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后感(集錦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讀后感1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孝〉,開篇第一段即點名主旨:首孝悌,次謹信。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只有孝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只有對父母親人以孝禮相待,他的名聲和社會地位才會被世人所承認和接受。古時評論一個人品德如何,首當其沖要考察的便是其為人和孝道,這與當代是大不相同的。幾乎凡是古之賢人的傳記,在其個人介紹中總會有這樣一句“性至孝”,可見“孝”是古代評點人好壞的重要依據。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一個人只有對父母孝順,他的內心才會有感恩,才會對社會有好的作為。
至于所謂“謹信”即做事謹慎、誠實守信!叭艘孕帕⑵浔咎幤涫馈,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證明他的社會生命宣告完結,“人無信則不立”。當然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再說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最后來談〈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 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雖然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孝親尊師,與人為善”,《弟子規》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讀后感2
“泛愛眾”,在《弟子規》中是這樣解釋的:“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眾……每個人在為自己的同時能夠兼顧到他人、家國、天下……用心去感受別人的需要……待人謙和、有禮貌!北M管《弟子規》只是給學生寫的,但是,作為教師,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下面介紹如下:
一、自身提高道德修養,做到對人謙和、有禮貌。
能夠說我們上莊中學的全體同仁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每一天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教學,都是為了教好我們每一天應對的學生,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是崇高的。我們沒有理由對任何一個同事不謙和、不禮貌。
這就要首先想到別人的長處,想到從別人那里學到點東西。
我認為我能夠學到很多。從劉老師那學到慈悲、仁愛,從慶華那學到嚴謹、寬容,從小林那學到機智、嚴格,從小蘇那學到端正的態度,從新穎那學到謙恭的品質,從小曹那學到步步深入的教學思路,從小朱那里學到一板一眼的`工作方式,從楊光那學到良好的心態。從李蘭那學到務實的風格。
我們的每個同志都有自己的優點、特色,值得我們去學習。
二、不自私,互相幫忙
《弟子規》中說:“己有能,勿自私”,意思是說“一個人有才能和本事,不要保守自私、舍不得付出,要時刻想著服務大眾、回報社會!蔽覀兌际菑母咝.厴I的,都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工作就是把知識、潛力拿出來,回報給社會。不自私,同學科教師就能夠在教學中暢所欲言,把自己的體會、經驗帶給給大家,就會互相提出批評指正意見。不自私,同班教師才會不記得失,團結協作管理好我們的班級。不自私,才會給他人帶給方便。我們上莊中學才會是團結的群眾。
孔子也說:“君子周而不比!币馑际钦f,君子在處理人際關系中,能夠與多數人聯合,為公共利益,為多數人利益而團結在一齊。我們不必須能成為君子,但是我們能夠用君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三、不干擾他人的工作
“人不閑,事勿擾;人不安,勿話擾!迸c人相處,我們就應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響到別人的正常生活與工作,這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我想的是:在很多學校的走廊里都有這樣幾個字“慢步輕聲”,目的是讓教學環境持續安靜,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有的教室里貼出“入門即靜,入靜即學”,為的是所有學生能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彼此間學習不受打擾。
我們的工作也很繁忙,如果充分利用時間是完全能夠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聯查任務的,就不會出現抱怨的情形。
總之,盡可能地發現別人的優點,不斷學習,我們的心境好了,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做到互相幫忙,我們的任務就會減輕,會從中體會到快樂。
《弟子規》讀后感3
今年7月份的生日一過,就是33周歲了,還好,現在還能說自己是32歲,這是個讓人尷尬的年齡。每年的生日都沒有一份自己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但是今年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送給自己一份大禮。
昨天去看中醫,是王總帶我去的,看到我因為病痛愁眉苦臉,熱情備至,十分感謝。其實雖然排了好多人來看病,但是對我而言,并沒有把這個醫生看得多么神奇,因為我知道根在自己,不在他人。不過,在看病的間隙,我聽到醫生和別的病人說,成了家的女人應該看看"弟子規"我能夠看到這個女醫生的氣定神閑,我覺得女人就得有這種氣質,我覺得我應該看一下;氐郊,我就開始查閱相關資料。仔細閱讀后覺得自己的'確需要好好虛心的學習一下,其實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得與失和個人修養是很有關系的。
