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工作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點工作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點工作調研報告1
加強鄉鎮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直接決定統計源頭數據質量,是全面推進統計“四大工程”建設和全面提高統計工作整體水平的需要。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政府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要求,立足鎮域工作實際,強化統計基層基礎,全面規范統計制度和責任,努力從源頭確保統計工作的基層建設和工作質量,全面提升鎮統計工作整體水平。
一、主要做法及經驗
。ㄒ唬┙⒔y計機構
20xx年以來,鎮按照縣委政府統計工作統一部署,對照《關于成立縣級統計機構規范化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通知》,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鎮級各部門為成員的統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門負責規范化建設及日常統計工作,并對統計站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
(二)健全統計制度
1、村級報表制度。
為使統計工作更加規范化、嚴格化,鎮建立了一系列統計工作制度。首先,明確大小春農作物面積產量村級的報表時間和方法,由村統計員向鎮統計站報送手工報表,鎮統計站經過匯總、審核向上級單位報表;其次,實行統計培訓制度,在上報大小春表及綜合年報表前,組織全鎮統計員培訓,嚴格統計報表質量與報表時間。隨著制度的完善調動了統計員的工作積極性,規范了統計工作的運行程序,使統計數據準確及時的完成報送,提高了工作效率。
2、日常統計工作指導制度。
為確保統計制度的執行力度,鎮開展了自查活動,
一是統計站人員定期進村入社進行業務檢查指導,及時總結推廣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查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協調解決;
二是對不重視統計工作,不能按時上報報表,延誤全鎮統計數據匯總的基層單位,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上報報表,否則依規追究責任;
三是要求鎮村統計人員對近期統計工作進行認真分析,指導其互相學習工作經驗,互相查找工作中的不足,通過認真對照總結,提高各自的業務水平,不斷增強統計工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ㄈ┘訌娊y計工作保障
1、人員和經費的保障。
在統計工作日趨完善和深入過程中,統計工作量大面寬,容易造成人員的經費不足的現象,會一定程度的制約和影響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此,鎮在干部編制有限的情況下,明確了一名專職統計干部和一名協作統計干部,專門負責全鎮統計工作。建立了農業統計、專項調查統計等隊伍,涉及人員共計35人。對于鎮統計站的經費實報實銷;預算經費不足部分,由鎮財政調節支付,專項統計工作專項列支。特別針對每季度的統計業務培訓、專項統計等工作,涉及的經費支出,鎮財政在有限的財力下,做到足額保障。如20xx年統計工作超預算支出約2萬元。
2、統計陣地建設的保障。
鎮統計工作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而較為滯后,解決統計陣地問題,是做好統計基層基礎的關鍵。雖然政府辦公樓功能老化且場地不足,但經過鎮黨委政府充分優化組合,專門為統計站規劃出一間辦公室,安裝互聯網及統計內網,并進行了簡單裝飾,購置了的文件柜。為防止統計數據“失秘”,對門窗加固并安裝了監控設備,讓統計工作適應現代化、信息化和保密化的工作要求。
3、部門之間通力協作。
鎮政府以統計工作的要求為基準,深入研究探討了部門之間因合作不力對統計工作產生的影響,分析總結出解決辦法,把各相關機構的職責與統計工作職責對接,找出了部門不配合或協作性不強的根本原因,從內部解除了部門的質疑和顧慮。并通過《統計法》的宣傳,使之主動接受統計調查、配合統計工作,維護統計數據質量。最終從制度和職責上明確了部門間的責任。
(四)務實有效的開展統計工作
1、注重開展統計工作的方式。
統計工作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調查對象的“機密”。對于一般群眾而言,不懂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而擔心“上當受騙”或“商業失秘”,造成諸多瞞報現象。為更好地聯溝通調查對象,
首先搞好了統計宣傳工作,讓調查對象了解統計工作重要性和流程;
二是從內部著手,強化統計工作人員素質,明確統計紀律,確保受調查對象的合法信息得到保障;
三是公開公示統計調查人員,實行亮證調查,依法依規統計。
四是通過與個體戶及企業的交流,以情感人、以行助人,鎮統計人員與他們和諧相處,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難題,消除各方面的顧慮,大膽真實的上報統計數據,從而保證了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強分析引導、服務群眾。
通過分析統計數據以及座談走訪等方式,傾聽群眾的心聲,了解各種農作物的面積、產量等變化,結合市場走向,積極把握當前的市場發展動態,為廣大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引導他們分析行情,看清市場形勢,方便他們合理種植,避免因為市場信息的閉塞而影響群眾的經濟收入和種植積極性。
3、加強統計法制宣傳
每年結合12月4日的法制宣傳日,在場鎮開展《統計法》、《省統計管理條例》的宣傳。以發放香皂、毛巾等小禮品的形式吸引廣大群眾的注意力,對群眾進行政策法規的宣傳和教育,使其深入了解開展統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目的。并通過廣泛發放傳單,把統計知識帶到了千家萬戶。
4、加強統計人員業務培訓。全鎮統計人員除參加縣統計局的各類培訓之外,鎮綜合統計站還定期不定期組織全鎮統計人員基層基礎統計業務知識培訓,提升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素養和能力,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全鎮的統計工作中去。
