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某縣糧食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xx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xx縣把發展壯大糧食生產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切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實現糧食生產的快速發展,種植業面積和產量也逐年增加,為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貢獻。
一、xx縣農業概況
xx縣轄10個鄉(鎮)145個行政村,境內有三個大型國營農場和森工系統8個林場,縣域總面積1.0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是42萬人,其中縣域人口32萬人,縣屬農業人口21.5萬人,農戶5.7萬戶,縣屬耕地面積238.4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是11畝,xx縣處于第二積溫帶和第三積溫帶之間,年平均氣溫 3.3℃ , 10℃ 以上有效積溫2000 -2700℃ 年降水量 550mm 左右,無霜期130-150天,全年日照2513小時。農業氣侯:春季偏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溫熱、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秋季短促、降溫快切氣候多變;冬季漫長而嚴寒。
二、糧食生產情況
xx縣是全省重點商品糧生產縣份之一,近年來,xx縣始終遵循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偖a這一宗旨和原則,特別是近三年來xx縣的糧食生產在穩定面積、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糧食作物面積逐年增加,糧食總產穩中有升。2006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6萬畝,總產53.4萬噸;2007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9.6萬畝,總產58.4萬噸;2008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9萬畝,總產72.8萬噸。2002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08年糧食總產居全市之首。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建基地,擴規模,切實增加糧食總量
xx縣緊緊依托地域優勢,自然條件和農民的種植經驗,不斷擴大糧食生產規模,增加糧食總量,促進了糧食產業發展。近年來,已建立了萬金山鄉、青原鎮、xx鎮、朝陽鄉水稻,七星泡鎮、朝陽鄉、夾信子鎮玉米,尖山子鄉、七星河鄉、青原鎮、七星泡鎮、xx鎮大豆,小城子鎮、龍頭鎮雜糧雜豆四條優質糧食生產產業帶,糧食生產基地面積200萬畝以上,2008年,全縣共落實糧食生產基地209萬畝,其中水稻基地26.8萬畝,總產14.4萬噸,玉米基地63.3萬畝,總產39.5萬噸,大豆基地108萬畝,總產16.3萬噸,雜糧基地11.2萬,總產2.6萬噸。
(二)、抓宣傳,落政策,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
xx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糧食工作領導小組,從全縣抽調100名機關干部進駐鄉鎮、村屯開展糧食生產的宣傳和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縣直機關干部帶著全縣統一印制的宣傳資料到村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會進行宣傳,同時,到農戶家中走訪宣傳,重點向農民講解發展糧食生產的重大意義和國家關于種糧補貼政策,教育和引導農民發展糧食生產。近年來,累計已舉辦糧食生產專題電視講座21期,通過會議、科技大集、走訪向農民發放宣傳單12萬份,印發宣傳資料匯編1.5萬冊,印發直補政策宣傳單5.6萬份,張貼宣傳標語3,500幅。在糧食生產政策落實上,三年來,累計落實糧食直補面積715.5萬畝(2006年237萬畝的,2007年240.1萬畝,2008年238.4萬畝),水稻良種補貼面積74.24萬畝(2006年21.5萬畝,2007年25.97萬畝,2008年26.77萬畝),大豆良種補貼面積80萬畝(2006年10萬畝,2007年10萬畝,2008年60萬畝),玉米良種補貼20萬畝(2008年20的萬畝)。此外,xx縣還根據全縣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謀劃了發展糧食生產工作總體思路,制定了具體工作目標,強化了各項措施,已經形成發展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千億斤糧食生產工程,xx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百萬噸糧食生產縣的工作目標,并計劃到2011年實現這一目標。
(三)、提質量,增效益,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
