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調研報告(精選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治理調研報告(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治理調研報告1
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和區域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生豬飼養量的不斷增加,大量廢棄物給周圍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導致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約了當地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近幾年,各地為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在控制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較好效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促進我省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采取有效措施,實行綜合治理
1.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各地為控制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采取各種措施。如杭州市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20xx年6月,市政府批轉了市農辦、市農業局和環保局聯合提出的《杭州市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市三年內全面完成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重點對現有養殖場污染進行綜合整治,削減敏感區域的飼養總量,推行清潔生產和生態化養殖。嘉興市政府20xx年11月下發了《嘉興市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切實做好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對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明確目標與任務,要求到20xx年底,存欄生豬100頭以上的60%養殖戶,生豬糞尿采用無害化方式處理,其它散養戶要以外送或聯建治污設施的方式,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到20xx年底,所有存欄100頭以上的養殖戶必須全部采用無害化處理方式,其它散養戶的生豬糞尿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100%,并落實了行政、法律、技術及資金貼補等有效措施。通過各方協同努力,畜禽糞便污染管理已進入有序狀態,對減少農村面源污染,改善投資環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增加投入,開展綜合治理。
幾年,各級為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省、市、縣各級多方籌集,增加投入進行污染綜合治理。如秀城區由部、省及市、區共同投資122.2萬元,已建成沼氣池6只,厭氧發酵池1100立方米,年可處理養殖污水6.4余萬噸,年供沼氣10.8萬立方;嘉善縣在姚莊鎮星輪村進行養殖污染治理試點的基礎上,完成了全縣9個養豬萬頭村的整治,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海寧市采取“3個1”扶持政策,即每建一只沼氣池,市財政補助1000元,鄉鎮財政補助1000元,飼養戶自己承擔1000元),在規模養殖場中全面推廣沼氣池無害化處理豬糞尿技術,經過近兩年努力,使85%的規模養豬場實現糞尿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平湖市結合當地實際,采用三格式無動力厭氧發酵技術,到目前為止,已基本完成了對存欄生豬200頭以上規模場的糞尿污染治理。杭州市在禁養區范圍內已關閉苗豬市場2個,養豬場8個,養牛場6個,削減生豬108024頭,占總量的40.8%,削減奶牛2191頭,占總量的41.5%;限養區內已關停7個規模養豬場,其中已搬遷2個場,削減生豬13790頭,占總量的48%;非禁養區內已有10個規模場實施污染治理,實現了達標排放,占總量的43.2%。
3.建立畜牧小區,實行生態養殖。
多年來,在各政府重視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省畜禽規模養殖發展迅速,已形成了以規模養殖為主體的畜牧生產新格局中。隨著畜禽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由于部分養殖場畜禽糞尿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為此,省農業廳多次研究如何解決畜牧養殖污染問題,提出了建設畜牧生態小區,以解決農村因畜禽養殖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20xx年在省財政的大力支持下,開始進行畜牧業小區建設試點工作,20xx-20xx年在試點的基礎上安排1300多萬元,建立了30個畜牧生態小區。實踐證明,畜牧小區建設實現統一規劃,集中飼養、統一污染處理等方法,不同程度地解決了農村因畜禽養殖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4、研究和推廣養殖場污染防治綜合配套技術。
近幾年,不少生產科研單位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進行了不少研究,已取得了不實用技術,在防治環境污染上產了積極作用。去年,為加快配套技術研究,省農業廳和省科技廳安排200萬元,聯合對畜禽養殖場及畜牧小區污染綜合治理工程技術進行了聯合招標,目前項目已組織10多個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其綜合配套技術研究從五方面進行,一是從畜禽營養學等角度,研究提高飼料的環保型飼料,減少糞尿的排放量。二是從利用的角度研究畜禽糞尿的綜合利用方法如加工成有機肥,使糞資源化,三是研究生物和化學的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農用標準或直接排放標準。四是研究畜禽養殖場清潔生產技術,通過對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污染的環節實行全程控制,達到控制和防治畜禽養殖可能對環境的污染。五是研究新型的環境保護型的畜禽舍。
二、控制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的生態方式
我省畜禽養殖場的污染防治基本上以“方便、經濟、有效”為原則,以綜合利用為主,設施處理為輔的方法,大致可以劃分為七類:
1、“果(林、茶)園養豬”。
