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0篇)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并詳細地鉆研所獲的材料,最終形成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1
根據省政府晉政辦發電[20xx]年114號“關于在全省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大調查的通知”安排,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大調查領導組,副區長寧山崗任組長,安新宇副秘書長趙玉良局長任副組長,抽調相關部門的骨干力量組成調查組,從7月11日至7月25日,對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農產品超市、儲藏營銷單位等農產品流通組織及流通大戶、重點鄉鎮、農村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并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批發市場、超市等單位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現將我區農產品市場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產品市場現狀
(一)畜產品市場
1、營銷單位。我區肉禽蛋營銷單位共有兩家,分別是外貿公司榆次肉聯廠冷庫、榆次區食品公司冷庫。經營的品種主要有豬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外貿糧油食品公司肉聯廠冷庫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自建廠以來,畜產品全部出口外銷,主要經營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羊肉主要出口中東國家,2003年銷售額580萬元,實現利潤20萬元,繳納各種稅費98萬元。榆次區食品公司冷庫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畜產品主要供應本地市場,2003年銷售額320萬元,實現利潤10萬元,繳納各種稅費40萬元。
2、產品批發市場。我區畜產品批發市場主要有兩個:榆次區匯隆市場和商貿城市場,主要經營豬肉、禽肉、羊肉和水產,產品主要供應本地市場。匯隆市場始建于1993年,商貿城市場始建于2000年,經營方式都以個人租賃為主,年銷售額分別為1150萬元、2100萬元,分別占榆次市場從份額的10%、15%,兩個市場的管理從業人員分別為2人和5人。
3、產品集貿市場。我區以零售為主的集貿市場主要有金貓市場、菜園街市場、路西市場、校園路市場和經緯廠市場等,市場份額占全區市場的40%。
4、畜產品超市。我區畜產品經營超市有田森超市一部、二部、華聯超市、普家樂超市和鐵華超市。其中田森超市和鐵華超市采取租賃的經營方式,華聯超市和普家樂超市采取連鎖的經營方式,市場份額占全區市場的20%。
。ǘ┕肥袌
1、果品批發市場。我區批發市場主要有北田鎮豆腐莊批發市場,年交易總量500萬公斤,全部批發到省外,年交易總額350萬元,市場輻射相鄰35個村,該市場有管理人員1名,從業人員10名。榆次區北田鎮北田村果蔬批發市場,正在建設之中,其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現已投資50多萬元,交易大棚5個共1440平方米,基礎設施及圍墻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其它如榆次匯隆批發市場、晉中富通綠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等,也兼營水果批發。
2、品集貿市場。城區果品集貿市場,年銷售量在1000萬公斤,年交易額500萬元,市場輻射到平遙等鄰近縣區,該市場屬于自發的果品集貿市場,無專人組織,沒有形成正常的管理體系。
3、營銷大戶。我區銷售大戶有北田鎮豆腐莊村陳二棉,異地批發紅星和新紅星,年銷售量500萬公斤,年銷售額300萬元;莊子鄉下黃彩趙石愛,異地批發紅星、新紅星,年銷售量300萬公斤,年銷售額600萬元;莊子鄉義井王承林異地批發紅星、紅富士,年銷售量60萬公斤,年銷售額130萬元;東趙鄉訓峪的閻貴虎異地批發梨、蘋果,年銷售量300萬公斤,年銷售額500萬元。我區紅棗營銷企業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出現較大的營銷企業,紅棗銷售以大戶營銷為主,紅棗銷售大戶有10多戶,較大的營銷大戶有王連貴、王大躍等,產品主要銷往東北、北京、廣東等地,銷量約100萬公斤。
4、營銷企業。我區的富通綠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晉中納特福果業有限公司、莊子鄉榆城坪新順果脯廠,都是正在興起的果品種植、加工、銷售的新型企業。新順果脯廠占地1.5畝,年果品加工量20萬斤,年銷售產值52萬元。晉中納特福果業有限公司年消化果品10.8萬斤,年產量7.2萬斤,年產值64萬元。
5、營銷協會。榆次棗業協會,主營棗類產品的儲藏加工,有經營場地800平方米,2003年9月開業,年銷售量250萬斤,年銷售額250萬元,年利潤額110萬元。晉中市果業協會也吸納了不少我區的果品銷售經紀人,帶動了全區果品銷售。
6、果品超市。榆次金虎便利超市,主營棗類品種,年銷售量2噸,年銷售額1.5萬元,年利潤額0.6萬元。
全區果品年銷售量6000萬公斤,年銷售額7200萬元,其中批發市場銷售1500萬公斤,銷售大戶銷售1170萬公斤,占銷售總量的45%,剩余55%的果品均是零散批發。
