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在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時,我們務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最后用調查報告將調查成果展示出來。那么你真的會寫調查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1
街道位于市西北,總面積26平方公里,有農田10273畝、耕地4767畝、林業用地13650畝、茶園4445畝。目前,總人口5099人,基本上都屬于農業人口,農業收入在家庭經濟中占很大比重,他們迫切希望農業能增效,收入能增加。
一、農業發展現狀
目前,農業經濟主要為糧食、茶葉等傳統農作物種植,輔以苗木、煙葉種植及牲畜養殖,其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農業大戶的生產經營上。
1、糧食種植。主要為雙季水稻和小麥,其中,雙季稻毛收入約2200元/畝,純收入約1000元/畝,小麥畝產可達1000斤/畝,純收入約600元/畝。種糧大戶有:村熊旺生150畝、錢村楊有全280畝,湯村李永彬150畝。
2、茶葉種植。茶葉正常情況每年機采三季,茶農不生產干茶,只買鮮葉,產量約600斤/畝/季,鮮葉價格約0.6元/斤,正常情況下毛收入1000元/畝,純收入200元/畝。種茶大戶有村曾浩110畝,郎能信100畝,洪義文350畝,李五四、郎能進合伙280畝。
3、煙葉種植。20xx年度,共種植煙葉900多畝,純收入可達4000元/畝。種煙大戶有村李水生15畝,錢村李春水380畝,湯村徐造國60畝。
4、苗木種植。苗木種植主要是苗木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發展到1000余畝,年產值約60萬元。
5、牲畜養殖:主要是村養羊專業合作社,每年養羊170只左右,20xx年養羊純收入12萬元。
二、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小農意識強。此次調研,我們選擇參與座談的對象均為各村農業生產大戶,是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和先鋒隊,但在實際調研座談的過程中,他們最關注的還是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鬧、小富即安的思想非常嚴重,缺少長期謀劃和創新的想法。
2、土地流轉難。目前,種田大戶承包政府國有水田和普通農戶的散田,絕大部分簽訂的是只有一年期限的承包合同,這大大增加了農業發展的不穩定性,今年是你種,明年就可能是別人種,所以種田大戶們都不敢在承包田塊上投入過多,每年都是維持現狀、得過且過,土質得不到改良,產量提高難,長期規劃實施難度大,從而限制了農業種植的擴大發展和提質增效。
3、勞動力素質不高。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絕大多數青壯年棄農進城務工,留守農村發展農業的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多為老弱病殘,他們的文化程度低,農業科技意識不強,在農業發展上思想相對保守,缺少創新的勇氣和能力,這也會增加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業項目實施的難度。
4、市場風險。糧食有保護價格,煙葉是按計劃種植,市場風險相對較小,但茶葉和苗木產業的市場風險就相對較高。近年來,茶葉行情不高,加上茶葉本身品質低,人工費又不斷上漲,茶葉種植的利潤也不斷降低。據參與調研的農業大戶一致反映,目前茶葉在主要農作物中,效益是最差的,前景不容樂觀。
5、政策制約。煙葉種植,效益可觀,近年來種植面積迅速增加。但自“調煙”政策出臺后,20xx年的種煙指標僅為800畝,以后還有可能減少,煙農們想擴大生產已經沒有可能。
6、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由于大型農機具的增加,多處機耕路需要拓寬重新鋪墊,部分水渠年久失修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多不便。
7、宣傳力度小。苗木合作社負責人反映,幾筆生意均因合作社位置偏僻而失之交臂,究其原因,主要是廣告宣傳不夠,外來客戶很難知道的苗木基地,部分客戶還會被318國道邊的總場苗木公司攔截。
8、管理不到位。水產養殖合作社,20xx年成立,20xx年創市示范合作社,20xx年創市標準研制基地,20xx年創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可謂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合伙人思想不統一,管理上松散混亂,實際上該合作社已經停止運轉。
三、農業發展建議
1、加強農民尤其是農業生產大戶的綜合素質培訓,包括思想引導、技術指導、實地考察等,解放思想,增強本領。同時,積極鼓勵引導事業有成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在農業生產上有所作為。
2、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應地制宜制定相關規則,正確指導經營戶與農戶簽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簽訂多年的流轉合同,讓經營戶便于規劃,敢于投資。
3、根據農業資源狀況,積極引進一兩個高效、特色農業項目,培育基地,樹立品牌,走基地加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領并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提檔升級。
4、積極鼓勵農業創新增效,加大農業創新發展扶持力度,在資金借貸、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幫扶。如,村李水生計劃種植“有機稻”,湯村李xx計劃種植“黑糯米”等創新想法,都是一種應該積極鼓勵的嘗試。
5、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一方面爭取項目,整合資金,完善庫塘、溝渠、機耕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繼續推廣秸稈還田,科學施肥,保護環境,改善土壤肥力。
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2
一、基本情況
二郎鎮xx村地處合川市西北部,屬龍多山臺地區域,離二郎場鎮4公里,耕地面積1336畝,其中,田520畝,土812畝,全村現有農業人口1513人,勞動力774人,20xx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11.7萬元,其中,純農業收入93.3萬元,占總收入的44%,農民人均純收入1730元,比全市農民人均收入低199元,低10.3%。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
二、影響xx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從xx村農業生產總體情況來看,仍然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自然災害是影響其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20xx年龍多山臺地的遭遇春旱連伏旱災害導致該村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玉米、水稻收成只有正常年景的四成左右。就其原因主要是該村水利設施不健全,僅有的一座水庫(渣口子水庫),至今沒有排灌渠道,受益的只有6社部分農田,而其它5個社遇天旱連吃水都很困難,農田灌溉只有靠自然雨水。
2、農業結構不合理。一是種植業結構不合理,全村農作物播種面積2140畝,玉米、水稻、紅苕等糧食作物占95%以上,蔬菜、水果等多經作物極少,且品種老化、分布零星,質量低、效益差;二是養殖業發展緩慢,市場化程度不高。傳統的豬、鴨養殖由于品種改良跟不上,集約化程度低,沒有形成規模,再加上農民對“市場”知識了解不多,生產帶有盲目性,有時還倒虧。如:今年xx村大部分農戶養殖的“花邊鴨”,由于品質差,目前市場價僅2。5元/斤,不夠飼料成本。