豬糞尿分離后,豬糞進行經發酵生產有機肥,豬尿等污水經沉淀用作附近果(林、茶)園肥料。此類模式占規模豬場的20.3%,主要分布在中、大規模豬場。優點是養殖業和種植業均實現增產增效,缺點是土地配套量大,部分場污水處理不充分。
2、“豬—沼—果”。
豬糞污水經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液用于果樹、蔬菜、農作物。此類模式占規模豬場18.5%,以家庭養豬場應用為主。優點是實現了資源兩次利用。
3、“豬—濕地—魚塘”。
豬糞尿干濕分離,干糞堆積發酵后外賣,污水經厭氧發酵后進入氧化塘、人工濕地,最后流入魚塘、蝦池。此類模式占調查數的14.6%,但大部分豬場污水未經過人工濕地處理,直接進入魚塘、蝦池。優點是占地較少,投資省,缺點是干糞依賴外售,污水使用不當會影響魚蝦生產。
4、“豬—蚯蚓—甲魚”。
豬糞尿進行干濕分離,干糞發酵后養殖,蚯蚓,蚯蚓喂甲魚,污水用于養魚。此類型的有5個場,占調查數的0.8%。優點是生態養殖,投資省,缺點是勞動強度大。
5、“豬—生化池”。
糞尿干濕分離后,干糞堆積發酵外售,污水經生化池逐級處理,或經過過濾膜過濾后外排。此類型有8個場,占調查數的1.2%。此類模式占地少,但運行費高。
6、“果園養雞,稻田養鴨”。
利用承包的果園、林地放養土雞,改善肉雞風味,提高肉雞售價,雞糞基本滿足果園有機肥需要;肉鴨及青年蛋鴨在早稻收割前野草長籽期、早稻割后、晚稻割后這三個時間段養殖,以稻田放牧為主,啄食野草、谷粒等食物為生,鴨糞直接還田。此類模式占我省肉雞和鴨養殖量的40-60%。
7、“牛、羊—牧草”。
糞尿進行干濕分離,干糞堆積發酵后還田種牧草,污水厭氧發酵后入田肥牧草。此類模式占我省牛羊養殖量的80%以上。
三、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控制對策
從立足生態建省,實現畜禽養殖污染減量化、生態化、資源化目標出發,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控制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1、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畜牧用地。
畜牧產業區域布局要按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進行統一規劃,把畜牧場與農田、魚塘、園地一并規劃。養殖場(或小區)建設提倡與農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園、養殖水面和山林統一布局,實行農牧結合的生態經營模式,力爭糞尿全部就近消化。原則上按1畝(耕地、園地、水塘)5頭豬(1頭牛、10只羊、60只禽)的標準配套規劃建設現代化畜牧場(畜牧小區),努力實現從傳統農業“資源-畜產品-廢物排放”的生產過程向“資源-畜產品-再資源化”生產過程轉變。
2、應用畜禽養殖清潔生產技術。
清潔生產是將畜禽養殖污染預防戰略持續應用于畜牧生產全過程。首先采用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通過生物制劑、飼料顆;、飼料膨化或熱噴等技術處理,提高畜禽的飼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飼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轉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其次應用科學的房舍結構、生產工藝,實現固體和液體、糞與尿、雨水和污水三分離,降低污水產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濃度。
3、加快生態畜牧養殖小區建設。
各地實施表明,畜牧小區的建設對改善農村環境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各地要十分重視畜牧小區建設,建設一批配套土地和一定污水處理設施的畜禽養殖小區,以吸引中、小規模戶進場飼養,實現養殖場與村莊分離,改善農村環境。小區要選擇合適的生態養殖模式,采取農牧、林牧、漁牧、肥牧結合等方式,實行生態養殖,促進農村畜禽養殖場環境綜合治理。
4、加大宣傳、培訓等教育力度。
為把清潔生產的思想貫穿到畜牧業產業化過程中去,強化清潔生產的宣傳、培訓十分必要,這樣才能使全社會都認識到控制畜禽養殖污染的重要性,為實施畜牧業清潔生產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提高廣大飼養場(戶)生產經營者的科技水平,掌握畜牧業清潔生產技術、真正按照畜禽清潔生產的要求組織生產。
5、加大對畜禽養殖場污染的管理。
為加快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實現畜牧清潔生產,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持續健康發展。要按《關于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嚴格實行建場的有關制度,促進環境治理工作上一臺階。
治理調研報告2
農村“空心村”的存在,浪費了國家有限的土地資源,惡化了農民的生活環境,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等,為此,特以近年來建設的新村聚居點空心化問題為例進行專題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縣農村空心化現狀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總體部署,大力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并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共建成農民新村聚居點30個,涉及農戶1328戶,其中:新建點16個714戶,改建點14個614戶。正在建設有的23個1227戶,其中新建點16個974戶,改建點7個253戶。建成鎮吊腳樓村、鎮立山村新村綜合體2個123戶。據調查,建成的新村聚居點中住房空置率在50%以上的聚居點3個,占10%;空置率在30—50%的聚居點2個,占6.6%;空置率在10—30%的聚居點2個,占6.6%;沒有空置住房的聚居點23個,占76.8%。造成其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舉家外出戶增多。
當前,農民主要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民進城打工、經商或謀生的人數不斷攀升,導致農村人口密度逐年遞減,直接導致了“人去房空”現象的出現。全縣大多數村外出務工人員人數高達80%以上,其中舉家外出戶達30以上?hxx年建成的鎮村聚居點共25戶85人,其中:村10戶38人,吊腳樓村15戶47人。該聚居點外出人口66人,其中季節性外出27人,占總人口的31.8%,常年外出39人,占總人口的45.9%,該聚居點新建農房常年無人居住9戶,占總戶數的34.6%,季節性無人居住10戶,占總戶數的40%。
二是城市化進程加快。
部分外出務工經商先富起來的村民為改善居住條件,在城市站穩腳跟后,舉家遷往城鎮生活。國家大力推進“一主三化”發展,城鎮吸引力增加,各項就業、就醫、就學、文化等環境條件良好,加之中心集鎮建設步伐加快,大量村民紛紛遷到村外生活,“空心村”現象日趨加重。目前,縣鎮、鎮、鎮、鎮、鎮、鄉等6個鄉鎮都在進行場鎮開發,鄰近場鎮或有能力的農戶都在集鎮購房。如,鎮騎龍寨村農民新村聚居點共30農戶,就有7戶在城鎮購買房屋,占總戶數的23.3%。
