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后感【優秀1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讀后感 篇1
在《弟子規》這本書中,我又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有講信用的宋濂、有孝敬父母的王祥、有尊敬師長的孔子、還有為他人著想的孫叔敖……從他們身上,我又得到了許多知識。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孫叔敖殺蛇的小故事吧。
孫叔敖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國相,他從小就非常勇敢,心懷民眾。
小的時候,有一次孫叔敖到外面游玩,突然他看見一條兩頭蛇,他很害怕,剛轉身想跑時,又心想如果這兩頭蛇去害別人怎么辦?于是他就拿磚頭把那兩頭蛇砸死了并把蛇給埋了,然后才哭著回家。
回家后母親問他哭的原因,孫叔敖回答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剛才我見了它我肯定會死的。母親又問蛇現在在哪兒?孫叔敖又說,我害怕別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把它殺了并埋了。他的母親說:“好孩子,你這是替別人做好事,上天會給你福氣保佑你的.!
等到孫叔敖當了楚國的國相,他還沒開始治國,但是楚國人就已經相信他是一個仁義的人了。
讀了孫叔敖殺蛇這個小故事,我想贊揚一下孫叔敖:孫叔敖,你真是一個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好孩子呀!我要向你學習。
《弟子規》讀后感 篇2
《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學習。要好問、要好學,不要因為學習有了困難就放棄?鬃臃浅:脤W、好問,咱們要成為向孔子學習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書中都有孔子講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樣就無可挑剔了。咱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講的那樣學習。因為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力,一些到中國的外國人專門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學習要注意三點,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好學、好問,第三個是尊敬。咱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為家長慣著咱們就改變主意。還有讀書也很重要,無論什么書,只要有知識對我們有益處,就一定去讀。
還有一句話,是媽媽給我講的,意思是:你多一份愛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禮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規》讀后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兜茏右帯肥乔宄睦钬剐闼鶎憽N易x了這本書,不但體會很深,而且也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還懂得了學習要有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其中,有一則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則的意思是:讀書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都要切切實實地做到。這則有一個故事叫《落李不動》,故事是講楊愔小時候特別愛讀書,而且學習十分專注。有一次,楊愔坐在一顆李子樹下看書。熟透了的李子從樹上掉了下來,其他的孩子都紛紛跑來搶奪,但楊愔還是一動不動、聚精會神地讀自己的書。后來,正是由于學習時專心致志,他的學識也就很高,并成為了當時的.宰相。我自己與楊愔比起來真是差遠了,我每天寫作業和讀書時總是靜不下心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又吃東西。這樣,不但影響了寫作業的速度,而且錯題很多,學習效率低。我要向楊愔學習,讀書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注意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受益匪淺。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讀后感 篇4
假期時,我按照老師的安排,學習背誦了國學文章《弟子規》,文章中雖然有很多的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我們自己也按我們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規 圣人訓 守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長輩,關心愛護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學習。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聽他們的話,為他們做我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會更多的學習《弟子規》中的知識,更好的理解。
我覺得學習國學,就是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讓我們更文明,更有禮貌,更懂事,更有利于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成長。所以我以后要多讀書,特別是國學方面的書,多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等我長大了,好做一個傳播中國國學的學者。
《弟子規》讀后感 篇5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并受到啟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吹竭@里不由得我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么做人處事時,我會一只耳朵聽,一只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從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傷心,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四)
《弟子規》讀后感 篇6
我讀了《弟子規》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床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边@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里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但換回我們現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F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冠必正,紐必結,襪必履,俱緊切”這句訓示教育我們外出時衣冠齊整。例如上學,一個人衣冠齊整,讓別人看上去就覺得這學校的校風一定很好,但如果一個人頭發不整齊、校服的紐扣沒扣好,讓別人看了就誤認為這學校的校風很差。所以一個人的形象很重要,F在的社會,你的形象也可能決定你的前途。假若兩個人同時去面試,學歷一樣,其他條件差不多,但一個衣冠整齊,講求衣服的衛生;一個不注重自己的衣著,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說老板會選誰呢?當你找工作面試時,別人不但看你的學歷、能力,還要看你的.形象呀。我們校園里也提倡過講究衣著整齊,形象要做好。所以我們從小講求衣著整齊,衣著的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以后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弟子規》讀后感 篇7
我讀了《弟子規》中的兩句話是:“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們,勿亂頓,致污移”。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注重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回家后衣、帽、鞋襪都要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不要亂放亂擺,以免把衣帽弄臟。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個人,他就是王安石,他還有一個故事呢,我給大家講一講吧: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宰相。據說,他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太講究衛生,極少洗澡,整天弄得臟兮兮的。有一天,皇帝召見王安石和幾位大臣商議國家大事。談話時,一只虱子從王安石的'衣領爬到了他的臉上,皇帝看見后偷偷的笑了,可王安石卻一點兒也不知道。后來這件事成了朝中大臣們的笑料。
王安石雖然是有名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但他確實太不注重儀表了,我們可千萬不要有他這種毛病哦!
