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農問題的寒假調查報告
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在假期對家鄉農村問題進行了一些調查。
近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在家鄉望江縣,通過調查,深入地了解了當地農村現狀及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狀況。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2010年溫暖的春風已經悄然吹過我們的臉龐,過去的2009年,黨和國家繼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推進了農村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全社會對于“三農”問題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東風,寒假期間我針對家鄉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做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查,通過走訪農戶、鄉鎮政府,了解了農村農民的收入、支出結構以及農村的醫療衛生和教育等的狀況。通過調查走訪,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并就發現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訪問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政府工作人員,最后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報告。
一、總況
家鄉xx縣位于xx省南部,是皖江地區綿綿群山中一顆未經雕飾的天然寶玉,素以雷池而出名,古人有云“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的的口號已改為“敢越雷池,進位爭先”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望江經濟殷實、民風淳樸、社會安寧的社會環境。2006年,全縣GDP達到28.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財政收入實現1.21億元,比上年增長41.12%;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億元,比上年增長38%。今年第一季度,全縣GDP增長22.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0%,財政收入增長59%,增幅在全省61個縣區中處于第六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97%。
我縣農村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樣本:平原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鄉鎮附近村——城鎮化進程中的;山區村——貧困中的。
根據政府部門的統計報告以及實際調查了解,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茶葉、棉花、水果和蔬菜已經成為四個全縣農業主導產業。尤其是棉花的發展最為迅速,如今已成為安徽重要的棉花產業基地,望江是全國優質棉基地縣,每年棉花種植達30~35萬畝,產皮棉60余萬擔;望江是產糧大縣,每年種植糧食70萬畝,產糧30多萬噸;望江是優質油基地縣,每年種植油菜40萬畝,產油6萬余噸;望江河湖交錯,水域寬廣,有可養水面45萬畝,年水產品總量達5萬余噸。望江工業漸入發展的快車道,至去年底,全縣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規模企業總產值達10.31億元。望江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全省50個創業平臺之一,紡織工業園被列入省“861”行動計劃和省重點發展的30個產業集群之一。開發區已初步形成紡織服裝、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新興能源等產業集群。全縣有紡織服裝企業60余家,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20余家,新興能源及建材等企業數十家。
而在中心城鎮附近,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出售所得早已不是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農民也趕著安徽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大潮,許多農民轉為從事工商等產業,有的甚至開始回過頭來投資農業,致力于搞農業產業化,如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等。他們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經營性收入、創業性收入以及財產性收入。
此外,縣內也有一些山區鄉鎮,其耕地面積少而且土地貧瘠,缺少合適的經濟作物,本身工業又不發達,無法滿足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于是外出務工就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象溪鎮就是這樣的典型。全鄉耕地面積6172畝,而勞動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畝。全鄉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輸出。
二、現狀及問題 在實地調查走訪的一些農戶中,有幾位的情況較為典型(調查記錄見附)。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思考,發現了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1. 農民對于增收狀況普遍不樂觀,增收的偶然性、風險性過大。
2. 教育投資成為一般農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一般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能承擔的最多只能是一個孩子上高中的費用,并且倍感拮據;倘若孩子上了大學,便有很多家庭能經不起(在城市人看來并不算什么的)重負, 3. 因病返貧的情況較為普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強。
4.農村信用社金融信貸事業發展滯后
最后,經過調查我還了解到望江今后的發展戰略是搶抓中央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機遇,堅持東向發展,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和周邊五大中心城市的生產力轉移和輻射,做大縣城和經濟開發區,把望江建設成為生態工貿型港口城市
最后,我想說經過此次調查,我已深刻了解家鄉這幾年的變化,使我受益匪淺!
【關于三農問題的寒假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鄉鎮三農問題調查報告02-10
三農問題和生育政策10-06
關于大學生寒假的調查報告(7篇)08-11
關于大學生寒假的調查報告7篇08-10
2022關于大學生寒假安排的調查報告02-08
關于大學生寒假安排的調查報告范文12-23
2022關于大學生寒假調查報告02-11
2022寒假調查報告02-13
寒假調查報告范文12-22
關于大學生寒假的調查報告(合集7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