三是政策執行不到位。
部分群眾對老宅一直戀戀不舍,總認為老宅基地是祖上傳下來的,保存老宅就是留住了“根”。由于歷史原因,農村一戶多基、超標準占地,占用耕地建房,農房遷建后舊宅基地普遍閑置,致使農村長期以來“只見新房不見新村”、“建新房不拆舊房”,致使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政策沒能很好落實,許多村民建新房而未拆除舊房,占新基不退老基,造成一戶多宅。所調查的縣鎮村、鎮騎寨村、吳家橋村三個新村聚居點,建了新房未拆除舊房將宅基地還耕的建房戶達到15戶,占新建農房戶數的25.4%。
四是早期規劃不合理。
一些新村建設規劃比較簡單,對村莊功能分區布局、基礎設施配套、群眾生產生活習慣考慮不周,不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再加上執行規劃的法律約束力不強,村民建房存有很大的隨意性。如縣已建成的鎮村農民新村聚居點,村組織就沒考慮到農戶的耕作半徑,將150戶農戶集中到一起,造成農戶生產不方便。
二、縣治理農村空心化的主要措施
為確保新村建設“建得起、住得下、不空置”,在新村建設中堅持“四個結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科學規劃布局,強化產業支撐,突出鄉村特色,統籌推進全縣新村建設。
一是群眾申建與政府指導相結合。
縣委、縣政府創新提出新村建設“申建制”,統一制定出臺新村建設獎補政策,發動群眾自愿申建,對30戶以上群眾提出申建要求,經村組申請、鄉鎮審查、部門評審、縣級審批等流程審核通過的,納入全縣新村建設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由建房戶成立業主建設管理委員會,自主選擇施工單位、負責材料采購、監督資金使用和建設質量,既賦予群眾新村建設的監管權和話語權,又減輕了政府工作壓力,實現了政府意圖與群眾意愿的有機統一。目前,全縣在建的23個新村聚居點的1227戶農戶都是采用“申建制”建設的。
二是新村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堅持產業促新村、新村帶產業,產村相融互動,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著力發展優質柑橘、綠色蔬菜、現代畜禽、道地中藥材和高效經濟林等特色優勢農業,以及鄉村生態旅游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全縣新發展優質甜橙、油桃等優質水果3萬畝,綠色蔬菜3萬畝,薄殼核桃、九葉青花椒等高效經濟林2萬畝,道地中藥材1萬畝,建成工廠化生豬繁育基地18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88個,發展生豬適度規模養殖戶5516戶,發展特色家禽規模養殖戶254戶。初步形成了郪涪兩江流域優質蔬菜產業示范區、蓬樂路優質甜橙(檸檬)產業示范區、射大路優質干果產業示范區、羅桂路優質生豬產業示范區等“四大”產業區和隆盛現代農業園區。
三是規劃引領與尊重民意相結合。
堅持“綠色、人文、智慧、集約”的規劃理念,統籌謀劃新村的產業布局、生態保護及基礎設施,做到新村規劃、產業規劃、交通規劃、生態規劃、旅游規劃等多規融合。同時,充分尊重群眾喜好,多次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征求群眾對規劃的意見和建議,并根據民意調整規劃,著力打造具有“田園風光、鄉村情趣、農家特色、群眾滿意”的新農村,水村幸福美麗新村規劃xx年獲得了國家住建部“美麗鄉村”稱號。
四是新村建設與新村開發相結合。
在新村建設中,縣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新村建設,建設農民新村安置房的同時,打造開發新村旅游商貿等產業,著力培植新村產業,繁榮鄉村經濟。如在建設藥香小鎮新村綜合體中,通過公開招標吸引永逸集團投資5億元參與新村安置房建設、場鎮開發建設,著力打造集養生、養老、旅游為一體的“全國知名藥香小鎮”。
三、治理農村“空心化”問題的建議
治理農村“空心化”,是推進城鄉統籌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重大舉措,是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破解建設用地難題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必須堅持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強化政府引導、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農民收入、構建長效管理機制上下功夫。
(一)科學規劃,完善基礎功能?茖W規劃是治理農村“空心化”的關鍵。要結合城鄉一體化和農村城鎮化發展的歷史趨勢,精心設點,合理布局。按照集約用地、少占耕地的原則,在新村戶型設計、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確保長遠發展與農民的實際需要。建議將治理農村“空心化”與農村環境整治、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宅基地復墾、城鄉一體化建設及農民市民化等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農民向大中城市、中心集鎮與中心村集聚,同時統籌農村的水電、道路、通信、網絡、有線電視、生活污水排放等基礎設施建設,延伸城市公共服務,配套文體娛樂及商業設施,既村解決民生產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又優化農村的環境質量,提升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ǘ┌l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農民有了錢,才有建新房的意愿。加快幸福美麗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前提是促進農民增收。增加農民收入,關鍵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建設一批優質水果、綠色蔬菜和道地中藥材等現代農業基地和園區,構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產業支撐。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小規模與大群體相結合的產業基地和生產體系,創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實現千家萬戶增收致富。同時,要鼓勵引導農民積極發展交通運輸、商貿服務、鄉村旅游等二、三產業,拓展勞務輸出,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為推進農村“空心化”治理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加大投入,加快治理進程。雄厚的財力是治理農村“空心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將農村“空心化”治理與農村環境整治、幸福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整合各部門項目資金,向治理農村“空心化”傾斜。