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調研報告
我縣是省會城市的市郊縣,境內丘陵、沿黃、平原等地形多樣復雜,以丘陵為主,自然生產條件較差。全縣總面積827平方公里,總人口3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08萬人。自以來,相繼被列為中央、省、市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幾年以來,在省市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積極創新整合管理體制機制,走出了一條以優勢主導產業為平臺的整合路子,形成了公開、透明、科學、實效的整合運轉體系,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縣域經濟得到發展,農民收入得到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全縣農業增加值17.36億元,同比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6205元,增收799.8元,增長14.8%。
一、主要做法
我縣緊緊圍繞“整合財力辦大事”這個整合工作的中心,突出優勢主導產業、生態平陰建設和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共建設項目58項,整合各級財政資金18278萬元,帶動社會投融資49759萬元。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整合平臺。即依據發展規劃,構建以優勢主導產業為主線的整合平臺,重點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優勢主導產業;以新型社區建設為平臺,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2、完善兩個機制。即聯席會議制度和財政內部協調機制,確保規劃的落實和整合資金的集中使用;
3、抓住三個重點。一是在重點產業整合上,突出四大主導產業。優先發展畜牧和玫瑰產業,重點搞好萬頭奶源基地和萬頭良種豬繁育基地建設;心得體會在玫瑰產業上,重點搞好油用玫瑰生產基地建設,打造中國玫瑰知名品牌。二是在重點區域整合上,突出連片開發,打造精品工程。依托農業綜合開發,實施了規模治理,選擇重點流域,按照“四高八化”的標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三是在重點項目整合上,突出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培植龍頭企業。重點扶持了伊利乳業、山東超牛、長榮畜產、綠安食品、惠農精油等一批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和華信、綠豐、玫瑰花等農民專業合作社。
4、把好四道關口。(1)突出《支農資金整合優化實施方案》的指導作用,嚴把項目申報關。(2)對所有整合的建設項目,實施規范化管理,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嚴把項目建設關。(3)推行縣級報賬提款制,嚴把項目資金使用關。(4)依托中介機構,對重點、熱點項目進行評審,對支農資金使用績效進行監測評價,嚴把資金審核關。
5、實施五項措施。(1)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在“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全面做好整合工作;(2)確保支農資金投入增長;(3)推行部門聯絡員制度,健全組織網絡,確保整合工作運轉順暢;(4)成立了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確保項目規范化管理;(5)出臺了《平陰縣平陰縣財政支農整合項目管理辦法》,工作總結確保建立長效機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整合”實現了支農資金分配體制的改革,增強了縣級干事創業的自主權和責任感。
整合前,上級參與分配管理政府支農資金的部門多,彼此間缺少必要的溝通,資金投入分散,撒胡椒面現象突出,并且下達的資金規模有不確定因素、早晚不一,縣級在組織實施過程中難以統籌,往往處于被動地位,使政策和資金的合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整合后,中央、省、市將各級部門共同安排、資金性質相同的支農資金通過捆綁,變為一個漏斗向下,縮短了撥付時間,提高了資金到位率,同時只下達目標任務和資金支持規模,下放了審批權,強化了對項目、資金的監督管理權,增強了縣級干事創業的自主權。一是增加了財政支農規劃權。縣級政府結合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三年中期財政支農規劃,確定每年的`支持重點。試點工作中,我縣首先制定了—支農規劃,圍繞沿匯河平原、中部山區、沿黃平原三大經濟帶建設,重點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六大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又研究制定了—支農規劃,將繼續圍繞四大主導產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一批特色鮮明、規模較大的優質農產品基地,培育一批實力雄厚、覆蓋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發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的名優特農產品,走出一條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更加繁榮和諧的新路子。二是優化了資金分配權。根據資金規模和年度預算安排,結合當年工作重點,分輕重緩急,確定支持項目資金規模。整合資金2億元,重點支持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民本工程;整合資金2.5億元,突出優勢主導產業、生態平陰建設和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整合資金3億元,支持畜牧、林果、玫瑰產業和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三是提高了縣級組織項目建設的能力。整合工作中,我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財政、發改、涉農等部門參加的財政支農資金整合領導小組,加強對整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實現了對支農項目的統一規劃、統一申報、統一組織實施和統一檢查驗收,增強了對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統管理,提高了項目的建設水平,保證了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ǘ罢稀睂崿F了財政支農管理機制的創新,轉變了部門職能,形成了支農工作合力。
整合前,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沒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確的工作重點做指導,各部門在支農項目實施中各自為戰、互不通氣、職責不清,或缺位或越位,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熱門思想匯報支農資金難以發揮應有效益。整合后,我縣一方面制定支農方案。結合全縣農業“十一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十項舉措”,組織有關專家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科學篩選,編寫了《平陰縣支農資金整合優化工作實施方案》,構建了以玫瑰、畜牧等優勢主導產業為主線的整合平臺,將各部門工作重點統一到全縣支農發展大局上來,進一步理清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和重點。另一方面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由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涉農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負責研究制定全縣農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整合各層次、各方面、各渠道的資金,確定年度實施方案;定期召開項目建設論證會、座談會、調度會,及時調度、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確保項目建設落實到位。實踐證明,方案較好的發揮了農業發展的引領作用,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大家充分認識到整合不是部門利益的調整,而是部門力量的集中,整合成為了自覺行動,逐步由要我整合轉變為我要整合。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對項目資金的監管,農口部門改變了過去直接承擔項目建設的慣例,增強了服務和指導意識,從爭資金、跑項目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和時間組織項目的管理和實施。各部門都能通過細化的建設方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了工作合力,建立了和諧的整合運轉機制。
