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糧食生產潛力調研報告范文
由于人增地減,農業生產基礎較弱,自然災害頻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糧食需求的壓力不斷增大的狀況,貴州省糧食生產發展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和有利條件,加強糧食綜合增長能力建設,構建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使糧食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潛力。
貴州省一直重視糧食生產,長期堅持“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
由于人增地減,農業生產基礎較弱,自然災害頻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糧食需求的壓力不斷增大的狀況,貴州省糧食生產發展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和有利條件,加強糧食綜合增長能力建設,構建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使糧食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潛力。
一、耕地資源潛力
1、嚴格建立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糧食發展。認真按照《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格土地利用規劃,使現有70%耕地用于種糧,奠定糧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
2、加強以水利建設和實施坡改梯工程為重點的基本農田建設,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質量。貴州是個喀斯特的山區省份,基本農田建設普遍薄弱,保灌面積小。而形成中低產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為此,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基本農業田建設,增強抗災能力,擴大旱澇保收、穩產高產農田面積,是構建糧食發展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萬畝,以每畝新增糧食100公斤計,至20xx年糧食總產可增加30萬噸以上。
我省自1991年開展了以坡改梯為主的基本農田建設,12年累計實施912萬畝,使近50萬畝坡耕地變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計增產糧食160.9萬噸。今后我省將繼續實施坡改梯,以現在的速度,至20xx年可使糧食總產增加80萬噸以上。
3、加強以培肥地力為中心的中低產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過增施有機肥,大力發展綠肥,推行秸稈還田,結合進行“瘦變肥、薄變厚、坡變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廣等高帶狀種植、綠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環境,單產可提高近50%。按全省計劃每年改造50萬畝的進程,至20xx年累計可改造中低產耕地300萬畝,糧食總產可增加30萬噸以上。
4、加強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開發后備耕地資源。貴州農業發展要根本解決長遠的糧食問題,有效地增強糧食發展后勁,必須樹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觀點,合理開發“四荒”耕地。從現在起至20xx年,若以20個土地大縣,每縣墾復3萬畝,40余個中等縣,每縣墾復1萬畝,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與廢棄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萬畝左右,使糧食總產可至少增加約24萬噸。
二、生態條件潛力
貴州雖然地處高原,但由于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的影響,氣候較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雨量充沛,為農業綜合開發與糧食生產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據農業部xx年《中國南方糧食結構優化研究》資料,認為貴州生態氣候條件對糧食總量的近、中期理論預測,其糧食總產潛力為1468.7萬噸,潛力指數為43.16%。這些都說明貴州在充分利用光溫水資源條件、提高耕地利用潛力和提高復種指數,糧食總產可在現有基礎上增加364.4萬噸。
三、生產條件潛力
1、開發冬季農業,利用冬閑耕地擴大復種面積。目前,貴州夏糧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約仍有500萬畝冬閑田土的影響。近期除保留少數冬水田、囤水田之外,應采取大力發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較短,利于茬口銜接的馬鈴薯、大麥和多種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糧產量,又利于緩解糧菜爭地與人畜爭糧的矛盾。若減少一半的冬閑田土用于種糧,使夏糧總產比重可提高近4個百分點,即可增產糧食約45萬噸。
2、利用秋糧收后的時空,增種一季晚秋糧食作物。從貴州農作物生長普遍兩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氣候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晚秋時空季節的光熱水土資源,大種晚秋作物,發展秋洋芋、秋紅苕、秋蕎等100萬畝,按畝產100公斤,即可增加糧食10萬噸。
3、利用熱量條件較好的區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糧食產量。旱地可利用作間套多熟制,擴大兩熟與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積,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積擴大糧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證的面積,約有200萬畝,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畝產可達100公斤左右。為此,利用熱量條件較好的中低海拔區域,加強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糧食的潛力可達30萬噸以上。
四、科學技術潛力
1、加快糧食品種更新步伐,提高種糧效益。針對貴州立體農業明顯,生態類型多樣,栽培水平懸殊較大的特點,因地制宜選用與搭配“豐、優、抗”兼備的品種,做到品種對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進一步為提高單產打下基礎。貴州多年生產實踐證明,采取更換和更新糧食作物品種在多項增產技術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堅持良種良法,普及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糧食單產。近年來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點適用技術示范帶動下,廣泛推廣的保溫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蓋、葉齡摸試、半旱式栽培、秸稈還田、配方施肥、改制復種、分帶輪作、與綜合防治病蟲鼠害等一系列先進適用技術,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優化調整結構,提高糧食產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麥作物生產,確保糧食總量穩定增長。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是貴州四大主體作物,對確保糧食穩定增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突出抓好四大主體作物生產結構調整中,應把玉米和馬鈴薯的生產與加工產業化,作為糧食發展的新舉措:一是在確保稻谷總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逐步把約計200萬畝“三年兩不收”的望天田,通過“水路不通走旱路”,用于擴種雜交玉米,其玉米單產可比種水稻穩定增長10—20%;二是在旱地分帶輪作中,無論采取何種分帶種植方式,都應考慮玉米單產水平不能下降;三是在旱地擴大間套種植方式中,應努力擴大馬鈴薯的種植比例,并在熱條件較好的區域,不斷擴大二季馬鈴薯的面積;四是要加強四大作物“種子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完善主導作物品種培育、篩選、更新和提純。
【關于糧食生產潛力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國有糧食企業資產管理調研報告07-24
關于超市調研報告范文11-07
關于酒店調研報告范文11-06
關于餐廳調研報告范文04-13
糧食儲備庫科學管理調研報告09-27
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05-23
關于鄉村振興調研報告范文04-30
關于社會調研報告范文04-10
有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05-22
關于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