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推進合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3-04-06 16:56:29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推進合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的調研報告

          20**年11月,合肥被批準為全國第一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科技創新型試點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合肥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三年多來,試點市建設受到廣大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根據市委批轉的《市政協2008年工作要點》,我們組織部分委員和有關部門同志,圍繞推進合肥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聽取了市創新辦、科技局等部門的情況匯報,實地考察了示范區的建設情況,邀請8個職能部門、21位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分別進行了座談研討,并赴上海、深圳、大慶等城市學習考察科技創新工作的經驗。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關于推進合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的調研報告

          一、科技創新資源現狀及試點市建設進展情況

          我市是較早確立科教興市戰略的城市之一。特別是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啟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圍繞服務知識創新、突出企業創新、探索區域創新,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努力探索一條依靠自主創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路子,總體呈現投入增加、實力增強、貢獻提升、環境優化的良性發展態勢,科技創新試點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工業立市戰略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區域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一)高校和科研院所數量眾多,科教資源雄厚

          合肥擁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為代表的國家和省屬科研單位76個;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為代表的各類高等學校59所,博士點171個。擁有國家同步輻射、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火災科學等國家級與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0個,其中國家級4個。中科院等離子所已成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國際計劃的主要參加單位。

          (二)人才資源豐富,智力優勢明顯

          我市共有兩院院士31人,其中科學院院士24人,工程院院士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和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人數,在中部城市均排序第一;從事科學和教育工作人員比例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每萬人口專業技術人員數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2006年底在肥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活動人員9953人,其中科學家工程師 6473人。

          (三)知識創新活躍,成果豐碩

          近年來,在肥的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承擔“863”、“973”和國家科技攻關等課題數百項,獲得了大批科技成果及獎項。同步輻射和火災科學研究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論文數多年來名列中部城市第一!傲孔油ㄐ艑嶒灐薄ⅰ翱煽責岷司圩儗嶒炑芯俊钡5項成果7次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和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2007年全市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發展到51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個(其中國家級2個),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12個(其中國家級5個);博士后工作站14個。200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安徽省科技進步獎108項。通過企業自主創新,我市在語音合成、汽車與工程機械、家電制造、雷達制造、交通事故預防、生物醫藥、納米材料、作物育種等技術領域形成在國內乃至國際具有領先水平的優勢技術。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450 家,其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5家;上市高新技術企業13家。過億元高新技術企業70家,過10億元20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比重52.28%。

          (五)擁有自主創新品牌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我市產業發展已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群”相互銜接的特色產業集群。一是以江汽集團為主體的汽車產業集群;二是以美的、海爾、格力、美菱、榮事達集團為主體的家電產業集群;三是以叉車、日立挖掘機為主體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四是以科大訊飛、四創電子、芯碩半導體、科大立安、易能公司、開爾納米等企業為代表的微電子信息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五是以豐樂種業、荃銀高科、隆平高科、天禾農業、合肥綠寶為代表的(兩系雜交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西甜瓜品種)高新區種子產業園初步形成規模,以長豐草莓和肥西苗木為代表的農業產業逐漸形成特色,具有越來越強的品牌效應。

          (六)示范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經過努力,6.6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建成道路里程總計17.8公里,區域框架路網和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萍假Y源有效聚集,目前區內建成項目6個,在建項目20個,簽約項目20個,合作開發項目4個,意向項目近百個,計劃總投資86億元。產業集群日益顯現,機電產業園以光機電一體化為特色,兼具科研孵化、行政商務功能,集聚了一批電子類、機械類產品為主的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工業園以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打造科技創新工程化平臺和孵化基地,實現集約利用土地資源。軟件外包園規劃設計方案和項目可研報告已經完成。動漫產業園規劃已經完成。

          (七)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來示范區進行專題調研,XX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試點市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設立了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工作辦公室,組建了示范區建設指揮部。下發了《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若干政策》、《XX市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管理辦法》、《XX市科技創新專項基金資本金投入實施細則》、《XX市科技項目風險投資損失補償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批突破性的鼓勵新型工業化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為試點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強效能建設,轉變工作作風,為試點市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服務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科教優勢不等于經濟優勢,二者的有效結合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調研中了解到,我市豐富的科教優勢并沒有真正轉變為經濟優勢,科技創新資源亟待合理配置與有效整合。

          (一)產學研聯合的體制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健全

          試點市建設以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高?蒲性核晒D化,探索促進產學研合作模式。但是,長期條塊分割的局限,落后觀念的影響,加之缺乏促進產學研合作的配套政策和協調機制,目前企業尚未真正成為聯合創新的決策主體、投入主體、利益主體和風險承擔主體。產學研合作的重心沒有落到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人才、成果、設備等資源優勢難以向產業有效聚集。

          (二)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長期以來,科技與經濟的脫節,制約了我市科技創新的進程。一方面是高校、科研院所更多關注國家重點項目和科研任務,其科研成果與地方經濟結合不緊,轉化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市科研成果轉化始終沒有走出“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局面,有相當一批科研成果是在外地實現轉化的。