。ㄈ罢稀睂崿F了支農資金管理制度的科學化、規范化,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整合前,由于有些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不健全,支農項目在申報過程中存在多頭申報、交叉重復現象,支農資金使用過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欠規范、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導致支農資金使用效率不高。整合后,我縣逐步建立科學合理、層次清晰、分工明確、覆蓋全面的支農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做到用制度規范分配、用制度規范支出、用制度規范管理。一是建立項目立項審批制度。依據《平陰縣支農資金整合項目申報程序及實施管理辦法》,在全縣農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指導下,項目申報單位填寫“財政支農專項資金整合項目審批會簽單”,經財政、發改、農業等部門專家現場論證和財政支農資金整合領導小組審批后,由整合辦公室統一上報,增強了項目的可行性,確保了財政支農發展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二是建立項目建設質量監督制度。積極推行項目法人制、公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根據年度實施方案,下發支農資金整合項目政府采購目錄,規定支農資金整合項目單項工程和大宗物資必須經縣政府采購辦公室統一招標采購,個人簡歷提高了項目工程的招投標率,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招投標率由整合前的30%提高到整合后的80%;簽訂項目建設責任書,明確項目法人;對建設的內容、地點、時間和財政資金支持環節等內容在項目區張榜或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進行公示;為解決農業項目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少的問題,在項目工程施工前調劑縣、鄉農林水部門工程技術人員、村組推選的農民技術員成立監理班子,強化監督,確保建設質量。三是建立資金使用監管制度。結合《山東省農業財政專項資金實施縣級報賬制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了《平陰縣財政農業專項資金報賬制制管理辦法》,做到了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四是建立項目竣工驗收評價制度。制定了《平陰縣財政支農資金整合項目竣工驗收辦法》,對項目計劃完成情況,項目四制管理和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項目建設效果以及檔案建設情況等方面進行驗收,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確保了項目建設質量。
。ㄋ模罢稀睂崿F了集中財力辦大事的目標,建設了更多更大的農業亮點工程。
以來,我縣以“整合財力辦大事”為目標,圍繞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集中投入,共整合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農機、科技、旅游、國土等部門財政支農資金18278萬元,帶動社會投資49759萬元。通過近幾年的實踐,范文寫作逐步呈現出“支農投入總量逐年增加,支農項目規模迅速增大,項目數量逐年減小”的整合軌跡,支農項目由31項壓縮到10項,在我縣真正體現了整合財力辦大事的整合理念。一是扶持壯大了濟南伊利乳業、綠安食品、惠農精油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全縣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35家,其中市以上重點扶持龍頭企業14家;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55家。如在伊利乳業項目建設中,我縣通過集中捆綁整合資金多萬元,對工程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予以重點扶持,經過半年多的運作,總投資3.15億元的伊利乳業公司于8月正式投產,42條生產線全部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日產800噸液態奶和200噸酸奶。又投資2.1億元,新上了冷飲生產線。去年企業銷售收入達到7億元,今年將超過10億元。該企業的投產,帶動了奶牛小區建設、奶牛科技推廣、技術服務、農機具推廣和奶業協會等項目的建設,為我縣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二是帶動了畜牧、玫瑰、林果、蔬菜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4.2%。如在萬畝核桃基地建設項目中,我們將林業、水利、土地整理、扶貧等資金整合在一起,集中使用,項目由縣林業局、縣水務局、縣國土資源局、縣產業辦及項目所在鄉鎮政府等單位共同組織實施,建設了核桃基地10000畝,并對項目區內的山、水、田、林、路進行了綜合治理。該項目的建設,促進了我縣產業結構的調整,壯大了林果產業。核桃進入盛果期后,預計年產值3200萬元,范文參考網可實現人均收入500元,有力的帶動了農民增收。三是新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如實施的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規劃建設城區、沿黃、沿匯三大供水板塊,形成覆蓋全縣的統一供水網絡,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從根本上解決全縣人民的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全縣農村安全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成為全省山地丘陵地區大管網供水樣板。這些重點項目、亮點工程的建設,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了產業化經營水平,增加了農民收入,推進了新農村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步打算
通過整合,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距離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健康發展還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上下聯動還不夠順暢;二是部門職能轉變后,合力有待于進一步發揮;三是上下級政府間互動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作為縣級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強與上級的溝通。
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圍繞建立健全支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定整合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實踐證明,財政支農資金整合是創新財政支農機制,提高資金效益的重要舉措,是財政支農的一件大事,也是財政支持新農村的一項重點工作。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有利于轉變政府和部門職能,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堅持不懈把這項改革工作抓緊抓實。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整合機制。整合試點工作中雖然制定了一些制度和辦法,但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最全面的范文參考寫作網站難免會出現新情況、遇到新的問題。下步我們將制定“平陰縣支農項目實施管理辦法”,將整合工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一些好的方面繼續發揚鞏固,不足的方面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新的情況問題積極研究、探索、創新,形成完備的、安全的支農資金使用制度體系和項目管理體系。三是探索擴大整合范圍,加快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縣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淺談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績效審計的現實選擇11-21
關于財政支農問題的若干理論思考10-15
縣全年留守兒童情況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縣商標(品牌)的專題調研報告08-09
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審計11-13
財政工作調研報告9篇09-25
云南省財政支農支出及其績效的實證研究10-19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審計的重點08-19
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審計現狀08-14
縣巾幗志愿服務活動調研報告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