同時,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通過農村宅基地的整理置換和競價選位,發揮農村宅基地的一部分物權功能和價值潛能,使新農村建設產生內生動力,緩解農村基礎設施和公一事業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二是采取激勵措施,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向農村“空心化”治理提供低息貸款,以擴大資金籌集渠道。三是引入市場機制,充分利用民間資本,采用由工商資本與村民共同出資改造“空心村”,例如讓房地產開發商介入“空心村”改造,讓房地產開發商承擔部分資金,然后將新建農民公寓的部分物業用房或尾房作為其收益,實現彼此之間的互利雙贏,以解決改選資金不足的問題。發動在外成功人士資助“空心村”改造,調動在家村民參與積極性,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ㄋ模⿵娀芾,構建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加強農房規劃建設管理,堅決制止農村建房無序局面,逐步引導農民居住向新村聚居點集中,推進新村建設進程和建設水平。一是農房建設必須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建新房必須拆除舊房并復墾。二是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政策,控制農房建設用地標準,禁止違法占地建設。三是農村個人建房必須申報設計方案或選用新農村標準圖集方案。四是農村個人建房不按審核通過的設計方案或標準圖集建房,則取消其享受國家一切補助資金的資格。
治理調研報告3
隨著“六五”普法的逐步開展,“六五”普法已經開展到第三個年頭了,全民普法運動在規模、內容和形式上都堪稱是中外法制史上的創舉。它在提高全體公民法律素質和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方面功不可沒,但是在開展工作過程中也反映出很多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開展,使得普法成效也大打折扣,還亟待大家共同商榷解決。
一、調研對像
鄉各單位干部職工、群眾。
二、對“六五”普法工作開展三年來的的調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xx年開始的“六五”普法工作已經進行了快三年了。但兩年半以來的工作,是憂多于喜,很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走過場,效果不明顯,公民的法律素質還相對較低,對法律常識的了解還是很少,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的本領還很低,這與社會的發展是格格不入的,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而且速度非?,可我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還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正常的應該是法律水平高于社會發展水平,而現實卻是法律水平追著社會發展走。通過調查總結,我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涃M問題
普法依法治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的,普法工作量大面廣,涉及問題多,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如果沒有經濟支持,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也就成了“無米之炊”。在“六五”普法期間,有關部門為了解決普法經費問題可以說是使出了混身解數,也通過多種方式協調解決普法經費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通過發文的方式要求單位給予解決普法經費,但真正能落實的卻很少。即使有些單位對普法經費做了預算,那也只是水中月,能看不能用。在開展普法工作要使用時,還得再打報告找主要領導批示,遇到領導心情好時還好,遇到領導心情不好時就會被拒絕。再者,按照2元/人的普法經費,開展工作也是遠遠不夠的,這樣一種工作環境也使普法工作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大大受挫,所以有時為了應付上面的工作安排,他們只得將普法工作流于形式,得過且過。普法工作以走形式、搞“造勢”為主,以“搞活動”來代替經常性的普法工作,其成效難以提高。
。ǘ┢辗ńM織機構的問題
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全民性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其成果亦非一朝一夕可見的,普法工作也可以說是一項公益事業,既是公益事業那就應是各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只有這樣才能把普法工作全面鋪開?赏ㄟ^這么多的實際來看,還是沒能建立“大普法”的工作格局。普法領導小組成員掛名倒是不少,但真正干活的,出力的卻很少,仍然是司法部門一家在唱“獨角戲”?伤痉ㄋ藛T少,業務多,再加上司法所現在我局的特殊地位,他們要開展每一項工作都得伸手向我局要錢,面臨的困難也是很多。本來人員就少,再加上普法工作可以說是只花錢不掙錢的業務,這樣他們對普法工作的積極性也就大大下降。
。ㄈ┤藛T素質問題
這里的人員素質包括普法工作者的素質和接受普法的人員的素質。普法工作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如有一方的素質達不到要求,都會直接影響到普法的成效。
一是普法隊伍素質偏低,普法形式簡單陳舊,嚴重影響了普法效果。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法律體系的不斷健全,然而針對農牧我局普法宣傳隊伍現狀,人員缺乏不說,自身的法律素質普遍偏低。因此在開展普法工作時,也只能做一些最簡單的如學習一些法律條文、印一些法律知識試卷這種形式上。沒有辦法充分運用電視媒體開展普法宣傳;沒有采取對職工群眾最有效的普法手段,沒有將普法內容滲透進職工群眾最感興趣的信息中,也沒有結合職工群眾的生產和娛樂需求來宣傳法律;采用的仍然是被動式灌輸式的普及方式。最后的結果是,普法工作作了不少,可廣大職工群眾對法律知識不感興趣,法律水平仍然停止不前。
二是普法教育對像的素質偏低。由于當前農牧群眾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生活還不富裕,干部群眾都把人生追求目標放在了怎么樣掙錢,怎樣享受上去了,對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沒有熱情去做,對我局相關部門開展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他們也沒有興趣參加,我局有時為了讓這些職工群眾參加法制教育不得不通過強制性要求到會湊人數的方式,可到了會場他們根本靜不下心來聽課,只是為了混下。再加上一些職工群眾文化素質低,對一些法律知識不能理解,聽不懂,所以他們就更沒有興趣去聽。這樣一堂課下來,講課人員講了些什么他們還是一無所知,事倍功半,成效很低。
