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加快國有林場發展的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深化改革加快國有林場發展的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國有林場基本情況
xxx林場是xxx縣僅有的一處國有林場,始建于1959年,位于魯西南黃泛平原,是風沙危害嚴重地區,自然災害較頻繁。林場總面積214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46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5000立方米,屬特用型生態公益林場。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楊、黑楊等一大批優良樹種匯集形成的特種用途林,林場的存在與發展對保證樹種遺傳改良的可持續性,維護樹種和遺傳的多樣性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對于樹種開發,提高綠化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截止到xxx年底,林場在職職工32人,離退休職工16人,總人口170人。其中管理人員4人,后勤人員4人,林業生產職工24人;有技術職稱的職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學歷的27人。在職職工全部參加了養老保險。林場目前有房屋總面積20xx平方米,電力設施落后,全場沒有柏油路面,農機具嚴重老化,個別設備已經癱瘓,缺少通訊工具。xx年以來,因地方財政緊缺,林場改為事業單位,實行企業管理,自收自支。近幾年來,隨著公益型特種用途林建設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場林地總面積的80%,場內原從事其它經營的土地逐年減少,很難開展多種經營,沒有穩定收入,加之實行分類經營后應給予的政策性補貼沒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場開展正常經營活動的難度。目前,職工年工資總額為26萬元,實發13萬元。林場固定資產現值160萬元,債務余額50萬元。在林場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各級干部職工同心協力,連續兩期完成了部、省下達的良種基地建設任務,取得了13項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1998年被劃定為特用型生態公益林場。
二、制約國有林場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1、xxx林場位于xxx縣西南部,靠近邊界,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又屬于黃泛區,立地條件差,林地鹽堿低洼,生產力低下,發展門路窄,難以找到合適的經營項目,不能形成規模項目,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由于經濟困難,房屋年久失修,無力建造新房,電力設施不能配套,沒有林場公路,交通極不便利,下雨天無法進行生產,通訊工具、農機具得不到配備更新。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林場的發展,完全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
2、機制僵化。分配制度不完善,不同崗位間、同崗位間,工作的質和量與職工的收益掛鉤不直接,職工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出來。沒有形成較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環境,沒能充分發揮職工的勞動潛能,過多地強化了壯大國有經濟成分,忽視了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國有資產閑置,造成浪費。
3、國有林場的包袱重。林場總面積有214公頃,可用林地有160余公頃,特用型生態公益林占130余公頃,多數是匯集的良種基因,基本沒有可采伐利用的林地資源,剩余的30余公頃土地,雖然林場配備了有能力、有管理經驗的領導集體,但因剩余土地太少,無法開展大規模的多種經營項目,只能進行小面積單一的育苗,來維持林場的生產經營。
加之多年來林場一直負債經營,離退休人員多,成為了林場的一項沉重負擔。
4、林業政策發展滯后。xxx縣xxx林場屬特用型生態公益林場,國有林場分類經營政策沒有落實,相應的專項資金和差補費沒有到位,縣財政困難,xx年以來,也沒有資金或具體措施進行脫貧扶持,而且林場在生產經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每年還要拿出大量資金用于特用型生態公益林的培育和管護,直接影響到對發展其它多種經營的投入,使林場陷入惡性循環中,無法進行有規模、有秩序的生產經營活動,嚴重影響了林場的發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國有林場發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促進林場發展。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加強思想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林場職工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增強林場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經常聘用專家來單位講課,選派優秀人員到外地學習,提高干部職工的技術水平。積極和大專院校、科研部門聯姻,引進智力和技術,依靠科技,增加效益。進一步完善以崗位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崗位的目標管理體系和監督考核辦法,調動全體干部職工的生產積極性。
【深化改革加快國有林場發展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深化改革加快國有林場發展的調研報告12-10
縣深化改革加快國有林場發展的調研報告10-10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2-11
加快文化長夜發展狀況調研報告11-28
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的情況的調查報告01-01
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07-21
關于加快我市生態農業發展的調研報告06-30
加快文明建設的調研報告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