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茶文化調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潮汕茶文化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引言
潮州工夫茶,亦稱潮汕工夫茶。兩者同源同義。古潮州郡治,覆蓋現今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區及潮安、饒平、澄海、南澳、潮陽、惠來、普寧、揭西、揭東九縣,還遠及豐順、大埔、焦嶺縣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關聯,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題。
有關潮州工夫天茶的主要著述有:黃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陳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論》、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還有其他作者的專文見之報刊或叢書。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學者翁輝東的《潮州茶經--功夫茶》,在茶界中卻鮮為人知,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近期有黃挺等幾位作者在專著中引為附錄,才為世人所知。
翁輝東(1886-1963),廣東海陽縣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韓山師范學監,代校長,后專心于著述。編有鄉土教材《潮州鄉土歷史》、《潮州鄉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圖志》、《潮州金石考》等。《潮州茶經》,作于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經》,較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歷代先賢論茶精蘋,融大潮地產茶銘區、嗜茶品類、取水掌火、茶具、沖泡、啜飲、尋韻等基本內容,總結成簡潔的文字。規范的程式。工夫茶就是從擇茶到沖泡全過程“求粗、求工”,并由此體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點
《潮州茶經》問世已有40多年,它在總結和發揚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潮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交匯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點,第一是在開放、多元中形成鮮明的個性。從技茬的觀點和物質的觀點來衡量,始終是開放的、多元的,由于開放,就有吸取相創造。工夫茶“四寶”:“宜興紫砂壺,景德鎮若琛杯,楓溪砂桃,潮陽紅泥爐”,還有“潮陽顏家錫罐”,“潮安陳氏羽扇”等,即是一例。飲茶的“茶品”,甚至種植的茶樹品種、單叢,也是多元的、開放的。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鮮明個性,走進哪家哪戶,茶盤家伙一擺,不用問,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說“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不過以家資有無,精粗有別而已”。有了“大體相同,精粗有別”,就有“雅俗共賞”的基礎。翁氏在序言中說明白:“無論嘉會盛宴,閑處獨居,商店工場,下至街邊路側,豆棚瓜下,每于百忙當中,抑或閑情逸致,無不借此泥爐砂挑,擎杯提壺,長斟短酌,以度此快樂人生。”潮州工夫茶以“精細”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功”,就是鮮明個性中的“特質”。
潮州工夫茶特點之二,是運用工夫茶藝追求“真美”。好茶好味,“釅、熱、香、滑”,人各一杯,不玄虛,不造作,平易自然。翁輝東《潮州茶經》對傳統工夫茶藝的擇茶、選水、備具及沖泡法有如下概述:
1.茶之木質,(有名區、品種、制法之別)“潮人所嗜,在產區則為武夷、安溪,在品種則為奇種、鐵觀音”。
2.取水:(本之陸羽《茶經》)“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潮人嗜飲之家…詣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勞云。
3.活火:“潮人多用絞積炭”(堅硬木燒的炭),“更有(用)橄欖核炭者”。
4.茶具:茶壺(俗名沖罐),蓋甌(代替沖罐),茶杯(宜小宜淺。徑不及寸),茶洗(一正二
副),茶盤,茶墊,水瓶(備烹茶),水缽(貯水),龍缸(容多量水),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著,茶罐,竹箸,茶桌,茶擔(用于登山游水烹茗),茶罐錫盒。(共18器)。