我很要強,從小各方面都希望自己能比別人強,但是小的時候模仿能力也很強,無法甄別哪些是應該學習的,哪些是應該擯棄的。從小任性的我對于父母的教育也是熟視無睹,加之父母管教不嚴,所以有很多不良的習性。比如,從小就是學習好就行,其他都不加注意。比如女孩子應該有的整潔,條理,我都不具備。自己也從來沒有認為這些沒有會怎么樣,就是個性使然。再后來就是學會和父母頂嘴,這是和同學學的,他們說不論是誰,不對的就要提出來,爭論清楚。雖然長大以后為人父母之后知道了對父母的順要大于孝,但是在個別問題的處理上還是不好。太多強調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忽視了父母的感受,這是一個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應該的。還有就是沖動。因為從小我就是一個很一般的女孩子,但是心里我不希望自己是個普通人,很多時候我喜歡跳出來,讓自己成為焦點,對于后果從來都不加考慮,這一點在30年的歷程中,有不少時候被人贊賞,但是自己也承擔了很多為沖動而付出的代價,F在想想一個人要想出人投地,一定要有真本事或優秀的品行,只靠沖動不是能夠真正被人認可的途徑。作為一個女人,我遭遇了婚姻的失敗,我現在的男友也經常讓我反省,雖然我表面上很固執,其實我內心一直在反省。女人血足則性柔,男人氣足則方剛。宇宙陰柔陽剛才是和諧之道。我的性格太過剛,所以與宇宙規律相悖,所以大多數時候不能順利。在婚姻中我對自己的定位也發生了偏差,這一點是需要我認真調整的。女人要強和男人要強一樣重要,但一定要分清主次,權衡利弊。女人和男人一樣要有個性,但一定是成熟理性,能夠為結果負責,不要盲目大膽,無法為孩子做出榜樣。與男人的相處要收放自如,不要采用單一的方式處理問題。
我現在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方面還很多,繼續努力。一定要做個優秀的女人。
《弟子規》讀后感4
《弟子規》 我閱讀此書后的點滴體會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F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钇鸫a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為女兒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布。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愛,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馬上坐在椅子上,從不過問父母的感受,還大聲的叫:“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媽媽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只是說: “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勺詮奈覍W了《弟子規》中的“出則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媽媽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會兒就直叫他們名字?蓪W了《弟子規》里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后,我會有事無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說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呀!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后,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讀后感5
每天清晨,撒滿光輝而顯得生機一片的校園里,伴著悠揚的音樂,便會傳來朗朗的誦讀之聲,整齊而又洪亮。同學們在讀什么呢?哦,原來是我們第三實驗小學人人都在誦讀的《弟子規》。
《弟子規》為孔子編著。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學習《弟子規》(雖然他們早已當客成名)?不計其數。就連權力至上的皇帝也對它“怵”三分,拜倒在它腳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經常采納下屬的.正確勸諫,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評規勸,還把他比作可以糾正自己過失的一面鏡子。因為“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碧铺趯Τ枷碌囊庖娔軌蛘J真聽取,擇善而從,這在中國歷代的封建皇帝中是無人可比的,正可謂“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蓖瑫r讓我們懂得“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弟子規》教育人們首要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要謹慎、言語講信用。每時每刻對眾人都得有愛心,向每個人學習,有仁德情懷。然而生活中我也有做得很不夠的地方,記得那一次……
我剛熟背完“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就被爸爸叫去吃飯。我一邊嗯嗯呀呀地答應著,一邊慢悠悠地走出房間,然后慢騰騰地去洗手,磨蹭了好一會兒才到餐桌,還東張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覺間,當回過神來時,才發現碗了多了好多菜:紅蘿卜、大白菜、香菇……似乎把白米飯也壓得喘不過氣來,簡直就是喧賓奪主嘛,我滿臉不高興,不由自主把碗里的菜統統夾回盤子里。爸爸此時又開始了他的說教:“吃不能只是為了好吃,而要吃得健康,這些菜富含維生素……”我最怕聽爸爸的“經書”了,只有乖乖把那些菜“物歸原碗”,皺著眉頭勉強“一掃而光”?墒牵坏┯袡C會在串串香面前,我卻是表現得那樣“貪婪”,一連可以挑十幾串,狼吞虎咽地吧唧吧唧嚼得歡。因為這樣的“垃圾食品”若非特殊情況爸爸媽媽是絕對不會讓我碰觸的,可我就是嘴饞,怎會不把握機會狠狠地一飽口福呢?