。ㄈ┘Z食市場
1、加工營銷單位
。1)糧食加工營銷企業。我區有生力面粉廠、東陽、魏岳、郭村、修文、源渦等20多家規模型股份或私營面粉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5000萬公斤,超過全區小麥總產量。
。2)油脂加工營銷企業。晉北油脂廠、誠信油脂廠等,年加工銷售油料15萬噸。
(3)釀造營銷企業。以懷仁四眼井釀造集團公司和南六堡曲醋廠為重點的釀造群體,食醋年產銷量6萬余噸,轉化糧食1000萬公斤。
。4)飼料加工銷售企業。鯤鵬飼料集團、亨通飼料公司和強大飼料公司,三大飼料企業年產銷飼料達10萬噸,轉化糧食1億多公斤。
2、糧食批發市場。什貼鎮葵花籽交易市場是發展我區支柱產業的一個重點工程,該市場占地8000平方米,總投資80萬元,現已建成農副產品儲存倉庫2400平方米,交易貨場2000平方米,此工程主要依托什貼、郭家堡、張慶等供銷社,重點解決我區農民農副產品的賣難問題,建成山西最大、可輻射全國近二十個省市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預計全年可收購葵花籽1500萬公斤,小雜糧、豆類、玉米等200萬公斤,可推銷各種農副產品4000萬元。
3、糧食營銷大戶。雷貴友,1998年開始經營糧食業務,有場地300平方米,年糧食銷售量1400萬公斤,年利潤額10萬元。
。ㄋ模┦卟耸袌
1、蔬菜批發市場。
(1)東陽鎮蔬菜批發市場,占地42畝,建筑面積625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積5250平方米,2001年6月開業,年交易量2.5萬噸,年交易額4。5億元,建有無公害蔬菜質量安全監測站,開通了蔬菜國際互聯網站,產品遠銷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天津、武漢等大中城市。榆次匯隆批發市場,屬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兼營蔬菜、水果、肉類等,年交易量為一億余元。蔬菜產品主要銷往本區。
2、蔬菜集貿市場。主要有金貓市場、路西市場、菜園街市場、校園路市場和經緯廠市場。屬綜合性農產品集貿市場,兼營蔬菜、水果、肉類等。蔬菜產品主要銷往本區。
3、蔬菜儲藏營銷企業。晉中富通綠色農產品開發公司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占地285畝,設有業務洽談室、農產品檢驗室、產品包裝室及產品裝卸車間,交易品種以反季節蔬菜為主,產品銷往武漢、上海等大城市,年交易量達1500噸,交易額達300萬元。
4、蔬菜營銷協會。主要有蔬菜貯藏協會、貯藏研究會、蔬菜營銷協會等。蔬菜貯藏協會,發展土窯洞、地下窖、機械恒溫庫,引進最新保鮮袋貯藏法、氣調保鮮法、空氣電離子保鮮法等對蔬菜進行貯藏,年貯量8000萬公斤,增值3200萬元以上。蔬菜流通協會,有會員113人。蔬菜營銷協會,有經營場地1667平方米,1998年開業,年銷售量500萬斤,年銷售額200萬元,年利潤額4萬元。東陽鎮貯藏協會帶頭人、東陽鎮支部書記杜玉富于1998年10月破土興建大型恒溫庫,已投資200萬元,建成了25座,一次性保鮮1000噸蔬菜,年純利潤20萬元。
5、蔬菜營銷經紀人、大戶。全區常年從事蔬菜營銷的經紀人達到1000多人,其中銷菜量200萬斤以上的大戶達34人,并涌現出了像王二只、孫校、鄭貴、王四守、張新衛、趙四清、許月喜等一批年銷菜量造千萬公斤以上的大戶,年銷菜量5億公斤。
二、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農產品市場建設滯后。我區緊鄰省城太原,又地處晉中市區,各類農產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80%的農產品需要外銷和供應本地市場。我區目前農產品批發市場只有東陽蔬菜批發市場、什貼葵花批發市場、匯隆批發市場、榆次商貿城市場等,集貿市場主要有金貓市場、路西市場、菜園街市場、校園路市場、經緯廠市場等,設施簡陋,多屬于馬路市場。這些市場除具備集中交易功能外,儲藏保鮮、物流配送、農藥殘留檢測和現代化市場信息等各項服務功能大多數市場不具備。
。ǘ┺r產品商品化程度底。我區龍頭企業少,經營規模小,規模效益體現不出來,對我區農產品市場的拉到作用不明顯。如我區的紅棗種植面積30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0萬畝,年產量500萬公斤,產值2000萬元。但全區紅棗加工、營銷企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數量少、檔次低、加工能力小,現在加工企業只有5家,以初加工為主,銷售企業沒有出現,銷售大戶也只有10多戶。
。ㄈ┢放粕,無特色。2001年以來,我區農業開始了新一輪的戰略機構調整以蔬菜、紅棗、畜牧業為三大主導產業,以建設蔬菜、紅棗、畜牧、加工四大基地為目標,堅定不移地走農業產業化道路。蔬菜、紅棗、畜牧產業獲得迅猛發展。2003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已達34萬畝,蔬菜總產量11.63億公斤,全年蔬菜銷售總收入5.47億元。紅棗從2001年前的4萬畝猛增至30萬畝,紅棗產量500萬公斤,產值2000萬元。畜牧業按照“穩豬雞、上牛羊、突出發展奶牛業”的發展思路,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5343噸、9770噸、8117噸,奶牛存欄4288頭,畜牧業總產值3。05億元。可見,我區的農產品主導產業已初具規模,但品牌少、無特色的情況仍很嚴重。如我區紅棗種植面積與太谷縣不相上下,但中國紅棗之鄉的牌子卻被太谷縣拿走了。我區的蔬菜,2001年就申報注冊了“魏榆”牌,但至今牌子叫不響,運作不起來。