5.烹法:
(1)始器:潔器,候火。淋杯。
(2)納茶:先“淋罐淋杯令熱”,再納茶至罐約七八成。
(3)候湯:木之《茶說》“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沖點:“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壺心,不可斷續又不可迫促。挑宜提高傾注”。
(5)刮沫:“沖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
(6)淋罐:“復以熱湯淋壺,以去其沫,壺外追熱,則香咪盈溢于壺中”。
(7)燙杯:“燒盅熱罐,方能起香”。
(8)灑茶:“茶葉納后,淋罐淋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灑則各杯輪勻,又必余瀝全盡,兩三灑后,覆轉沖罐,俾滴盡之”。“灑茶既畢,乘熱,人各一杯飲之”,“一綴而盡,三嗅杯底”尋韻,聞香。
近數十年來,與翁氏時期相比,程式依然,而茶品、取水、用火、茶具,均有新的發展。其原因,一是科技進步,潮汕單叢茶產區大大擴大。茶品豐富多彩:電器的應用,茶具型、制、花色多樣化;二是閩、臺、潮茶藝交流,進人新的交匯融合期。閩、臺、潮工夫茶,本是“同源分流”,如今融匯,共創“中國工夫茶”!冻敝莶杞洝贰叭岜住;錢塘陳于厚!鹎o邑露只聞杯演化為臺式“聞香杯”;“茶漏”、“公道壺”加入潮州茶具的行列;鳳凰單秘迸人臺式茶藝館,潮汕人喜愛鐵觀音,凍頂烏龍。為何都屬“中國工夫茶”。
三、工夫茶由來與“潮式工夫茶”
探究工夫茶由來,一從茶器茶具。一從泡飲方式,一從稱謂。
翁輝東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工夫茶之特別赴,不在茶之本質(指茶類),而在茶具器皿配備精良,以及閑情逸致之烹制!币虼,翁氏又說:“潮人所嗜,在產區則為武夷,在泡制法則為綠茶、焙茶,在品種則為奇種、鐵觀音。”翁氏似乎在有意無意之間,說出了工夫茶的泡制法的初始,沿用了綠茶、焙茶的.泡制法。
從工夫茶己有的茶具來看,其“萌芽期”似可追溯到明代后期,即16世紀下半葉。明代是我國制茶技術有較多創新的時期,綠茶的制作由蒸、焙改為炒青,飲茶方法由煮飲改為開水沖泡,隨之適于沖飲的茶具型制也趨向小型、多樣。
1597年,明代萬歷二十五年許次纖撰《茶疏》有如下記錄:
產茶……于今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勝。炒茶生葉初摘,香氣未透,必借火力,以發其香……旋摘旋炒……。以半熟為度,微似發香,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鈔置被(焙)籠,純棉大紙,底燥焙,積多候冷,入瓶收。秤量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于散漫……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減。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純白為佳,兼貴于小……近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
飲啜一壺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巡意欲盡矣……。所以茶注要小,小則再巡已終!艟奁鲗已病握撈穱L。何知風味乎。
這里,許次紓強調綠茶的品飲,茶注小則香氣氤氳,茶甌以自為佳,兼貴于小。這個觀點,在后期工人茶的品飲中是一脈相承的。
《茶疏》問世40多年后,1642年。明末馮可賓撰《岕茶箋》,則說得更為明白,他在論及茶壺、茶杯時說。
或問茶壺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辦得趣,何也,壹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
工夫茶品飲程式的“成型期”,應在烏龍茶創制之后才得以確立。莊任《烏龍茶的發展歷史與品飲藝術》一文,根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王草堂《茶說》和釋超全《武夷茶歌》(清18世紀)和阮晏《安溪茶歌》,推斷烏龍茶創始于17世紀中后期,即明代中后期,適于烏龍茶的“工夫茶”品飲方式也隨之興起,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閩南、潮州。
見之文獻明確描述武夷品茶的,是清代袁枚在乾隆五十一年(786)游武夷天游寺僧道獻茶的記載,見之于《隨園食單》:
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逮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味之,果然請香撲鼻,舌有余甘。
但袁枚在武夷品茶,并未提到品飲“工夫茶”這一名目。袁枚的記載距烏龍茶創制已近百年,期間有關武夷茶的品飲方式的沿變就有待于查考了。
工夫茶飲法之傳人潮汕,當與茶葉商旅有密切關系。武夷品茶技藝。主要集中在寺觀僧道,前述袁枚天游寺品茶即為一例。1804年清代姚衡《寒秀草堂筆記》轉述崇安縣令柯易堂的話:
言茶之至美,名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巖下,僅一樹,每歲廣東洋商予以金定此樹…惟寺僧乞得一、二兩,以餉富商大賈求檀施。
此前(約1753以后),清代劉靖撰《片刻余聞集》論及武夷茶高下,分巖茶、洲茶二種,巖茶由各巖僧道采制,遠近賈客于各寺廟求購。洲茶中“芽茶為屬真偽相參……惟粵東人能辨之”,說明粵東人(廣東人)也是評茶能人。它如《崇安縣志》(807)、《崇安縣新志》(1940)、《武夷山志》 (1710)均記錄了清初至乾嘉以至民國期間,“潮幫”、“廠府幫”在閩北采辦茶葉極為活躍,工夫茶品飲方式傳人潮汕,商旅的作用應是主要途徑。
但是,“工夫茶”這一名目,由“茶名”轉化為“品飲”名稱,是武夷寺僧,抑或“潮幫”還不清楚,而工夫茶的品飲方式,源于閩北武夷,是毫無疑問的。
潮州工夫茶品飲方式,至遲在18世紀下半葉就已確立了。據黃挺《潮汕文化源流》的論述,最先把“工夫茶”作為一種品茶程式的名稱載諸文獻的,是俞蛟的《夢廠雜著.潮嘉風月》。俞于乾隆五十八至嘉慶五年(1793-1800)任廣東興寧曲史,《潮嘉風月》記載了當時韓江六篷船上飲茶習俗,從用茶,器具,茶具到品呷等程式和今天相同!冻奔物L月》最重要的話是:“工夫茶烹治之法……”
翁氏《茶經》在列出“工夫茶”的茶具之后,作出結論:飲茶之家,必須一一畢具,方可稱為“工夫”,否則牛飲止渴,工夫茶云乎哉?”,看來,茶具是“工夫茶”的要件之一。潮式工夫茶,簡而言之,就是:茶具器具配備精良和閑情逸致的烹制。
四、潮人飲茶的歷史
從潮人。識茶、種茶,惟斷潮人。飲茶。
潮人對于茶的認識,經歷了啟蒙、普及、提高再普及三個階段。
位于嶺東的潮州地域,與嶺南韶州(東昌、仁化、南雄等)不同,嶺東不屬于茶樹自然分布區,近代的地方群體品種,如豐順烏圖茶,大埔石筒茶,平遠鍋三茶,均帶有“北種南引”的印記:葉小,抗寒,味薄。海陽(潮安)、饒平的栽培種則帶有“閩種西遷”的印記。葉大,小喬木,味厚,耐寒性一般。茶樹人工傳播往往是與人口遷移同步的,潮地引人茶種,早期可能源于宋代中后期(13世紀中期),所以潮人識茶相對較晚,是自然條件使然。潮人“識茶”的“啟蒙”階段。即由宋代至明代初期,由閩人移潮和人仕潮州的官宦階層推動的。
茶樹引種,以饒平一縣最為突出。許州《廣東茶葉》1987.10)調查饒平待詔山下林姓族
譜,林姓家族是在宋代淳拓年間(1250年)從福建福清遷入的,大約在乾隆十五年(1750)從福建引人“黃茶”(武夷茶?)種于沙米壩,此前,己有當地“土人”在待詔山種茶。又據饒平柏峻鄉劉姓族譜第六代(1684)后從臺灣帶回烏龍茶種籽種于柏峻。又據《饒平茶葉志》(1988,末刊稿)資料,從19世紀下半葉至加世紀,僅饒平一地,從福建引進的品種,達16個之多。這里,存在一個疑案,就是位于鳳凰山“鳳凰水仙”的來源,潮人認為是本地種,福建人認為來自福建某地,解決這個問題,都需要拿出有力證據。但無論如何,“鳳凰水仙”這個群體,確是一個“寶庫”,從這個“寶庫”中,發掘出許多“單叢”,對潮汕茶葉貢獻殊大,對“潮州工夫茶”,更是“錦上添花”。
16世紀初期至、9世紀的200多年間,是潮人“識茶”的普及期,表現之一是出產茶葉,見之方志記載產地的如下:
桑浦山:1535年《廣東通志》初稿,1602年《廣東通志》
待詔山:1684年《潮州府志》,686年饒平縣志大1709年《潮州府志》,1730年《海陽縣志》
鳳凰山:1686年、1935年《饒平縣志兒1709年《潮州府志》,1902年《海陽縣志》惠來縣:1687年,1730年《惠來縣志》
豐順縣:1746年,1943年《豐順縣志》
揭陽縣:1741年,1779年《揭陽縣志》1890年《揭陽縣續志》
上列,即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桑浦山有茶”為已知最早記錄,但后期似已銷聲匿跡。自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至清末,潮州各縣有記錄的茶名有:
待詔山茶,亦名細茶、細黃茶,產饒平。
苦茶,產大埔、豐順。
土茶,亦名炒子茶,產揭陽。
鳥喙茶,產鳳凰烏炭。
潮地產茶獲得最好評價的鳳凰山島緣茶。謂:“鳳凰山有峰,曰烏崠,產鳥緣茶,其香能清肺脯(清光緒二十八年《海陽縣志》)”。
潮地茶產和流遮的記載,還見之茶稅的記錄: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川清會典》有一段潮州廣濟橋茶稅的記載:“潮州府廠濟橋,每百斤細茶稅一錢,粗茶稅一分五厘,苦茶稅九里,匯大橋稅內!边@段記載說明有“細茶”、“粗茶”、“苦茶”三種。
約1780年,清代嵇璜等撰《清朝通典》也有類似記錄:“潮州廣濟橋,每粗茶百斤,稅銀五分,細茶百斤,三錢四分,匯人橋稅內報解!薄按植琛笔鞘裁床?是否是早期“烏龍茶”?是外茶輸人還是自產?留待考。
1864年,清同治三年(1864)《廣東通志》重刻本引述吳震芳《嶺南雜記》(1705年前后),有關于潮州燈節表演采茶歌的一段描述:潮州燈節……采茶歌尤為妙麗……飾姣童為采茶女……有曰,“二月來茶茶發芽,姐妹雙雙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論多少早還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繡手巾,兩頭繡出茶花朵,中間繡出來茶人!边@“采茶歌”,是反映當地的茶產現實?還是作為娛樂從外地引入?從語氣分析似是引入的,這里,權作為一種潮人“頌茶”的“娛樂”吧!
