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調查報告1
一、 摘要
社會公德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
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20字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和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人愛自然,保護環境。當提起社會公德,大家都會想到要加強素質修養,提高自身道德素質,都認為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但當我們注意周邊觀察周邊時,總能發現一些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鑒如此,針對調查所反饋的情況,我提出幾點拙見,以其對社會公德的建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而盡綿薄之力。
二、社會公德現狀調查的背景與意義
社會公德作為我們人類生存在這個社會的行為準則,并不如法律對人
的要求與束縛嚴格。但是它是從心靈上對人們的一種約束,某種程度上影響力并不亞于法律法規。社會公德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的大家所公認的道德行為標準,因此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適用度。
如今中國的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逐漸開闊,于是問題也就
逐漸凸現出來。例如乘公交車不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現象、盜竊現象日益嚴重、人們保護環境意識淡薄,以及城市養狗、翻車哄搶等問題都反映出了中國當前社會公德的現狀。下面針對這些社會公德問題都反映出了中國當前社會公德的現狀。下面針對這些社會公德問題,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作如下展開:
(一)、公交現象
盡管日前各大交通公司都已經對乘客出行及安全作了較為周密的部
署,但還是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根據調查顯示,76%的人愿意主動讓座,17%的人看情況而定,4%的人卻不愿意主動讓座。老年人以及相應的弱勢群體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社會需要重點保護的對象群體。尊老愛幼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有義務去將這種美好的社會公德發揚光大。我們每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都將經歷從幼年到青年再到老年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無論是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我們都沒有理由在面對老年人乘車沒有座位的時候表現出無動于衷與漠視的態度。
(二)、環境現象
環境問題一直是我們很重視的問題。根據調查顯示,在環境保護意識
方面,13%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識很強,76%的人認為一般,但也有11%的人認為環境保護不重要。在仍垃圾方面,82%的人不會亂扔垃圾,4%的人卻說會亂扔垃圾,還有些人說偶爾會。在垃圾分類方面,79%的人認為垃圾直接就倒,無需分類,21%的人認為要分類后再倒。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同學們的環境意識還是很薄弱的'。
我們說要保護地球從我做起,我們說要每個人為拯救環境出一份力,
可這都因為表面的渺小而漸漸被人們忽視。不如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重拾社會公德心與自我道德意識,逐步恢復我們良好的社會道德秩序,以此來推動我們環境事業的發展,最終實現保護地球拯救地球的宏偉愿望。我們拾起一份公德,也就是拾起一份希望。
(三)、交通現象
公共交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根據調查顯示行人和騎車人在遵守交通信號燈方面,43%的人經?吹接腥瞬蛔袷匦盘枱簦33%的人是偶爾看到不遵守信號燈的人,18%的人總是看到,而只有3%的人極少看到不遵守的人。通過在遵守交通信號燈這一方面的調查我們發現人們的交通意識淡薄,因此,我們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提高自身的交通意識,加強社會道德建設。
三、加強社會公德建設的措施與方案
社會公德是現代社會公共生活的行為規范,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關系緊密。社會公德建設要從民主和法制建設的角度出發,培養公民的公德意識和公德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德水平。
(一)、培養社會成員的公民意識
社會公德與公民素質有關,目前我國公民的公民素質還不成熟,這種不成熟首先體現在公民意識上面。而公民意識的缺乏又與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太長和現代社會的歷史太短有關。當前,在進行社會公德建設的實踐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培養公民意識:平等意識。平等的身份是每個公民的共性,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一般很難看到或意識到這種共性。人們往往看到的是角色差別和經濟實力的差別,從而導致民眾根據不同的角色和地位來劃分權利、義務,然后按照自己的地位來認領自己的一份。因此,
道德調查報告2
一、前言
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
二、調查背景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于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近年來,有關大學生道德問題的事件層出不窮。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三、調查方式
發放調查問卷
四、調查問卷
見附錄。
五、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主要是蘇州大學本科生,另外包括一些其他大學學生。
六、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66份,有效問卷66份。
七、結果分析
。ㄒ唬、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素質
從下圖可以看出,對各種素質的投票數量相差不大。可見,同學們認為,大學生還是應該具備各方面的素質。這也折射出,在這個快速而全面發展的社會中,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具有優勢的。
同時,從下圖看出,雖然各素質的票數相近,可是誠實守信的數量還是最高的,這與現在所提倡的社會風尚也是相一致的。另外,遠大抱負的投票量也很高,這說明我們大部分同學還是很注重個人修養的。
從結果看,當代大學生還是很重視個人修養的,希望自己能夠具備各方面的素質,希望自己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ǘ⒌赖碌闹萍s作用
從上圖的結果,我們看出絕大部分人認為道德對我們的制約作用在逐漸減弱,少部分人認為道德還有很大的制約作用,還好沒有人認為道德對我們沒有制約作用。從這個結果來看,我們大部分人的道德意識在減弱,導致了道德公信力在下降,從而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有違道德的事件也就在預料之中了。
道德的制約作用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傳統道德不能及時的豐富與發展,現代道德的不完備等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道德的公信力在下降。
道德的公信力在下降應該喚起我們的思考,我們應該想想道德的制約作用為什么在下降,在平時生活中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違道德等方面的問題。
。ㄈ、大學生的道德意識
道德的制約作用作用很大18%作用在逐漸弱化82%沒任何作用0%從上圖結果看出,整體上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并不強。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為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很強,大部分人認為大學生的道德意識不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道德意識表現得不明顯,還有人認為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很弱。這個結果應該是令人堪憂的,我們一直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提倡提高個人修養,然而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意識為什么會這么低呢?大學生道德意識不強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F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物質需要的不斷提高,物欲的膨脹應該是主要原因;其次,各種不道德事件的不斷上演,人們迫于生計而采取的不文明做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對這個結果我們應該深入思考,我們該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識,這不僅僅是每個大學生應該思考的,同時也是學校應該思考的,社會各界為提高大學生道德意識也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
。ㄋ模、社會公德
調查中,不少題目都涉及到了大學生社會公德心的問題。
在談到別人的利益受到傷害自己該怎么做時,大部分學生還是表示盡力幫助(比例為54.5%),少部分學生表現出隨大流的做法(比例為22.7%),少部分學生處于一種彷徨狀態(比例為13.8%),只有極少部分學生表現出不顧一切挺身而出或一旁觀看(比例分別為4.5%)。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還是能較好的處理自己以及別人受到的傷害,但是又少數比例同學的做法還是應該糾正的。
在談到見義勇為的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可敬但不可學,這說明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是有的,同時自我保護意識也很強,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更多的還是想到了自己。在談到比較貼近我們大學生的兩個問題時,其結果并不是很好。
對“課桌文化”的態度。態度蠻不錯的,有品味。
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不道德的行為,自己從。
來沒做過比例18.20%,18.20%,63.60%對公共場合戀人親熱行為的態度。
態度贊同反感,認為有傷大雅無所謂。比例4.50%36.40%59.10%
有關“課桌文化”,竟然有接近40%的同學表示不錯或是干過此事:對于公共場合親熱行為,有接近60%的人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哈爾兩個比例都說明了大學生對于自己的一些日常行為不能很好的重視,這樣勢必會使我們的校園文化受到影響。
我回到社會生活可能會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的結果顯示,當我們大學生從校園生活回到社會生活中時,許多做法、細節就變得很符合道德規范了。例如,90%以上的同學都能在購物時主動排隊,在公交上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讓座。但是,由數據看到,大學生的總體環保意識不高,在遇到別人亂扔果皮紙屑時,竟然有60%以上的人選擇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態度,僅有5%的人會將其撿起來丟到垃圾箱中。
在誠信方面,大部分學生都做得可以,當別人多找零時,大部分人會主動退回?荚囍校芏嗳藢ψ鞅仔袨楸硎痉锤。
在談到職業方面的問題時,一半以上的同學表示畢業以后不會選擇教師這個職業,還有30%多的同學表示不確定。可能受多年來畸形教育影響,使得我們大部分學生對教師這個職業不感興趣,同時這也表現出我們大學生缺乏與社會的溝通交流。在職業道德方面,絕大部分同學還是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與我們平時的活動是分不開的。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并不是特別強,在有些方面做的還可以,這些方面大多設計自己的切身利益或是個人形象,在其他方面則需要進一步加強。
。ㄎ澹、影響思想道德形成的因素
從分析結果來看,環境對大學生道德規范的形成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比例也比較大,然而學校教育的比例卻較小,這也說明學校應該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八、原因分析
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長長期過分溺愛,使當前部分大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四是就業體制的不完善及觀念的落后,阻塞著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侵蝕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社會上流行的功利價值取向影響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比如對于考試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錯的,但為了成績還是會無奈的去做。
二是思想觀念與實際行為的分裂;
三是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認識有不穩定性、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因素比例學校教育,包括老師的影響,4.50%家庭教育,包括父母的言傳身教,27.40%周圍環境及朋友的影響,63.60%媒體,如影視作品等,4.50%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九、意見與建議
1、以正面教育為導向
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樹立正確的觀念
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并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遵循思想道德原則
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使大學生的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基礎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針對性原則、社會性原則。
4、家庭、學校、社會、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家庭教育對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么有的學生勤奮刻苦懂禮貌,修養好,深得教師的喜愛,有的學生則相反,這很大程度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中,應作出榜樣,提出要求并嚴加管理。學校教育要堅持習慣養成教育,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習慣養成教育,也就是要逐漸培養大學生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深化實踐教育,在大學教育中,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也不僅僅要具有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的意識和品質,還應采取措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另外,社會這個大環境也應相應正確輿論導向,并及時樹立典范,只有這樣,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十、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我看到了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還有待加強。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更加認真的遵守好社會道德準則,做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大學生。關于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問卷。
尊敬的同學:
您好!
很抱歉在百忙中打擾到您,我深表歉意。希望您能抽出一點寶貴時間,協助我完成這份調查問卷,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本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所做的調查僅供研究使用,請您安心填寫,再次向您表示誠摯的謝意。
基本情況:性別(打“√”)A、男B、女
就讀專業年級:
1、你認為大學生應該具有下列哪些素質?(多選)()A遠大抱負B才華橫溢C誠實守信D成熟穩重E熱情大方F謙虛好學
2、你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A作用很大B作用在逐漸弱化C沒任何作用
3、你認為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A很強B不怎么強,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不明顯C較弱
4、當別人利益受到威脅時,你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會如何?()A不顧一切挺身而出B盡自己最大力量給予幫助C別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D在一旁觀看E說不清
5、當有人見義勇為時,你會覺得()A可敬B自愧不如C可敬不可學D傻冒
6、你覺得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的責任意識()A強B不強
7、你對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有何看法?()A蠻不錯的,有品味B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C這是不道德的行為,自己從來沒做過
8、你會自覺排隊購物嗎?()A會B不會C隨別人
9、別人多找你零錢時,你會主動還給對方嗎?()A會B不會C有時會
10、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你會怎么做?()A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B上前制止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道德調查報告3
摘要:當前社會意識形態多元化的形勢之下,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識沖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感恩,作為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現如今也是對青少年及青年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點。調研山東中小學、大學等相關教育部門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以及人民感恩意識與道德調查活動能深入了解青少年及大學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識現狀,從而根據調研結果分析,探尋感恩教育意識的著手點,幫助青少年,大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促進學校完善道德教育理論,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一、感恩意識現狀
學生感恩意識調查表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感恩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品質,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學生們普遍認為,受人恩惠理應表示相應的感謝。但是,在感恩對象及怎樣感恩方面,學生們的認識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應感恩父母,而對父母表示感恩的方式僅限于做家務活或者好好學習以及掙錢孝敬父母;其次,近一半學生表示應感恩老師,但是很少學生會真正對老師表示感謝;再次,少部分學生表示出應對同學表示感恩,他們認為同學之間沒有必要表示感謝,最后,對于其他較為陌生的人給予的幫助,學生們表示應知恩圖報。
二、調查分析
當前青少年及大學生對父母老師及他人的感恩意識較強,但仍存在不知感恩的情況,分析原因如下:
1、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個孩子的第一個教育者,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家庭的感恩教育對于學生能否形成正確的感恩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感恩教育家長調查問卷分析,當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對孩子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注孩子的思想心理狀況,對孩子的德育就更少了,這是當前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大部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意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采用說教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感恩意識的教育,而很少有家長選擇以實際行動為榜樣或與孩子進行民主的交流,而且,家長們覺得兒童上學期間的感恩教育活動都是形式主義,沒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若提及與感恩相關的話題也都是教育學生工作后掙了錢孝敬父母,這是學生認為感恩父母要在物質上感恩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留守青少年越來越多,他們大都跟隨祖父母生活,備受祖父母疼愛,而祖父母對于這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以上各種情況,使得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缺乏責任感,于是只考慮自己,難以顧及他人,這些都是青少年感恩意識薄弱的原因。
2、學校原因
學校教育是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學校教育的過程中,總是單純的向學生灌輸感恩理論,很少讓學生真正調查起來,且多數的學校德育教育是在應付上級檢查的情況下進行的。
目前,學校對于學生道德行為方面較低,許多基本的文明習慣也被列為行為規范,學生只是一味的記背條文,而不從自身做起,更感受不到感恩的現實意義,使得學生的道德水平出現滑坡。
3、社會原因
當前中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形勢下,社會物質化傾向愈演愈烈。人們強調金錢的追求與享受,以至出現見人摔倒不扶怕自己學雷鋒反被人坑的情況出現,社會對與感恩意識的宣傳過于缺乏,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學生懷有崇高的感恩精神是不現實的。
三、調查建議
根據學生感恩意識的調查結果及分析,提高學生感恩意識,促進青少年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加強家庭的`感恩教育
家長應以正確的標準評價孩子,須知,成績好壞不是判斷一個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孩子不應只追求學習成績,還應注重孩子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使孩子以感恩的態度對待他人,對待社會。對待孩子不應一味的溺愛,有求必應,這樣只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他人。
2、學校注重學生感恩調查的培養
長期以來,在學校調查中,經?梢愿惺艿降氖菫槭聞斩賱,對學生考分、評比、獲獎等可見成果的關注而忽視了學生和教師在學校中的生存狀態與生命質量的提升。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升華為一種關懷,它比知識更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和諧發展,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自身的素質。具有關懷品質的教師,他們關注的目光不是指向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指向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態度和積極向上的自我觀念,堅持他們的學業努力和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各個方面。這樣,教師對學生的友善態度,對個人的關心以及人際間合作的教育風格,對學生的智力行為會產生大量積極肯定的影響。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因材施教,逐漸讓學生意識到“關心他人實際上是關心自我的繼續”,從而使“學會關心”成為自覺意識的行為。
3、家長與學校進行良好的溝通合作
作為社會人,青少年是否能與人和諧相處,關系到他們的人際關系,也影響著他們的幸福指數。家長是家庭氛圍的主導力量,父母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為孩子學習、理解和處理情緒提供良好榜樣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是一種與人交往的職業,因此,與學生的交往能力便成為教師重要的職業技能。,它不僅關系到知識傳授的效率,同時也關系到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在與學生的交往活動中,善于溝通和理解應該成為教師的必備素質,教師應成為學生可信賴的對話者。
4、讓青少年走進社會,了解現實,感悟人生。
人是社會實體,社會現實能直接影響個體心理或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適宜的情境,他們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青少年由于課業負擔沉重,加之家長為其代勞一切生活瑣事,使他們對社會及家庭缺乏真實的了解和本質的認識;對父母付出的辛勞沒有感恩意識,不知道社會生活中有許多深陷困境的人需要幫助,缺乏必要的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社會和學校有責任通過組織一些“修身立人”的調查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以志愿者、社會義工的身份)到孤老病殘家中送愛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在家幫父母做家務,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從中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偉大;增強學生的愛國、愛人民的意識,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培養創新意識和調查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體會成長的感覺。
四、調查總結
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被充分繼承和發揚。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更應將這一品質充分發揚,落實到行動中去,以實際行動將感恩進行下去。
道德調查報告4
目前,全國在校中職生有2000多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人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源源不斷地充實到各條戰線的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產業大軍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為全面把握廣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簡稱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和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情況,研究制定加強和改進中職德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廣東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處和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自20xx年聯合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
整個調研共有21個地級市的69所中職學校和省直屬的23所中職學校參與,回收學生調查問卷8200份、教師調查問卷2460份,同時獲得各市教育局、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總結報告123份.調研組還集體到8個地級市的20多所學校進行田野調查,調研組部分成員利用暑假到18個地級市為德育課教師培訓班授課的機會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后召開地級市教育局、中職學校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領導以及中層管理人員、學生的座談會46場,有800多人次參加.