三、建議與規劃
。ㄒ唬┐蛟扉_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聯合艦隊”。我區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如何進入國內外大市場,是農產品市場建設面臨的一個難點。而解決問題的出路在于完善農村市場機制,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實踐證明,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社,既增強了統一服務的功能,又發揮了家庭經營的潛力,是一種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雙層經營體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生產、加工、銷售聯為一體,使各具特色的優勢產品形成區域性的主導產業。此舉能夠在農村與市場間架設橋梁,突破區域界限,擴大農業的產業帶和產業群。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現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一批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聯合艦隊”。采用電子商務網絡等現代交易手段和流通方式的農產品批發拍賣市場,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在“農戶—合作經濟組織—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配送中心—連鎖超市”完整通暢鏈條的引導帶動下,建立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產銷聯合,打造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聯合艦隊”。
(二)多方籌措資金支持農產品市場建設。我區財政經費比較緊張,無能力為農產品市場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應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與此同時,重視帶動、吸引社會資金和銀行貸款參與到農產品市場建設中來,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如我區的山西普家樂商貿有限公司,圍繞建設現代物流中心目標,努力營造大流通、大商貿、大市場的格局,從2001年7月開始實施普家樂農村連鎖經營服務項目,計劃在農村發展和建設49個連鎖超市,同時建設一個占地60畝大型物流配送中心。2003年經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準立項,是我區“五大中心”建設重點工程,晉中市“雙百”項目重點工程。目前,配送中心建設已完成工程量60%,我區農村連鎖已建成東陽、張慶、永康三個連鎖店。三店試營以來,深受農民歡迎,已有跨區3鄉10村村民來超市購物,甚至永康店已有太原南郊村民光臨,給農民帶來極大的方便,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的買難賣難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為三農服務。
。ㄈ┺r產品市場建設要高標準、高起點。今年6月,商務部會同國家標準委組織有關單位起草了《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業技術條件》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級劃分及評定》兩個國家標準,目前正向社會公布并征求社會意見,在年內一旦修改完成后,將按場地環境條件、設施設備條件、綜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個方面,把全國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按照四個等級劃分,從高到低依次分為:四A級(AAAA)、三A級(AAA)、雙A級(AA)、A級(A)。主要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環境、經營設施設備和經營管理提出了技術標準,比如要求市場“應設在交通方便之地,應考慮與周圍商圈服務的協調性”;交易大廳“宜建單層結構”;市場“以生鮮肉類交易為主的應與國家認定的定點屠宰點場廠掛鉤”等。我區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應參照國家標準,高起點地建設農產品市場。
