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資管理調研報告
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簡稱“三資”)是村集體發展的基礎,關系到每個村民的切身利益,本文是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三資管理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農村三資管理調研報告范文(一)
村級“三資”管理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民群眾關心的焦點,也是農經工作的重點,它直接影響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是農村社會安定、穩定的重要因素。自2000年實行“村財鄉管”,20**年推行委托代理以來,其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村集體財產委托代理管理模式,在保持村集體財產所有權、審批權、使用權和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由街道農經辦對村級資金和賬務實行雙代管,村級所有會計事項由街道進行代理,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級財產管理轉變為集中統一核算的管理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全面實行農村集體財產“委托代理”。從20**年7月開始,在堅持集體財產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不變的前提下,按照統一票據管理程序、統一報賬程序、統一操作程序和統一財務處理程序的要求,對全街道13個社區,101個居民小組的村級財產核算等業務由街道(社區)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進行委托代理,各社區、居民小組只設一名報賬員,負責本社區、居民小組財產、單據等財務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規章制度。*街道堅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辦事的原則,先后制定了《*街道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制度》、《*街道集體財務管理流程圖》,《*街道“三資”委托代理管理制度》,以上制度和管理方法從民主理財、收支管理、用款審批、財務公開、票據管理等一系列方面作了祥細明確的規定。結合農村實際,街道農經辦統一制作了村級公務招待費用報銷單封面,村組務工報銷單、村(組)集體用款申請審批表,自辦伙食購物清單等進行票據規范。
(三)嚴格制定日常開支審批制度。嚴格執行支出管理,實行報賬制統一管理,按照“分級審批、分級監督”的原則逐級審批后方可報銷。針對實際,我們在村級財產管理中實行“雙簽制”“聯合審批制”“四級審核辦法”的管理新舉措。“雙簽制”,就是在居民小組支出中除需具備一般要素外,還必須實行書記、主任兩支筆會簽。這樣就有效的避免了“一言堂”現象。“聯合審批制”,就是根椐資金使用大小,按權限實行村級負責人,街道領導分級聯合審批的制度。“四級審核辦法”就是書記、主任雙簽,監委會審核把關,街道紀工委監督,代理中心審核。通過這些新舉措的貫徹落實,較好的提高了我街道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整體水平,基本形成“村財、民理、街道監管和組財、民理、社區監管”的管理體制。
(四)發揮“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的作用。為認真執行財務監督,每個社區及有收入的村小組選任3-5名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理財的程序為: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后檢查。特別是村內農田水利建設、修建和維護村級道路、植樹造林、村莊建設與整治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需要興辦的其它集體生產、生活等公益事業項目,要積極參與,提出意見和建議。在財務事項進行過程中,要切實履行職責,仔細監督財務事項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在財務事項完成后,認真進行檢查,查閱財務會計憑證、賬目、報表、財務公開等財務會計基礎資料,聽取群眾的意見,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一般事項民主理財小組應根椐經濟業務量多少按月或季開展理財活動。重要事項應隨時發生,隨時理財。審核結束后,民主理財小組長要將活動內容記錄在《民主理財記錄薄》上。此外,結合村干部換屆,組織對村干部的任期和離任審計。審計內容主要包括集體資產的管理使用、財務收支以及要求審計的其它事項。
二、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統一。少數村干部對村財街道管一直存在模糊認識,認為村財街道管是削弱了村級權力,有一定的抵解情緒,工作不配合,還有的村認為已經村財街道管了,與他們沒有多少責任了,對村級財務抓的力度輕了,特別是對居民小組的財務一是認為沒有什么收入,有點荒山、荒坡、荒地也比較偏僻,不會變成什么資源,就放松了對這些資源的管理,一旦出了什么問題,也認為不是自已造成的。
(二)村組干部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村組報賬員多身兼數職,均是半路出家,財務知識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票據的合規、合法性進行正確的職業判斷。有的村干部仍保留傳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和發展經濟的辦法。
(三)報銷單據制作不夠規范。少數村組報賬員財經紀律意識談薄,財務管理制度比較松懈,財務報銷制度不夠規范,單據審核把關不嚴,經辦人,證明人手續不全。