二、存在的不足及建議
1、統計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鎖定的基層干部編制中,要做到統計專職化,實非易事,更不用說統計干部的業務能力和素質,難于保證。同時,“三定”方案中對鄉鎮統計站沒有專門設立,各項工作的開展多有不便。特別是村級統計員為村會計人員兼職,人員結構老化,難以確保統計業務能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統計數據“失真”。建議上級統計部門針對鄉鎮統計站設立的問題能否讓機構編制部門認可。
2、基層統計經費不足,福利待遇需要進一步加強。
基層統計人員工作環境艱苦,福利待遇不高,按縣財政預算的統計工作經費,僅保證統計干部的出差、報表都不足,更不用說統計宣傳、業務培訓和會議;就說正常的辦公支出,還得政府統籌支付。建議上級能多關心基層統計人員,對基層統計從員像其他基層崗位一樣,給予統計人員專項補貼。
3、村級統計人員培訓量不足。
雖然縣統計局對鄉鎮經常開展各種培訓,特別是今年將繼續加強對村級統計人員從業資格業務培訓,但由于部份村級統計人員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知識水平不高,而全國統計從業資格培訓教材對于村級統計人員來說就太深,不便于他們更好的學習。建議
一是國家編制專門培訓村級統計人員的培訓教材,從而確保對村級統計人員業務能力提升,
二是基層統計人員取得統計師中級職稱后,沒有對應中級職稱崗位,不能與待遇掛勾,有待給予解決。
重點工作調研報告2
一、基本情況
宣威市社區矯正工作于XX年開展了社區矯正試點,今年以來,在全市26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開社區矯正工作,進入矯正實施階段。通過近三年的社區矯正實踐探索和全面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的情況,目前的社區矯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為三個基本,
一是基本上構筑了社區矯正工作管理組織,具體表現為全市26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上對社區矯正工作給予保障;
二是基本上按照中央、盛市上級部門的要求,認真貫徹宣威市社區矯正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開展了社區矯正工作。
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職責、制度,部門銜接、隊伍建設、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獎懲考核、幫助服務。但由于社區矯正立法滯后,目前社區矯正工作的具體管理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規定比較原則,責權不夠明確,實際操作性不強,在社區矯正推進過程中,時常會在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現階段社區矯正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執法與執行上分離。
現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目前適用社區矯正的“五種對象”即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和被剝奪政治的權利并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發的(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則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具體承擔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幫助教育工作。
由此,社區矯正從過去的公安機關單一管理改為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同管理體制。從形式上說,作為執法主體的公安機關不再是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承擔者,但仍然是“五種對象”監督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的責任單位。而從事社區矯正具體指導、管理、組織工作的司法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卻沒有刑罰的執行權。這種狀況既影響了社區矯正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影響了刑罰執行工作的嚴肅性和實際效果。
2、監督管理措施乏力。
由于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對象”的監管規定存在一定缺失,導致當前的社區矯正工作缺乏應有的強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體的監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矯正手段難以落實到位。
一是獎懲考核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對象”能夠獲得減刑、假釋獎勵的實際上只有管制和暫予監外執行對象。至于緩刑對象必須要“重大立功表現”才可以獲得減刑,假釋對象“一般不得減刑”,剝奪政治的權利對象則沒有減刑獎勵。
二是監督管理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對象”違反監管規定可予以收監執行的只有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對象。對判處管制、緩刑、剝奪政治的權利的對象就沒有相關規定,實踐中,外出打工或下落不明時,見檔不見人的,見人不見檔的`,占有相當比例而無相應處置措施。
三是部分矯正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對象”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中,沒有明確規定必須參加勞動的內容。雖然刑法第46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但在實際執行中,該規定是否適用社區矯正對象以及目前適用社區矯正的管制、剝奪政治的權利對象是否屬于“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還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3、銜接工作缺乏有效機制。