參加抽樣調查的學生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現在為一年級學生的占44%、二年級學生的占49%、三年級學生的占7%;獨生子女占17%,來自農村的占45%,來自縣城的占19%,來自地市級城市的占9%,來自廣州、深圳的占27%;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34%,3000元至6000元的占30%,6000元至1萬元的占19%,1萬元以上的占17%;生活費主要來源靠父母的占79.5%、來自親友支持的占4%、來自學校和國家資助的占2%、靠自己打工的占3%、靠借貸的占0.5%、11%靠其他來源;原本想升入普通高中的占49%、想升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占51%.
通過調研,我們深切感受到,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主流積極向上,但又存在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需要全社會高度關注、熱情關愛、真切關心,需要中職學校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強教育、管理和服務,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早日成才,促進廣大中職學生順利就業、努力創業、成就事業.
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呈現昂揚奮進的喜人氣象
調查表明,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他們活躍在各行各業,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為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奮斗著、貢獻著.調查發現,廣大在校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主流積極、健康、向上,表現出昂揚奮進的喜人氣象,給人以自信、陽光、可愛的美好印象.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追求進步,熱愛國家,擁護改革開放政策.調查顯示,71.4%的學生認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歷史的選擇;91%的學生對當前我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充滿信心;90.2%的學生贊同個人利益應服從國家、集體利益.
文明禮貌,遵紀守法,注重學習.調查顯示,多數學生認為德育工作對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占67%),大部分學生認識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有70%的學生認同“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的觀點;78%的學生認同“遵守社會規范是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的`觀點.這些說明學生比較注重道德素養和道德習慣的養成.調查顯示,中職學生法律素養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增長,71%的學生對“只要不出事,沒必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觀點表示反對;80%的學生對“為了得到對我有用的東西,有時我寧愿觸犯法律”的觀點持反對意見;76%的學生對“打架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的觀點持反對意見;74%的學生對“我覺得破壞公共財產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觀點表示反對.
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積極參加公益活動.77%的學生認同“我愿意從我做起,關心他人,關心社會”;80%的學生認同“當學生有困難的時候,我愿意盡我所能幫助他”的觀點.廣大中職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在為社會服務中鍛煉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樂昌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利用專業優勢,堅持常年雙休日在社區提供維修家電等服務,深受廣大群眾好評.廣東粵劇學校為一名患重病的學生舉行“愛心捐款”活動,短短兩天收到3萬多元.汶川地震后,很多中職學生踴躍捐款.
努力學習、鉆研技能,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強.調查發現,他們學習起自己喜歡的專業技能非常用功,不少學生雙休日、節假日在實驗室、操作室度過,渴望早日掌握專業技能,為將來順利就業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他們對實驗、實訓、實習等各種實踐活動都很感興趣,在實踐活動中激發了創造的靈感,技術作品不僅在全省、全國科技大賽中獲獎,而且有的申請了專利.僅順德區陳村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就有500多人次獲得專利證書.
吃苦耐勞、踏實肯干,適應能力較強.他們不怕吃苦,做事認真,積極向上,自強不息,受到學校教師的贊揚,受到實習單位的好評,受到就業單位的認可.如揭陽市綜合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進入工作狀態迅速、吃苦耐勞、尊重師傅、團結工友,被稱為“標準的小工友”,受到企業的高度贊揚,很多學生畢業后順利留在企業工作.
多才多藝,富有個性,市場意識和現代意識較強.進校后,教師的關愛讓他們感動,教師的鼓勵讓他們看到希望,潛力得到挖掘.他們的多才多藝得以展露,得到認可,品嘗到成功.如肇慶市工業貿易學校組建的學生百人藝術團,多年來堅持送文化下鄉,受到社會各界好評.東莞衛生學校的學生們積極參加科技夏令營活動,了解高新技術力量,努力做合格現代人.
一些中職學生存在令人擔憂的思想道德問題
缺乏自信,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對未來感到迷茫.有些學生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認為自己學習基礎差,前途渺茫.有些學生理想觀念過于現實,追求實惠,擇業取向偏重經濟利益.有的學生對就業競爭的嚴峻形勢估計不足.有的學生對專業學習和文體活動沒有興趣,在班集體中做“邊緣人”.這些學生大多把時間、精力浪費在網絡游戲上.調查顯示,只有58%的學生能夠根據將來社會的需要來選擇自已的職業,有39%的學生認為以后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輕松和穩定,有35%的學生不愿意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對自已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的占51%.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對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對未來感到迷茫.
前期學習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果不佳.一些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差,不會學習.進入中職階段后,他們對全新的課程學起來更感費力,尤其是文化基礎課,如數學、英語等課程普遍較差,以致影響到他們對新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的學習.有的學生來校讀書是迫于家長的壓力或是考不上高中的無奈選擇,厭惡課堂,厭惡學習,上課睡覺、精神不集中、玩手機的現象時有發生,使得近年來有的學校每學期有10%左右人次的學生補考或重修課程.調查顯示,有21%的學生表示學習缺乏針對性,帶有盲目性;有26%的學生認為一定要老師不斷督促才能學好;有21%的學生不喜歡或比較不喜歡所學專業,說明入學時對專業的選擇帶有盲目性,或者根本不是自己選擇的專業.還有18%的學生選擇了“只要條件允許,能逃的課我都逃”,說明一些學生對學習靜不下心、鉆不進去.
思想波動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低,自我約束力不強.調查顯示,只有51%的學生認為遇到困難時能夠堅持到最后勝利,有34%的學生表示不能堅持到底,與占35%的學生不愿意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工作”、占37%的學生做到“經常猶豫”相佐證,反映出一些學生害怕吃苦、遇事猶豫、意志不堅定、缺少青春的朝氣和勇氣.81%以上的學生希望通過自身努力贏得更多尊重,反映出大多數學生有很強的自尊心,但是有53%以上的學生“擔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反映出部分學生內心顧慮重重,心理防線比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家長的嬌生慣養,加上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缺乏艱苦奮斗、勇于創業的精神.有的學生因為家庭生活條件的優越導致意志力脆弱,心理發展不成熟.
不太了解行業道德規范,社會責任感不強.調查顯示,有17%的學生認同“有時用說謊來逃避懲罰”的觀點,反映出一些學生在對待學習任務等方面不能夠做到誠實守信,有得過且過的思想傾向和表現.有12%的學生認為破壞公共財產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同時,對今后從事行業的道德規范,只有44%的學生有所了解、35%的學生持“不確定”態度、21%的學生對此不了解,這充分說明了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學生還有雙重道德標準,要求他人遵守紀律,關心集體,卻一切為自己著想,自私自利,對集體和公共事物漠不關心.一些學生希望擁有一切,但不懂要為他人作奉獻或犧牲;渴望得到別人理解,但不懂得體諒別人;缺乏感恩意識,認為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缺乏責任意識,認為社會的不良風氣、環境的惡化、他人的不幸是別人的事情,沒有認識到“我”的發展與他人、社會、自然的發展息息相關.
人際交往能力欠缺,孤獨感較強.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和老師、家長、同伴關系比較融洽,所占比例較高.但是有30%以上的學生“在學校感到孤獨”、10%以上的學生沒有“很談得來的朋友”、10%以上的學生當同學有困難時不愿意盡力幫助.這說明在中職學生中有一部分比較孤獨,有個別學生非常孤獨,沒有知心朋友,也不愿意結交朋友,自己封閉自己.有18%以上的學生“不喜歡我的班級,更不可能為它付出”,13%以上的學生對教師不太尊重.這說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工作還存在著不扎實、不深入等情況.調查顯示,有13%以上的學生與父母溝通不好,關系不很融洽;29%的學生“不會主動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這充分顯示出家庭教育問題需要引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更大關注.
個別學生不良習慣、不良行為較多.調查顯示,考慮到有10%的學生選擇了“不確定”的因素,仍有超過12%的學生認為“破壞公共財產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超過17%的學生認為“只要不出事,沒必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有超過18%的學生“不能處理好我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有超過10%的學生“為了得到對我有用的東西,有時我寧愿觸犯法律”,有超過27%的學生“不知道學校有關違紀處分規定的大概內容”.
加強與改進中職學校德育的發展構想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是喜悅與憂慮同伴、機遇與挑戰同存、希望與困難同在.要破解中職德育的難題需要構建一個“大德育”的建設框架,需要營造“大德育”的環境,需要構建富有實效的長效機制和系統工程.為此,我們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經驗與教訓,提出加強和改進中職德育工作的發展構想.
一是明確一個育人目標.有德有才重點用,有德無才培育用,無德無才棄之不用.這是很多企業的用人理念.因此,中職德育工作要堅持以學生成人成才為第一要義,堅持這個第一要義就要強調以學生成人成才為根本目標.
二是把握兩個育人基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這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也是區別于其他學校辦學要求的育人基點.這兩個育人基點的把握情況是檢驗中職德育工作實效高低重要,也是反映中職學校在社會上的認同度、知名度的主要因素.
三是樹立三個育人觀念.加強和改進中職德育工作,要強化和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實踐育人觀、和諧法治觀,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觀念的大更新帶動中職德育工作的大發展、大跨越.影響中職教育科學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對中職生的不公正、不客觀,甚至是錯誤的評價.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包括多元化人才觀、差異性評價觀、發展性教育觀、人性化服務觀等在內的正確中職學生觀.教育工作者充分考慮并圍繞學生的特點去開展工作,通過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體育活動去教育和引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等綜合素質.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慮中職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點和行為習慣,加強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諧教育等,給予學生以人文關懷.要加強民主法治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讓學生在民主法治、和諧幸福的環境中文明有序地學習和生活、成長和發展.
四是落實四個育人環節.要落實全員、全程、全方位和全面素質的四全育人環節,構建大德育工作體系,營造大德育工作氛圍,實現大德育工作效果.學校所有部門、所有教職工都負有育人職責,同時家庭親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育人責任,社會各界成員都有育人的職責.“全程育人”要求在中職生學習成長的全部過程中都要加強德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要求在學校、家庭、社會這個大環境中,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措施,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化地對中職生實施德育.“全面素質育人”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按照“揚長補短”的原則和“德技雙高”的要求,促進中職生的潛能得到不斷開發,創造力得到不斷激發,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五是統籌五個育人關系.要將德育工作與教學科研結合起來,教學工作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向教學工作滲透,將德育工作與教學工作有機結合,形成雙向滲透的良性循環機制和態勢.要將德育工作與學生管理結合起來,學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情,嚴而有度、嚴而有序,通過多種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讓學生在養成教育等方面有明顯的收獲.要將德育工作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結合起來,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特色鮮明、氛圍濃郁的校園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張揚個性、增強才干.要將德育工作與學生實訓實習結合起來,認真做好學生在實習實訓中的教育、管理、服務、維權等工作,使學生在濃厚企業文化的熏陶中感受企業文化氛圍、領悟企業精神內涵、培養職業道德、提高職業能力.要將德育工作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要加強與學校、家庭、社會相關組織和單位的聯系與溝通,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讓廣大中職生在學習中無后顧之憂.
