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自由》讀后感800字
《愛和自由》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的作品,那么你們看了《愛和自由》這本書之后,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愛和自由》讀后感8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愛和自由》讀后感800字【1】
看了《愛和自由》這本書,感受很多。在我從事幼教工作的這幾年里我聽到很多家長、老師都在說:“我們愛孩子。”父母會說:“我愛我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誰不愛呢,我要努力給他最好的生活。”老師會說:“我就是因為愛孩子才會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我要用我的愛心、耐心照顧孩子們。”而在這本書中很好的詮釋了什么是“給與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那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了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愛孩子意味著不能忽視孩子,愛不是偶爾關心,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偶爾得恨,一種用打來發泄得恨,盡管你說這是因為愛他,恨他不爭氣。首次啟迪,我感覺:愛是了解,愛是陪伴,愛是尊重。
了解,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都應該學習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用科學的視覺去解讀孩子行為背后的因果。才能從細節提供適當的條件和幫助。
陪伴我們要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這樣我們才能關注到孩子成長與變化,在陪伴中用發現和科學的眼光看帶孩子。我們才能明白什么時候需要我們提供條件和幫助。
尊重,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和敏感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更是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抓住孩子的敏感期提供適當的條件與幫助。在此讓我想起了這樣一段話“沒一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的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也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讓我們和孩子們用一種平等自由的關系在一起,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老師,給予這樣的愛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快樂。
就在我學習這本熟的時候還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讓我有了更大的感觸。一天,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告訴我最近他們家里亂套了。弟弟要離家出走,好不容易找回來了,并且答應好好和父母談談。弟弟告訴父母希望能轉去別的學校。這話剛一出爸爸立即說:“不行。”理由是你在轉學就不能轉到和這個學校一樣好的學校了。弟弟只能不語,父母以為這樣就談好了。不料沒過兩天弟弟的情緒再次爆發把家里東西全砸壞了,更冒出一句你們在這樣我就從這兒跳下去。最后姐姐給弟弟談了談,弟弟說出了這樣的話姐姐你們帶我去看心理醫生吧,我快透不過氣來了,我也覺得自己很極端。聽到這兒我很感動,至少弟弟還在試圖改變自己,想讓自己好起來。我跟朋友說你也跟你爸爸談談試圖讓他也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朋友說這不可能其實他也明白怎樣做更好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他還是會拿出自己那套標準,不會改變的。聽到這話是我真的就無語了。
我想我們無論是教師還是父母也好,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地學習,從而更了一孩子們,用科學的態度去看待他們,最后休整和完善我們的行為。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給予他們愛。即便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能讓我們完全贊同的觀點。但只有我們不斷的學習我們才有一雙發現真理的眼睛。
《愛和自由》讀后感800字【2】
最早接觸《愛和自由》是上學期,當時在學校圖書館無意間翻閱到,只在目錄上停留了不到一分鐘,并未深入細讀,更未對此有所感悟。再次接觸應該是今年年初了,偶然的機會翻到了這本教育“圣經”,并細細研讀了起來。一方面被樸實的語言所打動,另一方面被獨到的見解所震撼,尤其是將我工作所經所歷與書本所講所言相對比,收獲巨大,感想頗深,為下一步完善工作找準了突破點和立足點,明確了工作的抓手和依據。
《愛和自由》寫的是什么
《愛和自由》實質上是一本演講實錄,來源于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數十年教育工作實踐,其所宣揚教育的核心在于“愛”,而不是“教”,如作者所言“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此書飽含了作者對兒童至深至烈、至純至真的愛,利用自己十余年的教育實踐,用心與兒童對話,用心傾聽兒童渴求,“以愛的感情喚醒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的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的內化形式形成兒童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以平等的關系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愛”、“自由”、“尊重”等核心理念始終貫穿書本,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南和思維導論。
《愛和自由》對我的啟發
書中表達的關于“愛”與“尊重”對我觸動頗深。通常,學生家長和教師,特別是幼兒教師,普遍認為牢牢把握兒童六歲前的學習教育和各類技能培養十分重要,而且我們認為這是疼愛關愛孩子的最佳方式,都可以想象自己很愛孩子,往往也便認為這就是愛孩子。然而,實際上這同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中國的傳統教育容易把自身觀念理念強加到孩子身上,“寄希望于下一代”等“夢想寄托式”教育方式在國內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并“名正言順”,然而孩子背負的沉重寄托與承受的繁重課業,讓孩子不僅成長舉步維艱,也讓其身心遭受重創。對于作者提出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莫過于多年的教育實踐和耳聞目睹,也可謂是對教育事業最大的呼吁。
或許我們該好好反省下自己和我們的方式:我們疼愛的方式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教育的方式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懼,培養的模式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習性。
同當前教育背景相協調,書中也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觀點,即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在工作生活中,家長通常寄予了厚望于孩子,教師也被賦予了使命在崗位,仿佛必須要讓孩子掌握某種技能才代表智力發展了、學習進步了、技能提升了,實則不然,六歲以前的兒童是無需掌握和學習專門技能的,他們所需要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通俗來講,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捕魚,而不是得到某一條魚本身。如果兒童要創造自己,他就必須生活在愛和自由里,他必須擁有時間空間,必須擁有愛的照顧和支持,這樣,他才擁有創造自己的機會,就像兒童成長在自由當中,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你必須給他一樣東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給他,他才能成為他自己,否則的話,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離,這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一句話,“你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為你自己”,你要成為你自己,而你成為你自己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必須擁有自由。
對于及早接觸此書我覺得很慶幸,特別是從事兒童教育數年以來,愈來愈發現個人在教育和培養兒童方面尚有一些不足,而這本書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對于每一個孩子的每一階段的成長期,敏感期的關注,等我看完這本書合上它的時候,眼前盡是陽光下海灘上追逐嬉鬧的孩童,他們盡情釋放自己的歡樂,追求屬于自己的自由。這也是讀完此書獲得的最大的認同感。自己內心也得到了一個豁然開朗的答案,這真的是一本適合教育者以及家長去讀有深度的好書。
學習的意義在于實踐。讀完《愛和自由》,心中滿是激動和感恩,在下一步教育和幫助家長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找到了方向。第一,我要精心設計課堂,確保孩子課程環節與孩子身心發展更加融合貼近;第二,營造和諧舒適的教學人文環境,樹立以“關愛”“尊重”為核心的工作理念,多關愛、多鼓勵、多支持、多尊重,確保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發現兒童的天性,亦發現自己的本性。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即是愛。
《愛和自由》讀后感800字【3】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于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了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么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但通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梁,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著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里,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11-18
《愛和自由》讀后感1500字范文10-15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精選8篇)07-14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600字(精選6篇)07-14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800字(通用8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