社區矯正試點工作涉及國家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具有相對復雜性。實際運作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難度較大。目前,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法律文書的傳遞、社區服刑人員的交接、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等銜接工作,經常出現不到位、不合拍、不重視等情況,特別是鄉鎮司法所與派出所的協調、溝通,由于職能轉變還存在思想認識上偏差,以及司法所人員裝備上的嚴重不足,脫管、漏管對象還占相當大的比例,部分鄉鎮街道至今還沒有移交檔案,更不用說對下落不明的矯正對象的跟蹤查找,影響了刑罰執行的效率與質量,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也常常比較被動。
4、社區矯正隊伍素質不高。
社區矯正工作人員不僅要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管理考核、獎懲及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和公益勞動,還要幫助矯正對象解決心理、生活、就業、上學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法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才能較好地勝任工作。
但從目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結構看,不同程度存在問題:司法所因為受編制限制工作人員較少,部分工作人員學歷、業務能力和文化素質較低;公安機關仍為執法機關,負有協助義務,但常因人員、經費等原因,工作銜接時常脫節;有的街道、鄉鎮領導思想不重視、派人不積極,組織領導、經費安排也存在問題,尤其是村(居)委會治安調解員的素質急待培訓提高。
三、關于社區矯正制度建設的幾點思考
1、明確社區矯正執行機制,構建統一的行刑權。
目前,我國的刑事司法體制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公訴權,公安機關行使偵查權,司法行政機關行使部分刑罰執行權。但現行法律又規定“五種對象”由公安機關執行,這種狀況不利于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的互相監督和制衡,也不符合國際上刑罰執行一般統一由司法行政機關承擔的慣例。
從執行權的屬性和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的分工負責和相互配合的司法體制看,社區矯正的執行權交由司法行政機關統一行使較為科學合理,有利于政法各部門的相互監督制約,符合執行權的本質屬性,符合我國刑罰執行的原則要求。因此,應當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積極推進社區矯正立法,將行刑權賦予司法行政機關行使,逐步規范我國行刑權的運作,形成監禁刑措施與非監禁刑措施良性互動的、統一的刑罰執行機制
。同時,應在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與社區矯正工作相適應的,自上而下的統一協調的專門工作機構?稍谒痉ú吭O立社區矯正管理局,負責全國社區矯正工作的指導、管理和協調;在省級設立社區矯正處,縣級設立社區矯正科,管理社區矯正工作;街道、鄉鎮司法所直接負責社區矯正工作。具體地講,就是要修改現行刑事法律,將“五種人”的非監禁刑罰權由司法行政機關行使。
2、完善監督管理措施,促使監管有章可循。
監督管理是社區矯正工作的基礎,監督管理措施的完善對于社區矯正工作的推進顯得尤為迫切,彰顯重要。針對“五種對象”獎懲中存在的“懲處多、獎勵難”現象,以及緩刑、假釋在減刑方面,既存在條件過高,又有實際執行中認定“立功表現”或“重大立功表現”比較困難的問題,應及時推動立法就獎懲原則、種類、考核、條件、辦理及審批等內容和程序進行相應規定,適度突破完善。針對“五種對象”外出打工問題,在健全幫教小組、落實社區矯正責任人,嚴格請假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其動向的同時,切實加強與社區矯正對象外出目的地公安、司法行政機關等社區矯正職能部門的聯系和溝通,落實異地委托管理制度,對外出打工對象的個別談話教育,要緊緊抓住其外出與回村兩個時段以及傳統節日時機實施相關教育。針對“五種對象”下落不明問題,可制度創設其嚴重違反監管規定,即構成重新犯罪,對其實施網上追捕。針對“五種對象”參加勞動的問題,仍可制度創設規定社區服務,由法院判決犯罪人到社區進行一定時間無償勞動。
3、加大部門銜接工作,確保對象接收和矯正實施。
社區矯正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離不開相關職能部門的參與,特別是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加大部門銜接工作,關鍵要做到兩個確保。
一要確保具備“兩個要素”(戶在人在、法律文書齊全)的社區矯正對象全部接收和采取集中交接和日常交接方式進行接收,統一由移交方向社區矯正對象宣讀社區矯正宣告書,告知其必須接受社區矯正,責令其做出書面保證,在規定期限內向居住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并移送相關法律文書。對社區矯正工作啟動時現有社區矯正對象的集中交接,由派出所宣告,一次性移交司法所。
對社區矯正工作啟動后新增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交接,屬于本地人民法院判處或決定的,由本地人民法院在宣判或作出決定時宣告;屬于本地看守所出所的,由本地看守所宣告;屬于外地人民法院判處、決定、裁定,或屬于監獄出監,或屬于外地看守所出所,向居住地派出所報到登記的,由派出所宣告;原不具備“兩個要素”的社區矯正對象,經派出所繼續查找回所報到的,由派出所宣告。