六是加強六個育人建設.即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使德育隊伍能力更強;加強德育課程建設,使教書育人水平更高;加強管理服務建設,使教育引導效果更好;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文化育人影響更深;加強實踐基地建設,使實踐育人作用更大;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使德育工作進展更順,以促進中職德育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
道德調查報告5
摘要:職業道德,是社會上占主導地位的道德或階級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共同體現,是人們在履行本職工作中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它要求不同職業的人們恪守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準則,為了了解不同職業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看法,我們小組于2o11年1月6日在樂山陽光廣場進行了一場社會實踐調查,以調查問卷、詢問和交流的形式進行了調查,了解了不同職業的職業道德標準,以及對標準的一些看法,讓我們明日了不管從事任何職業都必須遵循各自相應的職業道德,從而促進個人自身的發展,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職業道德遵守看法調查發展進步
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調查。剛剛接到關于社會實踐的學習任務時,大家心里都忐忑不安,因為這是從小到大的第一次由自己策劃并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沒有經驗,不知該從何入手,后來,經過李老師的指導。我們先在班級上進行了討論,并且自由分組,由我和唐志江、曾宇、曾媛、徐迪、翁星玥組成了調查小組,由唐志江擔任小組長。接著,就為設計調查問卷進行了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搜集問題,打印問卷。原來不熟悉的同學漸漸變得熟悉起來,大家互相幫助、相互交流,成為了一支強有力的小組,調查問卷也在我們的相互配合下完成了!不知不覺就臨近了期末,大家決定在1月6日進行社會實踐調查,地點選擇在了離學校較近,人流量較多的陽光廣場。早晨,早早的起了床,匆匆吃過早餐后,大家就在操場集合,檢查完準備工作后就統一出發了。一路上就在想詢問的方式,交流的語氣,大家相互充當了調查者和被調查者的角色后進行了現場模擬訓練,心里也算是有了一些小小的自信,在大家的交談中,我們很快就來到了陽光光場,人很多,很熱鬧,有擺攤賣小吃的商販,有休閑的老人,還有來去匆匆的`行人!面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我們都開始有一些膽怯了,不知道該怎樣去進行交流和問卷調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也希望有人能主動站出來承擔這項艱巨的任務,為了讓組長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我們一致讓唐志江進行第一次的調查。大家跟在他的身后為他鼓氣,他也鼓足勇氣向迎面走來的一個中年男子發了一張問卷,并做了自我介紹,請他配合我們進行調查,他停下腳步,看看手機,說自己有事,不能耽擱,于是匆匆而去,我們都只有無奈的看著他離開,唉,出師不利呀!大家都有些灰心喪氣了!只好坐下來反省,他為什么不配合我們呢?可能是我們的語氣吧,但我們很親切呀,是我們沒有表達好調查目的嗎?但我們進行了很多次的模擬訓練呀!最后,大家都一致認為是他的確有事吧!以此來進行自我安慰。大家沉默了一會兒,又鼓足了勇氣,這時我們發現了對面木凳上有一個客貌和藹的老人,大家對這位老爺爺充滿了希望,認為他一定會配合我們的調查,于是都信心滿滿的走了上去,與老人交流了起來,老爺爺也笑呵呵的配合我們進行了問卷的填寫,在交流中,我們得知他是一名政府機關的退休老干部,今年七十多歲了。他給我們講述了他的一些工作經歷,對職業道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必須要廉潔奉公,一心為人民服務,還提到了焦裕祿、孔繁森等一些優秀黨員干部,同時指出了當今社會上一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假公濟私、以權謀利,損窖人民的利益。的確,當今社會是物欲橫流,一些人經不起權勢、金錢的誘惑,違背了職業道德,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也體現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在大家的交談中,時間已過了二十分鐘,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我們向老爺爺表示了謝意,不舍的同他告別了。
在公交站牌下有許多等車的乘客,我們大家都走了過去,看見一個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女孩,并且和她進行了交談,我們作了自我介紹,她在聽了我們的介紹后驚訝了,原來他也是一名大學生,就讀于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是我們的校友,在后來的交流中輕松多了,他很快填完了問卷內容,他讓為我們學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作為一名學生,應該認真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孝敬父母。是呀,這些基本的準則又有多少人遵守了呢?校園中仍然存在著虛度光陰、不學無術等一些違背學生要求的行為。話還沒說完,公交車就來了,她和我們匆匆告別后就跳上了車,我們也同她告了別。這次的調查也還算順利、大家的信心倍增了,之前的膽怯也少了許多。
后來,我們來到了一個水果攤前,向攤主展開了調查,她是一位中年阿姨,她得知我們的來意后,也積極的配合我們的調查,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在我們的講解下,也順利填完了問卷,她認為,一名商販,最重要的是誠實守信,不能短斤缺兩,欺騙顧客。
在過馬路時,我們發現了一名身穿制服的交警叔叔,于是我們走上去,想對他進行調查,可他很抱歉的拒絕了我們,說工作很忙,然后又開始指揮來往的車輛。是呀,陽光廣場是幾條路的交匯點,車流量大,交警的確沒有過多的時間配合我們的調查。我們都很理解,也讓我們知道該怎樣去尋找調查對象。
在搜尋調查目標時,發現了廣告牌下有一個三輪車師傅,似乎在等待乘客,我們一起走了上去,做了自我介紹,說明了來意,他也配合我們填完了問卷,也簡單的談了對職業道德的看法,他認為作為一名三輪車主,要做到服務乘客,信守承諾,遵守交通規則,他也談到了一些三輪車主為了利益,欺騙外地乘客,使自己不僅違背了職業道德。也紿城市的聲譽、形象帶來了極大的損害。他還給我們講了一些實例,然后就騎著車和我們告了別。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我們的調查任務也結束了,帶著勝利的喜悅,大家走進了一家飯店,小小的慶賀一下,慰勞辛苦了一上午的我們。大家坐下后,都對今天的調查進行了名自的發言,以為這次活動也算是比較順利,雖然出師不利,但大家也沒有氣餒,而且大家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配合得很好。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提高了與他人的交流技巧與能力。也使自己變得更加開朗。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不同的職業都有不同的職業道德,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遵守各自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道德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守職業道德,不僅有利于自身的發展,而且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防微杜漸,吸取教訓,不能讓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成為我們人生的絆腳石。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的職業是學生,就應該認真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孝敬父母,摒棄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陋習,讓自己成為現代化四有新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強有力的接班人。因為是第一次進行團隊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問卷問題的設計不夠周密、完善;在選擇調查對象時,有些沒有注意地點、場合以及對方的特殊情況;對整個社會實踐活動計劃也不是很完整。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相信下一次的任務一定會更加滿意、更加成功,我們這個小組也一定會更加團結、更加優秀!
道德調查報告6
一、家庭道德建設組織情況
截至目前我區建立由婦聯、關工委、教育局和10個鎮街為一體的家庭道德建設領導小組一個、家庭道德建設指揮中心一個、家長學校29個、家庭教育講師團一個、教師56名、家庭教育志愿者70人、每個家教基地每年培訓家長三次,培訓家長達300多名。
二、家庭道德建設陣地建設情況
。ㄒ唬⿱D女之家建設
xxxx區婦女之家建設工作在省、市婦聯的領導下,堅持“組織、活動、制度、場所”四方面下功夫,在全區60個行政村和29個社區建立了89個婦女之家。
婦女之家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利用居民家庭陣地,不斷增創“巾幗綠色家庭”和“文明之家”創建活動,開展“綠色進家庭”“巾幗綠色園區”“文明樓院”、“文明社區”等創評活動,有效推動家庭道德建設。
(二)兒童之家建設
xxxx區婦聯向上爭取資金建立省級兒童之家2個,即:正岔街道立新村兒童之家、城墻街道金楓社區兒童之家。自建兒童之家3個,即:大陽岔路莊子村兒童之家、xxxx街道大華村兒童之家、xxxx街道富強社區兒童之家。
xxxx區兒童之家活動開展以推動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兒童課外教育工作為主,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的場所,搭建一個與家長、兒童、專家、志愿者交流的互動平臺,以保護兒童權利和促進兒童健康科學發展。
。ㄈ┘议L學校建設
xxxx區婦聯與教育局、計生局聯合組建家長學校35個,主要分布在各個學校、村、社區婦女之家。
在家長學校開展了《教育輔導孩子的方法》、《初高中生的飲食安排》及《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關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律法規學習活動,從而改變廣大家長“孩子教育主要靠學校和老師”的陳舊觀念,提高了他們科學育兒水平。
。ㄋ模┧狞c半小課桌建設
20xx年xxxx區婦聯就建立了留守兒童信息庫,并在xxxx街道大華村建立了“留守兒童小課桌”后改名為“四點半小課桌”。20xx年,區婦聯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四點半小課桌”經驗,截止目前我們在全區以各種形式開展的小課堂已經有82個。
“四點半小課桌”以志愿者任輔導老師,開展以家庭教育、學習輔導為主,人文關懷為輔的形式,對附近兒童提供實質性的精神幫助,
三、家庭道德建設活動開展情況
。ㄒ唬┥钊牖鶎樱e極探索,努力營造有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每年,區婦聯下發了xxxx區婦女家庭道德建設工作要求,讓各成員單位進一步明確本部門工作重點和工作職責,制定工作任務和目標。為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后,xxxx區婦聯都要組織開展關愛兒童的各種活動。為孩子們帶去節日禮物的同時,還和他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他們的節日,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各鎮街和各成員單位也各自開展“關愛春蕾女童和留守兒童”的活動。
。ǘ幦≠Y金,建立兒童之家為家教工作構筑活動陣地。
20xx年和20xx年區婦聯借助省級兒童之間建設的機會,我們向省婦聯爭取物資及資金12萬元,建設省級兒童之家2個。
現在家長非常同樣注重孩子的教育,但很多的家長不知如何和孩子溝通,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為了解決她們的困擾,我們利用農閑期間為家長舉辦培訓班,主要從家長們關心的問題講起,如: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等等。在平時的雙休日期間和寒暑假期間,愛心姐姐和知心哥哥輪流輔導孩子們學習,孩子們可以將作業帶到兒童之家,遇到難題可以請教她們,遇到較難的問題,愛心姐姐和知心哥哥將引導孩子上網查詢。
。ㄈ┮劳休d體,努力提高有利于家教發展的道德水平。
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好與壞,關系到祖國的前途。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xxxx家庭教育的工作水平,xxxx區婦聯開展“愛媽媽、愛xxxx、愛祖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吸引家長共同參與,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層次清晰地開展活動,活動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確保兒童健康、安全地參與各項慶“六一”活動,同時注重對兒童優先、兒童受惠、兒童參與理念的宣傳,努力營造了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擴大了社會影響。
。ㄋ模┌l動社會力量,努力創造關愛家庭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
將家教道德教育工作和關工委的關愛園工作緊密結合,與關工委共同組織資深家庭教育專家深入城鄉社區,開展家庭教育科學知識講座,以幫助廣大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提高科學教子能力,提升我區家庭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
區婦聯在基層婦聯組建家教講師團,依托家長學校,傳授科學的家教知識,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學會相互溝通和理解,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ㄎ澹⿲⑺狞c半小課桌延伸到家庭
從20xx年開始我們將大華村“四點半小課桌”的成功經驗在全區推廣,但是在推廣中出現了一些阻力,像大華村這樣既具備人力資源又具備場地條件的并不是每個社區和村都具備,經過研究我們決定重新布局,策劃小課堂新的工作思路,我們在每個鎮街進行情況分三類重新摸底,一是有場地有人力資源的,二是有場地無人力資源的,三是有人力無場地資源的。四是無人力無場地資源的。針對不同情況開展不同形式的小課堂。針對第一種情況直接開展四點半小課堂。針對第二種情況我們與聯系有愛心的退休干部和退休教師動員他們發揮余熱,到社區和村開展活動。針對第三種情況我們發動孩子家長家中場地寬敞的為我們提供場地就近就地開展活動。針對第四種條件我們結合前面的方法繼續發動退休干部和教師利用自家的或孩子家的場地開展活動,將小課堂帶到家中。截止目前我們在全區以各種形式開展的小課堂已經有82個,除日常補習之外,還經常開展“看好書、唱紅歌、比進步,爭創先”活動,老少同樂,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_展各類典型評選活動
近五年來,xxxx區婦聯評選宣傳各類婦女典型87人。積極向上推薦十佳好父母、好兒女15人。配合宣傳部開展“最美xxxx人”評選活動。
在每年三八節期間,拍攝專題片,宣傳典型人物,形成學習典型社會氛圍。
四、家庭道德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彝サ赖陆ㄔO群眾參與率較低
在xxxx區婦聯開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建設、和諧家庭、和諧社區的活動中,群眾的參與率家底,知曉率較少。以至于婦聯干部在工作開展時遇到重重阻力,群眾們不理解,認為評選活動無用。
(二)家庭道德教育觀念落后
“出人頭地”成為父母對子女的最大希望,但絕大多數父母缺乏科學的家教觀念和方法。家庭道德教育觀念落后,重智輕德、重利輕義。父母最關注的是孩子成績、作業,說最多的一句話是:“考了幾分?作業做好了沒有?”把道德教育任務完全交給學校,不明確家教的德育內容,認為“聽話”即“德”。
。ㄈ﹤鹘y孝道面臨挑戰。
由于大量獨生子女家庭的'出現,孩子逐漸成為家庭中心,而老人已成為家庭中的弱勢群體。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視。子女對老人贍養重物質輕精神,甚至對老人不敬、不養、棄老、虐老;干涉老人再婚現象時有發生;精神贍養質量偏低。老人負擔過重。由于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留守者多為老人,照看孫子女和承擔家庭家務勞動的責任就自然落在了老人身上。
五、xxxx區家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力度
積極配合各相關單位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思想。加大對“五好文明家庭”、十佳好父母好兒女、和諧家庭等典型的宣傳力度,讓被評選的典型有自豪感,形成人人爭當典型的社會氛圍。調動廣大群眾參與到家庭道德建設中來。
。ǘ┘訌娂议L道德建設。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個家庭道德建設的關鍵,父母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進一步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多組織家長參加活動。在活動中,不僅要教會家長如何教育子女,更重要的是教會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加強道德修養,否則,“其身不正,雖令不 從!