          (三)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發揮

          我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規模小,社會公信力不高,存在體制機制政策障礙,對于區域創新和科技發展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為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從業人員中,綜合素質普遍不夠高,特別是復合型人才更是缺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四)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風險投資機構發育緩慢,對高新技術企業投入不足。全市現有風險投資機構8家,資金總額52.8億元,總量偏小。同時風險意識較強,運作手段趨于保守,大投小不投,強投弱不投,后投前不投,零風險投有風險不投,科技風險的投資和退出機制沒有形成。多渠道、社會化的投融資體系仍需完善,孵化的中小創新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五)高層次人才仍然緊缺

          總體上說我市人才資源豐富,相關的人才統計指標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但具有戰略決策能力的企業家和高素質、高層次、高水平的復合人才以及高技能的職業技師仍然缺乏,企業普遍感到人才饑渴。

          三、幾點建議

          今年年初,胡錦濤在安徽考察工作時強調,“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始終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增添發展的新優勢”,并要求“安徽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科技實力比較強,應該在自主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建設科技創新試點市是實現合肥跨越式發展的最佳途徑,是我市發展中難得的機遇與后發優勢?萍紕撔略圏c市建設是國家賦予合肥的艱巨任務,也是合肥跨越式發展的迫切要求,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前不久,中國城市創新能力科學評價課題研究組發布了2006至2007年度中國城市綜合創新能力綜合測評結果,地級以上城市排名前10名的為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今年6月12 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深圳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市。由此可見,創新熱點城市的不斷涌現,科技創新活動的風起云涌,使合肥的試點市建設形勢更加嚴峻,面臨的壓力更為巨大。為使我市在國家創新體系中能夠發揮引領作用,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視察安徽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舉市而為,圍繞試點市建設總體目標,以知識創新體系為源頭,以技術創新體系為主體,以創新服務體系為保障,形成科技資源配置合理,科技人才輩出,體制運行高效,創新能力倍增,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以資源整合為重點,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1、強化創新協調功能。目前,市創新辦承擔了試點市建設的大量協調性工作,人員少任務重,特別是每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中科院等單位參加的部際會議,協調任務更是繁重。因此,加強試點市建設的領導力量和辦公室建設十分必要。同時,應強化試點市建設的目標與責任管理,每年年終應召開一次政府專題常務會議,對試點市建設當年任務分解完成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對各部門的相關工作實施績效考核。

          2、強化校(院)地合作機制。建立領導聯系高校院所制度,加強與高校和院所的信息溝通,促進產學研合作,調動高校和院所參與試點市建設的積極性;建立高校專家組、博士團與企業對話互動機制,開展現場技術咨詢、成果轉化、技術培訓,構建高校科技資源參與合肥試點市建設的無障礙通道。

          3、強化科技交流機制。搭建區域技術成果和交流合作平臺,積極探索構建省會經濟圈、合淮同城化的區域創新協作聯動機制。建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機制,加強與長三角城市的科技協作,在創新資源、創新人才上打造區域一體化體系,使合肥成為區域創新合作交流中心。加強與國內外廣泛的科技合作,將試點市建設融于國際創新實踐之中。

          (二)以打造戰略聯盟為抓手,構建產學研合作機制

          1、加速打造產學研創新合作聯盟。加強制度創新,打破條塊分割,在科教資源整合與利用上探索經驗,促成校(院所)企共建基地;瞄準重點產業,集中優勢資源,引導建設一批校(院所)企雙方形成開發、生產、銷售緊密結合的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研發機構,搭建區域大型科學儀器設施設備協作平臺,針對產業發展重大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2、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能力。發揮現有科技資源優勢,以創新示范區、高新區、經開區和蜀山科技園等為依托,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稅收、金融政策,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的成果轉化,促進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積極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的聯系,爭取更多項目落戶合肥,提高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轉化率。創新科研人才組織機制,打破單位界限,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提升重大科研項目攻關能力,催生有重要影響的原始性創新成果在我市更多涌現。

          3、強化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建立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進一步發揮科技社團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圍繞新興交叉學科和區域高科技人才相對積聚的優勢,組建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專業協(學)會。建議以政府授權委托科技社團履行區域科技規劃、科技咨詢、科技評價、職稱評定、科技交流、科技獎勵等社會服務職能,促進協(學)會依法依章開展考察、學習、培訓、聯誼等活動,促進協(學)會各成員單位之間的交流與聯系,產生聚集效應,使各專業協(學)會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形成產學研聯合互動的長效機制。

          (三)以創新基礎設施為載體,打造資源整合平臺

          1、完善科技服務平臺體系。加強省市聯動,全力打造中國(合肥)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強化科技成果的集散和交易功能,為我市以及國內外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產權的交易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化服務。加強區域科技文獻系統和科技資源保障系統建設,建立區域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盡快形成平臺服務網絡化。建設成果工程化研發與轉化平臺,培育和發展等離子體技術、激光檢測等成果工程化服務平臺,推進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使我市成為國內知名的成果工程化技術轉移基地。