圍繞提高糧食質量,增加種糧經濟效益,xx縣采取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培育標準化示范戶等方式,狠抓了農業投入標準,農時標準、整地標準、播種標準等關鍵環節。為提高技術到位率,縣農技推廣中心編寫了《xx縣主要農作物生產技術標準》,并印發到鄉鎮、村屯,發放到農戶手中。同時,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到村屯、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對農民實行面對面指導和服務,引導農民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糧食產量。青原鎮新城村2008年建立的大豆高產創建核心區平均畝產達到 257公斤 ,超過全縣完成創建指標。近年來,全縣共建的糧食作物標準化示范園區85個(2006年20個,2007年25個,2008年40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10個,市級25個,縣級44個 ,示范區農戶平均增收1,500元。為了提高糧食品質,三年來,全縣共建立糧食作物種子繁育基地30萬畝,其中大豆27萬畝,水稻3萬畝,保證了糧食生產良種需要。在糧食作物種子的應用上,大豆主推懇豐16、黑農37、黑農41、黑農44;玉米主推綏玉7、東農248、龍單13;水稻主推空育131、綏粳4、綏粳的12。糧食作物主推及專用品種推廣面積達到100%,良種應用率達到100%。
(四)、強農藝、興科技、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
xx縣在發展糧食生產上,始終堅持科技興糧戰略,堅持農機農藝、良種良法相結合,大力推廣模式化栽培,發展科技生產增效作用。一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培訓工作。全縣每年舉辦科技培訓班都在350期以上,培訓農民在6萬人次以上,投入科技培訓經費三年累計達到200萬元。通過培訓農民科技素質普遍提高,每戶都有一個種田明白人,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二是推廣先進的糧食生產技術。近年來全縣在發展糧食生產上重點推廣的大豆壟三栽培、大壟密植、小壟密植、深窄密,玉米通透性栽培,水稻機插深施肥、神魚生態除草、三超栽培,小麥模式化栽培,農業技術到位率達到100%。三是積極應用糧食增產技術。重點是應用秋季深松整地和水稻大棚育秧技術。每年整地面積都在90萬畝左右,深松面積在50萬畝以上,通過整地不但改善了土壤結構,而且產量顯著增加,增產幅度在15%左右。2007年通過對朝陽鄉曙光村的一塊1500畝大豆畝產百斤左右的地塊實施深松整地,2008年,大豆產量經過實測,畝產達到 165公斤 ,增產幅度達到60%以上。水稻育秧上重點推廣大棚育苗,每年新增大棚面積都在20萬平方米左右,2008年秋季新增育秧大棚92萬平方米。2007年在青原鎮興旺村建了一個占地2. 5萬平方米 的育秧小區,并建立了一個3,000畝的水稻高產栽培示范區,2008年,水稻畝產平均達到 650公斤 ,個別地塊畝產達到 700公斤 以上。水稻大棚育秧拉動全縣水稻單產平均達到 600公斤 以上。四是努力提高糧食品質,在優良品種的選用上堅持按照適宜區種植,避免了越區種植,加快了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步伐,實現了xx縣區域內品種的統一化、專用化和優良化。
(五)增投入,打基礎,努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xx縣在財政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制定了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秋季農業三項重點工作,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三年來,縣財政累計投入糧食生產扶持資金950萬元,其中2006年150萬元(深松整地10萬畝,畝補貼5元,合計補貼50萬元,秋季水利工程補貼60萬方,每方補貼1元,合計補貼60萬元,水稻育秧大棚補貼 8萬平方米 ,每平方米補貼5元,合計40萬元)。2007年280萬元(深松整地12萬畝,每畝補貼10元,合計補貼120萬元,秋季水利工程補貼70萬方,每方1元,合計補貼70萬元,水稻育秧大棚補貼1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補貼9元,合計補貼90萬元)。2008年520萬元(深松整地補貼12萬畝,每畝補貼10元,合計補貼120萬元,秋季水利工程補貼80萬方,每方補貼1元,合計補貼80萬元,水稻育秧大棚補貼32萬平方米,每平方米補貼10元,合計補貼320萬元)。三年累計完成秋整地260萬畝,實現了三三輪耕目標,完成水利工程300萬方,新建水稻育秧170萬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六)抗災害,奪高產,確保大災之年糧食總產不減
近年來,xx縣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春季低溫干旱,夏旱和秋旱,特別是2007年的夏旱最為嚴重,全縣受災面積192.6萬畝,其中嚴重干旱面積104.2畝,瀕臨絕產面積13.4萬畝。災情發生后,xx縣委、縣政府向全縣發出了“全縣人民總動員,眾志成城抗夏旱”的號召,并確定了“保糧食作物、保水田、保種子田、?萍际痉秷@區”的工作思路,通過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抗旱資金投入、組織科技人員下村指導、搶修灌溉工程、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等措施,集中全縣力量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在抗旱期間,全縣3,038眼抗旱機電井全部啟動,每天出動抗旱人員平均達1.8萬人次,車輛1.2萬余輛,澆灌總面積達到145萬畝。在資金投入上,共投入1,605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510萬元,農民自籌890萬元,縣內龍頭企業幫扶50萬元,全縣職工干部捐款55萬元,縣直部門幫扶100萬元。利用抗旱資金全縣共維修抗旱機電井1,500眼,新打抗旱水源井915眼,購買人工增雨火箭彈和防雹彈1,050枚,下擺抗旱柴油500噸。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xx縣的抗旱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糧食總產達到58.4萬噸,比2006年增加了5.4%,從而實現了受災不減產的工作目標,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四、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制約糧食生產發展。近年來,由于村集體和農民投入能力嚴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設籌資難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導致水利工程欠帳較多,遇有災害農民損失慘重。