現在你該知道我為什么長得高卻長得瘦的緣故了吧?是的,挑食!特別是對吃水果,從來都不主動,最讓爸爸媽媽頭疼。我可是在媽媽使出渾身解數后才開始慢慢喜歡上香蕉、草莓、奇異果、橙子、甘蔗的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毕嘈旁凇兜茏右帯返牟粩喔谢,在爸爸媽媽老師等長輩們的關懷教導下,我一定也會對最近被評為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之首的蘋果情有獨鐘的,對富含維生素A、B、C的青菜來者不拒的,因為它——《弟子規》乃是我成長之路的良師益友也!
《弟子規》讀后感6
近來有幸學習了《弟子規》,它用獨特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民族精神典故,展示了充滿智慧的中華文化,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為我們提供了豐盛的文化大餐。讀了《弟子規》后,我覺得職工素質培養與教育孩子有相類似的道理,因此如何把握這個“度”很重要,制度即“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對于孩子而言,他將在此約束下,逐漸矯正不良行為,健康成長;對于成人而言,他將在此約束下,認真工作,獲得精神和物質的回報。
一、正確處理上下級關系
在《弟子規·入則孝》這部分中,如果我們換一種眼光來看《弟子規》,站在企業的角度,把父母換做領導,那么《弟子規》就可以看作是領導對職工的一種教導。它告訴我們:要尊敬領導,對領導交代的任務要及時完成,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向上級報告請假,回來后要及時銷假。和領導發生矛盾沖突,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當面沖撞,這樣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如果能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帶著關愛去處理問題,那么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就會處理得很融洽。
二、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系
在《弟子規·出則悌》這部分中,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看作是如何處理同事之間關系的指南。它告訴我們:同事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如果上級領導有事找別的同事,而如果他碰巧沒在,我們就應當主動去承擔他的.工作。如果這樣去做,就有利于構建成一種和睦而輕松的上下級和同事關系。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建設。
三、正確培養職工品德,提高素質
《弟子規·信》這部分,是講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講沒有根據的話,不要輕易許諾;不要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不要與人攀比,要重視自己品德、學問、業務技能的學習和培養,“君子憂道不憂貧”,意思就是要求我們養成良好的節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錯誤,就要勇敢去承認,并且努力改掉它。從企業職工素質培養的角度看,這部分也很有現實意義,是在提醒職工要加強個人修養,要在個人品德才能的提升上不斷努力,清醒而正確的把握住自己的發展方向,堅決拒絕邪門歪道的誘惑。
四、正確交友、把握為人處事的原則
在《弟子規·泛愛眾/親仁》這部分,講的是同樣是人,可是良莠不齊,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各有不同。大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而仁慈博愛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樣的人往往身正行正,特立獨行,如果能夠接近他,向他學習,那么過錯就會減少,品德就會增長。反之,接近小人,就會墮落,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對職工同樣具有警示作用。
《弟子規》讀后感7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 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
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這個感覺還是自己寫比較好吧。畢竟你都在學弟子規了,想想自己的做法是符合弟子規的要求嗎。要么就不要學,不要這樣流于形式。弟子規教育的是為人處事的行為規范。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蛟S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
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為人民服務――毛澤東同志昭示!助人為快樂之源!
