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體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4-01-26 11:01:51 巧玲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體育調研報告范文5000字(通用7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體育調研報告范文5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體育調研報告范文5000字(通用7篇)

          體育調研報告 1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教科文衛和民宗僑工委在區人大常委會xxx副主任的帶領下,先后赴區文廣新局、區教育局、xxx體育館等單位和部門,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對我區群眾體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評價

          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群眾體育工作,將群眾體育工作作為增強人民體質、建設幸福xx、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抓手,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全力打造“全域化”群眾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獲得了“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x省體育現代化區”等多項榮譽,較好地推動了群眾體育工作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ㄒ唬┤罕婓w育工作體系逐步建立。一是積極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將群眾體育工作納入《xx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出臺《xx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xx區開展x省體育現代化區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區單項體育協會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指導推進我區全民健身事業。二是強化體育設施建設提升。保障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和群眾體育工作經費投入,鎮街、村社各級配套經費也相應配套。有序推進區文體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定期更新維護健身場地設施,方便群眾就近就便開展體育健身活動。三是加強體育工作組織網絡建設。因地制宜,不斷完善區、鎮街、村社三級群眾體育工作網絡,充分發揮文體站、體育協會的作用,使群眾體育工作向村社、學校、企業等延伸,為推進各類群體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保證。

          (二)公共體育服務統籌推進。一是強化業務培訓指導。開展分層培訓,組織參加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區校園開放管理人員等培訓,定期對村社文體員、文體骨干進行專題輔導和培訓,幫助相關人員掌握必需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應急救助知識,提高服務能力。二是推進場地開放工作。積極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體育資源的社會共享,以文化站、小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健身苑點為平臺,通過簽訂共建協議、建立共建關系等方式,不斷創新群眾體育合作機制、拓展陣地建設,最大限度滿足周邊群眾體育鍛煉的需要。實施學校場地開放“智慧化”管理,在區屬中小學安裝智能識別系統,發放智慧校園活動卡,運用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記錄入校鍛煉人員信息,管理居民健身數據,逐步解決校園場地開放瓶頸問題。三是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創新形式,服務為民,簡化健身器材維護更新流程,建立“xx區文體在線報修系統”,率先在全省試點掃描二維碼的“在線報修”。開通“xx體育”網絡平臺和微信公眾號,暢通體育比賽網上報名渠道,方便體育健身愛好者參與。轄區國資建設的體育場館堅持x點以前及每月固定日免費向公眾開放,并以x月x日“全民健身日”為契機,引導部分民營體育館開展免費向公眾開放等特色活動,使更多的人群擁有嘗試體驗的機會,更好地參與全民健身活動。

         。ㄈ┤罕婓w育活動鞏固提升。一是體育團隊發展日趨成熟。目前,我區已建有區健身長跑協會、區西溪武術協會、區蔣村龍舟協會等體育法人社團十余個,柔力球隊、橋牌隊等特色體育團隊xxx余支,成立了xx區體育名人工作室,在全區社會體育發展中發揮了較好作用。二是健身活動漸成氣候。不少健身人群已有固定的活動場所,聘請了專業的輔導老師,定期開展體育活動培訓和健身鍛煉,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群眾認可度,為推廣地區體育發展作出了貢獻。三是體育賽事逐步推進。成功舉辦老年人運動會、職工運動會、民營企業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婦女運動會、趣味運動會、幼兒體育大會等群眾體育賽事。不少鎮街的全民健身主題運動會蓬勃開展,各類賽事組隊方式不斷創新,吸引了轄區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的參與。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區群眾體育發展形勢總體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ㄒ唬┯布ㄔO方面。一是健身場所規劃建設仍然滯后。規劃中的三墩文體中心尚未開工建設、之江文體中心前期規劃推進緩慢;居住人口眾多的三墩鎮華樂、嘉苑、墩和等安置小區的健身場地設施配套嚴重不足。二是“三同步”要求落實不夠。不少農居安置小區的居民已經入住,而應當同步交付使用的體育場地設施還未驗收交付;群眾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建設標準不高,場地布局不均衡、器材類型單一、維護不方便等問題仍然存在。三是配套建設的體育場地安全隱患多。轉塘街道之江家園等部分新建農轉居小區的文體設施建設問題較多,存在地面不平整、缺少應有圍護、排水不暢、場內窨井蓋處理不到位等情況,安全隱患較大;中心城區老舊小區體育場地設施種類少、規模小、配置不合理;部分學校開放的場地和健身器材放置場地的塑膠地面老化,群眾反響也較強烈。

         。ǘ﹫龅卦O施管理方面。一是設施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社區健身苑點、學校運動場地健身設施遭人為損壞的情況經常發生,教育引導和管理力度有待加大。二是場地不足矛盾突出。我區的中小學校室外運動場地目前已基本對外開放,但室內場館僅少量對外開放,受開放條件、天氣因素等限制,健身人群不能完全根據愛好和自身特點進行選擇性運動;學校場地開放與社區參與管理之間有待進一步銜接配合。三是難點問題未有效解決。公共體育設施場地的運作開放機制、長效管理機制、維護更新改造機制還不夠完善,如國資建設的體育場館開放受多種因素制約,遇到大中型活動沖突的就不開放,有的場館仍以租賃形式由社會資本運行,還難以體現其公益性。游泳館的使用率極低,冬季因運行成本高等原因基本不開放,玉泉游泳池更是由于無法改造長期處于癱瘓狀態,西山游步道的健身作用也未充分發揮。

         。ㄈ┗顒訁⑴c方面。一是健身群體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健身群體缺少規范組織和管理,亂扔垃圾、損壞綠化、隨地大小便的情況時有發生,還出現了社會人員利用開放的學校場地辦收費教學班的情況。二是體育活動參與人群相對單一。在調研中,部分群眾反映很少參加單位或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經常性進行體育鍛煉的參與隊伍主要以老年群體為主。三是活動形式不夠豐富。開展的體育賽事活動主要還是傳統項目,各選送單位的選拔競爭氛圍和擇優選拔機制尚未形成,參賽團隊基本以參與為目的;新型的健身活動還處于探索引入階段,加上社區體育活動的研究和指導力度不夠、缺乏專職的社區體育管理工作者,還不能滿足健身人群多元化和專業指導的需求。

          三、工作建議

          要充分認識體育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要把開展群眾體育活動作為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來打造,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健康發展作為群眾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開創群眾體育工作新局面,為全力打造“全面小康、全域美麗、全民幸!钡氖咨浦畢^作出積極貢獻。

          (一)切實加強對群眾體育工作的領導。一是加大規劃引領。要科學合理地統籌群眾體育場地設施布局,確保規劃的嚴肅性,規劃中已經明確的群眾體育設施項目要盡快開工,三墩、之江等區域文體中心項目應盡快推進。要加強對新建小區的體育設施規劃,依法開展建設,并重視建成后的監督驗收,為群眾體育發展提供更為良好的外部支撐。二是切實重視體育設施改造提升。在我區的城中村改造、美麗家園建設等項目中,要充分考慮居住人數和健身公園、健身設施的比例,利用大型綠地、公園規劃建設體育主題公園,統籌安排必要的體育設施設備,不斷提升群眾體育設施配置標準。要進一步挖掘潛力,及時解決安置小區健身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確保做到體育設施建設“三同步”。要加快對老舊小區現有健身資源的改造,提升增設一些占地面積較少、多功能的體育健身設施,努力改善居民的健身條件。三是充分發揮國資場館作用。要進一步明確國資體育場館的公益性定位,主動對接全民健身的需求,建立群眾體育發展反饋機制,提高場館使用效率;開展群眾滿意度評價工作,以公眾的需求來引導和開拓國資場館的建設與運營發展,使其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群眾體育需求。