。ㄈ┺D變家長的教育理念
利用兒童之家開展活動,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從而轉變家長只看分數評判孩子的好壞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多看孩子的優點,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道德調查報告7
調查目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人員是多元利益的主體。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如何,關系到國家財經法規能否貫徹執行,經濟秩序能否維護,經濟發展能否促進。通過了解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針對當前會計職業道德不容樂觀的原因進行深層次剖析,從而加快完善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調查時間: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0日
調查對象:邵陽某會計事務所
調查方式:實地考查、問卷調查及文獻檢索
近二十天的走訪調查里,我對會計知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通過閱
讀一些相關文獻,我對會計職業道德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也了解到了諸如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低下的現狀。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此,通過整理,將調查報告內容總結如下: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涵義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經濟關系日趨復雜,這些經濟關系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系。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市場經濟的客觀性是通過價值規律表現出來的。任何社會和個人,對于客觀經濟規律,只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去主動適應、掌握和運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違背它。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作為對單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會計,會計標準的設計,會計政策的制定,會計方法的選擇,都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客觀經濟規律和要求。正由于人們面對的是共同的客觀經濟規律,
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附于歷史繼承性和經濟規律,在社會經濟關系不斷的變遷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從受托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醫生職業道德的優劣影響的是一個或幾個患者,而會計因其服務對象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公共產品,所以會計職業道德的優劣將影響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會計信息質量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會計職業道德必將受到社會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會計法》沒有作出具體規定,但依財政部1996年6月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敬業愛崗。即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鉆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爸矣诼毷,熱愛本職”這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出發點。唯其如此,才會勤奮、努力鉆研業務技術,適應會計工作的要求。敬業愛崗,要求會計人員應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過硬的基本功。由于會計工作的性質和任務,致使一些會計人員長年累月、周而復始地進行著算賬、報賬、報表等事務工作,天天與數字打交道,工作細致而繁瑣,如果不耐勞盡責,缺乏職業責任感,就會覺得工作枯燥、單調、甚至討厭,就談不上熱愛會計工作,更談不上精通會計業務,也就搞不好會計工作。愛崗敬業是會計人員應該遵循的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2、熟悉法規。法制意識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經營活動的重要前提。會計工作不只是單純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會計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涉及到執法守法方面的問題。會計人員不單自己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還要能結合會計工作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在自己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關守口,對服務和監督對象則能夠進行會計法制宣傳,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幫助他們辨明法律上的是與非,促使他們在日常經濟活動中依法辦事,避免不軌行為。
3、依法辦事。嚴格實行會計監督,依法辦事,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前提。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完整。會計信息的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和完整,不但要體現在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的記錄上,還要體現在財務報告上,使單位外部的投資者、債權人、社會公眾以及社會監督部門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會計信息資料。會計人員應該繼續在這一點上樹立自己職業的形象和職業人格的尊嚴,敢于抵制歪風邪氣,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
4、客觀公正。會計信息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微觀決策,而且關系到宏觀決策。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這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會計人員追求的一種境界。做好會計工作,無疑是需要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但并不足以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有沒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也同樣重要,否則,就會把知識和技能用錯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搞好服務。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這部分工作做好對所在單位的經營管理至關重要。隨著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籌資活動的多樣化,會計信息的使用者越來越多。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社會公眾及政府部門在改善經營管理、評價財務狀況、考核經營業績、作出投資決策、加強宏觀調控等方面都注重運用會計信息,從而引起社會對會計信息在時效、范圍、質量等方面的需求大大增加,對會計人員所提供的服務質量有了新的要求。
6、保守秘密。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負責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會計資料是一個單位財務狀況和財務經營的綜合反映。會計資料的許多內容,
往往涉及到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團等經濟組織的資金投向、技術開發目標、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措施燈光商業秘密,涉及上市公司的內幕信息,涉及國家機關等國家機器組成單位的經濟、政治、科研、國防等國家機密。這些商業秘密和國家機密,關系到經濟組織的發展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依法受到保護,不得隨意泄露、傳播,否則將給各經濟組織和國家利益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而會計人員由于會計工作性質的原因,有機會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業機密,因此,必須嚴守秘密。如有違反,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會計人員道德失范的原因及表現
1、市場體系不健全。目前,誠信不足、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市場體系不健全。我國目前市場信息披露機制很不健全,市場信息傳導機制不暢,導致信息缺乏、市場信息傳播速度緩慢,市場主體各自擁有的信息不對稱,致使好的商譽難以得到廣泛而迅速的傳播.失信者不能及時地被曝光和發現并得到應有的懲罰,F階段我國市場的特點決定了市場本身不具備誠信保證機制,沒有能力對違規交易者給予足夠的懲罰。2.單位負責人是造成會計誠信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應承擔的會計責任有:第一,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第二.應當在單位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第三,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第四,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會計人員如果堅持原則予以抵制,很可能遭到被撤職、調離崗位等打擊報復,因此難以違抗領導意圖,從而違心辦理違法會計事項,出具虛假會計報告。
3、會計人員就業壓力大,自身素質不高。有些領導利用會計人員害怕失業、害怕打擊報復的心理,強迫會計人員從事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而有些職業道德觀念薄弱的會計人員,在利益的驅動下,把職業道德棄之
腦后。為了保證穩定的收人,自身的前途,拋棄了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的職業道德觀念,違反會計準則,甚至觸犯法律。
4、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嚴、懲罰力度不夠。首先,目前我國經濟立法滯后。現有法律雖然對部分不誠信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還不能涵蓋全部,使信用活動缺乏強大的法律支撐;其次,法律監督機制不健全,在執法過程中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糾的現象。監督組織不完善,監督內容不完備,致使法律監督力度不夠,不能對企業形成有效監督機制;第三,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多由當地政府出于當地經濟發展需要而推薦上市的,公司的上市便自然維系了相當多的當地政府的利益,已造就了“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的局面,再加上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國有企業改組形成,即使予以懲罰,罰的仍是國有資產。因此,出于各方面的考慮,仍然很難予以懲處。
四、解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及對策
對會計行業而言,誠信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安身立命之本。從職業道德的角度來看,不做假的賬是對會計人員的基本道德要求。因此必須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根本解決,具體如下:
1、加強法制建設和政府監管。首先,明確規定會計真實性的具體法律標準.降低名義上的要求,鎖定少數違法企業和最惡劣的行為,解放大多數企業;明確規定企業負責人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第一責任人,把會計人員解脫出來,集中打擊關鍵目標,并加大打擊力度;明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瓦解欺騙聯盟,分化打擊目標。同時,為了改進會計的法制建設,需要研究制定司法會計,提高立法和執法的科學性。其次,從會計的政府監管來看,需要解決監管部門無作為的法律責任問題,或者明確監管不力的責任問題。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按照法律及有關規定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及時發現不誠信的行為,并對不誠信的行為予以嚴懲,加強對會計和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檢查并加大處罰力度。
2、完善會計機構的組織形式和內部運行機制,構建行業發展的微觀
基礎。建立會計誠信的內控機制,強化企業內部的會計誠信管理建設。企業內部加強會計誠信管理,是提高我國市場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通過制定嚴格的企業內部會計誠信控制制度,對會計、統計和其他經濟業務的核算做出較為合理的規定,防止會計造假和舞弊,提高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信息資料的可靠性.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3、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勝任能力會計活動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經濟工作,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會計政策的執行。我國有關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等,會計人員要經常自覺地進行學習。不斷地增強職業道德的理性認識和自律意識,牢固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的賬”的職業道德風尚,保證會計政策的選擇、經濟事項的判斷客觀公正。同時,會計人員還要認真學習和熟悉掌握處理實務的法律法規,有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會計誠信問題。
五、小結
通過這次走訪調查,使我增強了會計意識,明白了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對個人、對企業,甚至對整個經濟社會的重要性。因此,健全會計法制建設,加強會計監督體系.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提高整個會計行業的誠信度和公信力,在全社會重塑會計行業誠實守信的新形象,才能保證中國會計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道德調查報告8
學院:計電學院 班級:軟件工程1101班
姓名:孟凡軍 學號: 聯系電話:
一、調查目的:
了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創建文明的校園。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二、對象:
湖南商學院計電學院全體學生。
三、調查形式:
問卷形式。( 發放問卷 50 份,回收 有效 問卷50 份 。)
四、調查內容簡介:
調查大學生對道德行為的看法與做法。
目前校園內的道德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道德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道德現象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性別:男() 女()
1. 你認為學校大學生整體文明程度如何 ( )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 E.很差
2. 你認為大學生期間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 )
A.樹立獨立意識 B.樹立學習理念 C.培養學風 D.享樂
3. 你認為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
A.愛國 B.追求理想 C.艱苦奮斗 D.享受生活
4. 你認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 )
A.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B.在新起點上繼往開來 C.培養學風 D.迎接現實的挑戰
5. 你認為大學生成才目標是 ( )
A.品德優秀 B.聰明智慧 C.健全體魄 D.陶冶情操
6.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嶄新形象是 ( )
A.知行統一 B.德才兼備 C.胸懷廣闊 D.熱愛祖國
7. 你認為大學生立志應該 ( )
A.高遠 B.躬行 C.源于生活 D.合理 E.不切實際
8. 你認為大學生愛國的重點 ( )
A.矢志不渝 B.匹夫有責 C.維護統一 D.愛好和平 E.抵御外敵
9. 你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重要的是 ( )
A.愛國主義 B.團結統一 C.愛好和平 D.勤勞勇敢 E.自強不息
10. 你認為和諧處事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 )
A.平等 B.誠信 C.寬容 D.互助 E.個人主義
11.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公共道德形象應該是 ( )
A.無私奉獻 B.先公后私 C.公私兼顧 D.損公肥私
12.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公共生活特征是 ( )
A.廣泛性 B.公開性 C.復雜性 D.多樣性 1
3. 你覺得你將來的職業形象是 ( )
A.愛崗敬業 B.誠實守信 C.辦事公道 D.服務群眾 E.奉獻社會
謝謝您的參與!