三、對“六五”普法的建議
。ㄒ唬﹦撔聶C制,整合資源,以增強實效性為切入點,提升法制宣傳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創新領導機制,建立由我局黨支部牽頭召開的聯席辦公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大問題。明確社會各部門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職責,對于推動工作至關重要。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涉及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全社會各方的參與,才能真正做好,也只有動員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普法工作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創新運行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信息反饋和交流制度,建立“大普法”、“大治理”工作格局。
。ǘ┨岣哒J識,加強領導,保障經費,使法制宣傳工作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撐。過去28年的實踐表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順應時勢、符合國情、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亦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法制宣傳教育就其性質來說,是由政府主導的,適應國家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公益性社會事業,是國家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在這方面花一些錢,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形成維系社會的法律意識,有利于社會的穩定,有利于社會的和諧,是一件低成本,高效益的事。因此,我局的領導一定要提高認識,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落實普法經費,為普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ㄈ┡μ岣叻ㄖ菩麄魅藛T和受教育人員的`素質。由于我局體制的特殊性,普法辦人手少,工作量多,普法工作僅靠司法所的人顯然是干無濟于事的。大量的普法工作還得靠基層單位自己去做。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培訓一些有責任心的普法教員。這就需要我局黨支部乃至縣委給予大力支持,拿出一定的物力財力,從各村挑選出一些具有一定知識水平和責任心的初、高中畢業生或大專生,把他們組織起來,統一進行培訓,由專業人員負責講課,有條件的還可將他們送到法律大專院校學習深造。培訓學習結束后,讓他們回村實施普法教育,為了提高普法教員的積極性,我局最好能給他們一定的報酬,這樣普法教員就可以長期“扎”在一線,傳播法律知識,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其次是通過多種方式,途徑提高我局廣大干部群眾的素質。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局應大力發展經濟,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再通過一些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理調研報告4
隨著集中治超活動的深入開展,治超工作已初見成效。同時,治超工作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矛盾。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認真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探討治超長效管理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結合當前xx市的治超工作現狀,圍繞如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出了幾點粗淺的想法。
一、治超工作的現狀
按照“上下聯動、綜合治理、循序漸進、重點突破”的方針,xx市于20xx年6月20日開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治超活動,經過近五年的集中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治超工作總體運行平穩,群眾普遍反映良好,基本達到了“保護路產路權,減少交通事故,調節運輸市場,理順生產與運輸關系,保障安全暢通,根治公路“三亂”的預期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違章裝載車輛較治理前明顯減少,且車輛超限超載治理較少,尤其而是大噸位超限超載車輛已基本上得到控制。治超前,我市超限超載行駛的貨運車輛占貨運車輛總數的82%,經過治理,全市的車輛超限超載率曾一度下降到4.9%。
貨運價格平穩回升,有效推動了運輸市場的良性循環。據調查,治超以來我市煤炭、建材等物品的運價漲幅在1倍左右,長期低迷的運價開始恢復合理性增長,運價達到0.45元每噸公里左右。運價合理的調整和回歸,有利于運輸市場的健康發展。
保持了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的穩定。煤炭、建材等商品的價格雖有小幅增長,但對企業生產和人們群眾生產、生活未造成較大影響。據調查,當前我市煤炭、建材的價格較治超前平均漲幅的18%左右。同時,確保綠色通道暢通,對運輸鮮活農副產品和蔬菜的超限超載車輛,主要是加強源頭管理,路上一律不進行檢查處理,保證了蔬菜供應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道路交通事故率明顯下降。自治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因超限超載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下降18.2%,死亡人數下降17.3%。
營造了良好的治超氛圍和環境。根據治超工作的具體進度和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又點及面,全面深入,不間斷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治超宣傳教育活動。如懸掛標語、向過往司機發放宣傳資料、制作宣傳標志牌、張貼通告、出動宣傳車深入煤炭、礦山、建材等原材料生產、集散地宣傳等。通過宣傳動員,營造出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得到了運輸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全面開展治超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當前治超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執法標準不統一,給治超工作帶來了不便,也使廣大運輸企業無所適從,公安交警治理超載依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主要按車輛的核定載質量進行控制,而汽車制造商為便于銷售,噸位標定非常隨便。