(四)民主理財小組發揮作用不大。少數村民主理財小組不是經群眾大會或群眾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而是經干部指定,個別村甚至沒有理財小組成員,村干部直接擔任民主理財小組成員,使民主理財失去本身存在的意義。少數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文化水平低,財務水平有限,不按規定理財,不認真審查單據,不認真履行職責,對工作不負責任,沒有起到監督的作用,民主理財活動不正常,不嚴肅。少數村不按期開展理財活動,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簽,其監督過程只是走過程流于形式。
(五)集體水面、果園、山林等進行發包民主程序不到位。少數村組在處理群眾關心的重大事項時,一事一議程序落實不夠到位,沒有嚴格遵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處理,損害了大多數群眾的利益,容易引發一些矛盾熱點現象發生。
(六)村級財務公開需要進一步落實到位。雖然省、市、縣、街道對村級財務公開的內容、時間、地點、形式和程序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少數村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打折扣。有的村組不按時及時公開,有的村組只是重公開,不重效果,內容形式空泛,沒有讓群眾真正了解到財務公開的實質內容。
(七)街道代理中心自身存在的困難。一是工作經費無保障,《云南省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機構及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相關條例有要求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機構正常運轉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部保障,但沒有得到落實,所以運轉所需的打印費、設備維護費、下鄉車旅費等難于得到保障,工作真是舉步維艱;二是工作量大,但人員少制約會計委托代理工作,13個社區,101個居民小組的賬目由街道代理中心進行代理服務,由于代理中心是掛靠農經站而成立,并沒有成立單獨的運行機構,農經辦還要承擔土地流轉及糾份調解、數字鄉村等一系列工作,如此大的的工作量,導致會計工作銜接不上,從而在整體上影響了對村財的監督與管理工作。
三、完善“三資”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抓好政策宣傳,提高思想認識。采取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以會代訓和下村指導為主要手段,加強對村組干部廉潔自律、報賬員業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使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從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規范村級財務管理,減輕農民負擔,維護集體和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高度來認識村財鄉管的重大意義,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抓好財務公開、健全監督機制。抓好財務公開,是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強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措施。各村組一定要履行好工作職責,規范財務公開制度,按時采取張貼等形式在三務公開欄上進行張榜公開,及時對村民提出的質詢進行解釋,從源頭上杜絕因財務公開不清引發的的各類矛盾糾紛。此外,應加強民主理財小組建設,讓其發揮作用。
(三)抓好“三資”清理和村干部離任審計。在村干部離任審計中,要對本屆任職時所經辦的財務進行認真清理,按照“三清三查”的要求做好村干部離任財務審計工作。即:清理各項往來,審查債權債務是否明確;清理發包款、租憑款、拍賣款等,審查資金用途是否合理;清理歷年遺留的財務問題,審查有無違規違紀行為。在此基礎上,對村級固定資產、債權債務等進行登記造冊,由村委會負責人及財務人員簽字蓋章后,移交村委會檔案管理。
(四)抓好收支管理。一是嚴格票據管理,定期將已使和末使用的票據進行清查,對開出的票據做到票款同行,及時入賬用票據管收入。二是嚴格獎懲制度,對已實現的收入拒不繳入專戶的,要及時查明情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并嚴肅處理。三是加強支出管理,支出單據必須是稅務部門或財務管理部門統一印制的專用報銷單、證明單、收條等,不得以白條或不規范的憑證入賬,嚴禁無票據付款。對每張支出單據,都應對其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進行嚴格審核,不符合要求的單據堅決予以退回,做到“五不核銷”,即:原始憑證要素不全不核銷,不是正規發票不核銷,單據沒有經辦人簽名和注明用途的不核銷,單據末經相關人員審核的不核銷,違返有關財務制度的不核銷。
(五)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管理水平。針對少數村組報賬員素質偏低的實際,一方面應加強對他們的輔導,在報賬時及時對單據及流程方面的錯誤進行認真細致的指正,并告訴其改正方法。另一方面,應當鼓勵報賬員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有條件的鼓勵其進行繼續再教育提高學歷。此外,應適時的組織相關的培訓,及時為報賬員充電,適當考慮增加報賬員的補貼,讓其工作無后顧之憂,更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已的本職工作。
(六)加強協調配合,爭取各方支持。建議“三資”委托代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使《云南省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機構及人員管理暫行辦法》關于財政部門應提供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機構正常運轉所需經費落到實處。橫向加強與財政部門的溝通,縱向積極與上級匯報,爭取在人員上給予一定幫助,創造一個和諧的外部環境,樹立部門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良好形象,強化問題意識和創新思維,著力把問題轉變為思路,把思路轉化為典型,把典型上升為模式,把模式普及成常式。