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里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弟子規》讀后感8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遍_篇第一段即點名主旨:首孝悌,次謹信!叭f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只有孝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只有對父母親人以孝禮相待,他的名聲和社會地位才會被世人所承認和接受。
古時評論一個人品德如何,首當其沖要考察的便是其為人和孝道,這與當代是大不相同的。幾乎凡是古之賢人的傳記,在其個人介紹中總會有這樣一句“性至孝”,可見“孝”是古代評點人好壞的重要依據。在古時候,即使你身份顯貴、腰纏萬貫、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樣會被世人所不齒。北宋有官員名叫李定,為謀高官厚祿瞞母喪不報,其行為實屬大逆不道,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說“首孝悌”。一個人只有對父母孝順,他的內心才會有感恩,才會對社會有好的作為。所謂“謹信”即做事謹慎、誠實守信。“人以信立其本處其世”,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證明他的社會生命宣告完結,“人無信則不立”。
縱觀 《弟子規》,全篇體現了兩個字即“孝”與“信”,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為后人留下為人處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筆法之遺風!教人以孝為先,以信立身,在這個以利為主的物質社會就像吹進一陣輕風給人們帶來了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的'感覺,孰不知這就是人的本性呢?!這大概也就是《弟子規》的現實意義所在吧!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范。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現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
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弟子規》中某些封建禮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要學到其中“孝信”的主旨,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讀《弟子規》,重塑中華禮儀之邦、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意義,便不言而喻。從這方面來講,《弟子規》仍不失為一本傳世經典。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孝親尊師,與人為善”,《弟子規》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弟子規》讀后感9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弟子規》讀后感作文600字!弊x一本好書,不僅能讓我們增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真真正正能從中收益。初讀《弟子規》由于受年齡的限制,不能領悟其中的奧秘。在定崗實習學校,開展以《弟子規》為核心的新八德教育,我再次接觸到《弟子規》,對它進行了全面的解讀。
《弟子規》,作者李毓秀,字子潛,山西絳州人。清康熙年間秀才,以教書為生。李毓秀根據當地童蒙教育需要,結合教書實踐,寫成《訓蒙文》。后經清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全書列舉了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禮儀,三字一句,淺顯易懂,音韻諧美,知識豐贍,是目前社會大眾開展道德教育、規范言行、防邪存誠,培育忠厚家風的德育讀物。
在迫切需要加強道德建設的今天,《弟子規》對幫助現代人傳承中國文化,養正人格品行具有重要價值。不可忽視的是,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的同時,也要求家長必須按《弟子規》的要求,身教在前,率先垂范,成為子女效仿的楷模,讀后感《《弟子規》讀后感作文600字》。所以,《弟子規》是一本全民道德教育的經典讀本。在學習《弟子規》中,讓我的心靈得到三次進化。
第一次凈化:“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昨晚接到通知,明天去三中,由教育局王寶寨局長為我們做講座。在講座上,王局長贈送了每一個實習生一本《弟子規》。我拿到手里如獲至寶,當局長講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蔽医K于發現我做錯了什么,當即用手機給父親發了一條認錯短信。以前父母責斥我們,我都會去反駁,讓親心傷,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的'話,不管對錯都不應該去頂撞,不可以讓父母傷心,就才是孝道!
第二次凈化:“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許多孩子在課上管不住自己,這時教師用體罰,用責罵是不起絲毫作用的。不但不能使孩子改正缺點,還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任何懲罰不如去給孩子講道理,重德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在課上我嘗試著用這種辦法教導學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次凈化:“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句話本意是教導孩子不能讓父母擔心,出門回家都要和父母打招呼。同樣是教導學生,出教室一定也要告訴學生,回學校也要和老師見一面,這樣才不會讓老師擔心。
許多事情,可以用經典給大家講明白,不需要老師批評指責或當面懲罰。用真心去感化學生,才會以德服人,才能真正為國家培育人才。
《弟子規》讀后感10
弟子規這本書讀了之后使我受益匪淺,我讀這本書時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弟子規這本書分為八個部分: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從我身上你就可以體會到了 .我姐姐在暑假回來了,我和姐姐半年沒見了,一見面就擁抱,可沒過幾天,我們就和往年一樣吵起來了。媽媽自然就不高興了,一直在批評我。如果我和姐姐不吵架,和睦相處,一家人就其樂融融,媽媽爸爸高興,對他們的孝道就自然表現出來了。在“余力學文”中說道:一味的讀死書,并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但如果一味地做而不讀書,也是不對的。正所謂孔子寫的《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了則本書,我的收獲很大,即明白了如何做人,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在家一定要孝順父母,不能讓他們擔心,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訴他們,有什么好的一定要分享給他們。生病的話一定要好好地照顧他們。和兄弟姐妹相處要好。在我們的行為要小心謹慎,穿著整齊清潔。我們說話要守信用……只要理解了,照著去做,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弟子規讓我領悟到生命的真諦!正如蘇格拉底所說:金錢并不能帶來美德,美德卻可以給人帶來金錢。說出了美德在人一生當中的重要性。