《弟子規》讀后感 篇8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開展讀書活動,這學期李老師要求我們回家讀《弟子規》,我們大家看完之后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在這么多句三字經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俺鹪,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边@一句話讓我的感觸非常深刻。以前,媽媽叫我起床我總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自從讀了《弟子規》之后,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馬上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這一個道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讀到這一句時我想到我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忘了要聽父母的.話。趕集時,看到好東西不管多貴都要買,一不隨意就大聲嚷嚷,有時還頂撞父母。學習了《弟子規》后,我一想,遇到事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誨,對父母的話一定恭敬聆聽。要用平時言行來弘揚《弟子規》的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還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下去。
《弟子規》讀后感 篇9
這天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并受到啟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就應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理解,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悲哀?吹侥抢锊挥傻梦疑罡袃染,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樣做人處事時,我會一只耳朵聽,一只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從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悲哀,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 篇10
我讀了《弟子規》(節選)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這段的意思是用人家的物品,需要跟那個人說清,如果不問的話,就算是偷他的東西了。借人家的東西,要及時歸還,這樣的話,以后要借就不難了。
讀完這一段,我不禁想起了聽過的`一個小故事。明朝有個叫宋濂的人,很愛看書,可買不起書,只好借書。有一次,他到一家富戶借書,他們講明十天之內一定要還。到了第十天,外面下著大雪,可他還是去還書了。主人很感動,告訴他,以后可以隨時來看書,也不限定歸還時間了。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呢!有一次,我的橡皮不知掉到哪兒去了,就問王啟周借了一塊?蓜偨鑱聿痪,我又把我的橡皮找到了?吹轿艺业降娜藨摱荚谙耄簠莿P熠到底是把橡皮還給王啟周呢還是繼續用他的橡皮?誰知他們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已經毫不猶豫地把橡皮還給王啟周了。打這以后,看見這場景的人都很放心地借給我東西了。
讀了這段話,我覺得交朋友也要相互幫助,這樣就會越來越好。比如我和同桌邵宇澄常常相互幫助,所以就越來越好,現在我們連旅游也經常一起去了。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這里面還有不少道理!
《弟子規》讀后感 篇11
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讀了一本叫《弟子規》的書,這本書教育我要當一個勇敢,聰明,誠實,孝順的人。對照《弟子規》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為,情不自禁地低下頭一陣面紅耳赤,
我經常跟父母頂嘴,不聽他們的教導,他們讓我往東,我偏要往西,我沒做到《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這句話,一次,媽媽叫我吃早飯,可我心中有一百個不愿意,所以就隨便應付了一聲馬上到,然后繼續睡覺了。等到我醒來已經是11點30了。我飛奔到客廳,見媽媽已經早早地吃完了早飯等著我起床。我愧疚地低下了頭,盡管臉再紅也沒有用。
還有一次,我上英語補習班晚回家了半個小時,媽媽說我是不是不會背書留了下來?可我沒有一點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于是,媽媽便去找老師問一下,老師說我英語課文不會背,于是我又火冒三丈,媽媽再一次問老師,可是老師說的還是原話。我只好承認了。后來回想一下,這件事不應該欺騙媽媽,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我真對不起媽媽。
《弟子規》是我啟蒙我好老師,教會我很多,讓我學會了怎么做人。
《弟子規》讀后感 篇12
《弟子規》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體現了一個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告訴了我們青少年時代該干的事,本書有許多小故事,都寓意深刻,令人終身難忘,啟發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缺點與優點。
讀《弟子規》中,讓我有難忘的.一句話是: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他的典故是管寧與朋友讀書時朋友三心二意,不認真讀書,出外面亂逛,管寧割斷了席子與他絕交,對他說:我不與你這三心二意之人坐一張席子。說完,管寧認真讀書,不再理朋友了。其他故事也很吸引人,也深刻的教育了我們。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中華民族的偉大的道德思想,包括尊敬長輩,尊老愛幼等等,我覺得啟發很很大。這就是我讀《弟子規》的讀后感。
《弟子規》讀后感 篇13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所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钡奈牧x,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策而成。具體列舉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村仁修訂改版,并改名為《弟子規》,它自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防邪存誠、養成忠孝家鄉的最佳讀物
。我們剛剛學完兩篇,雖然這兩篇不足二百字,但卻教授和教育了我很多事物。比如孝順父母、順從兄長,其次要做事小心、說話誠實、講信用。其中還講了對待父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彼v的.意思是:父母有事叫你,應趕快答應去做,不要拖拉懶散,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
如果我們如實的做到了《弟子規》中的“美”與“德”,那么我們這個社會會非常的和平,充滿著禮貌與愛;如果做到了,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將不會有戰爭,不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
【《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心得11-23
弟子規讀后感(精選)07-05
弟子規讀后感(精選)07-05
(精選)弟子規讀后感07-07
(精選)弟子規讀后感07-06
【精選】弟子規讀后感07-08
弟子規讀后感[精選]07-08
弟子規讀后感07-11
弟子規讀后感07-11
弟子規讀后感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