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長效機制尚未建立,治超工作任重而道遠。治超戰役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還不鞏固,有些還只是表面現象。隨著治理工作的進一步深入,超限超載運輸將會更加隱蔽和復雜,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暴露出來,特別使利益調整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嚴重影響治理工作向深入開展。從我市歷次治超工作的經驗和教訓來看,治理工作的本質是利益調整問題。充分認識,正確理解有關方面的利益關系是治超的主要問題。就我省情況看,下列利益關系,需要認真對待和正確把握。一是貨車生產、改裝、原材料加工與公路產權的利益關系;二是大型運輸與一般運輸的關系;三是地方政府與全局利益關系;四是涉路執法收益與運輸戶之間的關系。要逐步解決治超工作中不斷出現的問題,調整好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需要一個較長時期的過程,也需要經受各個方面的嚴峻考驗。
源頭治理缺乏力度和限制性規定。由于源頭裝載及貨車生產與改裝的復雜性,治理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我市目前主要的精力和路面治理方面,源頭治理還是初步的、應急的。
車輛超限運輸反彈現象依然存在。經過前階段的集中整治,超限現象已明顯減少,治超工作有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清楚的看到,自集中治超以來,各地發生了不少抵制治超的現象:有地方報停貨車明顯增加;有的地方發生了沖卡行為;一些車主采取繞到走小路,白天停夜晚行等方式來躲避檢查;一些地方的路段由于檢查力量削弱,超限運輸車輛又明顯增多等。因此,車輛超限運輸將會長期存在,治超與反治超的任務仍十分艱巨,稍有松懈就會反彈。
三、對策與措施
超載超限涉及的問題非常多,治理工作所面臨的任務也十分艱巨,不可能通過一朝一夕的時間就達到目的。要徹底根治這一頑癥,必須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從機制改革上、從源頭治理上、從完善健全法規體系上,采取綜合性的措施進行整治。
。ㄒ唬┌l揮綜合治理,聯合執法優勢。超限超載現象是受交通、公安、汽車生產企業和運輸市場等多方面的影響造成的,僅靠交通部門很難得到有效治理,必須跨部門、跨地區協調合作,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把對超載違章的整治納入市場經濟發展和規范市場秩序的總體規劃中去,由“部門行為”提示為“政府行為”,制定強有力的舉措,發揮工商、經貿、交通、物價、公安、環保等部門綜合治理、聯合執法的優勢,不斷增強治超合力,整合執法力量和執法資源,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行為,分工負責、個把一關,對超限超載運輸全過程、全方位綜合整治,以逐漸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治超體制,徹底有效解決超載現象。
。ǘ┘訌娏⒎ńㄔO,完善交通管理法規體系。對超載的治理歸根結底要形成依法治超,一方面通過國家立法、地方立法等形式,使交通法規內容形成較為健全和完善的法規體系,比如制定《治理公路交通超限超載條例》、機動車輛注冊登記的相關規范等;另一方面,出臺相關規定,明確路政執法人員的強制執行權力,允許路政管理機構在治理超限運輸過程中滯留相關行車有效證件,并建立起各省、市、自治區的信息互通渠道,以保證滯留異地證件的有效性;再從立法角度加大對超載的處罰,力求具有較強的威懾作用,以增加違章成本,達到依法治理的目的。例如韓國法律規定,對超限行駛者或強迫駕駛員超限營運者判處1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處以200萬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以下罰款;對擅自改裝車輛或妨礙檢測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700萬元(約合人民幣5.2萬元)罰款。超限運輸車輛一經發現,將被公路部門直接引導至法院接受法律懲處。目前,韓國超限超載車輛僅占被檢測貨運車輛數的1.5%。
。ㄈ┙R抓共管、各負其責的源頭管理機制。治理超限超載應通盤考慮,從源頭上加大規范管理的力度。運輸市場方面,應加快扭轉當前市場混亂的局面,加強運銷的宏觀調控,使其比例協調;繼續做好收費站的清理整頓工作,適當調整不同類型公路的規費征收,使其成本降低;此外還應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實現產銷直接見面,運銷擴大規模。制造企業方面,應從汽車的生產改裝、牌照發放、年審使用等環節加強對去汽車行業的管理,嚴格按國家有關標準制造貨車,嚴禁非標準車出廠;逐漸加快道路運輸結果調整的步伐,發展集裝箱運輸車、廂式貨車、甩掛運輸車等先進的道路運輸車型;另外,還可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在制造貨車時安裝超限超載自控裝置,使想超限超載的貨車在開始裝載時就無計可施。業戶貨主方面,要加大執法監督和處罰力度。一旦發現超載,將施以“一超三罰”,解罰司機,也罰運輸公司,更要處罰車主。當然處罰只時治超的一種方式,我們更多的還是需要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防患于未然。
。ㄋ模┮胂冗M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使治超逐步現代化、科學化。在道路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交通管理科技性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大力開展智能交通(its)管理研究,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將高新技術應用于治理超載中,必將最大程度地實現管理收益。項目辦在現代化,科學化治超方面在河北省已走在了前列,他們率先在治超站安裝了監控設備,對執法過程進行監督;并先后引入了路政管理系統和車輛gps指揮調度、超載監控系統,一方面通過對巡邏車的統一指揮、調度,提高了路政執法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路政管理綜合分析能力,對超載率提高的重點車型、重點地區、重點時段增加治理力度,在降低了治超成本的同時也保證了治超效果。
(五)加大宣傳力度。目前,基層運輸業戶對國家“治超”政策、文件精神知之甚少,從公眾媒體上很少見到相關信息;相反地,一些媒體熱衷于報道“治超”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應加大正面宣傳力度,特別應注重在電視等公眾媒體上的宣傳,造成全面關注“治超”、全社會支持“治超”的聲勢。
