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調研報告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成為影響環境的一個重要污染因素。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現狀
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了組織協調,廣泛宣傳固廢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強化監督管理,推進綜合利用,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逐步提高,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穩中有升,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得到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促進了城鄉人居環境的改善。主要體現在:
(一)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一是積極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十一五”期間,我市相繼建成了一批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市城區、蓬溪縣、射洪縣和大英縣共4個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600噸/天。日處理生活垃圾300噸的安居生活垃圾填埋場已開工建設,預計20**年5月底投入使用。二是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組織開展了“農村清潔家園行動”和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活動,絕大多數鎮村建設了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設施,形成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農村的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強對工業企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督促和引導企業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綜合利用等措施,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水平。20**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0.3992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30.3961萬噸,處置量為0.0031萬噸。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100%。
(三)危險廢物綜合處置的監管得到加強
加大對危險廢物處置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格實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轉移聯單管理制度及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認真落實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措施。20**年,全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50.52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14.06噸,處置量為36.46噸。危險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100%。全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也已經建成并投入試運營,全市的醫療廢物將得到規范化處理。
(四)多措并舉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督促和引導
一是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加大對企業負責人的環保培訓,開展世界環境日宣傳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法制意識。二是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把資源綜合利用與結構調整、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引導化工、建材、造紙等行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資金投入,從原料的選用、工藝的改進和綜合利用技術等方面入手,盡量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做到標本兼治。引導畜禽養殖企業采取立體種養或零排放養殖技術,逐步解決畜禽養殖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問題。三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加強對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產生、經營單位的現場監察,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和污染防治措施,市環保、建設部門嚴厲查處了涉及固體廢物污染問題的違法行為,一些群眾投訴反映的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處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國家制定的關于固體廢物的法律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沒有相關的實施細則和法律解釋,缺乏實際操作性。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出臺。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缺乏強有力的、長期的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
危險廢物管理有一系列法律法規,覆蓋面廣,但可操作性較差。如《國家分類管理目錄》對49大類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作出了規定,對不同行業不同生產工藝產生的危險廢物作出了界定,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很難將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目錄”相對應,界定是否產生危險廢物存在一定困難。另外已經有明確規定的代為處置制度、處置場所退役預提留制度、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制度等由于沒有實施細則而實施困難。
(二)技術滯后,難以落實固廢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防治措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技術是處置固廢的技術核心,我國對這方面技術研究較少,科研投入少,科技成果轉化慢,應用推廣網絡不健全。廢物減量化關鍵是改革產品生產工藝,但因工業化技術障礙,往往不能成功實施。有人說:危險廢物和有毒有害廢物是一種放錯位置的資源,但因資源化技術缺乏,往往都丟棄在環境中,使得一些具有利用價值的危險廢物和有毒有害廢物成為危害環境的禍首。廢物無害化是一種廢物末端治理技術,但往往缺乏無害化技術,使大部分廢物在環境中通過滲透、洗脫、分解、轉移等途徑造成二次污染,而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削減污染。
(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覆蓋面不全。目前,我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已經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其處理工藝為高溫蒸煮工藝,不能全面處置所有種類的醫療廢物,僅能處置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均不能有效處置,這些廢物如果委托處置,則不符合國家關于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規范要求。此外,醫廢集中處置中心的收集路線規劃不完善,僅覆蓋了市城區、船山區和安居區,未形成覆蓋全市的醫療廢物收運網絡,射洪、大英、蓬溪等三縣的醫療廢物仍未得到規范有效的處置。
(四)固廢防治的長效監管機制仍存在薄弱環節。很多企業對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性質、危害性認識不足,缺乏相應的鑒別能力,危險廢物混入一般固體廢物處置的情況時有發生;固體廢物種類復雜,產生、收集、運輸、利用、貯存等環節太多,不同于水和大氣污染物,有特征污染物作為監管重點,管理難度較大;環保部門固體廢物管理的.機構和隊伍建設比較薄弱,環保部門缺少有關管理辦法與管理監督手段,管理網絡不健全,地市以下基本無相應固廢管理機構和人員,造成了管理不到位,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監管要求。
三、建議意見
(一)完善制度,健全機構,進一步完善固廢管理法律法規體系。要從機制、政策兩個方面進一步完善配套的具體辦法和措施,為固體廢物污染提供有力的支撐,推動危險廢物的監管落到實處。
建立健全固廢管理網絡體系,強化監管力度。生產和生活是產生固廢的二大源頭,要從點源和面源開展監管,建立健全固廢管理網絡體系是強化監管的重要保證。一是要強化環保系統對此的監管力度,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有機的管理網絡,建立專門的管理隊伍,將固廢管理納入日常工作范疇;二是建立健全多部門、全社會參與的管理網絡體系,在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下,衛生部門強化醫院垃圾的管理,工商部門強化對經營者的管理,工業部門強化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監管,農業部門強化對農業上固廢的管理;三是建立社區的社會監管網絡,開展宣傳教育,監督違法行為,協助固廢的收集管理。
(二)加強監管,進一步推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落實。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三化”目標,大力防治固體廢物污染。要加強生活垃圾處置過程的監督管理,鼓勵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加大對企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的檢查監督,對醫療廢物和工業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利用、貯存等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管,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推進固廢防治法的貫徹實施。要加強執法能力特別是基層環境管理隊伍建設,加強人員業務培訓,嚴格執法,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
(三)加大宣傳,進一步增強社會各界的環境保護意識。要加強《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環境教育工作,不斷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要重視對各級領導干部、企業領導層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貫徹實施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責任感,提高治理污染的自覺性,從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抓好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工作。要發揮社會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跟蹤采訪,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
(四)建立和健全固廢處置的技術支撐體系,大力推廣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高新技術。目前我國固廢處置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遠遠落后于實際發展的需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等高新技術開發研究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急需建立一個能夠滿足處置需要、管理需要的技術支撐體系,建議:一是建立以環境監測站為主的固廢(尤其是危廢)鑒別技術中心體系,及時鑒別當地的固廢類型、特性;二是建立固廢處置技術服務體系,定期發布技術研究開發目錄、技術信息,收集國際信息;三是聯合科研院校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對一些產生量大又急需處理的廢物優先開展“三化”研究;四是建立固廢“三化”高新技術推廣體系,將信息、技術、資金和市場諸要素有機結合,加快“三化”科研成果轉化速度。
【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污染防治專業論文提綱08-19
污染防治專業的論文提綱08-19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方法11-13
關于污染防治專業的論文提綱10-05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文」08-18
市服務業調研報告02-14
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12-11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文」08-18
應當如何防治建筑施工噪聲污染?10-06
市經委電子行業運行調研報告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