二要確保社區矯正對象接受監督管理,防止脫管漏管。在社區矯正“執法主體”與“工作主體”適度分離、配合時期,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應加大銜接工作力度,制定規范性文件界定具體職責和工作程序。凡涉及社區矯正對象的報到、請銷假、行為和心理矯正、參加公益勞動、匯報思想以及就學、就業、家庭事務等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凡社區矯正對象不接受、不服從監管或違反監管規定,需要采取強制措施、提請收監、重新追究刑事責任的,則由公安機關負責。
4、強化隊伍建設,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社區矯正隊伍。
強化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素質的社區矯正隊伍,是社區矯正工作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對于保障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非常重要。
重點把好三大關:
一是嚴把選人關。
司法行政機關要整合現有工作人員,把政治業務素質強的同志充實到司法所;公安機關要抽調專人協助司法行政機關指導司法所和派出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派出所也要確定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民警主動搞好對接;街道、鄉鎮要抽調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人專職從事社區矯正工作。針對本地實際,認真做好對社會志愿者的選聘工作,廣泛動員和吸收社區內熱心矯正工作的社會團體人員、社區服務人員、專家學者、離退休干部、教師、社區干部等,充實社區矯正工作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二是嚴把學習關。
積極組織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學習培訓,掌握專業知識,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汲取借鑒各地的成功經驗。及時調整工作方法上的偏差,彌補工作措施上的不足。
三是嚴把管理關。
嚴格遵守各項工作制度,制訂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并將其作為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獎懲、提拔、評優的重要標準。
重點工作調研報告3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各級糧食部門積極轉變工作職能,努力加強糧食監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新形勢下較好地發揮了職能作用。但是,由于監管工作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加強糧食監管的存在問題
一是不想管。在實施了幾十年的傳統糧食流通管理體制下,形成了一套傳統的思維模式、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些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習慣于用行政手段管理糧食流通,用包辦代替的辦法管理糧食企業,對依法管理糧食流通特別是管理社會糧食行業感到無從下手,存有畏難發愁情緒,不愿主動的開展糧食監管工作。
二是不敢管。隨著糧食市場的全面放開,在社會上和群眾中形成了“放開就是不管”的模糊認識,近年來糧食供過于求的市場形勢也使人們對糧食市場的穩定失去了應有的警惕,加之其他經濟類型的糧食經營企業對糧食部門的管理還不習慣,依法經營糧食的意識不強,所以,不愿被管、不服管理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手段不夠有力,對抗拒管理的業戶無法有效地處理,因而在糧食執法人員中存在不敢管的現象。
三是不會管。依法開展糧食監督檢查是一項新的工作任務,糧食行政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對于執法依據、處罰標準、處罰程序等具體業務掌握的還不夠熟練,因而制約了依法管糧工作的開展。
四是不能管。主要是機構、人員、經費還不能保證依法管糧的需要。有的市、縣級糧食局仍是事業單位,且沒有獲得政府授權,不具備行政執法的資格。有的雖然是行政機關,但內部沒有獨立的執法機構,人員編制較少,工作經費不足,難以保證執法工作需要,因而沒有能力全面開展糧食監管檢查工作。
二、加強糧食監管的對策措施
加強糧食監督檢查工作是一項新的任務,必然經歷一個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過程。因此,針對當前糧食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應強化以下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糧食執法體系。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暫行辦法》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及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抓住《條例》和《辦法》實施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應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申請地方政府給子執法授權,以獲得行政執法資格。要按照“專門機構、專業隊伍、專項經費”的要求,積極爭取地方黨委和政府支持,盡快建立專門的糧食監督檢查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切實擔負起糧食行政執法工作。同時要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持,解決好糧食行政執法工作的專項經費。在機構、人員編制尚未落實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調整現有科室職能,整合人才資源,確定專人負責,抓好執法檢查工作。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確立糧食部門的執法地位,爭取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
(二)加強糧食執法隊伍建設。