五、統計表及統計圖:
略
六、總結:
道德觀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可以說直接決定著
我們的命運!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卻在下降,尤其體現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身上.作為知識青年的我們應增強我們的道德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我們大學生為什么要增強道德意識,使自己做一個守道德的人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 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的決心和恒心。這就需要在學校的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條件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游戲、電腦軟件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電子信息網絡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于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上就是大學生樹立道德意識的原因,接下來我來出一下意見,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去樹立良好的道德觀。
建議:
加強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多數青年學生在觀念上都能夠認同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講究公共衛生,尊重他人,處理好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等公德意識的重要意義。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識行為的體現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水平卻表現的偏低。在大學的校園里,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大庭廣眾之下,勾肩搭背,摟摟抱抱;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在墻壁上亂涂亂畫等。雖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僅是一部分人所為,但是卻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而社會公德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秩序順利進行所必須的,它是一種公共服務行為規范,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這種不文明行為也影響了大學生公德意識總體水平的提高。鑒于此,加強大學生的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為當前德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道德調查報告9
一調查概況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以黃石市兩所高校部分在!90后”大學生為主要群體,同時也調查了部分社會上的“70后”和“80后”。本次調查主要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文獻法和訪談法為輔來進行綜合分析。
(二)研究過程和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在兩所高校,共發放問卷250份,當場回收問卷247份,回收率為98.8%,在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總共有246份,有效率為98.4%。問卷調查所有數據都經spss11.5軟件系統進行統計分析,所得數據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三)被試簡介
本次調查的兩所高校分別為師范院校和理工院校,其中師范院校的招生主要偏重文科,理工院校的招生主要偏重理科,兩所學校的“90后”大學生具有典型性,能很好地代表全國普通高校在!90后”大學生的道德現狀,其結論具有普遍性。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90后”大學生道德現狀分析
1道德水平總體不高
為了了解“90后”大學生的道德總體情況,我們特地對部分“70后”“80后”進行了訪談,在問題“你覺得‘90后’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怎樣?”的回答中:38.7%的人認為“90后”大學生道德品質“一般,與以前相比沒什么變化”;11.4%的認為“90后”大學生道德品質“很好,符合社會要求的標準”;15.9%的人“不予以評價”;然而還有35.0%的人認為“90后”大學生認為“糟糕,有待提高”,這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從上面對“90后”大學生道德評價不難看出,認同“90后”大學生道德水平還比較好的大約占一半左右,認為道德水平不高以及不愿意進行評價的大約也是占總人數的一半,因此“90后”大學生的道德水平總體上是不容樂觀的。
2道德認知不夠深入
道德認知是道德品質的基礎部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調查結果顯示:在看見有人在公共場合喧嘩時,69.1%的“90后”大學生認為這個行為沒壞的影響;2.8%的“90后”大學生認為很張楊個性;另外還有3.7%的“90后”大學生認為無所謂;只有24.4%的“90后”大學生認為這種行為不道德。調查數據充分的說明了“90后”大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接近70%的“90后”大學生針對公共場合喧鬧的事件沒有意識到是不道德的行為,因此“90后”大學生的道德認知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3道德情感缺乏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質的重要保障,它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影響著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調查顯示:對于社會上各種與道德有關的事件,有48.0%的“90后”大學生選擇“只是好奇,并無太多思考”;12.6%的“90后”大學生選擇“不太關心,置身事外”;0.8%的“90后”大學生選擇“反感,不愿聽聞”;只有38.6%的“90后”大學生選擇“積極關注,熱心了解”。
筆者認為,道德情感是人類所特有的高級情感,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類情感,它是品德心理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依據自己所認識和掌握的社會道德規范和準則來衡量自己或者別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凡是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會使人的內心產生一種積極的肯定性道德情感,否則就會引起消極否定性道德情感。由數據分析不難看出,大部分“90后”大學生產生的是一種消極道德情感,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90后”大學生道德情感缺失嚴重。
4道德行為踐行不夠
道德行為是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和最終目的,因此衡量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高低主要看其外在的道德行為表現。調查結果顯示:46.3%的“90后”大學生在公共場合別人不遵守秩序時自己選擇遵守;9.3%“90后”大學生認為應該隨大流;44.3%的“90后”大學生覺得應該看情況而定;無人選擇不遵守。由數據不難看出,超過一半的“90后”大學生不按基本道德規范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有的隨大流,有的看情況再做決定,他們道德行為的實踐不夠堅定,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90后”大學生令人堪憂的道德現狀的原因
1社會環境不良影響
訪談數據顯示:有53.7%的“70后”“80后”認為社會環境對其道德形成影響最大,并認為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是其出現道德問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社會環境對人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會環境不良影響是導致“90后”大學生道德品行低下的重要原因。
2學校忽視德育且德育實效不大
調查顯示:37.0%的“90后”大學生選擇學校幾乎不開設德育課程;56.1%的“90后”大學生選擇學校偶爾開展德育課程。另外,37.4%的“90后”大學生認為學校德育課程對其影響不大;32.1%“90后”大學生認為學校德育課程基本上沒有價值。所以學校忽視德育且德育實效不大是造成“90后”大學生道德品質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
3家長德育意識缺乏
調查顯示:當自己給路邊乞討者錢時,30.9%的“90后”大學生選擇其父母會表揚鼓勵;19.5%的“90后”大學生選擇其父母制止,不想給;另外分別還有21.5%和28.0%的“90后”大學生選擇其父母會批評,并告知這是假象以及不給任何表示。由數據可以看出接近70%的家長缺乏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意識,他們對待孩子這種行為的態度說明其在面對此問題時只是按照自己的眼光去品評問題,沒考慮到他的這種做法對孩子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會產生不良影響。 4自我德育意識薄弱
調查顯示:43.5%的“90后”大學生在做出有違道德準則的事后幾乎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15.9%的“90后”大學生偶爾反思;13.8%的“90后”大學生經反思;還有26.8%的“90后”大學生選擇視情況而定。從數據可以看出“90后”大學生自我反思的道德教育意識薄弱,忽視了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體性。
三調查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90后”大學生道德現狀令人堪憂,道德品質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道德認知不夠深入;二是道德情感嚴重缺乏;三是道德行為踐行不夠。造成“90后”大學生道德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社會環境不良影響;二是學校忽視德育課程且德育實效不大;三是家長德育意識缺乏;四是自我德育意識薄弱。
加強“90后”大學生道德教育,促進其道德品質的提升將是社會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道德教育應該從學生小時候抓起。
(二)建議
第一,社會應該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1)強化道德輿論監督。可以充分發揮廣播、電視臺、報紙雜志以及網絡的輿論宣傳作用,對社會上不道德的人和事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從而形成強大的群眾輿論壓力。(2)樹立良好道德榜樣。社會上每年應該堅持舉行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道德模范評選活動,這個活動無論對于活動的本身還是對于選出來的道德模范而言,都對社會道德風氣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通過以上兩點可以有效營造一個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90后”大學生身處這樣一個社會里會被耳濡目染,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最終構建出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二,高?梢詮囊韵滤膫方面著手制定德育方針政策并落實,做到有效德育從而促進“90后”大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的發展。(1)德育納入學校教育哲學體系中。這樣有利于把道德教育的宗旨貫穿到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2)開發德育校本課程。學?梢越Y合校內外的環境以及“90后”大學生在道德方面的品行來開發符合自己學校、自己學校學生道德品行特點的德育課程,這樣能夠有針對性補救學生在道德方面的缺陷,協調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的發展。(3)加強教師德育方法。教師在進行道德教育的同時應該進行德育模式開發,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4)營造德育性校園環境。要促進“90后”大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的養成就需要學校創造良好的、充滿道德性校園環境,構建和諧校園文化。
第三,家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加強對孩子的德育意識,以身作則進行積極道德價值引導以促進“90后”大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的發展。(1)加強父母德育意識。只有擁有強烈的德育意識,父母才能在思想上重視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工作。(2)樹立榜樣以身作則。父母應該以身作則,遵守道德規范,按照道德規范的要求行事,以此來為孩子樹立一個道德榜樣。(3)營造德性家庭環境。父母在家中應該尊老愛幼,發揚傳統道德精神,創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圍。唯有這樣“90”后大學生的道德提升才會有最基本的保障。
第四,“90后”大學生應該做到三點:(1)發揮主觀能動作用!90后”大學生應該堅定自己的立場,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特別是在面對身邊或者社會中某些不良誘惑時一定要抵制住那股想要超越道德底線的沖動并使這種抵制成為一種習慣。(2)樹立自我德育意識!90后”大學生應該加強自我道德教育意識,加強對自身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是否合乎道德規范的標準進行思考,要敢于正視自己不道德的行為,敢于正視自己道德現狀,敢于進行自我批判、自我教育。(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90后”大學生在學習了道德理論知識、增強了其道德意識后應該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把道德理論知識通過內化形成自己意識的一部分,然后在意識的指導下在現實生活中從自己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出來,使自己的道德修養真正做到由內到外、由里及表。
道德調查報告10
一、重視經濟轉軌引起的人文生態變化
當前國家發展面臨的最大課題是如何加速從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轉軌,隨著經濟的轉軌,文化也必將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轉軌,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文化。從發展戰略來看,這完全是一個新的課題。改革開放以來,全民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經濟問題上,增長熱掩蓋了發展的一切層面,直到最近兩三年來,經濟高增長下的人文憂思才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
當前的告訴經濟增長引起了文化層面的快速變化,并出現新的發展勢頭,諸如:群眾性文化消費的巨大提高,世俗文化的興起與風格多樣化,旅游、飲食、服裝、影視等商業文化的涌現,書刊音像市場一派活躍,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空前增多等等。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令人憂慮的文化滑坡、教育滯后、人文素質下降等突出現象,略加歸納如下:
1.教育滯后,特別是基礎教育面臨困境
2.社會風氣奢靡化,知識層面相對貧困化
3.學術文化商品化
4.社會生活中見物不見人
5.盲目崇洋風
6.人文素質反淘汰的危機
以上六種扭曲現象,是文化教育適應向市場經濟接軌而出現的新問題。一言以蔽之,這是人文生態的畸形化,其中有些苗頭與趨向,有些已形成一種“潮”,有些則是未來的隱憂。這些新問題不僅會導致民族凝集力的渙散,而且會給改革與發展帶來很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對此,不得不引起對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深層次思考。
二、從國際經驗看市場經濟與文化
任何改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高速度、大突進的發展戰略不可能是和諧增長。這樣質量落后于數量,文化關注落后于經濟關注。在想當一個發展階段,對此要付出很大的犧牲,造成忽略與延誤,這都是很難避免的,但必須有一定限度,不能完全放任自流。這個限度就是社會對這些代價的承受力,以及這些“犧牲、忽視、延誤”在總結算時可得到彌補而不至于付出超量的新代價。因此,對經濟高增長時期出現的人文生態的危機,只要及時引起重視,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和加以扭轉的。
有這樣一些論點:或認為市場競爭是自然的優選工具,優勝劣汰;或認為經濟振興自然會帶來文化振興;或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世風敗壞,腐化墮落是絕對不可避免的等等。都涉及如何認識市場經濟與人文生態關系的問題,目前在社會仍議論不一,莫衷一是。事實上,這類問題在各國現代化過程中也大都出現過。我認為,參考一下國際經驗,以為前車之鑒,對我國面臨的難題會是大有裨益的。這些經驗總結起來為以下三點:
1.市場自然優選論
2.經濟繁榮自然帶動文化發展論
3.商品大潮必然敗壞世風論
人們常常談到中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事實上,真正豐富的是我國的是我國的文化,這在世界上獨有的優勢,離開了我們的悠久而博大的文化傳統,就談不上懂得中國的國情。我們一直強調要探索具有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如果忽視了發展中的文化要素,則所謂的中國特色就只是一句空話。
三、對新奇無休止的迷戀
——我們這個世紀的劫難
1.“生命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人與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在于人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其他物種只生活在物質世界。精神世界為人獨有,因而是認得本質所在。
有一種現象能幫助我們認識精神世界對人的作用:有的人在物質生活上應有盡有,可是并不幸福;相反,有的人物質生活清貧的多,卻活的很快樂,是什么決定他們的幸福與否呢?可知不取決于物質世界。僅有物質世界的富裕,除手段和程度差別,人與動物沒有根本不同,也不足以使人生活的美好。人的生存狀態怎么樣,歸根結底取決于人的精神世界是否滿足。當然不可能完全脫離物質條件,如果衣食溫飽與生存安全尚受威脅,很少有人能把精神世界放在首位。民間語言的形容是“沒有肚子哪有臉”。然而當基本的溫飽與安全得到滿足,評價人生的感受就將主要來自精神世界。
人的精神生命沒有腸胃或生殖器那種物質生命的客觀載體,因而精神世界的組成和滿足都沒有客觀性與實在的對象。它只能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空無中發展,并非僅僅是客觀的“鏡像”,必須重新組織,有自身的條理,建立一個與物質世界不同的結構,并產生出超越。
道德調查報告11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嘉興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調研組于6月份分別對三所學校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有共發放問卷204份,100回收,100有效。
問卷調查的內容從五個方面進行:
一是能熱愛祖國,有正確的理想信念;二是能積極向上,有健康的人生追求;三是能誠實守信,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四是能遵守公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五是能遵紀守法,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同時先后組織召開了學校領導、部分教師、學生家長代表的調查座談會。
一、問卷調查及座談會情況綜述
通過問卷調查及其調查座談我們認為熱愛祖國、積極向上、誠實守信、遵守公德、遵紀守法是小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小學生的在思想道德建設上存在以下幾方面較為突出的不足與問題:
1、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偏離主流價值
調查顯示,當前部分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認識偏離主流價值。如有2的學生認為身為中國人,無所謂自不自豪,有1的同學認為身為中國人不自豪。而在向往的職業中,演藝界明星或體育明星比例最高,為21;而在心目中的偶像一題中,選擇歌星、影星的比例最高,為26。
2、審美取向傾向感官刺激
審美能力是衡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一個內在度量指標。一般而言,審美能力越強,其思想道德水準和境界越高。
調查顯示,在孩子們平時主要看的電視節目,動畫節目占了40,平時主要看的書中,卡通漫畫類也比較高,占了38。然而值得關注并引起警惕的是,一方面處在長知識年齡的孩子們,對于科教類節目卻比較冷漠,城市學生還好,占了卻30,而農村孩子只占了10。
3、以自我為中心現象較為普遍
調查發現,公交車上5的學生對老人或者孕婦沒有座位時視而不見;放學回到家,有4的同學認為家務是家長的事,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即可,有12的同學在家長的要求下才會幫忙。
4、情感荒漠化現象開始顯現
調查顯示,有3的同學對父母感覺很煩,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20的學生感到父母偶爾問問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還會說,問多了就會煩;有5的學生校內外看到教師會假裝沒看見,低頭走過。
5、責任感缺乏
調查發現,14的學生在和同學發生沖突后,老師詢問情況時會推卸責任;對待值日生工作上,有4的同學很不情愿,盡量逃避,馬虎了事,有11的同學時常忘記,經別人提醒后才完成。當作業未完成時,有11的同學視老師態度而定再說明原因,5的學生會隨便撒個謊應付了再說。公交車上發現有人行竊,有13的學生選擇視而不見。
6、公共倫理素質亟待提升
調查顯示,有16的學生會闖紅燈,其中10的學生是有人走過去,他也走過去;有5的學生是有交警在,就等綠燈亮了再走,交警不再就闖紅燈;1的同學不管紅燈綠燈,都照走不誤。又如在外出旅游,喝完的空飲料瓶和吃完的果殼,選擇隨手扔地上的同學有3,選擇有垃圾桶就扔垃圾桶,沒有就扔地上的有25。到圖書館借書后有16的同學有時會忘了歸還,經教師提醒才記起,有1的同學總是忘了歸還。
7、部分青少年沉迷網絡
調查顯示,27的學生上網主要是玩游戲,有2的學生上網瀏覽不健康網站,16的同學上網主要是聊天;60的同學上網是為了查學習資料,30的同學上網是為了制作電腦作品。有1的同學經常出入網吧。
8、心理健康問題開始顯露。
調查發現,當有了煩惱,誰也不說,憋在心里的學生有15;有12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快樂。
二、小學生思想道德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結構殘缺。父母離異,父母一方死亡或一方再婚,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忙于生計、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愛和母愛,極易導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過強的自尊心。據統計,現在城市中每個班級中約有20的孩子來自離異家庭,而農村家庭中離異家庭也在逐漸上升,現在每個班級中約有10的孩子來自離異家庭。
2、家庭教育不當。有的父母采取高壓、專制和棍棒,造成未成年人自卑、逆反、壓抑、焦慮,甚至對他人充滿敵意。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份溺愛,百依百順,養成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缺乏責任感、社交協調能力差等問題。
3、城鄉結合部“失地農民”帶來的新的家庭教育問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農村征地而帶來的“失地農民”的子女教育問題成為了教育中的一個新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失地后因為素質偏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再加上家庭本來的經濟條件尚可,因此在拆遷賠償中都賠到了多套房子,靠著承租房子的房租也能應付生活,因此一些家長索性就沉浸在牌桌舞場,對孩子疏于管教,也缺乏正確的引導,在孩子面前往往灌輸“我們家有好幾套房子,夠你一輩子化的了,讀書成績差點沒有關系”的觀念,這對孩子潛移默化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二)社會因素。
1、不良的影視、錄像、文學作品、廣告等在消磨未成年人的意志,起著負面影響。有些影視多半屬于武打格斗或帶有小混混性質的幫派打斗,或談情說愛,對小學生來說,由于情節曲折驚險,感情纏綿離奇,小混混老大威風凜凜,正適合他們的口味。
2、來自網吧、游戲機廳娛樂場所的影響。由于未成年人自空能力差,加上部分網吧、游戲機廳經營者違規經營,不少孩子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沉溺于上網、游戲、甚至通宵達旦。
3、校園周邊各類商店違規經營現象十分普遍,引發學生畸形消費。
4、社會對不良少年幫教缺乏有效的辦法。一些未成年人小錯不斷,大錯不犯,勞動改造夠不上,學校教育沒辦法,最后導致越陷越深直至違法犯罪。
。ㄈ⿲W校因素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德育目標缺乏層次性,德育目標與學校受教育者存在較大的“坡度”是當前學校德育的一大弊病。一方面制定得過高、過全、過空,忽視學生的年齡、心理實際的德育目標使缺乏社會生活基礎的學生難以做到。而面對過高的要求,也很容易培養這樣一種學生,即在學校里能按學校要求去做,是“好”學生,出到社會則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從而形成虛偽人格。另一方面制定得過于籠統,缺乏層次性的德育目標,也使學生不能區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導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視而無法落實。
2、德育內容上人文教育的失落。長期以來由于德育目標上的過度理想化導致了德育內容的片面化,而這集中體現在人文教育的失落上。小學階段便把不具推廣性的理想道德和人格如“先人后已”、“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當作德育的主要內容,而恰恰忽視了人的尊嚴、理解與寬容、自由與責任、對人類和自然都懷有關懷、慈愛之心等人文精神的培養。
3、德育方式上的弊病。今天學校的德育工作的開展已經逐步擺脫了過去一味的訓導、灌輸,過分地強調“外爍”,強調道德知識的重要性的弊病,而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來落實德育目標。但是為看似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也存在著弊。
一是德育活動缺少整體規劃。這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德育活動規劃缺少橫向整,往往各自為政,既造成學生疲于應付的局面,也沒有發揮德育資源的最大效益。其次是學校德育活動缺少縱向的系統的有層次的規劃。德育活動規劃缺少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上的認知能力、生理心理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不同的關注,往往隨意性很大,容易跟隨社會上的所謂“熱點”、“中心”工作走,看似轟轟烈烈,有聲有色,但由于學生缺乏應有的知識,情感基礎,甚至沒有相應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故而效益極小。
二是德育活動缺少對學生主體的尊重,F行的德育體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動,往往是在教師、學校、家長與社會的“要求”下,由整體對學生個人的、從上而下的、自外向內地單向地“組織”或“發起”、并要求學生“參加”的。這種“參加”在很多情況下是被動的,學生是“客體”、“旁觀者”、,而不是“主動的參與者”!边@種忽視學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視學生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的形成,被動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動正是造成學生言行不一、缺乏責任感等道德缺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是德育活動缺乏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學校德育活動往往囿于課堂,學校,而很少考慮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里是如何成就良好道德生成的意識和能力,很少考慮學生道德的社會性體驗,學生即使有一些機會參與社會活動,也僅僅是上街做好事,去福利院慰問等一些比較形式化的活動,而鮮有機會到真實的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中去親身實踐,去感悟生活,在親身體驗中領悟人生的真諦。今天的學生知行脫節,“假性認知”現象突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學生缺少生活化的道德實踐所造成的。
三、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對策
學校層面
(一)小學生人格化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首要任務。
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看,道德習慣是道德行動自動化的過程,是由不經常的道德行動轉化為個人品德的突破點,是品德發展的質變的指標。兒童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最佳期,也因此,小學生人格化習慣的培養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首要任務。
之所以提出小學生人格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主要是針對以往學校過分注重技能化的行為習慣培養的弊病,技能化的習慣學生雖然也能使學生養成習慣,但學生往往缺乏內心的認同與熱情。什么是人格化?就是發自真心的,真心誠意的。具體地說,就是在習慣培養過程中,應當以健康人格為核心目標,注意觀念與情感的培養,使孩子對每一個好習慣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而曉之信之踐之。如何培養人格化習慣?