         。ǘ┻M一步強化群眾體育服務供給。一是建立完善群眾體育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要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完善涵蓋場地設施、體育組織、體育活動、體育指導、體育信息、素質檢測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網絡體育健身服務,推進群眾體育服務智能化。二是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設施維護管理、更新優化等機制,暢通反映渠道,切實消除老舊小區、轉塘街道之江家園等安置小區的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實現體育設施安全保障。在安放體育設施設備時,要充分考慮到周圍場地的防護設施,確保場地設施安全。要認真總結校園場地對外開放的經驗,大力推動和完善場地開放管理工作;探索學校運動館以適當形式向團隊開放模式,進一步加強對場地設施的有效管理,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體育鍛煉和健身場所。三是推進體育產業發展。要引導社會資本有效投入全民健身服務業,加大對群眾體育消費的引導,優化體育消費結構,使體育產業真正成為我區群眾體育發展的有機組成。

          (三)進一步豐富群眾體育活動。一是打造體育賽事品牌。要重視對品牌體育賽事、特色項目、體育高級人才、體育服務業項目、公益性體育社團等的引進,為打造品牌賽事提供堅實的保障。要充分利用我區特有的自然、人文資源,建立健全自上而下、層次分明的賽事管理運作體系,精心組織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參與度的群眾性體育比賽。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體育活動、主題運動會和品牌賽事,提供豐富的群眾健身活動供給,全力打造“擁抱xx”“健步西溪”“騎游錢塘”“聚力黃龍”等各具特色的群眾體育活動,吸引各地區、各年齡階段的人群廣泛參與。二是打造群眾體育團隊品牌。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激發基層、民間、網絡體育組織的活力,引導各鎮街推進體育社團社會化、實體化,通過加強專業指導人員、體育骨干配備等方式,增強群眾體育社團的自我發展能力,形成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群眾體育品牌團隊。三是倡導全民健身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強全民健身活動的宣傳,提高公民科學健身知識,充分發揮公眾的群眾體育主體作用,拓展公眾參與群眾體育路徑,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務、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參與機制,引導健身人群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提高素質和專業化技能。要積極引導各級各類單項、行業和群眾體育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動,帶動提高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使體育健身成為更廣泛人群的基本生活方式。

          體育調研報告 2

          一、 調研目的

          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深化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改革,讓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可持續、均衡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們對全鎮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設、體育藝術群體活動的開展、場地設施、器材、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了調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應采取的促進策略與措施,全面提高學生體育藝術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調研對象及調研方法

         。ㄒ唬┱{研對象

          冷水鎮各中小學、教學點

         。ǘ┱{研方法

          1、問卷法:

          調查體育藝術教師師資隊伍狀況;經費投入;未來7年發展規劃。

          2、訪談法:

          與體育、藝術教師、校領導、辦事處教研干事及學生面談。

          3、觀察法:

          看檔案資料;看場地、設施設備;看器材

          三、調研綜述

         。ㄒ唬┪益倢W校體育藝術教育發展成績

          1、開齊開足了課時,嚴格組織管理

          調查發現,全鎮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教學管理的依據完全來源于上級下達的指導性文件,各校體育藝術工作由校長親自負責,下設由主管副校長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實施。各校均開齊開足了體育藝術課時,并把體育藝術活動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做了細致認真的安排,并得以落實,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實群體活動,競技成績、藝術成果喜人。

          全鎮各校積極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了中小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皟刹佟眱热葚S富多彩,形式多樣?朔䦂龅亍⑵鞑、經費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學生群體活動,做到有時間保障,有訓練內容、方法,有訓練記載,充分調動了義務教育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以體促智,以體育美,以體育樂的目的!罢n外一小時鍛煉活動”開展率達100%。

          各校體育藝術興趣小組及運動隊訓練達98%,俱樂部式的體育藝術教學法模式營造了生動、活潑、友善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溫馨和情感的愉悅。各校堅持舉辦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徑運動會,開展月或季體育藝術活動,如“三大球”、“三小球”、廣播操、拔河、踢毽子、歌詠比賽、美術作品展等小型多樣的比賽活動,在參加各級體育、藝術比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體育藝術教育設施簡陋,但成果喜人。

          3、體育藝術教師素質迅速提高,穩定教師隊伍

          冷水辦事處積極響應國家、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爭取指標先后組織體育藝術教師到武漢等專業培訓機構接受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為體育藝術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創建平臺,落實體育教師服裝等有關待遇,并在評先晉級中優先考慮。真正提高體育藝術教師地位和待遇。

          (二)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藝術教師地位不高,編制不足。

          調研中發現,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師人均每周上課在14—18節不等,但額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紀課改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1—2年級小學體育教師應該保證每班每周4節體育課,其它年級3節體育課。目前體育藝術教師編制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特別是村小師資嚴重匱乏,學生只知道上體育課就是玩。

          從教師年齡和職稱結構看,中年教師居多,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僅占5%,而高級職稱為零。從社會輿論看,雖然近年來反復提倡提高體育藝術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可實際落實還是遠遠不夠,存在的差距還很大,輕視體、音、美和對體育藝術教師的偏見依然存在,多數學校在評先評職時不能夠考慮體、音、美學科的特殊性和艱苦性,晉級評優存在偏重文化課教師的現象,體育藝術學科教師評高級職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體育藝術教師被迫轉崗或下海,造成體育藝術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2、資金投入不足,場地、設施失修。

          冷水鎮義務教育經費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經濟比較落后,財政困難,尤其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嚴重短缺,致使學校體育藝術不能很好開展。調研發現,許多學校體育藝術經費所占比例不到學校教育經遇的1%。有的學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藝術工作不夠重視,在資金籌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給予解決。

          部分學校體育藝術場地設施建設不夠科學,部分設施被占用,體育藝術設施存在著極大的浪費現象。由于養護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設施的使用壽命,致使器材頻繁損壞,甚至報廢,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春、秋、冬多風季節,各校體育場地揚塵現象嚴重,很大程度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給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

         。ㄈ┐龠M體育藝術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的策略與措施建議。

          1、加強體育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狠抓師資培訓。

          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體育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新時期學校體育藝術的開展給體育藝術

          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和藝術,更要有突出的學識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風范,還要充分認識學校體育藝術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法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求知精神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能力。因此必須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加大體育藝術教師培訓的力度,教育部門應把體育藝術教師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一方面要抓住“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的培訓工作,制定政策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充實到我鎮中小學教師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種形式,對現有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通過開展本校教學改革試驗、校際相互觀察、交流等活動發揮骨干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和有興趣的富余教師到專業院校進行培訓和函授狀大隊伍。提倡校際之間教師相互聘任。促使他們更新知識,增進專業教學能力。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使體育藝術教師享受與其他教師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調動積極性,穩定體育教師隊伍。

          2、不斷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嚴格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件》中規定的體育經費,努力達到全國平均,在經費的使用上,每年應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實解決有些領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計劃但難以落實的問題。

          在教育經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為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增加創造了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不斷加大對學校體育藝術經費的投入,做到?顚S,同時也要廣開財源、多渠道、多途徑籌集經費,迅速改變學校體育藝術遭遇嚴重短缺的局面。認真貫徹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設施不被侵占,不斷完善學校體育藝術活動場地和器材設施的配置,從制度上保證學校體育藝術工作的正常運行,創造一個衛生、安全、整潔、舒適的現代化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翠綠的草坪、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運動場景中,去奔跑、去跳躍、充滿生機和活力地成長發展。

          3、重視群體教育,促進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形成。

          實現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僅重視體育藝術課程教學而且還應重視群體活動和興趣小組的訓練等群體教育,堅持每年舉辦兩次田徑運動會制度,積極組織“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師生體育、藝術匯演活動。因此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校的群體活動。建立青少年業余體育藝術俱樂部,組織多種運動項目的課外訓練運動競賽,并以“體育與藝術”“積極生活”為主題,有計劃的開展體育藝術節等活動。建立群體教育的評估標準,把體育藝術群體活動作為對學?己说闹饕獌热葜。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育藝術認知水平、體育藝術素質、體育藝術能力和意識著眼,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新體系。將體育藝術教育的實施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形成課內、課外、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育模式。采用教育部門、體育藝術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多邊互動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