盧梭說: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還有人說:誠實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財富。說明了美德、感恩、誠實是我們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幾種品質,而講述這幾種品質的書,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國學經典——《弟子規》!兜茏右帯分械摹度雱t孝》詳細講述了我們在與父母相處時應該做到:做事不遲緩,拖延偷懶;要聽從父母的教誨、責備;照料父母要盡我所能。對待父母要誠實守信;父母有錯誤要勸說;父母生病要一直照看著。而我們在生活中不僅為父母做事偷懶,不幫助父母做事,還在父母教誨我們時心里不舒服,父母生病不管不問卻只顧自己玩,一點都沒有做到《弟子規》中的`要求。生活中我們應該盡快改掉這樣的毛病,不然就是不孝了。誠實守信在《弟子規》中的《信》里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告訴了我們在與別人相處時要誠實守信,不胡言亂語,不說尖酸刻薄、下流骯臟的話;做錯了事就要承認錯誤,若是逃避那就是錯上加錯了。可我身邊有的人就說一些骯臟下流的話,做錯了事情就逃避責任,從不主動承認錯誤。希望他們讀一讀,及時改正自己的行為。
《弟子規》是一本可以使人獲得高尚道德修養的書,希望大家記住里面的: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生活中按照《弟子規》中的要求去做,規范自己的言行,培養自己高尚的品格,傳承中國經典文化!
《弟子規》讀后感11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了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后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兜茏右帯分幸笪覀兿榷苏返。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么呢?
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钇鸫a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边@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匪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布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后,我終于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后,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讀后感12
讀完《弟子規》,感慨萬千。提筆,卻遲遲不敢寫下什么,深怕自己粗俗的文字褻瀆了這神圣的篇章。弟子規,圣人訓,守孝悌,次謹慎;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我只能用“總敘”來概括《弟子規》,因為再找不出更為精辟的句子了!
首先,我學到的是“孝”。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小節中去表達自己的孝心!靶ⅰ,絕非每月給父母多少生活費,讓他們住多么豪華的房子,而是,每天一個問候的電話,沒事幫父母做些家務,是盡量滿足他們對親情的渴望,是親有過,諫使更的修養,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的關懷,是只求付出,不問回報的問心 無 愧!
其次,我學到的是“謹,信”。我覺得,“謹”也是講要注重細節。“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是要
我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等要我們注意自己的著裝形象;“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等要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是要我們言出必行,講求信用;“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是要我們有十分把握時再作判斷,凡是不可臆造其有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是要我們有錯必改,要勇于面對自己的過失。
再次,我學到的是“仁,愛”!澳苡H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這說明我們在善待他人的同時,也提高和完善了自己的德行和修養;“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是在告訴我們,要以一顆仁愛之心去對待每一個人,要學會尊重他人;“行者高,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我們要用實力和智慧樹立自己的威信;“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我們要心懷寬容與仁愛,把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刻在石頭上銘記,把對他人的怨恨劃在沙灘上隨風而逝。
最后,我學到的是“余力學文”!安涣π,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此句恰說明了“學文”與“力行”的重要性,只學文,則會浮華,只力行,就會專斷獨行,而不能明曉真理;“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當努力足夠多時,就必定會有回報;“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不懂就要問,要有積極的求知欲;“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訓致”,可見,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圣與賢又如何?歸根結底,還不都是人嗎?只要相信自己并努力爭取,誰都能成為“圣賢”!“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修心一聽命,天地保”。
以上僅為本人對《弟子規》的一些拙見,因能力有限,故只能嚴格按照原文以作小解,泛泛而談,不足為鑒,不當之處,望體諒并指正,不盛感激!