(二)農機裝備落后,缺少大型農機具,耕作水平較低。目前農民使用的農用拖拉機大部分是在30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機械,現有大機械馬力不足,達不到標準化深松整地要求,影響到整地效果。
(三)農民種糧收入減少,投入相對不足,形成惡性循環。由于農資價格的上漲和糧食價格的下調,形成了投入和收入剪刀差,使農民種糧效益逐年下滑,農民種糧積極性嚴重受挫。
(四)農民素質差,種田水平低,先進技術沒有實施到位。部分農民仍然沿襲陳舊的耕作方式,雖然縣、鄉多次舉辦培訓班、電視技術講座。但是有些農民就是不接受,有些應用了但是因為到位率較低,沒有發揮出先進技術增產增收的作用。在推廣水稻大棚育秧和深松整地上,有些農民就有抵觸情緒,不接受。
(五)龍頭企業小,帶動能力差,市場拉動力弱。在糧食市場價格波動起伏大的情況下,龍頭企業的作用尤為重要,縣內的龍頭企業加工規模小,除了水稻外,其它糧食品種只能原字號出售,并且除市場價,沒有價格保障。
五、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努力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
1、加強農機化建設。以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為契機,積極向上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大力發展農機作業合作社,服務公司。通過發展農機化,推進農業標準化、規;图s化,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加快現代農業作業區建設,抓好北崗現代化農業試點工作,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2009年農機合作社要發展到10個,農機作業率達到95%以上,完成秋耕整地90萬畝,其中深松整地60萬畝。同時,扎實推進水稻育秧大棚建設,增加育秧總量,擴大機插面積,提高耕作水平。
(二)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扶持資金,增加縣級財政投入,重點在水源建設、改造中低產田、節水灌溉和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上加大力度,建設一批控制性水源工程,增強水資源控制能力,完善農業生產條件。2009年,全縣新增水田2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5萬畝,新增農田灌溉機電井1,000眼,新增農村人飲安全深水井10眼,完成水利農民自籌1,500萬元。
(三)加強土地肥力建設。大力實施沃土工程,鼓勵農民多積、多造、多施農家肥,加大秸稈根茬還田力度,實施保護性栽培。擴大測土配方施肥范圍,提高施肥水平。2009年,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擴大到100萬畝。
六、大力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實施全省千億斤糧食產量工程和xx縣百萬噸糧食生產縣規劃的一項重大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要圍繞建設安全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突出抓好糧食產業。一是建立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按照增加玉米、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大豆種植面積的“兩增一穩”工作思路,面向市場和企業需求,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在提高單產和品質上下功夫,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2009年,全縣優質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要達到210萬畝,二是依托龍頭企業發展專品種生產。依托宏達生物、北大荒米業、七星米業、天龍米業、羅麥生物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優質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種生產,全縣糧食作物專品種生產面積要達到100%。三是建立標準化糧食生產基地。重點要在良種應用、深松整地、精量點播等方面下功夫,引導農民按照農業標準化組織糧食生產,全縣糧食作物標準化率要達到100%。四是加大防災減災力度。以抓好防汛抗旱和主要病蟲害防治為重點,加強預報預測,及早謀劃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向減災要產量、要效益。