潮地產茶的“提高普及期”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達到高峰。其表現是
①清末至民國末期形成茶產名區:
鳳凰名茶區--鳳凰單撾
新塘深坑名茶區(待詔山)--深坑單叢
石鼓坪名茶區--石鼓坪烏龍
西巖名茶區--小葉烏龍,色種
嶺頭名茶區--奇蘭
②1986-1999年,形成現代名茶區:
鳳凰茶區--各式高香單秘
石鼓坪--石鼓坪烏龍
坪溪嶺頭--嶺頭單叢
現代潮汕名茶品類,琳瑯滿目,嶺頭單叢,鳳凰單叢中的黃枝香、蜜蘭香、八仙過海、玉蘭香、桂花香等,均為烏龍茶中的妓妓者。
潮人飲茶習俗的形成,早期可能有三個途徑:一是外籍特別是江南、閩省諸地人員大仕潮州;二是宋元時代閩人遷潮;三是潮人到福建販茶人潮。
據黃挺考述,潮州市金山南麓,殘留著一處宋代摩巖石刻,刻著北宋〔1012〕知州王漢的《金城山詩》,其中有句云:“茶灶香龕平。”引述潮州名士吳復古贈送建茶給蘇東坡,蘇有書《答子野》以示道謝!安柙钕阊缙健笔菙M景抑或烹茶,不得而知。宋朱熹好茶,游武夷也有《茶灶》詩:“仙翁遺石灶,茶煙裊細香”,是聯系寫武夷景色。以上說明,北宋時代潮州己有喜茶的文士和官宦論及茶事。
明代有反映潮州茶俗情節的戲文如《荔鏡記》(1566,嘉靖刻板)和《荔枝記》(1581,萬歷刻),唱詞中有:“安排掃厝點茶湯”句。對白中有:“端椅坐;討茶食”,“人客,茶請你”,“師父鐘茶待你”等句?梢娒鞔敝菝耖g茶事己經十分普及,這與宋末、元代福建移民潮州,帶入茶籽、種茶技術和飲茶風俗,應有密切關系。潮州鳳凰山最出名的單叢名為“宋種”,不管傳說如何,卻真實反映當地茶民的情結,以“宋”為貴。福建武夷有茶樹名“宋樹”(清代陸廷燦《續茶經》引自《隨見錄》)。
清代中后期至民國潮州飲茶達到盛期,成為官民習尚,販茶大潮及自產茶兼而有之。清代光緒《揭陽縣志》說:“山中土茶……惟山中人嗜,揭所飲啜,該建茶也!鼻宕饩w張心泰《粵游小識》稱:“潮郡猶嗜茶,茶葉有大焙、小焙、小種、名種、奇種、烏龍諸名色!逼渲杏挟a自饒平西巖、柏峻、深坑的茶葉。
此前,從福建販茶人潮的記載還見之清代嘉慶《祟安縣志》。但也不盡是“建茶”,在官宦人家,如肖麟趾(《普寧縣茶》1745),泡的是陽羨茶。
民國期間,潮人嗜茶更為出名,蔣叔南游記第一集(1921)中說:“武夷之茶,性溫味濃,極其消食,盛行于廣東。而以潮州人為嗜之!毙扃孀犊裳浴肪硎(1924)說:“工夫茶,潮州所尚!
現今潮州、汕頭人飲茶戶年均消費巴達3.6千克,成為全國之冠。喜愛的茶品有烏崠單叢、嶺頭單叢、石鼓坪烏龍,有宋種、黃枝香、蜜冬香、八仙過海……與翁氏時相比已大大改觀。
【潮汕茶文化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暑期茶文化調查報告05-01
2022年關于潮汕功夫茶的茶文化知識10-26
潮汕笑話11-04
潮汕冬至習俗-潮汕冬至吃什么10-14
茶文化詩句11-15
中國的茶文化09-12
韓國的茶文化09-16
日韓茶文化11-12
茶道茶文化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