          4、加大體育藝術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力度。

          體育藝術是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為更好地實現學校體育藝術的目標,國家教育部把體育課改變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這是我國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臨新的教育觀念、新的環境、新的要求,體育藝術課程必須加大改革和建設的力度,用新的教學理念重新修訂體育藝術課程計劃,使體育藝術教學體現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內容要多樣化、彈性化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藝術實踐能力和體育藝術素養,使學生的終生體育藝術思想形成和發展。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間互動為原則,改革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的體育藝術教學環境。

          體育調研報告 3

          內容提要:

          文章對1997——2002年國家社令科學基金(體育學)立項項目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近三年來立項數量和資助力度逐年上升,為體育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良好條件;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是歷年來主要的立項項目,重點項目和自籌基金項目則相對偏少;地處北京的單位立項數為最多,占有較大的地理優勢;大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經濟學、少數民族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管理、體育概論、體育市場是歷年來的研究熱點,奧林匹克研究、體育社會學、體育信息學是……

          1、研究目的。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的基金研究項目,它面向全國高校、社科院、黨校、黨政機關的科研部門、軍隊院校等五大系統,被社科界視為衡量科研實力和科研組織能力的重要標志。就體育學而言,被單列為一級學科且列入申報范圍的時間較晚。1997年首次設立“體育學”類,并資助了一批有關課題的研究項目,之后每年均有立項課題,這無疑對提高我國體育社會學科的研究水平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作為國家最高級的科研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研究課題的指南和立項資助基金項目,從宏觀上反映了本學科研究的熱點,現狀及發展方向,因此對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的體育學類項目進行綜合分析,有助于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發展動態,為科研選題提供導向,為學科建設決策提供參考,為發展和完善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制度提出有關建議。

          2、討論與分析。

          (1)立項數量年度統計分析。

          從表中的各年份的.立項情況看,除1998年、1999年數目下降外,近年來立項數量增長較快,2002年已達到32項,2001年與2002年則幾乎相同。從項目類別分布來看,一般項目與青年項目為最多(分別為97項和23項),是歷年來申報的主要項目,重點和自籌資金項目則偏少(分別為4項與2項),且從2001年才開始立項。據有關報道,2002年國家社科基金有突破性增長,比2001年的6000萬元增長了4000萬元;比1998年2600萬元幾乎增長了三倍;2003年國家將繼續加入投入力度,這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進一步繁榮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2)立項單位排序分析。

          可分為三個層次,國家體育總局立項數量最多,達17項,占立項總數的13.49%,為第一層次;居第二層次的為各老牌體育學院,包括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院、武漢體院,其立項數量與各大體院的實力排名基本一致,居第三次層次的是其它體院及師院體育系,其中清華大學代表了普通高校非體育專業。從單位所在地來看,由于國家社科基金的管理機構在北京,因而地處北京的單位占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共占32項,占總數25.39%。由于爭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競爭非常激烈,許多單位都非常重視,并紛紛制定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如對本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給予相應的配經經費資助,這些良好的激勵機制為今后的申報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項目主持人所屬單位系統分布來看,體育學院為最高,共59項,占46.83%,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居第二,為32項,二者合而為一,代表了高等體育院校最多的立項項目,共91項,占總數的72.22%,這與高等院校在體育科學研究中,研究隊伍的素質,研究的資源及水平都占較大優勢是相吻合的;其次為各體育機關(主要是體育局)及各省市科研機構,共23項,占總數18.25%。

          (3)主持2次以上項目的學者、項目名稱及一些重要項目內容的分析。

          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并成功立項2次共有8人,這些研究人員大都是在學術上有較大的建樹或在某學科處于領先研究地位并影響較大的學者或專家。一些社科基金項目的成果引起了中央領導人的關注,如秦椿林教授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于善旭的《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配套立法的研究》受到李嵐清副總理的重要批示,奧林匹克研究受到了世人的極大關注,如《舉辦2008奧運會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研究》,《21世紀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研究》,《奧林匹克改革對當代國際體育與中國體育的影響》,《奧林匹克運動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效應研究》,《舉辦2008年奧運會對北京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開發戰略的研究》等,一些戰略研究類項目在科學規劃體育事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2010年我國競技體育發屬戰略研究》,《2010年中國社會體育發展戰略研究》,《體育可持續性發展研究》。

         。4)立項項目的研究主題內容及熱點分析。

         、龠x題的主題內容頻度分析。

          在所立項的項目中出現頻度較高的主題詞有:大眾體育17項,體育產業17項,奧林匹克10項,體育社會學9項,體育經濟8項,體育概論、少數民族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管理各7項,全民健身、體育市場各5項,體育信息學、體育史各4項,說明這些主題內容是目前體育學的研究熱點。

         、谶x題的主題內容動態分析。

          從主題內容分布可以看出,大眾體育、體育產業是歷年來研究熱點,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與國內外同行研究的主流基本一致,大眾體育是全民健身工程以來深入研究的一項領域,體育產業則是近年來新興研究領域,并與國家經濟增長點與體育可持續性發展有關,因而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另外,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概論、少數民族體育等都是歷年來申報的重點內容之一,也說明此類研究一直來受到研究者的青睞;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主要表現為奧林匹克研究(10項),體育社會學(9項),體育信息學(7項),這主要原因首先與中國舉辦2008年奧林匹克及奧運會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環境帶來巨大影響有關,這種趨勢在今后幾年中將進一步得到加強;另一方面,由于先進科學技術不斷運用于體育科學研究領域,因而運用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體育及運動競賽管理,得到了廣泛地重視。

          3、結論。

         。1)國家社科基金的立項項目與資助力度將逐年進一步加大,這不僅有助于體育學社會科學研究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且為各單位申報課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2)從立項項目主持人所在單位分析表明,非體育專業普通高校立項數量偏少,也是個薄弱環節,可加強與體育院校的縱向合作力度和與高校其它專業的橫向合作,這些合作也是國家在合作攻關重大課題方面所欠缺的和提倡的。特別是有關2008年奧運會一些重大課題,光靠體育研究人員已不能完全勝任,必須加強與其它專業研究人員的合作攻關。

          (3)吸引高水平的其它專業研究主持人(歷年為零)是今后一項重要任務。

          (4)大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經濟學、少數民族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管理、體育概論、體育市場是歷年來的研究熱點;奧林匹克研究、體育社會學、體育信息學是近三年來新興研究熱點;而西部體育、農村體育、體育法制、社區體育等雖在國家社科項目中立項數量較少,但卻是國家體育關注的重點和方向之一,應引起足夠重現。

         。5)在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應注重緊扣其指導思想,充分反映本學科及相關學科領域研究新進展,力求居于學科前沿,具有原創性,開拓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復。

          體育調研報告 4

          為了解我市體育產業的運行情況,根據市政會議題安排,教文衛體委員會于20xx年6月中旬,在市政協副主席彭皓方的帶領下,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成員,就我市體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采用聽取情況匯報、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充分聽取各有關地區、單位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比較詳細地了解了我市體育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xx市體育產業基本狀況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體育文化的需求逐年增加,體育消費市場逐步擴大,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一個新興產業,正以較快速度向前發展。我市在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加快發展體育事業的同時,對發展體育健身市場、開發體育競賽與表演市場、發展體育用品業及體育彩票業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體育健身市場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經濟的發展,使休閑體育在我市悄然興起。為身體健康而投資,為鍛煉身體而消費,已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和生活需要。除傳統體育活動以外,休閑與戶外體育活動,如登山、高爾夫、保齡球、網球、乒乓球、健身操等日益贏得人們的青睞。目前,呼市已正規注冊的單項協會共有31個,俱樂部38個。有游泳館(池)20家、臺球廳68家、跆拳道館20家、武術館3家、輪滑培訓班9家、健身俱樂部20家。其中,英派斯健身俱樂部發展勢頭良好,已在我市開設了3個館。此外,各地區、單位和民間組織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這些活動直接拉動了體育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