1、良好習慣培養統攝在人格教育中,以健康人格的培養為指向制定學生行為習慣的基本規范。
2、采用柔性外控機制促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人格化好習慣。
。1)潛移默化的榜樣教育。
(2)有效的實踐活動中體驗、積累
。3)目標明確的訓練、強化
(4)細致而人性化的人格化好習慣評估方法
3、努力培育自主內控機制引導學生養成人格化好習慣。
。1)尊重學生權利,引導學生自主制定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目標,決定養成方法。
。2)加強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的自我規劃、自主實踐、自我控制。
。3)強調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的自我體驗、自我監督和自我鼓勵。
。4)注重學生對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的自我評價、自我調控。
。ǘ┖霌P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主旋律
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主旋律。通過體驗教育組織引導少年兒童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獲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少先隊隊禮的內涵扎根于幼小的心靈之中,使他們成為熱愛祖國的一代,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一代,愛好和平的一代,勤勞勇敢的一代,自強不息的一代,富有朝氣和激情的一代。重點可開展以“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系列活動,了解民族精神的豐富內容,感受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體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逐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ㄈ绑w驗中的教育”——在實踐中育人應成為小學德育的基本途徑
讓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是“體驗教育”。德育不能沒有“體驗”,首先因為道德素質必須經過內化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內在特征,成為個性的一部分。而內化必須在反復的體驗中才能形成。其次因為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發展的特別時期,由于人生的閱歷和思維能力發展的局限,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較浮淺的層面,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觀的、形象化的東西。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去感悟生活,在親身體驗中領悟人生的真諦!绑w驗中的教育”有以下兩種操作思路:
1、“小課題研究”少先隊系列主題探究活動
“小課題研究”活動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自己到社會上做調查,到大學、科研機構等單位訪問、請教,上網、到圖書館、書店找閱資料,和老師、同學、家長討論問題,自已尋求如何解決問題。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他們實實在在地承擔責任,實實在在地動手動腦,實實在在地合作解決問題。實踐的每一個環節都將在他們的情感世界里留下認識的痕跡,在實踐的過程中他們學著去理解“德”的規范,體會“德”的要求,履行“德”的規范,內化“德”的`準則,多次的實踐,反復的體驗,使孩子逐步養成一種不需要任何外力監督,內部動機就能自然表現出來的健康的思想素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
2、“紅領巾志愿者”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紅領巾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生以社會志愿者的身份,進入實際的社會情境,親身參與各種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領域,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大自然的各個方面,尋找一個“服務崗位”,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
在家庭生活中體驗,少先隊員把為家庭生活服務作為“崗位”,根據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體驗打掃房間、買菜做飯、洗衣、照顧老人、鄰里溝通等,或“跟爸爸、媽媽上一天班”,體驗父母的辛苦和工作狀況,獲得家庭生活的真實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學會與父母分憂、生活自理的本領。
在學校生活中體驗,少先隊員把為老師為同學服務作為“崗位”,擔任“小小輔導員”、“一日校長”、“一日校工”等角色,體驗組織活動、備課、講課、維護秩序、后勤服務等,獲得為人師表的真實感受,明白尊敬師行的道理,養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本領。
在社會生活中體驗,少先隊員把社區服務作為“崗位”,擔任“社區志愿者”、“小交警”等角色,體驗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實現價值的真實感受,明白做合格公民的道理,養成文明禮貌、團結合作、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品質。
在大自然中體驗,少先隊員把愛護大自然作為“崗位”,擔當“環保小衛士”、“環保宣傳員”、“廢舊電池回收員”等角色,體驗動植物觀察、水文氣象調查、生態環境
評估、回收可再利用資源等,獲得自然界和諧與美好的真實感受,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養成熱愛自然、愛護環境的品質,學會保護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本領。
。ㄋ模┫盗谢闹黝}德育活動的開展應為成小學德育的主要形式
相對于德育活動缺少整體規劃,容易跟著社會“熱點”、“中心”走的弊病,系列化德育活動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將由大隊部組織開展的少先隊大中隊活動與校教導處、文藝組、體育組、科技組、信息技術中心等組織開展的蘊含豐富德育因素的文化活動整合起來,將校內和校外的活動整合起來,形成有德育主題引導下的幾大板塊的系列化活動體系,既使學校的德育活動在外延上有了拓展,也避免了過去德育活動與其他活動各自為政、相互割裂的狀態,避免了德育工作只是少先隊、中隊輔導員的工作的局面,以此構建學校德育活動的嶄新模式。其次是對每一板塊的德育活動根據學校的德育目標,并依據青少年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進行系統整體的規劃,形成自身的系列;顒右巹澕瓤紤]到不同的教育階段有適合青少年成長規律的相對獨立的德育活動,又考慮階段之間的相互銜接。從而避免了過去活動的盲目性、隨意性、孤立性,避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的傾向。而隨著少年兒童身心的發展和活動的不斷深入,活動設計從易到難,由簡到繁,序列化地逐步提出新的要求,設計新的活動。前面的活動為后面的活動打基礎,作鋪墊,后面的活動鞏固前面的活動,并又為更新的活動創造條件,這樣前后連貫,使學校德育工作呈螺旋式上升的軌跡。
。ㄎ澹I造綠色網絡文明學校應成為信息時代學校德育的新課題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英特網這一新新的事物已逐漸成為都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多種年齡段中接受網絡技術和網絡信息最快的群體,網絡的資源無限,點擊無限,拓寬與探索無限,對青少年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但是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也猶如一柄雙刃劍,在其絢麗多姿的背后涌動著洶涌的暗流,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學生更是嚴峻的挑戰。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已無處不在,我們不可能將孩子與網絡隔絕,一味地“堵”并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激起孩子的更強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使孩子流轉于社會上的網吧而一發不可收拾。而青少年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一味的放任自流將更加危險。因此正確認識網絡給青少年成長帶來的各種挑戰,幫助廣大學生和家長找到行之有效的駕馭網絡之道,讓網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是信息時代帶給學校德育的一個新課題。作為學校應充分挖掘、開拓學校在現代教育技術上的人力、物力資源,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讓孩子真正成為新世紀網絡世界的主人。主要的實施策略有:
1、挖掘學,F有資源,成立“紅領巾網!,以此為主陣地營造綠色網絡文明學校的活動環境。
2、“雛鷹電腦節”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電腦網絡活動
3、“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為基點,構建滲透于學科教學的網絡文明應用環境。
4、“家校協同”為著力點,構建網絡文明的社會大環境。
家庭層面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就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環境而言,孩子們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有1/3之多。而且,對于心智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來說,家庭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社會。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
。ㄒ唬、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包括實物環境、語言環境、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實物環境是指家庭中實物的擺設;語言環境是指家庭中人與人的語言是否文明有禮,民主平等,商量諒解;人際環境是指尊老愛幼,各盡其責等品格,心理環境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態度及情感交流的狀態。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環境涵蓋的范圍要廣泛得多。能夠傳遞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態度體系以及社會道德規范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語言和行為,父母的心態、家庭中的實物環境、心理環境、人際環境等都是影響少年兒童行為和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
。ǘ、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
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首先要相信兒童,相信他們有接受教育的能力。當然相信孩子們的接受能力的同時,也要正視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長”,則同樣違背了孩子的生長規律。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還要深入了解兒童,根據兒童的天性來培養道德品質。要充分考慮孩子的人格、興趣、愛好,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提倡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家長努力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規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
。ㄈ┩ㄟ^有效的家校合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親子觀和育人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
1、創建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氣氛。
2、暢通家校渠道,尤其加強信息時代家校溝通的新形式的研究。
社會層面
我們在注意對家庭和學校教育進行全面改革時,更需要對整個社會(區)這一少年兒童成長與學習的隱性環境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主要可以從二方面入手:改善青少年成長的媒介環境、改善青少年成長的社區環境。
。ㄒ唬└纳魄嗌倌瓿砷L的社會媒介環境
1、規范和改善媒介內容,發揮媒介對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引導作用。
規范和改善媒介內容,總體上說,要根據當代少年兒童發展需求來設計媒介內容,并重點考慮如何使少年兒童能獲得更多的發展他們的個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的資源。
。1)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強執法,以法律手段來凈化少年兒童所接收的媒介內容。
(2)積極扶持和發展有利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媒介節目與內容。
(3)加強媒介及媒介工作人員的道德自律建設。媒介應為少年兒童樹立起有利于其成長與發展的、符合社會未來方向的多元化榜樣,而不是像目前一樣,媒介幾乎造就了一個沒有榜樣的時代,或者造就了一個只有歌星、影星和英雄的時代。
。4)還需要改善少年兒童對媒介的參與:
、僖浞肿鹬厣倌陜和娜烁窈蜋嗬,讓他們在表達自己意見時成為主角,鼓勵少年兒童說出他們真正的意見,不要將成人意見強加給少年兒童,使之成為成人“操縱”的對象;②建立一個較完善的機制來專門進行少年兒童的受眾調查及處理、回復少年兒童來信,以保障大多數兒童有機會表達自己對媒介產品的意見;
、圩⒁馄胶獠煌挲g段、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民族的少年兒童利用媒介發表言論的機會;
、芙梃b國外經驗,在評審少年兒童產品或制定有關少年兒童媒介政策時,成立少年兒童評審團或有計劃地聽取少年兒童的意見。總之,應該努力使兒童成為少年兒童媒介的真正主人。
2、制定少年兒童媒介保護的政策、法律,完善少年兒童媒介保護的技術
。1)政策上。對有益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及其創作、表演者,政府實行扶持、優惠或獎勵政策,與此相應的是對損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者的打擊和懲治。
。2)法律法規上。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工作,以盡可能為少年兒童的媒體保護提供相對系統而完備的法制保障。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建立的與少年兒童媒介保護有關的規章主要有等等有十多種。但是從以上有關的保護性措施來看,主要還停留在部門性規章上,而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的保護內容。因此,尚須在以下兩方面來考慮:一是及時地把對少年兒童媒介保護方面的已成熟的做法納入立法與司法程序;二是積極研究信息傳播、文化市場、信息交往的跨地區和跨國際性,以及少年兒童自身的發展變化,在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前對少年兒童的媒介保護進行立法。另一方面要加強執法。執法本身是法律發揮實際作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依法保護少年兒童不受媒體不良信息的侵害,預防青少年兒童的違法犯罪。
。3)技術上。如開發相應的商業軟件,限制未成年人的郵件通訊對象和網上聊天對象、設定能夠訪問的站點、限定上網時間、對瀏覽器進行實時監控,攔截網址和過濾內容,可自動升級反黃數據庫等。
。ǘ⒔ㄔO良好的社區文化環境
。1)從社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入手,構建一個有利于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和健康人格塑造的良好社區文化環境。
、購纳鐓^物質文化建設來說,要為孩子們構建一個復合型的活動和發展空間。既有適合兒童嬉戲、玩耍的公共體育場所,也可適當建一些勞動基地,讓孩子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歡樂,更應有文化設施,如社區紀念館、社區標志、圖書館、閱覽室等。
、诰蜕鐓^制度文化建設來說,應為兒童構筑一個有規可循、有法可依、秩序井然的規則體系。首先要創建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組織。如社區教育委員會,可由社區成員代表、各級各類學校代表以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共同組成,協調社區兒童教育事宜,管理社區內的各種活動場所和文化設施,規劃和落實各種具體的教育措施。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社區法律和規章制度,如社區代表會議制度、社區成員民主政治參與制度、社區教育制度、文化和娛樂設施管理制度、媒介傳播制度、影視游戲分級制度等。
、凵鐓^精神文化建設要承擔起雙重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使命:一方面要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建立一個多樣化的精神家園,以滿足兒童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形成有效的導向機制,幫助孩子們在復雜的文化環境中去鑒別、選擇,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得到升華。所以,社區文化建設首先要注意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引導和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網絡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另外,社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加強對兒童進行文化教育。
。2)構建有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社區監護和支持系統。一是建立綜合性的青少年、兒童事務所(中心)。在城市可以作為社區行政機構的一個組織部門。中心有心理咨詢機構、學習輔導機構、成長環境欠缺或流浪的少年兒童支持機構、流動少年兒童支持機構、失足少年兒童矯正和救助機構以及少年兒童成長與發展研究機構等。機構里的工作人員可以由社會知名人士、學者和社會志愿者(如離退休干部與教師、各級職能部門的干部和具有法律、教育、社會、倫理、心理、美學等學科知識的熱心人士)組成。要設一定量的專職人員,大部分可以聘請兼職人員,要注意吸收大學生和青年充實力量。二是建立專門的問題少年兒童預防和矯正機構,以完善少年兒童司法保護與社會保護制度,使少年幫教、矯治工作落到實處,使失足的違法犯罪少年走好人生之路。這種矯正教育,是對被矯正少年進行特殊教育輔導、特殊關心幫助的一種社會教育福利。三是鼓勵和支持社會慈善機構、社會公益性組織等非政府組織設立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場所。
道德調查報告12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作為傳播的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網絡信息資源的豐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學們的關注和喜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網絡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謠言、歪理邪說、乃至傳播色情信息的工具。為了更好的調查大學生網絡道德情況,本人暑期在校期間制作并發放了《大學生網絡道德問卷調查》200份。共15道題,涉及到了網絡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諸多方面。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大一學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學生已離校)。從調查情況看,網絡已走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學習知識、查看新聞、查找資料、聊天、交友、滿足個人愛好以及了解國內外的各種形式。同時,也有的學生在互聯網這個并不是很純潔、健康的虛擬天地里墮落了。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實行網絡道德教育勢在必行,認為大學生應該具備“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要把這種道德風尚反映到網絡當中,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在本次調查中,大學生的網絡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六點:
一、電腦、網絡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39.7%的同學配有電腦,35.7%的同學每天一般花1—2小時在電腦上,有42.6%的同學為3—4小時。從上網同學的比率可以看出,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感受到網絡的存在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從各年級的分布來看,并不象一般認為的:大一同學因為對計算機本身的了解中國范例及使用比較陌生,因此決定了對網絡的應用率也比較低。事實上,計算機的使用已經低齡化,很多同學在高中已經接觸到了計算機,雖然對軟件、語言等并沒有熟悉的應用,但一提到上網,大多數同學還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經常接觸網絡的同學比較固定。也就是說,不常上網的有一部分,經常上網的也總是保持著一定的數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學由于自己沒有電腦,或是專注于學習,有其它事情纏身如打工、談戀愛等,所以沒有時間涉足于網絡;而有些同學則因為擁有個人電腦,用起來特別方便,或是時間較為寬松,所以有較多時間留駐于網絡?傮w而言,經常上網的學生是比較固定的,占全體同學的40%左右,同學總是與網絡保持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已經迷上了網絡。