(七)繼續落實村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及征求民意制度。各村組重大項目、重大活動和公益事業項目的規劃建設,涉及人民的其它事項,必須堅持集體決策和征求民意制度,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事先征求、吸收合理意見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和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原則,大力推進四議兩公開的貫徹執行力度。
農村三資管理調研報告范文(二)
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簡稱“三資”)是村集體發展的基礎,關系到每個村民的切身利益。既是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民群眾關注的重點。做好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對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發展,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近年來農村“三資”管理的有關規定
20**年,農業部下發了《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指導的意見》(農經發[20**]4號),明確要建立健全“三資”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要求要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的指導、監督和服務。20**年,《中紀委財政部農業部民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財會[20**]4號)明確各級紀檢、監察、財政、農業和民政部門要按照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任務分工,在尊重歷史和現實、堅持現有工作格局不變的基礎上,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加強對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在推進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中,必須尊重農民意愿,履行民主程序,依法簽訂委托代理協議,確保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和收益權“四權”不變,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2011年,農業部監察部印發了修訂后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規定》。近幾年,農業部還會同中紀委組織了幾次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檢查和調研。
二、我市農村集體“三資”基本情況
全市18個縣(市、區),294個鄉鎮,3501個村,49113個村民小組,172萬戶農戶,710萬農業人口。據了解,XX縣已由縣紀委組織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網絡監管系統。
1、資金資產管理情況。根據調查,全市18個縣中實行“村賬鄉代理”的村有3310個,占總村數的94.5%,其中簽訂了代理合同的村有1414個,占實行“村賬鄉代理”村數的43.7%。由農業部門代理的有10個縣,其余由財政部門代理。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的村有3372個,占總村數的96.3%。使用農村財務管理部門統一印制票據的村有2486個,占總村數的71%。會計檔案裝訂成冊并按規定妥善保管的村有3372個,占總村數的96.3%。建立了民主理財小組的村有3291個,占總村數的.94%,能夠按規定對財務收支進行審核監督的理財小組有2253個,占民主理財小組總數的68.46%。實行財務公開的村有3419個,其中每季度公開一次的村有2310個,占財務公開村數的67.6%;每半年公開一次村有383個,占財務公開村數的11.2%;每年公開一次的村有726個,占財務公開村數的21.2%。2011年底,全市村集體總資產16.95億元,其中貨幣資產3.75億元,固定資產7.96億元;負債6.86億元,其中當年新增負債1585萬元。2011年,對3127個村開展了村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審計收入總額211980萬元,支出總額186154萬元。查出違紀案件數101件,查出違紀金額229.82萬元,其中已處理案件數70件,受到黨紀政紀處分11人。
2、農村資源管理情況。據調查,全市有262個鄉的2908個村建立農村公共資源管理臺賬,占總村數的83%。XX縣、石城等縣還在鄉鎮設立了農村公共資源監管中心等機構。據統計,全市農村集體農用地總面積434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43萬畝,林地3514.87萬畝,養殖水面39.57萬畝。
3、農村土地承包方面。截止2011年底,我市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村土地面積為4505126畝,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戶數為1593286戶。全市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總數1541857本,簽訂承包合同總數1584056份。土地流轉總面積48.88萬畝,其中轉包17.57萬畝,出租26.32萬畝。有9個縣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委員會,聘任仲裁員37名。全市農業部門2011年受理土地承包糾紛753件,691件調處完畢,其中鄉、村調解646件,仲裁委調解39件,裁決6件。