          2、積極培育體育競賽表演市場。我市在采用市場化方式舉辦賽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依托圣奧文化體育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舉辦了圣奧產業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賽、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與博茨瓦納國家男子足球隊比賽、中國國奧隊與敘利亞國家隊的國際男子足球賽、全國女子足球超級聯賽、體彩杯全國拔河精英邀請賽、全國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等國際、國內的大型賽事。

          3、體育用品銷售市場日益繁榮。由于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各種體育用品需求日益旺盛,促進了體育用品銷售市場的快速發展。20xx年,我市限額以上企業體育、娛樂用品的銷售額比上年增長18.5%。目前,我市有體育用品經營商戶400余家(包括各大商場體育用品銷售商戶),主要以銷售體育服裝為主,體育運動器材為輔。在新華大街大統體育用品廣場和在文化宮街的體育服裝銷售網點已形成我市較為集中的體育用品銷售市場。

          4、體育彩票銷售態勢良好。2002年以來,我市體育彩票銷售收入總體上呈逐年遞增態勢。目前,全市共有體彩銷售網點474家。20xx年,在自治區銷售量整體下滑的趨勢下,呼市體育彩票銷售量達到1.33億元,全區排名第二,位列xx市之后,超越了一直在我市前面的xx市,實現了新的突破。十一五時期,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量累計達5.5億元,提供體彩公益金近4000萬元,有效地彌補了首府體育事業發展資金的不足。

          5、體育培訓業和場館運營相結合。開業運營一年的呼和浩特乒乓球訓練中心,積極探索訓練中心與俱樂部合作管理運營機制,將全民健身、后備人才培養和市場化運作賽事有機結合,為場館經營機制改革進行了有益嘗試。已舉辦各級各類賽事31次,接待健身群眾1.8萬余人次。

          6、體育設施建設運營情況。20xx年、20xx年我市分別投資6.4億元、6500萬元新建了呼和浩特體育場和呼和浩特乒乓球訓練中心,xx區、xx縣相繼投資興建了多功能體育訓練館,托縣新建了標準丙級體育場。20xx年國家體育總局投入體彩公益金150萬元,為xx縣配套80多萬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積1186m2的雪炭工程綜合健身館,可開展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室內運動。

          近年來,我市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是經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和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及旺盛的社會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市在發展體育產業方面的主要作法是:

          1、領導重視,強化措施。市政府多次組織調研、學習,召開專題討論會,傾聽體育經營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制定我市體育產業發展的規劃,并調整機構,設立辦公室,由專人具體負責體育產業開發指導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及《xx區體育市場管理條例》精神,制定了相應的體育產業開發的辦法、措施,使我市體育市場的經營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2、加強宣傳,不斷提升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國家整體發展能力提高的一個標志。我市積極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不定期進行宣傳。充分利用體育公益廣告、網站,宣傳呼市體育、公布產業信息,以此帶動更多的人關注體育、參加運動,為體育產業發展營造濃厚的市場氛圍。

          3、積極應對,規范管理。一是體育彩票作為我市體育產業的龍頭,市體育局認真研究和細分市場,對網點布局進行了調整優化、分級管理。二是改善了市體彩管理中心的辦公環境,并配備現代化的辦公設備。三是采取措施,有效應對。重新規范和劃分了即開型彩票銷售網點,落實網點管理職責,提升服務水平檔次。四是推出了獎勵辦法,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各項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

          4、引入市場機制,增強運作能力。在管理和運作上逐步改變以往主要由政府辦體育的格局,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促使市場開發和市場運作能力不斷增強,為呼市在培育體育市場、發展體育產業等方面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F已初步形成了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5、承辦賽事水平不斷提高。各體育協會在市體育總會的指導下,承辦賽事的水平有較大的提高。20xx年各單項協會自籌資金100多萬元,舉辦臺球、網球、象棋等全國及區市兩級賽事30項70次,參加人數達1.3萬人次。

          6、整體規劃,合理投資。全市體育中心進行整體規劃。一是專門研究市游泳館、市體校和市體育局辦公樓新建搬遷問題。二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抓好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為學校翻修了田徑場、鋪設了塑膠跑道;投資近700萬元對呼和浩特體育活動中心進行改造并投入使用,該中心被命名為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投資30萬元對占地面約1000㎡的沙土老年門球場等。三是加快更新改造。投資700余萬元為人民體育場鋪設人工草坪8000多㎡,翻建塑膠跑道10600㎡;更新了已使用20年之久的燈光和音響設備。四是為百姓創造更好的健身條件。今年在市四區和五個旗縣、青城公園安裝了32套健身路徑。為烏蘭夫紀念館、xx區公園、新華公園安裝11套健身路徑。目前全市已安裝全民健身路徑220條。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呼市體育產業雖然有新的起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總體上還是僅處于發展階段,其自身價值潛力和特色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還存在著一些制約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1、對體育產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有待提高。體育產業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具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之一。政府及有關部門對體育產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對體育產業的發展規劃、用地、政策、招商引資和資金投入等方面也未能統籌規劃。二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重視體育產業。在我市的體育消費結構中,實物型體育消費,即購買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體育報刊、雜志等占了整個消費的重頭。人們用于購買門票,觀看各種體育比賽的觀賞型體育消費和人們花錢用于參加各種體育訓練、健身休閑的參與型體育消費明顯不足。目前,我市整體體育消費水平不高,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體育消費水平上還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三是消費結構不太合理。實物型消費比重過大;消費群體比例不合理,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形成消費主體;農村人口體育消費普遍偏低。

          2、人才缺乏。主要表現在呼市的體育市場中介機構不健全,體育市場管理隊伍沒有真正建立,高素質的體育市場管理人員缺乏。我市及旗縣區各相關體育部門雖然在機構上比較健全,但實際上各縣、旗、區體育市場管理機構缺編嚴重,現有人員大多身兼數職,缺少專項經費,對各地的體育市場難以實施有效管理。

          3、體育產業鏈條短而無特色。我市體育產業主要局限在體育健身娛樂、體育培訓、體育用品和體育彩票銷售等幾個傳統項目上,產業鏈條延展不夠。二是體育產業經營規模小、結構單一、檔次不高,缺乏綜合性、集團型體育經營企業,未能形成較強競爭能力和市場集聚效應。

          4、體育產業市場管理不規范。體育產業市場管理涉及體育、工商、稅務、公安、消防和城管等多個職能部門,但目前國家尚未頒布有關體育產業市場管理的行政法規和配套政策,導致一些經營項目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甚至于惡意壓價等現象的出現,擾亂了整個體育市場秩序,對整個體育市場的培育很不利,制約著我市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5、城鄉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受經濟發展條件限制,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全市以健身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場所不僅在市區分布不均衡,在農村更少。旗縣、區大多至今仍沒有專門的體育用品商店,有體育用品經營也是兼營,而且大多是規模小、品種少。

          6、體育產業發展與旅游、經貿、會展等行業的有機結合上還有待加強。我市體育旅游目前基本上是空白。在經貿、會展、招商、引資、拉動旅游發展體育產業等方面的開發上,還有待于繼續加強與開拓。

          三、意見和建議

          1、繼續提高思想與認識。一是從思想上樹立新理念。各級領導應把體育產業發展置于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格局中去謀劃、去思考。二是遵循市場規律與運作。我市體育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繼續轉變觀念,切實做到管辦分離,真正做好管理服務,積極引導,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2、出臺優惠政策。建議各級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在稅收和準入條件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扶持,鼓勵各種資本進入該產業。在當前全市第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上,可以把體育產業作為全市優勢行業、先導先行優先發展,把體育產業發展與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更加緊密結合起來。