糧食行政執法和糧食監督檢查工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涉及到農民、消費者和糧食經營者的利益,關系到糧食部門的形象。因此,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優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高素質隊伍一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把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著力抓好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糧食流通業務的培養,采取業務培訓、組織學習、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盡快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要建立并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嚴禁無證執法行為。同時要強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嚴格要求,嚴肅紀律,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
(三)依法開展糧食監督檢查工作。
依法進行糧食監管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既不能求穩怕亂,不敢放手放膽開展執法工作,也不能操之過急,盲目行事。
一是要嚴格工作程序。糧食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持做到該履行的程序一項不少,該有的步驟一個不缺,每一件處罰案件都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運用法律、法規準確,處罰適當,切實杜絕盲目執法、野蠻執法行為。
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在具體執法過程中,要認真總結經驗,摸索規律,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在檢查方法上,可以采取定期檢查、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和專案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實施步驟上,可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找好突破口;在監管對象上,宜先大后小,逐步擴大行政相對人范圍;在處罰手段上,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先教育后處罰,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三是加強與其他執法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糧食監督檢查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對各部門的職責范圍作了明確規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的職責范圍正確行使職權,既不能“錯位”,也不能“越位”。要積極爭取工商、質量監督、食品衛生等有關執法部門的支持,適時開展部門聯合執法行動,既可以學習借鑒其他執法部門的工作經驗,鍛煉提高糧食執法隊伍的素質,也可以提高糧食行政執法效果,有效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四)明確糧食監管工作重點。
在糧食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初始階段,當前主要應抓好兩項重點工作。
一是糧食收購資格審核認定工作。這是政府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唯一的行政許可項目,也是開展糧食監督檢查的基礎。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糧食收購許可法規,使全社會了解糧食部門的工作職能和執法職能,使廣大糧食經營業戶知法、懂法,準確、及時地申請收購資格許可,做到持證收購,合法-經營。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便民和高效的原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耐心為申請人解惑釋疑,及時受理各類市場主體的申請,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審核受理工作。要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建立健全審核工作監管制度,嚴格標準,嚴格要求,嚴格程序,嚴格時限,嚴明審核紀律,及時糾正糧食收購許可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二是認真開展社會糧食統計工作。社會糧食統計是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有效進行監管的基礎性工作。把轄區內各種經濟類型糧食流通企業的統計業務活動納入管理范圍,是國家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要按照政策規定,準確確定應當納入統計范圍的非國有糧食經營,企業,并按照統計制度的要求,認真進行監督檢查。對于不執行制度規定、不按時上報數據的經營者,依法予以處罰。
【重點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重點工作調研進度情況報告08-17
中學調研課題及調研報告10-16
對納稅評估的調研調研報告04-02
雙促活動調研報告的調研報告09-19
調研報告怎么寫 調研報告模板12-07
文化旅游產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7
鄉鎮目前重點工作報告01-15
決戰城區重點工作報告10-22
農村社會養老現狀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9-06
調研報告格式種類及相關調研報告的寫法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