《弟子規》讀后感13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是《弟子規》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帶來憂愁。我們的品德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這句話給我的感悟最深,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我總會深深地自責,因為我懂得了給父母帶來憂愁、讓父母沒面子就是對父母的大不敬。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我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去野外玩,爬山的過程中我不小心被一塊玻璃片扎傷了腳,幸好有大同學幫忙把我背到了醫院,并通知我的爸爸媽媽,等爸媽趕到醫院時,已經包扎好了?吹轿覞B血的腳,媽媽急得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問我疼不疼,我看到媽媽那么著急,咬著牙故做輕松地說:“媽爸,沒事的,一點都不疼!”大夫也安慰媽媽說:“只是扎了一個口子,不礙事的,注意不要讓她的腳著地,這樣好得快些。”媽媽抹著眼淚答應著。
回到家里,媽媽心疼地看著我的腳說:“丫頭,真的不疼嗎?”還憂心忡忡地說:“唉!這得什么時候才能好?”為了減輕我的疼痛,媽媽不肯讓我下床。不但抱著我大小便,而且親自喂我吃飯。閑坐無事的時候,媽媽怕我的傷口疼,還用扇子對著我的腳輕輕地扇風。在爸爸、媽媽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腳很快地好起來了。但是經過幾天的折騰,媽媽圓圓的臉卻明顯得消瘦了。如果不是因為我沒有聽媽媽的話執意出去玩,如果不是因為我沒有照顧好自己,媽媽也不會如此擔心,如此憂愁,現在想來,我真是不該啊!
我的腳康復后,由于落下許多課,媽媽不得不把我送到了補習班。因為我不喜歡補習班的老師,我時常故意在補習班里大聲說話,補習班里的老師說我,我就會大聲得頂撞他,老師忍無可忍,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把我領回去,媽媽氣喘吁吁地趕來,馬上面紅耳赤地道歉:“老師,真對不起!我一定好好教訓她,求您千萬別讓我把她領回去!”老師不肯,媽媽又說:“求你了老師,我再給您多加點錢好嗎?”老師不耐煩地說:“也求求你了,放過我吧,我把你交的學費退給你吧!”媽媽說了很多好話,老師執意不肯留我,媽媽只好羞慚地領我回家了;氐郊液,媽媽什么話也沒說,只是坐在椅子上哭了起來?吹綃寢尶蘖,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現在想來,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而我卻因為品德的`缺失,不但讓媽媽丟了面子,而且傷了媽媽的心。想到媽媽低三下四地為我求老師的樣子,想到媽媽淚流滿面的樣子,我后悔得不得了,我真是一個不孝女啊!
感謝《弟子規》,它讓我明白,如果你心疼自己的父母,那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讓它受到損傷,免得父母為你擔心;如果你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要注意言行,培養良好的品德,免得父母因你蒙羞。
《弟子規》讀后感14
最初接觸到《弟子規》,是在愛和慧國學幼兒園的讀書會上,愛和慧張園長說《弟子規》是國學經典基礎中的基礎,是每個人言行的規范,每個人都要讀《弟子規》,不但要讀,更是要踐行弟子規中的每一條準則,向大家推薦了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子規》,既然是好書,我也推薦給了我的學生家長,我的弟子規學習之旅就是從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子規》開始的。
《細講弟子規》是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講座”的講演稿。剛剛拿到這本書,只有一個感想,這么厚的書我什么時候能夠讀完呢?但當我讀了第一頁就有一種很迫切地要讀完的`感覺,這種感覺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悅,可是,隨著蔡老師的諄諄深入,我的心一點點變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過的這三十多年尚不知何為做人,我真的枉為人子,更枉為人師!
原來以為《弟子規》就是來約束孩子行為的,讓學生們背,我不用背,要求他們會背就行了。興致來的時候,我也會給他們講一講膚淺的道理,覺得是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其實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點兒膚淺的意思,我從沒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讀,去做。至圣先賢的教誨,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在埋怨孩子不聽話,埋怨孩子不講禮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著想?墒俏矣肿龅搅硕嗌?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這句話,我并沒有懂得真實的意思!