          3、加大經費的投入。一是在十二五期間設立市級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預算和體彩公益金。二是廣泛發動社會贊助和捐贈。三是進一步爭取上級體育項目投資和資金補助,實現體育經費結構的多元化。

          4、探討體育與旅游等相結合的新途徑,不斷拓寬體育產業面。一是體育產業的發展在于創新。作為首府,體育產業的發展思路還需開拓。呼市地處內蒙古高原,北靠大青山,南依土默川平原,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組織大型體育賽事。內蒙古民族體育項目資源十分豐富,如田徑、球類、摔跤、柔道等項目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中柔道、摔跤、長跑等更是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影響深遠。我們應立足本地特色、打造品牌,積極建設呼和浩特文化體育旅游圈。比賽本身不一定掙錢,但靠旅游消費卻可能贏得更多的收益。二是城市休閑體育發展勢頭迅猛。休閑體育巧打文化牌,休閑體育與文化血脈相連,彼此交融、相輔相成。如云南的少數民族民間體育就充滿休閑、觀賞趣味,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化的基因之一,很多民族民間體育可以植入城市休閑體育領域。如內蒙古的安代舞、賽馬、射箭、博克等傳統項目,都可以使都市人群在練習和娛樂過程中就能了解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并促成傳承,讓人們獲得更多更好的內心感受并從中獲益。

          5、加強人才培養。人才是推進我市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市體育產業方面,在經營管理水平上,既懂體育,又懂市場經營管理、且善于商業化運作的人才非常匱乏,大多數企業的管理者缺乏應有的市場管理知識和技能。整個體育產業的經營、管理還處于粗放、松散的狀態。應加快培養、引進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善策劃的高層次體育經營管理人才。不斷完善人才評估體系、激勵機制。

          6、建立健全體育產業信息交流機制,加強體育產業統計工作。目前我市體育經營單位和企業都以相對封閉的形式自主發展,缺乏對市場需求信息的掌握與有效利用。投資行為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短期行為特征,不利于我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建議有關部門健全我市體育產業信息交流機制,在本部門網站盡快完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增添新內容,擴大交流面。進一步提高體育產業管理水平,完善體育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制度,建議統計部門加強體育產業統計工作。

          7、近年來,我市用公共資金修建了許多體育場館,應堅持向廣大公眾開放。現有的體育場館周邊,多用于開辦洗車房、飯館等,應充分利用,想方設法讓周邊房產物盡其用,為發展健身、培訓等體育事業服務,使公共設施真正大眾化,并對社會開放。

          8、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發展體育產業。積極鼓勵和引導國內外各種所有制的組織和個人投資體育產業,開辦各類體育競賽、健身娛樂、體育培訓、體育中介等經營性實體。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發展體育的合力。另外,體育產業在吸納社會就業方面的獨特作用不可小看。以體育產業發展吸納更多的企業、人員共同發展,讓他們開拓更新的創業天地。

          體育調研報告 5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發展群眾體育運動是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重要基礎,是提升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工作主線,是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載體,按照市委“興調研、轉作風、促落實”要求,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積極與市體育局等相關部門對接協商,并成立專題調研工作組。調研組在吳剛副主席帶領下深入巴南區、彭水縣等區縣實地調研,現將調研報告如下:

          一、發展群眾體育運動、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情況

         。ㄒ唬┮载瀼厝窠∩項l例為基礎,引導開展群眾體育運動。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重慶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按照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在市民身邊建設健身場地設施,開展群眾體育運動,不斷滿足市民群眾的日常健身需求。強化政府主導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主體責任,以體育行政部門為主,協調各有關單位抓好全民健身工作相關任務措施的落實,推動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通過狠抓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體育健身設施、體育健身活動、體育健身賽事、體育健身指導以及體育健身文化,把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落到實處,用改革的精神和務實的作風,引導開展群眾體育運動。

         。ǘ┮源蛟祗w育賽事活動為動力,深入開展群眾體育活動。

          全市按照“區區有品牌、縣縣有特色”思路,引導各地結合自然人文資源特色,舉辦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四屆老年人運動會、九次全民健身日暨“全民健身周”系列群眾體育活動,全市年均開展全民健身賽事、群眾體育活動2000次以上,帶動全市群眾開展登山、游泳、太極拳、健步走、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運動。全市社體指導員達56781人,每萬人約有19名社體指導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到43.7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我市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92.7%,位居全國第7位。在第十三次全運會上,重慶代表團獲得的4金7銀9銅的成績中,群眾項目就獲得1金4銀5銅,充分展現了我市群眾體育運動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ㄈ┮约訌婓w育基礎設施為保障,構建群眾體育服務體系。

          按照全市體育發展總體思路,已新建和更新一批城市體育公園、鄉鎮健身廣場、社區路徑工程、農體工程、多功能運動場,實推進民生項目建設。目前,區縣累計建成標準體育場37座、體育館40座、游泳館32座,全市累計建成農民體育工程8858個,全市覆蓋率達98%;鄉鎮體育健身廣場393個,全市覆蓋率達38.91%。20XX-20XX年,累計建成社區健身點600個,完成418個貧困村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工作,新建了一批社區健身中心、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設施、攀巖場地等體育設施,4個項目被列入全國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進一步滿足了農村居民在家門口參加鍛煉的健身需求。與此同時,繼續加強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和全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積極爭取財政專項補助資金7563萬元,有效推進了全市69個大型體育場館和5個中小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讓更多市民參與到群眾體育中來,享受健康帶來的快樂,扎實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

          二、發展群眾體育運動、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θ窠∩砉ぷ鞯恼J識不到位?傮w而言,我市體育健身的'法律、意識、文化、觀念等軟件建設與東部發達地區比較還相對滯后;鶎訉Α稗r民體育工作是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推進‘三農’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這三個層面的認識均不夠充分、不夠到位,導致在具體工作中未將群眾體育工作置于重要地位,也沒有把推動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作為全民健身發展的重點;鶎訛槿罕娞峁┑幕竟卜⻊蛰^為缺乏,在健身知識普及、理念興趣培養、體育活動組織、健身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均與城鎮居民有一定差距,廣大群眾主動參加體育健身的積極性還不夠強。

         。ǘ┗鶎尤罕婓w育社會組織不夠健全。目前我市基層體育社會組織還不夠健全,尚存在體育社會組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特別是工作保障遠低于沿海發達城市,也低于西部其他城市,社體指導員普遍社會存在感低,志愿服務活動不能有效保障。市級體育單項協會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量少且作用發揮不夠,市、區縣、鄉鎮協會體系不夠健全,市場化、社會化程度不高,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政策落實不到位,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性有待提高。大部分區縣僅有少數幾個區級體育協會在鎮街、村社有下伸組織,農村懂體育、會指導的人才匱乏,鎮街文體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流動頻繁等原因,導致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組織沒能有效建立起來。

          (三)基層體育場地設施設備供給不足。雖然近些年來我市不斷加大農村建設力度,大力改善居民體育健身條件,但現階段還只是對居民健身需求有所緩解,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與國家確定的1.5平方米目標尚有差距,尚不能滿足市民的體育健身需求。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存在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農村基層體育場地與設施建設缺乏整合與統籌、體育場地和設施對群眾開放率不高、農村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與后續維護急需加強等問題。以巴南區為例,多數健身設施配建在二環以內的鎮街,二環以外偏遠村、薄弱村體育設施資源相對匱乏,居民小區、農民集中居住區缺少配套的健身設施。且多數鎮街由于資金限制,缺乏規劃建設體育場所的硬性要求,建設初期就側重集鎮的規劃布局和集中居住的功能定位,存在重居住功能輕健身需求的不合理現象。