“治超”不是限制運輸,而是更好地維護交通運輸秩序,是要大家跑得更快、更好,只有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方方面面的協同作戰,才能從根本上綜合治理,才能保證“治超”不反彈,促進公路運輸的健康發展。
治理調研報告5
目前,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已經得到了社會各屆人士廣泛的關注,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眾所周知,水環境是人類文明、生態文明的一面鏡子,自古以來人們就有著濃厚的水情結,喜歡逐水而居,濱水而棲,特別是對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民來講,擁有一個優美和諧的水環境更是一種強烈的渴望。在城市中蜿蜒流淌的條條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澇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觀建設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平衡,關系著廣大市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建設人水和諧的河道生態系統,打造水生態良好、水景觀優美、水文化豐富的親水型宜居城市已成為許多城市的發展目標。
水環境的治理和水邊環境建設包括了截污、清淤、護岸、綠化等內容。人們對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處理、兩岸綠化等方面的內容做了不少研究。對新建河道的護岸結構在生態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起步。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比國內起步要早,日本之前就開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態護坡結構方面做了實踐;荷蘭也正在規劃和建設21世紀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水環境。本文擬對原有城市河道的護坡結構進行分析,在充分吸收國外在河道整治方面和其他領域生態護坡的經驗基礎上,探討河道生態護坡結構新方法,從而為城市水利向環境水利和生態水利轉化提供參考。
一、原河道護坡結構形式對環境與生態的影響分析
(一)原河道坡面結構形式
長期以來,人們比較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如行洪、排澇等,因此河道斷面形式單一,走向筆直,河道護坡結構也比較堅硬,其主要考慮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沖刷、水土保持等。因此,河道的護坡結構主要采用漿砌或干砌塊石護坡,現澆混凝土護坡,預制混凝土塊體護坡,或現在比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護坡等結構。
(二)原結構形式對環境與生態的影響
原有的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形式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形成的,它在約束水的行為,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作出了較大成績,為廣大人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生活和發展空間。但是,其在對保護水的自然清潔和維持人與水環境的和諧方面影響較大。
1、對景觀環境的影響整齊劃一的河道斷面、筆直的河道走向,固然是一種景觀,但是它與現代人們追求的回歸自然的景觀需求不相一致。昔日的碧水漪漪、青草幽幽、白帆點點的景象被堅硬的護坡和擋墻破壞得無影無蹤,人們只能越過灰白高聳的混凝土擋墻才能看到有幾條混凝土駁船在污濁黑臭的河里發出噪人的嘟嘟聲。這與現代城市河道周邊無論現代或古典的建筑藝術都極不相稱,與周圍環境也極不相協調。而且一旦這些結構遭到破壞以后,環境景觀就更差了
2、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我們暫且不說護坡及擋墻內材料(包括堿化骨料)的水化反應、炭化反應及各種添加劑(如早強劑、抗凍劑、膨脹劑等)在水中發生反應對水質和水環境的影響,就是讓人們長期生活在上述這種灰色、生硬、沒有活性的混凝土墻體中,人們的身心健康也會遭到侵害。在這種結構保護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邊環境和水環境的功能,人們失去了娛樂、休閑和親水的好去處,城市也因之失去了靈氣和精神。由于黑臭的河水、干燥的空氣及生活環境色調的影響,人們的心情等遭到嚴重破壞,身體感覺缺少了活力,工作也失去了動力。所以說,原有的護坡及護岸結構形式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3、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原有的護坡和護岸結構對河道坡面采取了封閉的形式,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很難生存下去,因此河道的自凈能力遭到了破壞。同時各種水生植物也難以在堅硬的結構坡面上生長,各種水生物也因失去了生存環境而無法生存。整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就因一層堅硬的護坡結構而斷開,生態環境因此而破壞,生態就失去了平衡。更有甚者,有的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還采用了全斷面護砌的結構,后果就更加嚴重,趨向就更加惡劣。
二、生態護坡結構方法探討
上述情況可以看出,硬性材料的護坡和護岸結構對城市的許多方面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城市河道的護坡和護岸結構改造有必要推行一種生態型的護岸結構形式。在現在各大城市大型河道整治的同時提出對原有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改革非常必要,下面就國內外一些經驗和筆者的一些初步設想作一介紹。
(一)采用新型材料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新型材料和新技術必將作為我們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改革的主要源泉。在國內和國外相繼出現了一批用于生態方面的材料和技術,如水力噴草技術、土工材料綠化網、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水泥生態種植基、土壤固化劑等等。雖然它們起源時不一定用于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方面,但在河道護坡結構使用上可以借鑒和參考。
(二)生態護坡方法探討