七、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強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一要抓基地建設。依托現有的宏達、北大荒、羅麥等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圍繞構筑“大豆、玉米、水稻、雜糧等糧食產業鏈,加快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糧食產業發展。二要抓龍頭企業。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業,就是扶持農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大對現有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市場開發的扶持力度,促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依托豐富的糧食資源,大力引進新上一批糧食精深加工企業,努力完成群龍共舞的糧食產業化格局。三要抓利益連結。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采取簽訂購銷合同和保護價收購等各種形式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連結機制,帶動基地和農戶發展。同時,引導企業、農民組建糧食生產協會,發揮協會和農村經紀人在糧食產業化經營中的組織生產、開拓市場、簽訂訂單、保障農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2009年,糧食作物訂單面積要達到播種面積的90%以上,全縣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60個。四要抓品牌。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整合優勢品牌,組建企業集團,使我縣知名品牌借龍頭做大做強,基地和企業借品牌增量增效。全縣重點培育和打響“益香禾”大米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拉動產業發展。
八、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一)創新農業科技體系。抓好與黑龍江農業職業學院的院縣合作共建工作,構建我縣與高等院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新型農業科技體系,及時將院校的人才、技術和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和吸收,增加我縣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推動我縣傳統農業技術全面升級。
(二)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深入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力法,真正建立起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新機制。大力推廣大豆大壟密植、小壟密植、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水稻缽體育苗栽培等先進技術。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建設,加快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步伐。
(三)實施良種化工程。加快糧食作物良種的選育、引進、繁育和推廣工作,加快糧食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挖掘良種的增產增收潛力。2009年,全縣落實糧食種子繁育基地面積8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四)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抓好標準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全面普及糧食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完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農民按標準進行生產。抓好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縣、鄉、村都要有糧食標準化示范區、高產創建示范田,村屯要有示范戶,通過示范帶動把先進科技成果、高新技術和管理經驗應用到糧食的生產實踐中,發揮示范區的輔射帶動作用。2009年,全縣糧食作物標準化實施面積占總播種面積100%以上。
(五)加快培育新型農民。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和專業培訓機構,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等方式,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全面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提高農民實施標準化的能力。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2009年,全縣計劃培訓農民6.5萬人次。
(六)抓好社會化服務。根據農村的新情況、新變化,教育引導縣、鄉、村干部,創新工作方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各種有效服務。重點從農民最切身、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顯的農業技術,農業植保、農業信息、糧食購銷、農村金融等方面做起,踏踏實實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謀發展、抓落實、促和諧的合力,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某縣糧食生產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糧食生產情況調研報告(精選15篇)12-01
關于某縣大蒜、辣椒滯銷情況的調研報告07-28
某縣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12-12
關于糧食生產的調研報告范文(精選6篇)10-15
鋼廠情況調研報告11-13
社區建設情況調研報告02-06
工廠用工情況的調研報告12-14
用水情況調研報告12-12
春茶產銷情況調研報告07-21
商廈經營情況調研報告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