         。ㄋ模┗鶎尤罕婓w育健身活動形式不夠豐富。盡管我市在20XX-20XX年期間,在群眾身邊新建了600個社區健身點,切實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但是,很多農村地區仍然缺乏相應的體育場所和設施,全民健身活動局限于逢年過節,集中于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動期間,參加者大多為學生、退休老同志、企業員工、村干部,基層一線農民很少參加。政府組織的健身運動多,民間自發的健身活動少,民間健身局限于參加廣場壩壩舞的中老年人群,缺乏組織、牽頭人,形式與對象單一,自我發展的能力與活力不足,呈現差異化發展現象狀態。

         。ㄎ澹┗鶎尤罕婓w育經費投入相對不足。近年來,我市雖然逐步增加了群眾體育事業在財政預算中的支出比重,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全民健身經費投入相當有限,由于經費嚴重不足,已投入使用的基層體育設施得不到及時維修。在群眾體育組織的經費投入上,有些區縣未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財政安排的體育經費缺口仍然存在,無法滿足群眾體育開展的需要,體育協會開展日常性群眾體育工作和參加上級群眾體育比賽基本上是自籌或向上級請示經費,經費渠道主要來源于會費收入、社會單位贊助等,基本上是以收定支。例如彭水縣,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主要還是依靠體育彩票公益金和自籌資金,尤其是鄉鎮(街道)用于開展群體活動經費緊缺,以社會支持為主,不能滿足全民健身工作的需要。

          三、發展群眾體育運動、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

         。ㄒ唬┘訌娙罕婓w育宣傳,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文化氛圍。構建體育宣傳格局,掌握體育宣傳工作主動權,為體育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牽動社會媒體關注體育事業發展,為人民群眾共享體育發展成果提供更好服務。通過《重慶市全民健身條例》立法宣傳主題系列活動,努力“讓重慶動起來、讓全民動起來”,通過大型群體賽事活動引領、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和國民體質監測、開設健身知識講座等方式,用農民聽得懂、看得到、聽得進的方法普及健身知識和健身文化,營造積極參加全民健身的良好輿論氛圍,增強農民的健身意識和理念。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體育需求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增強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ǘ┘訌婓w育社會組織建設,提升群眾體育鍛煉水平。積極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推動其社會化、法治化、高效化發展,加強體育社會組織的建設,扶持和引導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體育基金會等體育社會組織發展。鼓勵民間自發性健身團隊和網絡體育社會組織依法依規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制定體育社會組織扶持辦法,著力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承接公共體育服務能力建設。創新體育社會組織發展,推進社區健身點建設,突出對社區居民的常態化、多元化服務,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技能,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規范管理和有效服務,實施持證上崗。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帶動作用,提供科學健身服務,不斷完善市、區縣的協會組織,推動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向基層延伸,讓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成為群眾體育健身的核心。在鄉鎮(街道)、社區(村),要落實專人負責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工作,可以整合文化和體育資源,設立“文體專管員”。通過政府購買體育公益性崗位的方式,充分調動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積極性,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ㄈ┘哟髨龅鼐饣ㄔO,讓體育發展成果惠及百姓。立足于體育為民惠民的原則,繼續建設和完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區健身點等場地設施,不斷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著力解決體育事業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奧運項目和非奧運項目發展不平衡,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充分等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強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消除安全隱患。推動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提高體育健身設施的利用率?茖W規劃和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著力構建區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7平方米。繼續建設和完善縣級體育場館、全民健身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區多功能公共運動場、示范性體育公園、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全民健身戶外活動營地等場地設施。加強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現有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四)廣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滿足群眾多元化健身需求。豐富完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穩步增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定期開展重慶市全民健身運動會、老年人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智力運動會和農民運動會。加大力度推廣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結合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等民族傳統體育節日,在農村開展各類小型多樣、就近就便、貼近生活的羽毛球、乒乓球、登山、跑步等全民健身活動,豐富農民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農村居民參與體育、發展體育、享受體育的熱情,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的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將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打造成金牌賽事,將群眾參與度高、有發展前景的大眾賽事提檔升級為品牌賽事,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提升金牌、品牌賽事的數量和質量,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ㄎ澹┩晟瀑Y金投入機制,加強群眾體育工作的經費投入。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的經費投入,政府要按每年度完成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標任務需要保障經費投入。嚴格執行國家規定體育彩票公益金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群眾體育)事業并加強監督管理,合理使用體育彩票公益金比例,確保區縣的體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工作。根據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合理劃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支出責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按照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落實提供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項目所必需的資金,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創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體育企業在內的社會各類機構參與提供公共體育服務。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拓寬社會資源進入全民健身事業的途徑,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發展全民健身事業。

          體育調研報告 6

          按照《中國農民體育協會關于開展“農民體育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專題調研的通知》(農體〔20XX〕7號)要求,我省及時印發專題調研通知,組織調研人員,遴選調研地點,采用函調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法,針對“農民體育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省農民體育助推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情況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主體,全面提高農民素質至關重要,積極發展農民體育健身事業是全面提高農民身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業機械化的快速推進,農民的體力勞動強度大幅度下降,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加強體育健身已逐步成為農民的新需求、新要求。近年來,安徽省農民體協在中國農民體協的指導下,積極組織舉辦了九屆“全民健身日”全省農民登山大賽、兩屆全省農民廣場舞大賽,會同省體育局舉辦了九屆全省農民籃球大賽、毽球大賽等賽事活動,一系列賽事活動的舉辦,對各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有力地引導了各地農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地區通過開展農民體育健身比賽與舉辦節會相融合、與打造體育特色小鎮相融合的方法,開展農民體育健身比賽活動,取得了可借鑒可復制的成功經驗,實現了農民體育健身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融合發展。

          (一)農民體育健身與休閑農業相融合,促進體育健身有效發展。據宿州市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規模的農家飯店、垂釣園及各種形式的休閑農業園100多家,從業人數近2萬人,帶動農戶1500余戶,年接待休閑觀光旅游人員100余萬人次。泗城鎮被評為全省優秀旅游鄉鎮,泗縣被評為全國優選“運河人家”旅游景點綜合項目名錄,泗城鎮和山頭鎮瞳城村分別被評為全省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當地及周邊健身走、徒步等健身項目參與人數增加;茨鲜刑锛意謪^曹庵鎮三年來,鎮政府投入在體育設施、健身路徑、體育比賽等方面的資金達到1600多萬元,通過每年舉辦回歸鄉間桃花節草莓節毅行等活動,每年參加比賽活動人員超過萬人,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二)農民體育健身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強化體育健身基礎設施。截至目前,我省建設100個鄉鎮級健身廣場,200個社區全民健身苑,90個社區體育俱樂部,886個晨晚練點,18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推動了全民健身、文化娛樂等活動開展,全面提升了美麗鄉村建設水平。通過示范引導,充分調動群眾參與農村體育健身和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廣大農民支持并自覺參與到農村體育健身和美麗鄉村建設中來,實現共建共享。

         。ㄈ┺r民體育健身與體育社團相融合,建立健身網絡組織。我省現有武術、籃球、乒乓球、棋牌、釣魚、羽毛球等體育社團2155個,會員總數154.4萬人。為保證體育社團組織發展,真正發揮帶動、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的作用,體育、教育等部門還制定了相關政策,嚴格規定、規范了各社團組織的業務管理、經費管理、活動開展以及社團年審等相關要求,保障了體育社團的健康發展。

         。ㄋ模┺r民體育健身與體育設施覆蓋相融合,方便農民就近就地健身。近年來,我省先后實施了“萬千百”、“511”、“全民健身中心工程”等工程,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基本達到“二室一場一路徑”建設要求。農村中小學配建的操場、運動跑道,及其各類體育設施器械,也逐步向社會開放,為當地體育活動開展提供方便,為農村人口就近就便鍛煉健身創造條件。20XX年,南陵縣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建成了10條健身路徑、5個晨晚練點、10個行政村的農體工程維護更新,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11場次,直接和間接參加的農民超過萬人。