1、發達根系固土植物發達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國內外對此研究也較多。采用發達根系植物進行護坡固土,即可以達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滿足生態環境的需要,還可進行景觀造景,在城市河道護坡方面可借鑒。固土植物可以選擇的主要有沙棘林、刺槐林、墨穗醋栗、黃檀、胡枝子、池杉、龍須草、金銀花、紫穗槐、油松、黃花、常青藤、蔓草等等,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還可以選擇蘆葦、野茭白等,可以根據該地區的氣候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
2、土工材料復合種植基
(1)鐵絲網與碎石復合種植基。鐵絲網與碎石復合種植基主要由鍍鋅或噴塑鐵絲網籠裝碎石、肥料及種植土組成。鍍鋅鐵絲網籠容易銹蝕,在河道護坡方面一般不宜選用,而應選用耐銹蝕的噴塑鐵絲網籠。鐵絲網與碎石復合種植基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它比較適合于流速大的河道,抗沖刷能力強、整本性好、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強,避免了預制的混凝土塊體護坡的整體性差和現澆混凝土護坡與模袋混凝土護坡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差的弱點,同時又能滿足生態型護坡的要求,即使進行全斷面護砌,生物與微生物都能照樣生存。國外在這方面已有較多工程實例。鐵絲網籠可以做成不同形狀,既可以用作護坡,又可以做成砌體擋土墻。
(2)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可分為土工網墊固土種植基、土工格柵土種植基、土工單元固土種植基等多種形式。
土工網墊固土種植基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網墊和種植土、草籽等組成。固土網墊是由多層非拉伸網和雙向拉伸平面網組成,在多層網的交接點經熱熔后粘接,形成穩定的空間網墊。該網墊質地疏松、柔韌,有合適的高度和空間,可充填并存儲土壤和沙粒。植物的根系可以穿過網孔均衡生長,長成后的草皮可使網墊、草皮、泥土表層牢固地結合在一起。固土網墊一般可由人工鋪設,植物種植一般采用草籽加水力噴草技術完成。這種護坡結構現在運用較廣,如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圍海大堤工程、上;瘜W工業區圍海造地工程的護坡均采用了此形式。
(3)土工格柵固土種植基主要是土工格柵進行土體加固,并在邊坡上植草固土。土工格柵是以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為原料,經擠壓、拉伸而成,有單向、雙向土工格柵之分。設置土工格柵,增加了土體摩阻力,同時土體中的孔隙水壓力也迅速消散,所以增加了土體整體穩定和承載力。而且,由于格柵的錨固作用,抗滑力矩增加,草皮生根后草、土、格柵形成一體,更加提高了邊坡的穩定性。
另外,現在又出現一種土工單元固土種植基,即利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片狀材料經熱熔粘接成蜂窩狀的網片整體,在蜂窩狀單元中填土植草,達到固土護坡的作用。
3、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是日本近年在河道護坡方面作出的研究,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難溶性肥料和表層土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混有高爐爐渣和硅灰的水泥、適量的細料組成,是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常用無機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層土鋪設有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發芽空間,同時提供植被發芽初期的養分。在城市河道護坡或護岸結構中可以利用生態混凝土預制塊體做成砌體結構擋土墻,或直接作用為護坡結構。
4、水泥生態種植基水泥生態種植基在國內國外均有研究。它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相組成的具有一定強度的多孔性材料。固體物質主要包括適合于植被生長的土壤、肥料、有機質及由低堿性的水泥、河砂組成的膠結材料等。在種植基固體物質間,由稻草秸稈等成孔材料形成孔隙,以便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空氣。在種植基內還可填充保水劑,保持植物在常日照坡面能很好生長。
5、土壤固化劑高性能土壤固化劑在國外日本等國家應用于工程領域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廣泛應用于道路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環境保護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固化處理各種污泥。但固化劑做為我國90年代引進的高新技術產品,在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大面積用于河(湖)底固化尚屬首次。固化劑是以水泥主體摻入特殊的激發元素后制成的,其作用機理主要是固化劑中的水分子調節劑與土壤中的水分子形成化學鍵,對水分子有很強的吸咐作用,利用土壤穩定固化,其中含有微晶核,通過晶核配位,在土顆?紫吨猩舍槧罹w,填棄土體孔隙,形成骨架結構,固化劑中的固化分子通過交聯形成三維網狀結構,從而提高土壤的抗壓、抗滲、抗折等性能指標。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遇到了防止水土流失需要硬質河底與水生物繁衍需要軟質河底的矛盾,因此要求最好采用兩者能同時兼顧的材料。解決上述矛盾,土壤固化劑就是其中較好方法之一。固化劑既具有硬化土壤表面與混凝土近似的性能又有松軟的下層近似于土壤的性能,所以使用固化劑的結果能夠使河底土層表面結殼,從而達到既固土保沙作用,又使底層利于水生物繁衍生殖,滿足生態需要。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河道生態護坡結構已被許多人所需求和采納,并在大力推廣之中,本文是吸取國內外有關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領域生態護坡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城市河道整治坡面采用生態護坡結構的一點初步設想,以便為城市水利向環境水利和生態水利轉化提供參考。探討河道生態護坡結構方法可以借鑒其他領域生態護坡的經驗,同時需要廣大技術人員研究新的合適于河道護坡特點的新技術、新方法,也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治理調研報告(精選5篇)】相關文章:
稀土礦區治理情況調研報告10-23
揚塵治理工作調研報告范文06-19
企業調研報告精選(精選3篇)07-30
畜牧調研報告(精選4篇)06-29
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11-27
下鄉調研報告(精選8篇)10-24
調研報告范文(精選5篇)04-18
倉儲調研報告(精選5篇)04-10
社區調研報告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