二、大學生中對網絡的價值利用率不高
網絡的應用對于學生而言,主要應放在查找資料、開闊視野等層面上,一些大一的學生也承認,在沒有接觸到網絡之前,在他們的意識中,網絡應該是學習的輔助。但是事實上,真正使用網絡來查找資料幫助專業學習的同學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爾寫論文,甚至是直到交作業時,才到網上找找。調查表明,上網聊天的占34%,上網玩游戲的占28%,上網查資料的占38%。也就是說,有62%的學生在網絡里從事與學習工作無關的活動。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調查的.200個學生當中,全部都至少有一個qq號。
三、“信息污染”嚴重
網絡上獲取知識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點,給大學生求知帶來極大的方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不只是為大學生打開了知識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為他們創造了另一個求知的廣闊空間。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網站總是屢禁不止,并且呈現出增多的趨勢,一些黃色甚至反動的網站也接近著學生。在本次調查中,有46%的學生承認接觸過不文明網站,這說明“信息污染”現象還是十分嚴重的。
四、網絡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調查中,上網時受到過別人惡意攻擊的占44%,由此可見,網絡文明建設形勢比較嚴峻。有86%的學生認為提倡網絡道德文明教育是勢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在網絡里要用文明語言是大學生必備的網絡道德,由此可見大學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網絡管理不力
互聯網的全球特征,使各類信息充斥網絡空間,包括淫穢、色情、暴力、各種人造謠言都在網上廣為傳播。而目前我國互聯網上信息管理力度還很薄弱,可見加強網絡建設、網絡管理的任務還是十分緊迫的。1996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管理暫行規定》是目前為止有關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規,其它的主要法規有《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管理辦法》、《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等。但是,網絡立法工作相對于日益嚴重的網絡犯罪顯得較為滯后,不能有效及時地阻止網絡犯罪的發生。幾乎所有的同學對公安機關打擊網絡犯罪活動的力度都不滿意。
道德調查報告13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政治思想狀況的調查,了解目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通過分析從而了解大學生所存在的一些政治思想的認識的不足甚至一些對政治思想的歪曲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制定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對大學生進行糾正和教育,從而使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達到一個較好的程度。
一.調查結果
。ㄒ唬┱斡^點基本正確,對黨和國家有著較深的感情
結果顯示,有85%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這體現出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的這卻認識。而當聽到國歌或看到升國旗時,有37%的學生會感到無比自豪,又有60%的學生會感到自豪感,這一現象說明了當代大學生有著較好的愛國熱情。在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動機的問題上,有26%的學生是為了更好的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40%的學生示為了追求政治上的上進,還有33%的學生是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入黨動機也較為符合大學生的特點。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的問題上,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表示是政治認同,從此處看出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認同。
(二)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與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程度上,18%的學生表示對馬克思主義有著深入的了解,而47%的學生表示對馬克思主義比較了解,這說明大學生仍需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以達到對馬克思主義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進行思想上的學習。同時,在回答馬克思主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時,僅有12%的'學生認為有著很大的影響,通過這一問題的回答情況來看,目前大學生需要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而更多的學生信仰的是實用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學生較少。
。ㄈ⿲ψ陨砝嬉约皟r值意義的認識
在調查問卷中,當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產生沖突時,在處理態度上23%的學生選擇先人后己,而49%的學生則選擇看情況而定,同時也有很少的學生會選擇先利己后利人,這說明大學生的利益觀基本準確,但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正,爭取做一個具有先人后己品質的良好學生。當代大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在擇業標準上19%的學生選擇對社會的貢獻大,37%的學生是選擇發揮專業特長,而39%的學生則是選擇收入地位高。另外,對于積極的采取行動,比如提升能力、努力工作、抓住機遇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學生占到了95%,另有少數的學生則采取的消極的利用關系來改變命運的。這表明大學生對于改變自身命運基本上都是采取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的,用努力取得成功。
(四)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及社會責任
數據表明,大學生在對社會理想問題的態度上,有26%的學生認為是肩負振興中華的責任,有30%的學生認為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共同努力,同時有27%的學生認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從結果上看,當代大學生都有著較為明確的社會理想,但是對社會理想的選擇和確立時則要進行慎重考慮。而從調查結果上可以看出,當國家或同學需要幫助時,很多的同學都表示愿意給予幫助。當做一件事情時,有26%的學生表示一定會堅持到底,而51%的學生則表示通常情況下會堅持到底的,另有少數的學生則是很少會堅持到底。從中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具備的良好的品質。在當遇到挫折時,很多的學生會在很多時間內走出陰影并積極總結教訓并努力進取。對于考試作弊這一問題,當遇到作弊問題時,有9%的學生會及時阻止,有7%的學生則會告訴老師,而又47%的學生則會善意提醒,另外也有少部分的同學會裝作沒看見。這一問題是當代大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應該給予糾正。
二.原因分析
通過對大學生思想狀況的調查,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大學生積極向上,勇于進取,有較強的責任感和社會公德意識,有正確的政治態度和行為方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出現前述問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社會方面的因素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影響其思想認識形成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
1.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
值觀念的多元化,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傾向產生疑慮;一方面在學校接受正面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極腐敗現象又感到無所適從。在價值判斷與選擇上有關心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并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心態。
2.社會不良思潮的滲透侵蝕。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在少數大學生心目中發生動搖。同時,西方敵對勢力一直未放棄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滲透,高校是他們爭奪的重要陣地,他們通過各種傳媒渠道,利用各種機會,將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傳播進來。個別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各種思潮和信息傳媒的影響下,迷失了自我。
3、社會用人機制產生的影響。在招聘會上,誘人的優越條件后的要求卻只是:英語熟練;計算機操作熟練,,使得部分大學生認為,只要學習計算機和英語,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而無須去學其他的東西,不需要社會實踐,不需要理論培養,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ǘ⿲W校方面的因素
一個時期以來,由于種種緣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表現出程度不同的不能完全應對新形勢發展需要情形,而適應新時代的科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又往往存在著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的情況。此外,缺乏從根本上解決深層次問題的有效機制,這一切,均不利于當代大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ㄈ┐髮W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大學生自身特點是影響其思想政治狀況的內在因素。由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不確定性,當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明顯的弱點。當代大學生雖大多成長在改革開放的重大變革時期,但長期的安寧生活和繁重的學習壓力卻使其產生了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距離感,對于社會的理解趨于表面、幻想或停留于理論,對社會的實質內涵理解不夠,造成了雖身處變革,但形成了追求虛華,不尚務實的心理特征。同時,大學生由于其年齡、知識構造、社會閱歷以及法律常識等方面的欠缺,在價值觀念形成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某些錯誤觀點的影響,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數人完全從個人私利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從而產生了一些錯誤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態度,進而也影響到了當代大學生主流政治傾向的正常發展。
三.建議與對策
1、加強正面引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要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堅持正面引導,應當注意思想教育方式上的平等性,建立心理上的平等感、親切感,然后想方設法實現雙方認識的逐漸統一;應當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把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不斷引向深入,用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形式上對思想內容進行包裝,以新穎的設計、有趣的方式吸引青年們的注意,盡可能消除青年的抵觸情緒,是指在生動的教育中體驗輕松,在輕松中更好地感悟思想;應當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性,重視網絡等現代信息手段的運用和管理,有效跟蹤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用健康向上的科學文化內容教育影響青年學生,讓更多的青年參與進來;應當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志愿者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有效載體的作用。
2、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和心理素質
面對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大學生已不滿足于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個人的全面素質已成為主流要求。要注重課內外的結合、第一與第二課堂的結合、學習和實踐的結合,通過教學、課堂、講座、活動等形式帶動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實施;要根據學生個人的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設計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成才目標,引導他們有意識、有選擇地參加各種素質拓展活動,與此同時廣泛開展校園文化科技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針對當代校園越來越突出的學生心理問題,有關部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邀請專家為大學生做心理輔導、設立心理咨詢診所、開設心理衛生課等,為健康大學生的心理提供保證。高校要不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和體系化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要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導,緩解和排除各種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3、完善交際規則,建立誠信機制
大學生時期正處于人生需要的高峰時期,尤其是對歸屬和愛的需要。因此,幫助大學生順利渡過這個時期,實現從低層次需要向高層需要的過渡,對于大學生良好人際關系和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要促進大學生交際的社會化,幫助其學會為其生存環境所認可的社會行為,學會對其生存于其間的社會環境給予合適的穩定的反應,加深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了解和接受社會規范,最終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要幫助大學生發展健全的自我意識,尤其建立完善的自我評價體系,通過積極的與人接觸、溝通、交流,達到自我意識的不斷健全發展;要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個性品質,引導大學生與集體、同學、教師、朋友、家人維持良好的人際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帶動大學生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進一步倡導誠信理念,建立大學生的誠信機制。
道德調查報告14
前言
21世紀是網絡的世紀,網絡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它和任何新事物一樣,在發展的初期都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上網人數的急劇增加,數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漸凸現,人們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網絡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絡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于是網絡道德應運而生。網絡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準。網絡在為學生學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為學生道德發展提供某種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為此我們深入調查。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全日制大學生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是以調查問卷為載體,以學生街對大學生隨機發書面調查填寫為主,以網上問卷調查為輔,以較客觀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數量真實可靠的原始數據。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出書面問卷調查50份,回收問卷46份,其中有效問卷46份,回收率92%。此外,還有48個人做了網上的問卷調查,回收48份,回收率100%。
經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以3~5小時的居大部分,而上網的內容主要是以游戲為主,此外論壇、貼吧討論熱門話題跟帖灌水、聊天交友、查詢資料、收發電子郵件、更新博客、網上電子商務、看電影、聽歌也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 就數據本身來看,目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還是呈良性發展的,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許多消極影響。由于我們還處于學生時代,并沒有與這個社會有多深接觸,人生的經驗及價值認識還不夠豐富和成熟,所以我們經常思想偏激、自控能力不夠強、易受外界誘因影響的特點。所以隱藏在互聯網絡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給廣大大學生帶來的許多負面的影響和沖擊,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比如,網絡道德失范危害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網絡虛擬性導致了人格的虛
偽和交際障礙,網絡文化的開放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輿論導向的控制能力等等。
(二)調查問題分析
造成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內在原因
(1)緩解壓力,寄托感情。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讓他們領略了學習生活之外的精彩,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習的壓力。由于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虛擬性,大學生上網不再受時間、地點、性別、國籍及年齡的約束和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約束,網絡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學生寄托感情的港灣,平時生活中的寂寞與空虛在這里得到宣泄。
(2)獵奇好勝,尋求刺激。目前,在高校的選修課程中,大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比較感興趣,其中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電腦知識后,喜好自我表現,顯露才能,因而在網絡世界遨游的過程中充當網絡“黑X”,他們沖擊和破壞網絡系統,惡意更改一些網頁。另外,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使他們無所適從,只能通過網上發泄心中的苦悶。
(二)外在原因
1、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滯后。網絡使人們的思維方式由一維向多維、由收斂型向發散型轉變,變革了人們的價值觀、信息觀、時空觀、實體觀、并產生了新的認知模式。學校教育管理對比情況的認知尚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如何正確面對網絡的有效手段和辦法。
2、家庭和學校管理的缺失。據了解,大學生宿舍中的電腦,真正用于學習的并不多,絕大多數電腦的主要用途是打網絡游戲、聊天、看網絡電影等娛樂活動。家長為大學生購買電腦,以為孩子上網是為了學習或復習計算機課程,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與父母的`愿望嚴重不一致,這與缺少來自家長的必要約束不無關系。
三、解決對策
1、以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幫助和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
面對新時期日益嚴重的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僅僅依靠傳統的“封”、“堵”、“截”等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我們必須強化創新意識,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轉變新觀念,大力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