3、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農民增收困難。一是傳統的“糧豬”二元結構,生產效益低,嚴重地影響了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嚴重挫傷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導致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據調查統計,全村774個勞動力長期外出的達174人,占總勞動力的22.5%,舉家外出的有20余戶,其結果是導致部份土地擱荒,耕作粗放,農業稅費收不起來等一列問題;二是基層組織對農民增收辦法不多,措施不力。究怎樣帶領農民群眾致富,怎樣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不多;三是由于農產品供求關系的不斷變化,農業一般意義上的增產并不能使農民增收。如,今年該村鴨的養殖比去年有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市場價格低迷,不僅沒增收,反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4、農民文化素質低,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不高。在我們調查中發現,大部農民連基本的農技知識都不懂,更談不上科學種田。如,該村今年大面積的玉米、水稻發生紋枯病、螟蟲等病蟲害,很少有農戶懂得防治。對于養殖方面的知識懂得更少,疫病防治,飼料配制一點不懂,依然是傳統飼養,靠運氣,以致常出現“買得多活得少,老本全蝕光”的現象。
三、xx村未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思路
1、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一是要加快水利設施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渣口子水庫,盡快將排灌渠道修通,同時加強小型水利設施的修建,如,水池、小塘堰等,以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加強交通、信息網絡建設,主要是加強村級公路的養護和全村閉路電視網絡的建設。
2、重點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根據該村地理位置和交通、土壤構成情況,建議:一是加大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主要是品質的調優,要充分利用龍多山臺地獨特的地域優勢,種植優質水稻、專用小麥和優質玉米,大力發展綠豆、高糧等小雜糧;二是適當發展優質果樹,在水源條件相對較好的二社、三社、六社發展以早熟為主的伏淡水果;三是實現畜牧養殖的規;、商品化。充分利用二郎“鴨鄉”這品牌,做大、做強鴨產業,實現規模養殖,在品種上要進一步優化,選擇適銷對路、品質好的品種,飼養水平要不斷提高,逐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3、實行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從xx村目前的狀況來看,土地合理流轉程度低,雖然有部分的土地無人耕種,但要擴大生產土地又集中不起來。實行土地合理流轉是實現農業集約化經營的關鍵所在,在加大業主引進的同時,村社一定要花大力氣進行土地合理流轉,實行以“業主制”為主的規模種、養殖,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4、加大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全面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從這次調查的情況看,農民對農村實用技術需求迫切,百分之九十的群眾強烈要求有關部門加強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特別是養殖業技術的培訓。因此,要進一步加大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將先進、實用的技術通過不同的方式傳遞到農民手中。同時,要不斷引導農民開展健康文明的娛樂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可以通過開辦村夜校、村圖書館、培訓會的形式,引導農民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和實用的農業技術。
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3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和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平江縣畜牧水產局以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著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平江縣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h畜牧水產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平江縣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現狀和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并提出了進一步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建議。
一、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平江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強勁發展,起到了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群眾的作用。
一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改變了一家一戶零散的生產經營方式,增強了農民的市場意識和合作意識,成為農民和市場的`聯系紐帶,不僅有效解決了畜禽水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畜禽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如引進正大集團等戰略投資者,有效解決了家禽產品的銷售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是推動養殖業產業化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從事產、加、銷等經營活動,有效促進當地優勢產業發展壯大,促進養殖業向區域化、規;、特色化、專業化發展。
三是加速品牌化建設。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科技示范、組織培訓等多種方式,致力推廣新型實用技術,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意識和品牌意識。如豐益土山雞、毛毛魚、金峰寶等平江品牌已經深入人心。
二、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不優,影響現代養殖業發展。
受自然環境、農戶意識和資金投入等因素影響,農村土地流轉緩慢,流轉不穩定,農村小規模養殖和分散的經營模式很難形成規模效益,嚴重影響規模養殖業的發展。
二是養殖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養殖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水平相對較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畜禽水產品精品名牌偏少,農戶和部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偏弱等問題突出;農產品加工產值較低,大多數產業還停留在賣原料的階段,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三是農民合作組織實力不強,影響農業綜合效益。