          (五)農民體育健身活動與節日慶祝儀式相融合,強化農民體育健身意識。每年8月8日,省農民體育協會舉辦“全民健身日”全省農民登山大賽,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九屆,參加比賽的農民超過2000人。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鎮于1984年創辦“夾溝420文體節”以來,已成功舉辦24屆,文體節的重點之一是舉辦拔河、六洲等10多個農民體育健身比賽項目,每年參與比賽的農民1000多人,在實現政府搭臺經濟唱戲的同時,有力地提高了當地農民的`健身意識,該節被評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節會。今年4月4—9日,泗縣在大莊鎮小送村開展“泗縣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活動。通過農民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增進了農業干部職工對農民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的熱情,增強了干部與農民的凝聚力。

         。┺r民體育健身與重點健身項目相融合,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健身。埇橋區積極與永安鎮所圩、永安、大許等行政村村委會共同舉辦的籃球、廣場舞、拔河、象棋等各類比賽項目,喜聞樂見參與度高,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臨泉縣農民自發組織的廣場舞活動是最聚人氣的一個健身項目,城鄉廣場舞愛好者眾多,一個鄉鎮少則十幾支,多則幾十支廣場舞隊伍,并時常開展交流活動。這些以貼近農民生產生活、農味十足的趣味性運動,風行于廣大農村地區,促進了體育人口增加,體育賽事成為農民一展身手的舞臺,農民精神面貌明顯改善,美好鄉村呈現出新氣象。

          二、全省農民體育健身存在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農村農民體育健身來說,主要表現在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充分和需求旺盛之間的矛盾。農民對健身的需求迅猛發展,在需求的層次上、類型上,較以往有很大不同,健身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品質化,對健身場地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農民體育工作歷來相較于文化、教育、衛生工作處于弱勢,加之我省鄉村經濟薄弱,各級政府重視和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區的農民體育發展仍然存在諸多不足。

         。ㄒ唬┺r民體育意識淡薄,體育運動健身的認識不夠。參與農民體育健身的因素與傳統的習慣、文化以及教育程度有關,部分農民的意識中仍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農民健身不健身無所謂,種地干活就是鍛煉,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并帶有普遍性。

          (二)農村體育經費投入不足,仍需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開展農民體育健身活動是一項公益事業,活動經費投入多少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經濟發展好的地區有經費投入,經濟差的地區基本沒有投入。另一方面,我省農村體育場館設施投入歷史欠賬多,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少,體育部門實施的體育健身工程(一個行政村建一個籃球場、兩個室外籃球場)惠及面太小,人均體育設施資源占有率低,現在一個行政村少則兩三千人,多則五六千人,僅僅靠一個體育健身工程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民對健身設施場地迫切需求。

          (三)農民體育組織機構不健全,體育社團組織在上不在下。安徽省農民體育協會成立于1987年,先后設在安徽省農經委宣教處、省農委科教處,今年5月份,協會工作職能由省農委科教處移交到省農業科技教育中心(與省農廣校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原來省財政每年撥付10萬元工作經費,因行政部門要與協會脫鉤今年被取消了。安徽全省16個市,共105個縣(市、區),16個市級農民體協組織基本健全,其中蕪湖市每年有財政撥付的10萬元活動開展經費外,其余15個市無專項經費。全省105個縣(市、區)中,全部沒有專項經費,也沒有專職人員。現有的體育社團組織絕大多數都在市縣,鄉鎮和村很少有以農民為主要參與對象的體育社團。

         。ㄋ模╅_展體育比賽活動缺乏主力軍,指導人員嚴重缺乏。我省屬于經濟欠發達省,農村青壯年紛紛外出打工,體育骨干力量大量流失,農村留守多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較難形成農村體育運動濃厚的氛圍。在鄉鎮和村級的開展體育指導工作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很少,真正能在鄉村從事體育指導工作的人員每個行政村不到1名,嚴重阻礙了鄉村體育事業的發展。

          三、農民體育助推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

          按照國家《全民健身計劃(20XX—20XX年)》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落實群眾體育發展提出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建立起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農民體育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服務意識。一要提高各級領導的思想認識。各地要站在鄉村振興的高度,將開展農民體育事業擺在重要位置,從國家到地方的各級政府要將農民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納入年終檢查考核目標,設定分值,細化任務,壓實責任,不能讓農民體育成為鄉村可有可無的“軟指標”。二要加強農村體育工作的領導。各級成立農村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實現農民體育健身活動開展和體育設施建設有規劃、有方案、有步驟。三要通過開展活動引導農民。通過因地制宜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積極引導農民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農民的健身意識,營造參與賭博可恥開展體育健身光榮的良好氛圍,讓農民對健康、對生活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追求。

         。ǘ┟鞔_工作思路,做到有的放矢。重點要做到四個帶動、四個結合,即領導參與帶動群眾,學校普及帶動農村,競技比賽帶動群體,財政投入帶動民間。努力實現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結合,體育普及與體育提高相結合,體育建設與體育管理相結合,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相結合。形成良性互動和良性循環,相輔相成,促進新發展。

         。ㄈ┘訌娫O施建設,優化健身環境。不斷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步縮小農民對體育健身設施的實際需求的差距。從國家到省、市、縣、鄉(鎮)、村,各級財政每年要確保有一定的農村體育發展資金投入,保障設施場地建設維護和農民體育健身活動開展。大力鼓勵和扶持民間投資辦體育,廣泛宣傳發動,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及民間資本支持農村體育事業,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共同努力,為農村體育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結合各地實際,積極開展活動。一要結合農村習俗開展活動,如在廟會、節會的同時舉辦農民體育健身活動比賽。二要結合群眾愛好,廣泛開展參與度高的體育活動,如籃球、乒乓球、拔河、秧歌、腰鼓、象棋的比賽活動,每年縣級、鄉鎮、行政村制定比賽活動開展目標,文體部門要拿出一定的資金給予獎勵和補助。三要結合各類體育比賽努力提高體育競技水平,認真組織開展好本地大型體育運動會和單項比賽,激發廣大農民的體育健身熱情,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高運動水平。四要結合體育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推進農村體育的發展,為廣大農村體育發展起“示范”龍頭作用。

         。ㄎ澹┘訌娊M織和隊伍建設,增強組織指導。一要加強體系建設,積極應對機構改革,規范工作機構名稱,建議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調整名稱,避免出現協會的稱謂,以應對行政單位要與協會脫鉤改革帶來的不利影響。二要加強體育協會等社團組織建設,各地要為農民體育協會及各鄉鎮體育協會、專業協會等注冊建立提供指導服務,引導各鄉鎮成立相應的社團組織,建立村級體育協會小組。三要強化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加強農村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培育基層農民健身活動開展骨干,充分調動鄉村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好人才作用,做到農民體育工作有專人抓,健身活動有人開展。

          體育調研報告 7

          為加快德陽新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改善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健身活動的環境和條件,進一步促進城鄉體育事業統籌協調發展,提高服務全民健身的能力與水平,推動農村體育工作再上新臺階,按照市人大常委會20XX年度“一要點五計劃”工作安排,9月27日,德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慶龍率領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開展我市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情況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來到旌陽區孝泉鎮體育廣場和廣漢市三水鎮文體廣場、易家河壩競釣基地,了解農村體育設施建設、使用和管理情況,聽取了市體育局關于我市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情況的匯報,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民生工程,對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同步建成小康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體育設施建設,為民辦實事,加大了建設力度,初步形成了覆蓋鄉村的農村體育服務體系,改善了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健身活動的環境和條件,讓廣大農民群眾享有基本的體育服務,體育惠民工程占全市1432個行政村的85%以上,農村全民健身工程覆蓋70%的行政村。