①.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榮辱觀和是非觀
學校必須大力開展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借助于道德的力量,依靠高度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培養大學生的網絡倫理素養,防止網絡越軌的發生,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蝕,倡導文明的網絡行為?梢酝ㄟ^各種有效載體和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大力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培養他們的文明修養和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正確的榮辱觀和是非觀,培養愛國愛校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搭建形式多樣、穩定、良好的溝通橋梁
網絡已經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們應主動占領網絡新陣地,因勢利導,加強大學生的上網教育和引導。一方面,學校要加強網站建設,創建德育主流網站和網頁,吸引學生來訪問。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開發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實現德育與網絡技術的密切結合。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匿名制的特性與大學生實現思想互動,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可以針對網絡中出現的某些問題有的放矢地對學生加以教育和引導,深入其心靈深處,幫助其矯正不健全的網絡道德觀。
③.引導大學生健康地發展網絡和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對于癡迷于網絡的大學生,我們應當采取“大禹治水”的方法,積極地“導”而不是一味地“堵”。大學生對網絡充滿了好奇,求知欲和探索欲特別強烈,網絡道德感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未得到很好的引導。所以,我們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措施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地發展網絡和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2、科教興國的同時也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
①.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面對生活壓力和學習壓力。大學生網絡道德感的弱化與大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和生活
中的壓力也有很大的因果關系。很多大學生因為不堪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所以才到網絡中尋找暫時的放松,在網絡中以破壞和欺騙等行為來發泄自己的郁悶情緒,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和緩解生活和學習壓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梢酝ㄟ^素質拓展訓練、心理座談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幫助大學生釋放心中的壓力,正視生活中的困難,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使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還要對大學生開展挫折教育,讓他們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認識到挫折的兩重性;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的困難時,我們應該拒絕他們的求助,讓他們在自我奮斗中磨練意志,通過這種方式,能促使學生盡快成長,具備應對和戰勝挫折的能力;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待網絡,從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入手,倡導道德自律和自制能力,幫助他們增強網絡文明意識和抗干擾力,從而實現自覺誠信上網,健康上網,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②.加強大學生網絡心理咨詢體系建設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時期,易受豐富多彩的網絡信息的困擾和影響,而引發心理變異。因此,學校和家長要積極應對互聯網帶來的心理問題,注重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心理教育。一方面,家長和學校要做好大學生網絡心理的教育、轉化和引導工作,只有努力學習網絡知識,熟練掌握網絡技術,才能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才能發現并幫助其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心理變化,注重啟發和引導他們自覺接受心理幫助與服務的能動性,引導他們成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體。要建立網絡心理教育系統。通過開展網絡沙龍、開辟網絡論壇、舉辦網上征文等網絡心理教育活動,讓大學生之間直接進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還應加強校園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在校園網中設立一些權威性的專業學術站點的鏡像,設立專業學術主頁,這樣大學生就會利用更多時間用于專業學習,網絡性心理障礙發生的可能就會減少。
3、堅持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課余文化生活氛圍
學校對大學生的課余休閑活動的引導和設施不足也是導致學生無節制上網的一個原因,所以加強校園文化的軟硬件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學校的管理和學習的壓力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年輕人追求自由、叛逆的天性,他們需要通過某種渠道進行發泄,這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和需要的。如果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單調陳舊,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年輕人參與,那大學生的注意力勢必就會被網絡新奇、快捷、自由的特點完全吸引過去。
首先,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硬件的建設,如體育運動場所和器材的配套建設、圖書館的建設、各類文藝體育社團的建設等等,以吸引大學生參與。其次,用豐富多彩、充滿新意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本人認為不僅要舉辦時尚性比較強的文體活動,同時應該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比如圍棋、書法等活動,通過普及這些文藝愛好引導大學生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修養。此外,聆聽文化名人、專家學者的報告會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途徑。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大學生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把大學生從網絡世界中拉回現實世界,這對于讓大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形成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校園網絡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
本人在關于“大學生對校園網的態度”的調查中發現,超過2/3的大學生是很關心自己的校園網建設的,希望從校園網獲得更多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但是對于目前的校園網建設持不滿意態度的大學生也高達57.8%,所以加強校園網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本人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①.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和紀律來約束和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十一部與信息網絡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這對規范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地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對信息潮流的嚴峻挑戰和大學生上網率的迅速增加,這些法律法規還遠遠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必須及時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校園計算機網絡管理暫行規定》、《校園網絡管理細則》等管理辦法,并在實際工作中予以貫徹落實。
②.加強網絡信息管理,凈化網絡環境
網絡本身是一種技術、一種載體,要做到趨利避害,關鍵就在于加強管理。在網絡管理方面,學校應當采取一些技術手段,開發能夠濾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軟硬件,加強對國際互聯網出入口通道的管制和監督,建立校園網絡安全體系,適時有效地對網上的各種信息進行監督控制,及時過濾篩選過時的和不真實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騷擾信息和病毒信息的傳播,嚴把校園網站信息的質量關,凈化校園的網絡環境。③.強化法制意識,規范上網行為
學校要對大學生加強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制的宣傳教育。通過思想品德課和法律基礎課等渠道,對學生開展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制教育,用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標準來約束學生的網上行為,增強學生在網上的自律性;強化法制意識,教育學生在上網時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在虛擬世界中同樣要遵紀守法,規范自己的上網行為。
總之,任何科學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技術也不例外;ヂ摼W在給人們帶來社會進步、信息豐富、交往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道德滑坡、人性異化等網絡道德失范行為;在使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獲得無限的提升和張揚的同時,也使很多人的焦慮和浮躁情緒逐漸蔓延。物欲的實現,技術的迅猛發展,并不必然帶來心性與修養的同步提高。網絡病已經不是危言聳聽。但說到底,這一切都不是網絡的功勞或過錯。它只不過是作為一個媒介、一個工具而存在。用好了可以造福人類,用不好也可以遺害無窮。關鍵是看怎樣利用它。所以,與其說我們在關注網絡,毋寧說是在關注我們自身。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古老話題并沒有也不可能因為網絡的異軍突起就簡單明朗起來。但愿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大學生在網絡的世界中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去傷害別人。
道德調查報告15
一、調查背景及意義
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人們一生的影響很大,大學生活幾乎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定型。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牢固對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一個知榮辱、講道德的人,是黨和人民對大學生的基本希望,也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于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質、功能、作用及其實踐,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一、調查方法
調查以隨機抽樣為主,同時對大學城區域的部分學生進行了網絡對話。為了了解大學生道德現狀,這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其中大二學生50份,大一學生50份,擔任班級干部或學院干部的占20%。報告將基于這些調查數據對大學生的公德狀況進行分析和總結。 對象:大學城區域的大一、大二學生。本校學生占多
二、結果現狀及分析
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1.文明禮儀:文明禮儀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4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40%的人只會對認識的老師主動問好,對于其他的不認識的老師并不會主動問好,并且認為沒有必要對自己不認識的老師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頗為膚淺,雖能付諸行動,但比較圓滑,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和處境。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50%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5%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5%,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儀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2.課桌文化:課桌文化對我們來說不算什么新名詞。課桌文化就是學生在課桌上涂寫的內容所映射的文化現象,但這種文化的認知,大多數人還是認識充分到位的。我們調查的則是另一種“課桌文化”,即是上課或考試占座的這種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多達75%的學生有過占座經歷,其中的20%的人表示已經沒有占座的這種陋習,而那55%的人則不以為然的認為占座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作為一種平常的事情來看待,始終如一。另一方面,我們也調查了對于占座現象的感受,多達60%的人表示對于這種行為感到厭煩。這說明在對于謙讓和道德文化認知方面,大學生的認知并不足矣,理論歸于實踐的現象并是很多。故當代大學生的謙讓禮儀和將道德理論歸于實踐的領悟不夠透徹,還需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3.環境意識:環保意識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
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5%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10%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5%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
4.遵規守紀: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0%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03年貴州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5%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對策建議
大學生社會公德建設方面存在些許問題。主要表現為:心理機制不夠完善,對事物的認識不夠深,易于受到外在不正確因素的影響及自身錯誤認識的影響。針對如此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項方法:
第一、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教育體系。
道德教育是社會公德養成的外部機制的基礎。古語說:"德教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化,糾正大學生認識上的誤區,細化道德行為,給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樹立具體的模板。首先,普及公共文明禮儀知識。新聞媒體開辟專版、專欄和專題節目,集中宣傳公共生活領域文明禮儀知識。其次,突出公共文明禮儀教育重點。在公共衛生方面著力培養責任意識,主動營造和愛護身邊清潔優美的生活環境;在公共秩序方面著力培養自覺遵守法規的意識,解決知行不統一的問題;在公共交往方面著力培養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寬容他人的意識;在公共觀賞領域全面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和觀賞禮儀知識,提高觀賞水平;在公共參與領域著力培養人人參與奧運、人人從自我做起的意識和行動。最后,構建公共文明禮儀教育體系。開展像“班班唱”、“大家唱”之類的活動,將個人融入到集體的大環境之中。第二、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修養體系。
道德修養是社會公德養成的內部機制的核心,即古人所強調的"修身為本"。道德修養是培養社會公德并逐步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途徑。"助人為樂"這一社會公德基本要求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說的是把幫助他人作為自己的快樂。然而,正是這通俗的4個字,道出了履行社會公德過程中的崇高道德境界。所謂道德境界指接受道德教育、進行道德修養,所達到的道德覺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質狀況和精神情操水平。道德境界猶如階梯,從初始境界到完善境界,其間是漫長的中間境界。道德境界層次是基于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鍛煉和自我培養功夫而形成的。從社會公德的角度分析,道德修養包括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動態上的"下功夫",即依照社會公德的要求,進行學習、體驗、對照、反省等心理活動和實踐活動;另一層含義是指靜態的"已經達到的功夫",即經過長期的修養之后所逐步達到的
道德境界。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社會公德能否充分發揮其巨大的社會效應,關鍵在于它最終能否轉化為廣大同學的道德修養,并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努力完善社會公德的創建體系。
給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進基層的機會。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深化社會公德的意識形成自己獨立的基于實踐的理論體系。我們可以組織"希望工程"、"送溫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計劃"、"扶殘助殘"等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去,使志愿服務覆蓋廣、參與人數多,這對社會公德建設有著深刻的影響。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源于基層、扎根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實踐才有意義,不要一味的搞形式主義。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公德建設穩步向前發展,促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四、總結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各條戰線上的骨干,肩負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他們道德水平的好壞,不僅會影響自己成才,而且會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風貌,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生能否成為思想道德高尚的接班人,將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到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關系國家命運的大事。
大學生擔負著培養國家良才的使命。引領學術風氣,促進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設精神文明,這是大學的靈魂之所在。今日在大學校園聚集的學子,將是明日國家、社會、民族的英才。黨和國家為同學們創造了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就是希望有這樣一個優秀的青年群體,努力地培養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提高自己的法律修養,能夠盡快成長為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做一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道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02-06
道德狀況的調查報告10-23
社會道德調查報告02-09
社會道德意識調查報告10-28
大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2-05
職業道德調查報告模板03-01
關于社會道德意識調查報告11-27
關于山東學生道德的調查報告04-22
現代家庭道德教育調查報告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