多篇。對于這一次的易中天品三國我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原來我們一直唾罵的曹操也是個好人。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編寫的一本書,很多人都很喜歡,可既然是小說,那么內容必定有所改編,可能少數內容與歷史不符合。比如說對曹操個人才德的完全否認,比如說對諸葛亮的略神化,都是不合歷史的。不過其中的.英雄也是另人敬佩的,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青梅煮酒與劉備共飲,曹操問:劉兄你覺得這世間誰才是英雄?劉備將孫權等人一一說來,曹操都說不是,然后曹又言:今英雄你我二人也。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三人生死之交。三顧茅蘆的求才之誠心,諸葛的忠君,死而后己。周瑜的聰明才智卻因無歷練而被氣的吐血。
三國人物豐富多彩,為謀天下不惜對兄弟下手,身在亂世非有一能而不可活。易中天認為關羽能獨擋一面是個人才,他認為曹操有才,也很溫柔,待丁夫人很好。但歷史總是由勝利者寫下的,曹操有才也只能被人評為奸臣,戲臺之上也是個白臉。對于三國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三國演義》就是羅貫中對三國的看法,易中天品三國,那便是易中天先生對三國的看法。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11
相信大家會問,你看過《三國演義》嗎?沒錯,我當然看過,并且這是第二次看這本書了。吸引我的是書中一章章中生動有趣的`標題,比如:宴桃園豪杰結義,關羽五關斬六將,關羽溫酒斬華雄,青梅煮酒論英雄,關云長單刀赴會,劉備三請諸葛亮,關羽大意失荊州,諸葛亮三氣周瑜,謀董卓曹操獻刀,猛呂布戲美貂蟬等等。
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第一章:宴桃園豪杰結義。
第一章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賣豬肉的張飛和關羽因為一些瑣事打起來了,劉備在一旁看著,心里若有所思,上前往他們中間一站,兩人立刻互相道歉,并向他解釋只是切磋武功。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三個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這時,我總會想到我、李想一還有王亞男,我們三個人的故事——我們也是像他們一樣相親相愛的好姐妹呢。
這么令人百看不厭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卻有個疑問:他們曾說過“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可是他們離開的日期卻不同。
我會和李想一、王亞男好好相處,互相比賽,超越自我的!
作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一場學校五(2)班趙梓萌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12
想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這本書吧,它講訴的是在一個三國鼎立時期的故事,在這其中我最崇拜的便是諸葛亮,他的計謀,他的膽識是誰也無法比擬的!
其中,最為驚險的便是他的空城計。那一戰他打的是心理戰術,他獨自一人在城樓上奏樂,給人一種胸有成竹的自信,讓敵人誤認為這空城里下一刻便會涌出千軍萬馬,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然而,諸葛亮要的`就是讓敵人產生這種錯覺,然后使心理產生怯意,最后取勝。
其實,在現在社會上也不缺乏像諸葛亮一類的為國貢獻的能人義士,他們之中也有為國家奉獻無怨無悔,甚至付出生命!諸葛亮是為保衛國家而戰,他們也是為保衛國家而戰,看來從古到今保衛國家都是十分之重要的! 那么,為什么不一起起來保衛我們的祖國呢?
或許有人會說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國家的大事,不是我說了算的,只要我家沒事就行?墒牵銈兛稍脒^,千萬個滴水就是一片無邊的海洋,每個微不足道相結合就是無窮的力量。在者,倘若過不在了哪來的家?
所以,大家都站起來吧,不要再像清朝政府那樣被壓迫了!保家衛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 篇13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書主要講述了漢末民不聊生,許多人揭竿而起。經過激烈的戰爭后,國家被分為三大塊,分別是曹操的魏國、劉備的蜀國、孫權的吳國。又經過了將近50年的戰爭,終于被魏國的司馬紹之子司馬炎統一了天下的故事。
我最喜歡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他充分展現了諸葛亮、周瑜、曹操、魯肅的.人物性格特點。其中最鮮明的數諸葛亮了,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諸葛亮多么聰明!生活中,我們應向諸葛學習,想辦法。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出差兩天,讓我照顧好自己,我答應了。第一天早晨,我先洗漱完,突然想起昨天沒有收拾書包,就趕緊收拾書包。收拾好后,然后做飯,吃完早飯后,穿整一番,就一溜煙兒向學校跑?上нt到了,我整整一天都悶悶不樂,坐臥不安,心中想著如何珍惜時間。我的眼前時不時浮現出一位扇著鵝毛扇的諸葛亮對!我可以:一起床先做飯,然后洗漱,飯好后再開始吃。果然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就到了教室。
真不愧"腦子越動越靈,辦法越想越多"!感謝《三國演義》給我的生活增添光彩!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三國演義》_三國演義個人讀書筆記12-13
《三國演義》讀后感11-17
三國演義讀后感悟01-16
《 三國演義》讀后感08-15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想08-19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10-22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24
《三國演義》讀后感受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