          一、我市農村體育設施建設主要做法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農村全民健身體育中心戶的建設,是我市各級政府及體育主管部門為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加強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探索農村全民健身和農村體育發展的新模式;是解決農民群眾健身“最后一公里”問題,著力解決農村體育健身場地和健身指導滯后的有效途徑和新方法;是加大農村體育投入,促進城鄉體育統籌協調,提高體育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強城鄉體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ㄒ唬┒嗲兰哟筠r村體育設施建設力度。針對近年來農村人口對公共體育健身設施需求不斷增加的需求,我們堅持以“體育惠民”為載體,積極加大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的投入,努力推進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一是采取政府辦體育,出臺《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實施辦法》,以購買公共服務為試點,加大了財政投入,推進體育公共服務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政企分開,實現管辦分離,促進了農村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工作;二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加大對農村、偏遠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20XX年以來共爭取建設資金2581萬元,爭取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鄉鎮項目4個,社區多功能項目2個;三是利用體彩公益金建設農村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ǘ⿲⑥r村體育設施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農村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之一,是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展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示當代新農民多彩生活的舞臺,在區域和村落的文化生活中,需要為農民群眾建設和提供交流交往、休閑娛樂和“求知、求美、求樂”的空間,經常性地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引導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成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ㄈ┐罅ε嘤桶l展農村體育骨干隊伍。一是努力為有體育健身站點的鄉鎮配備體育設施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從資金、器材、項目和人員培訓上支持鄉鎮組織體育比賽及活動,同時鼓勵鄉鎮自籌資金或利用社會資源改建、新增體育設施;二是注重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建設,全市65%以上的街道和鄉鎮建有體育組織,城市社區普遍建有體育健身站(點),45%以上的農村社區建有體育健身站(點),初步形成了遍布城鄉、規范有序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三是每年對鄉鎮培訓二級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鄉村科學健身及普及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技能,村鎮社會體育指導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同時,組織開展義務健身輔導,利用節假日、大型活動、“三下鄉”等契機開展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的指導服務。每年在縣、區、鄉三級免費開展體質檢測近4000人次,為3600余人次出具了健身指導報告。

          二、我市農村體育設施建設的主要成效

         。ㄒ唬┺r民體育健身工程成效顯著。自20XX年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以來,全市共建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907個,農村體育中心戶167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縣級體育中心7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個、全民健身苑85片、全民健身路徑953條,體育惠民工程占全市1432個行政村的8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78平方米,僅20XX-20XX年就新增農民健身工程508個,爭取資金1579萬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加農村體育中心戶數量覆蓋全市70%的行政村。

         。ǘ┺r民科學健身水平不斷提高。健身廣場、晨晚練健身點遍布鄉村各角落,體育設施的配套建設,為農村人口就近就便鍛煉健身創造了條件,通過廣泛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做好科學健身示范,發揮志愿者正能量開展義務宣傳活動,發揮集體展示吸引力普及科學健身知識,發揮科技監測技能提供科學健身個案等,不斷提高了農村人口全民健身和科學健身水平。

         。ㄈw育特色活動、品牌項目眾多。體育設施建設和選址充分考慮人氣、交通、地域等綜合因素,注重在縣、鄉進行體旅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縣一品”和“一縣一特”,擴大體育消費。打造了旌陽區龍獅、廣漢市三星太極、什邡市健身球操、綿竹市廣場體育舞蹈、中江縣巴蜀太極、羅江縣柔力球等一批特色體育活動;羅江戶外運動、綿竹滑翔飛行、廣漢釣魚、什邡山地自行車、中江賽鴿、旌陽休閑騎游等六大體育產業基地建設。通過打造“一縣一品”和“一縣一特”,使體育旅游、體育休閑成為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促進了當地就業,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三、農村體育設施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加強對農村體育設施的建設,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較大改善。但農村體育建設現狀與農村群眾的健身需求還有差距,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也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

         。ㄒ唬⿲r村體育設施投入不足。對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夠,特別是地方財力支持有限,一些地方的體育設施建設和運行存在困難。

         。ǘ┺r村體育設施建設不均衡,F有的露天體育場地設施陳舊,活動器材和設備缺乏,一鄉一站、一村一場建設還不達標。當前更注重“一村一場”的覆蓋率,一些邊遠村莊農民健身活動難開展,又弱化了體育場地的服務功能。

         。ㄈ┮延修r村體育設施缺乏管護。農村體育設施缺乏甚至從未養護,降低了器械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村社組織缺乏對體育設施管養,當地群眾利用體育設施打麥子、堆桔桿等,加劇了對健身場地和設施的損壞。

         。ㄋ模┺r村體育設施應用不充分。一方面符合農村特點的農民運動會等活動開展少形式單一,已建體育設施應用不充分,另一方面已建體育設施與農村群眾的需求脫節,如籃球設施當前在農村適用性不強,而群眾基礎較好的傳統體育項目及其設施建設不足。

          (五)農民健身服務組織不完善。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健身活動,但農民健身服務組織不夠完善,缺乏健身俱樂部等民間組織機構,也缺乏對使用體育設施的有效指導和利用。

          四、對加強農村體育設施建設的建議意見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發展農民體育事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體育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是全民健身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難點,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短板”。要大力發展農民體育事業,補齊農村體育健身這塊“短板”,推動城鄉健康事業協調發展,使全民健身計劃真正成為全民幸福計劃。要全面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XX—20XX年)》和《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著力推動全民健身持續向農民覆蓋和傾斜,滿足農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體育陣地建設十分必要。

          (一)加強領導,推進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要把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擺上地方黨政領導的議事日程,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督導,年終有考核;地方各級要處理好鄉村經濟發展與鄉村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關系,發揮好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對鄉村經濟和文明建設的積極推動作用;要樹立健康奔小康,無病治窮致富的理念;將文化下鄉活動與鄉村體育活動相結合,不斷增強農民群眾參與健身的意識。

         。ǘ┺r體融合,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事業。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要緊密結合農業生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發,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民生產生活為基礎,配合創建宜居鄉村、宜業田園和體育健身休閑特色小鎮,促進農民體育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融合發展,探索創建鄉村健身休閑產業和運動休閑特色鄉村,統籌規劃建設農村體育場地設施。結合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美麗村莊建設、老村改造、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因地制宜,同步規劃,充實完善農村體育設施建設。

         。ㄈ槊駝諏,加強一村一場設施建設。把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同各級政府“為民興辦實事”相結合,與實施扶貧攻堅項目相結合,優先扶持貧困農村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積極爭取省、市、縣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努力爭取體育“惠民工程”項目、“一村一場”工程項目、資金和器材,加強鄉鎮文體站和村級健身場地建設。

         。ㄋ模┘訌娕嘤枺l展壯大農村體育隊伍。要結合農村群眾的喜好和特長,鼓勵各類學校體育教師赴農村普及健身知識,支持和引導農村群眾參加各類體育培訓班。積極培養、培訓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帶領農村群眾開展體育活動。通過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骨干的“傳、幫、帶”作用,發展農民健身民間組織,逐步提高農村群眾開展體育活動的水平。

         。ㄎ澹┺r體健身,農味農趣促美麗鄉村建設。

          要傳承推廣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充滿鄉村氣息、體現農耕文化、具有農味農趣,突出當地產業特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資源優勢,融健身娛樂、表演觀賞和比賽活動于一體,農民愿參與、能參與、樂參與,形成“一地一品”的特色項目。利用“全民健身日”、節假日等時間節點,經常性舉辦農味農趣運動會、美麗鄉村健步走、快樂農家廣場舞等豐富多彩的農民體育健身活動。要將體育健身科學知識、器材用品、健身項目、賽事活動下鄉等農民體育工作納入“三下鄉”活動內容,推進農民體育健身常態化、制度化和生活化。

        【體育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體育體育專題調研報告08-10

        體育調研報告(精選14篇)10-27

        體育社區調研報告(精選11篇)01-07

        體育方面的教育調研報告11-03

        家鄉體育調研報告(精選6篇)10-28

        體育發展調研報告(精選6篇)10-26

        鄉鎮體育調研報告(精選6篇)10-27

        休閑體育調研報告(精選7篇)10-27

        體育發展調研報告(精選5篇)10-27

        農村體育調研報告范文(精選10篇)10-2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