三、開展的主要工作
1、逐步規范村級會計委托代理。2003年,我市開始推行村級財務“村有鄉管”,全面實行會計代理,經過幾年的努力,代理面逐步擴大。20**年,針對全市村級會計委托代管機構權責不清、代理程序混亂、代理內容不全和截留挪用集體資金等問題,結合中央、省的要求,由市紀檢、農業、財政、民政等四部門共同提出了進一步加強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意見,一是明確了代理服務工作要遵循合法自愿原則,村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松、收益權不變原則,單村設賬、不得取消村集體結算賬戶、資金支取“雙印鑒”的獨立性原則和收支兩條線原則。二是從崗位責任制度、操作流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責任追究制度、財務公開制度等制度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三是對開支原始票據取得、收款收據使用和賬、證、表的形成等進行了規范。四是對代理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提出了要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和農村財會人員上崗證,必須接受會計基礎、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減輕農民負擔政策、農村集體“三資” 管理等知識培訓等要求。通過以上措施,逐步規范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
2、加強了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結合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各地在鄉鎮成立了農村公共資源監管中心等機構,建立了產權登記、經營管理、公開處置等制度。XX市為解決村集體資產、資源存在的產權不清晰、長期閑置浪費、流失嚴重、被挪用占用等問題,建立了“村集體資產監管制度”,由鄉鎮農經辦采取“臺賬式”管理辦法進行有效管理,規范了“三資”管理。為摸清家底,XX縣20**年還在全縣開展了清產核資,通過全面做賬和查閱賬目資料、實地測量、召開村民大會等形式,對131個村集體所有的“三資”情況逐一核實,登記造冊,建立明細臺賬,徹底摸清底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縣以兩辦名義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實施意見》,從民主理財、民主決策、財務公開等方面規范了“三資”管理。XX縣在縣紀委組織下,建立了農村“三資”網絡監管平臺。
3、組織了規范化試點。2008年,我市XX縣豐州鄉農經站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單位。我市以此為契機,組織崇義、寧都等縣選擇了6個鄉鎮作為市級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單位。20**年,又組織各地開展村集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
4、開展了村集體財務審計。結合村委會換屆工作,組織了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專項審計。興國、寧都、瑞金、尋烏等縣還對村集體財務實行了兩到三年一輪審制度,每年抽審部分村集體財務,促進了財務制度的落實。
四、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是體制不順,多頭管理。我市的“村賬鄉代理”起步時基本由農業部門代理。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開展,原由村民繳納的村提留取消,村集體減少的收入由財政轉移支付彌補,財政部門也由此要求由他們代理村集體的賬務。但財政部門代理村集體賬務只是管理轉移支付這部份資金,村集體的其它資金、資產、資源則沒有去監管,而農業部門在財政部門代理賬務后,對村集體的財務管理根本插不上手,摸不清情況,無法履行農村財務管理的職能,最終誰都管不好。
二是農村集體“三資”家底不清。有的村收款不開具統一票據,長期不入賬;有的村資產不納入賬內核算;有的村資源登記臺賬管理不規范,有的還沒有建立。這些都導致農村集體“三資”家底不清。
三是民主監督不到位。有的村沒有成立民主理財小組,有的村雖然設立了,但沒有發揮民主監督職能,甚至有的村民主理財小組的章都在村干部手中。而農業部門由于管理體制原因,再加上基層農經機構不健全,人員不穩定,又缺少監督手段,也難以發揮監督作用。
針對以上問題,要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建議一是要理順管理體制,恢復農業部門管理農村集體財務的主體地位,落實國務院將農經職能納入政府行政職能的要求,以保障有人監管農村集體“三資”;二是要摸清農村集體“三資”家底。要由政府牽頭,安排人員、經費,用一年時間,精心組織一次村集體“三資”的清產核資,以摸清家底,為管好“三資”打好基礎;三是在清產核資基礎上,落實好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四是創新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方式,建立網絡監管平臺,實時監管“三資”變動情況。
【農村三資管理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調研報告03-05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12-23
農村產權調研報告12-22
農村用水調研報告06-21
最新農村調研報告08-25
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08-16
農村學校調研報告05-29
有關農村集體調研報告04-30
農村低保調研報告范文04-20
農村低保的調研報告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