          2、強化平臺服務功能。實行注冊費獎勵、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國內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進入平臺為企業提供服務。進一步調動各類平臺的服務熱情,使其做到主動面向企業,為企業科技成果孵化、產業化、技術升級以及成果交易推廣提供科研場所、測試設備、技術支撐、信息咨詢服務,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四)以中介服務為橋梁,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1、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借鑒上海張江開發園區的政府花錢買服務的做法,對新成立的科技中介機構,實行注冊資金全免,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重點扶持和培養若干大型骨干科技中介機構,扶持現代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的發展。選擇有優勢的科技推廣、技術中介機構,重點給予資金和技術信息上的支持。對現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進行整合與重組,促進不同科技中介機構的聯系與合作。

          2、強化科技中介機構自身能力建設。加強中介服務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規范行業管理,實現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與互動,建設科技創新服務網絡體系。建立區域技術經紀人互動培訓、資質互認機制,加強對科技中介機構現有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其整體素質。鼓勵高校師生、科研院所及企業的科技人員從事科技中介服務,逐步培養一批兼具業務水平與服務意識的科技中介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中介隊伍。

          (五)以創新政策體系為支撐,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1、完善扶持創新、引導創新的政策體系。深圳的自主創新之所以取得成功,離不開完善的政策體系支撐。近年來,深圳出臺了多個文件和上百條政策, 涉及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以及產業導向、財政補貼、知識產權保護等各個方面,營造了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建議我市對現有的政策進行一次梳理、修改和完善,形成對試點市建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以及成果轉化具有針對性和突破意義的政策體系,加速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的積聚。抓緊修訂《XX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以法律的形式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保障。

          2、完善科技人才引進動力機制。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樹立科學人才觀。加大創新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暢通高層次人才進出口通道,不斷優化調整人才結構。完善人才政策,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完善科技人才公共服務體系,構建人才信息政務平臺,提高人才創新能力。進一步放寬人才引進條件,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服務,為引進各類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提供支持和便利。采取團隊引進、項目開發引進等方式,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加大人才培訓力度,鼓勵企業建立內部長期培訓制度,加快培養高水平研發人才、高技能生產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不斷提高企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設立“XX市科技創新日”,開展區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活動,獎勵為科技創新試點市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努力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創新創業、脫穎而出和各類人才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學習蘇州等城市的做法,對高新技術企業引進戰略性高層次人才,實行政府薪酬補貼的辦法,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向我市聚集,努力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為合肥跨越式發展和科技創新試點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六)以示范區建設為先導,探索科技創新新經驗

          1、完善示范區基礎設施。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項工作。爭取省政府早日批準“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示范區”及“示范核心區”的總體規劃,把科技創新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對科研孵化用地給予計劃單列,提前劃撥,以便成片推進,集中布局。提高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盡快完善公交、水、電、氣、通訊、員工宿舍等生活配套設施。

          2、完善企業研究開發獎勵措施。建立科技開發準備金制度,鼓勵各類企業對高科技產品的投入。實行有針對性的財政獎勵政策,鼓勵科技成果就地實現產業化。在示范核心區及拓展區范圍內,對新入駐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自入駐之日起一定期限內,省級及以下部分的各類稅收全額返還企業,免收省級及以下行政事業性收費,年審年檢等有償服務收費項目一律減半收費。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在示范區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3、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支持企業積極申請專利,在專利技術的申請、授權、維護等各個階段給予補貼,對重點專利技術的產業化實行專項扶持。有關部門要幫助企業制定專利規劃,協助企業開展技術人員知識產權培訓,引導企業開展專利工作并予以跟蹤服務。鼓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校院所將科技成果在本地轉化。

          4、完善政策執行的效果評估和反饋機制。制定有別于一般工業園區XX縣區的考核指標體系,把創新環境的優化、創新能力、創新產出等績效指標作為對示范區評價考核的重點。在不違反國家政策的基礎上,促成上級有關部門放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執行標準。

          5、完善科技創新扶持資金體系。加大對示范區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在原先省、市財政每年7000萬元扶持資金的基礎上,建議省、市財政每年再拿出1億元資金,支持示范核心區建設,支持區內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發展。設立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鼓勵我市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項目,獎勵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設立專利技術轉化和產業化資金,支持重大專利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項目。進一步落實風險投資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開展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制定科技從業人員的稅收優惠政策,激發高新技術人員的創新熱情。促進地方商業銀行、金融機構與創新型企業開展資金合作,增加科技信貸品種,擴大科技信貸規模。鼓勵擔保機構對科技型企業的擔保力度,促進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建設。

        【推進合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新型社區調研報告11-03

        特色城市建設調研報告07-23

        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可持續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6-21

        推進內蒙古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03-16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調研報告08-13

        雙創調研報告 中國雙創發展報告12-19

        關于推進鄉鎮改革的調研報告07-25

        新型農村社區調研報告12-03

        新型社區調研報告 10篇11-03

        新型城鎮化調研報告12-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