做為老師,我舍本求末,沒有把經典融入我們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規》是用來做的,不是拿來背的,孩子在沒有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識只是他們傲慢的資本!
感謝蔡老師讓我清醒過來。他讓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對這本書,我有一種得遇圣賢的感慨。引用本書后記中的話:《弟子規》教誨我們,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時時以一種恭敬的心,以一顆付出的心,對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境界,那么,人生之舟一定會劃向幸福的彼岸。當下自己感覺是幸福的,才可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幸福,才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幸福,所謂“教兒教女先教己”。
希望天下父母都讀一讀蔡老師的《細講弟子規》,都來認真學習《弟子規》。因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時間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復到本來的清凈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樣!”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規》孩子要學,老師要學,父母更要學。學會恭敬,學會謙卑,學會付出,學會感恩,學會愛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錢,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愛人的世界里,我們有誰不想,讓孩子的人生之舟劃向幸福的彼岸。
《弟子規》讀后感15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常!皳u頭晃腦”的讀《弟子規》給我聽。爸爸說,那時候我經?摁[,每當他讀《弟子規》的時候,我就睜大眼睛定定看著他,仿佛很入神的樣子。想來也許是爸爸搖頭晃腦的樣子吸引了我,小小的我聽爸爸讀著那朗朗上口的音律,像童謠一樣好聽。
在我上小學前,我已經可以完整的背誦《弟子規》了,每每家里來了客人,我就和爸爸一同“搖頭晃腦”的表演起來。我們并排坐著大聲誦讀,脖子一會從左轉到右,一會又從右轉到左。因常常博得到客人的歡笑和夸獎,我對《弟子規》更加喜愛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它已在我心中悄悄的扎根結果了。
記得我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伙伴在小區里玩電動玩具車,我們都很喜歡那個玩具,不一會便爭搶起來。隔壁的.剛子打了我的頭,我踹了樓下亮亮的屁股,我們很快就扭打在一起。旁邊的大人趕忙把我們分開,又找來家長把我們分別帶回家。我本以為爸爸一定會臭揍我一頓,沒想到他讓我站在客廳中央背十遍《弟子規》。這次,他沒有和我一起“搖頭晃腦”,而是很嚴肅的皺著眉頭,不錯眼珠的看著我背書。我有些害怕,老老實實的背完。爸爸嚴厲的問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說說是什么意思?”我低頭著頭,小聲地說:“是說兄弟之間要和平友好,不能打架。兄弟之間和睦,就是孝順了!薄澳悄銥槭裁催打架?”爸爸臉上陰云密布,沒有了往日的親切!翱墒恰蔽倚÷暤泥洁熘翱墒撬麄円膊皇俏业牡艿苎,咱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沒有哥哥和弟弟!卑职诸D了許久,然后把我拉到他面前,一字一句的說:“孩子,你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也許一直都沒有兄弟姐妹。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要和小伙伴和睦相處,這樣你將來就有很多兄弟,很多親人了。”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默默把《弟子規》裝到心里,不再“搖頭晃腦”的到處表演了。
轉眼我已經成為五年級的大孩子了,對《弟子規》已從不甚了了到漸明大義,從單純的表演背誦到逐步理解、身體力行!案改负魬鹁徃改该形饝小备嬲]我要尊重孝敬父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讓我懂得要禮讓長者;“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我讀書時要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取得好成績……《弟子規》伴隨我的童年一起成長,讓像雨露滋潤我的心田,像清風愛撫我的面頰,更像爸爸的愛濃濃地裹在我身邊。
在我提交這篇作文之前,我問爸爸為什么小時候要一直讀《弟子規》給我聽?爸爸笑笑說:“我小時候,你爺爺就是這樣做的。”經典是一句一句反復誦讀的,愛是一代一代濃烈傳遞的。我愛永不退色的經典,更愛“搖頭晃腦”的親愛的爸爸!
【《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心得11-23
(精選)弟子規讀后感07-07
(精選)弟子規讀后感07-06
《弟子規》讀后感06-16
弟子規讀后感07-14
弟子規讀后感07-14
弟子規讀后感07-14
弟子規讀后感07-14
弟子規讀后感07-14
弟子規讀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