大多數合作社規模不大,穩定性較差,服務功能作用發揮不佳;合作社自身積累和各級的扶持資金少,資金缺乏,工作經費不足,培訓、指導工作跟不上發展的形勢;合作社管理者和業務人員素質不高,缺少懂管理、會經營的人才,導致合作社管理松散,社員的合法利益難以保證。
四是現代養殖業發展資金不足,扶持力度有待加強。
隨著養殖業開發大戶和畜禽水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增加,農民從事養殖業產業開發的熱情也很高,但由于農民人均純收入基數低,存在生產發展和自主創業資金不足、貸款困難的問題,同時,由于經費短缺,養殖業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和培訓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大多數科技人員得不到較好的學習培訓機會,技術知識得不到新的補充,開展綜合服務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無法完全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養殖業服務的需求。
三、對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建議
。ㄒ唬┮约s化生產為目標,加快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
一是變散戶經營為規模經營。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家一戶的小型畜禽養殖經營格局,已不適應現代生產要素的需求,不利于養殖業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的形成。因此,要積極鼓勵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養殖能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轉讓、轉包、出租等形式,承包更多的流轉土地,實施規模生產和經營。要加大政策宣傳和扶持力度,促進家庭農場的健康發展。
二是要加強勞務輸出,促進土地流轉。
通過與外地及勞動就業部門聯系,幫助勞動力進行就業培訓,積極向外地輸出剩余勞動力。三是要抓好養殖業產業園區建設。重點做好主導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改善、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提升工作,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實現養殖業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整合、聚集、轉化。
。ǘ┮詫I化管理為手段,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
一是要突出創建養殖品牌。
強化品牌意識,開展品牌宣傳,重視扶持培育,把畜禽水產品品牌建設作為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來抓,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畜禽水產品品牌。
二是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要體現差異性,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將地方特色優勢發揮好、保護好、宣傳好、包裝好。
三是要推進標準化管理和產業化經營。
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行標準化養殖和標準化管理,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無公害畜禽水產品、綠色食品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要加快畜禽水產品加工業發展,拉長產業鏈。通過外聯市場,內聯基地和農戶,積極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參與發展特色農業,實現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
。ㄈ┮越M織化經營為路徑,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組織。
一是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進一步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加快企業上檔升級、兼并整合,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如大力扶持縣畜禽良種場、裕中源農牧有限公司、遠洋特種養殖、犇騰牛業等龍頭企業。
二是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鼓勵農民組建新型合作經濟組織,鼓勵產業化龍頭企業領辦、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大培訓力度,規范內部管理,健全運行機制,落實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扶持,拓展發展空間,提高養殖業組織化程度。如豐益合作社,發展規模特色養殖,培育了平江豐益土山雞品牌。
(四)以社會化服務為保障,構建全方位的農業服務體系。
一是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穩定縣鄉兩級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建立健全農業科技網絡,深化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與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研究,力爭在生物技術、培育良種、農業信息技術、農產品深度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加強畜禽水產品安全監管。
指導養殖大戶推進養殖業標準化建設,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強化監測檢驗,加強執法監管,搞好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認證。
三是繼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建立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不斷提高財政支農投入的總量和比重。加大涉農資金項目的整合力度,傾斜投入養殖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養殖業產業升級,在項目安排上向養殖大戶多、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做得好的鄉鎮和加工企業傾斜。
四是加大涉農信貸投入。
發揮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支農主力軍作用,拓寬信貸服務領域,提高信貸投放效率,努力滿足農民和涉農企業信貸需求。確保涉農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五是要激活外來資金。
要切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好外來資金;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內部信用合作;采取各種獎補措施,引導、鼓勵農民投資現代養殖業。
【關于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