。ㄋ模┬陆ㄒ粋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我區農產品供應,主要集中在匯隆市場和窯新街及大同街的馬路市場。這些市場擔負著我區85%以上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供應。這些市場多為馬路市場、露天市場,已不能適應我區農產品市場需求。有鑒于此,我區擬在榆次東南城市邊緣興建一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該市場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北托消費市場,南依生產基地,輻射華北,通向全國的農產品中心市場。該市場為我區現有市場的升級版,除具備集中交易功能外,還具有儲藏保鮮、加工、物流配送以及農藥殘留檢測和現代化市場信息等各項服務功能。并積極做好實施農產品準入制度的準備工作。在軟件上,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先進的交易方式,規范的交易行為,不斷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實現“建一個市場,創一流品牌,帶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的局面。該市場建成后可容納經營戶300余戶,面積為90畝。這項工程正在緊張籌備中。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2
20xx年入秋以來,部分農產品降價滯銷現象在多地發生,農民利益受到傷害,“三農”問題再次凸顯,為此,筆者深入晉城市域內的4縣(市)6個專業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如告下。
一、調查情況
沁水縣鄭莊鎮南大村,是一個蘋果專業村,共有324戶,9O7口人,耕地3600畝,其中新老果園140O畝,占總面積的38%,有成年蘋果樹5萬余株,平均單株產量40斤,200個經營戶可年產蘋果200多萬斤,去年蘋果每斤平均售價2.5元,戶均年收入2.5萬元。今年平均斤售價2元左右。全村要減收100多萬元。其中最大的專業經營戶郭虎保種植蘋果12畝,總產蘋果6萬余斤,平均畝產5000斤,雖比去年增產,但收入反比去年下降,至今仍有很多蘋果銷售不了。
沁水縣固縣鄉安上村,是一個蔬菜專業村,共有304戶930人,總耕地2750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占耕地面積的55%。200多棟蔬菜大棚,生產的小瓜、茄子、青椒、西紅柿等售價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南瓜、豆角、茄子、紅白蘿卜、白菜、大蔥等大田菜售價均比去年略有下降。
陵川縣西河底鄉嶺東村,是一個玉米專業村。全村150戶600余人,耕地1200畝,共種植玉米1000畝。平均畝產達千斤,今年總產100萬斤,去年每斤售價1.2元,今年0.8-0.9元,因此全村少收入40萬元以上。其中最大的種植戶畢五保承包100畝,共產玉米10萬斤,雖比去年增產,卻比去年減收4萬多元。
沁水縣胡底鄉李家山村,種的谷子比較多。去年共種谷子100多畝,畝產800多斤,總產近10萬斤,每斤谷子售價4元左右,小米5-6元。農民很高興,種植的積極性大增,今年共種谷子200多畝,畝產與去年一樣,總產約20萬斤,比去年增加了1倍,但每斤只賣2元多一些,價格降了近一半,結果增產不增收。有幾戶兩年都種了10畝谷子,由于價格下降太多,今年的收入基本上只有去年的一半。農民氣憤而無奈地說:“米價賣了個谷價,老百姓吃虧太大,是誰坑了農家,誰能給咱補差?”
高平市寺莊鎮南峪村,是一個黃梨專業村,全村126戶507人,共有耕地1000畝,共種植黃梨和酥梨樹3000余棵,梨的總產約30萬斤,去年市場梨價每斤約2元,最差的也不下0.8元,今年市場每斤梨價1.5元,差的0.5元,平均每斤降價0.5元,全村損失10多萬元,且銷路不暢。典型戶崔國章有梨樹100多棵,產梨1萬多斤,因降價比去年少收6千多元。
澤州縣周村鎮葦町村是周村鎮第二大村,包括4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共有1178戶3027人,總耕地4800畝,農作物種植多元化,有小麥、玉米、谷子、大豆,油菜、葵花等,20xx年底人均純收入為9130元。20xx年小麥每斤收購價為1.1元,和2014年基本持平。玉米收購價為每斤0.7-0.8元,比20xx年價格下降0.3-0.4元。谷子每斤2元左右比去年下降一半。高粱每斤下降0.5元,大豆基本持平,油菜籽每斤下降0.5元,生豬價經常波動,最近毛重每斤為8元左右。雞蛋基本持平。羊價毛重每斤去年售12-13元,今年一斤9元左右。牛肉毛重每斤仍是13-15元。獺兔皮前幾年一張70-80元,今年一張最多20元也沒有人過問。在周村鎮現在種一畝玉米需投資化肥200元,種子150元,犁地60元,種地30元,機收60元,共需400-500元。玉米平均畝產1000斤,每斤售0.8元,毛收入一畝800元,除去成本400元,純收入還不如養一箱蜂高。
二、全國情況不容樂觀
農產品降價滯銷并非我市獨有,據媒體披露,在其他一些地區乃至全國也普遍發生。可以說今年是多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波動最為劇烈的一年。今年3月,陜西省禮泉縣出現近百萬斤貢梨滯銷;4月浙江溫州蒼南遭遇大面積番茄滯銷;5月安徽長豐遭遇草莓滯銷,全縣損失超過1.5億元;同月,福建南安百萬斤楊梅滯銷。陜西涇陽縣的圣女果出現賣難。5月以來,被媒體公開報道的西瓜滯銷現象就出現在廣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等多地。陜西周至縣竹峪鎮蘭梅塬村是遠近聞名的油桃生產基地,6月中旬,油桃成熟了,卻沒有客商來收購,果農們無奈之下將滯銷的油桃倒進村頭的河道里。還有很多桃子爛在了樹上。早熟葡萄,受前期水果價位下降的影響,產地銷售價也下降了很多。今年農產品價低賣難導致農戶收入下降,嚴重傷害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也使農民成了市場疲軟的最大受害者。
三、對農產品降價滯銷的幾點看法
今年農產品的降價滯銷,既是全國性普遍現象,又有區域性季節性特點,在有些地區不太明顯,在有些地區格外嚴重。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這種波動也屬正常。
這種現象的發生既有客觀上的原因,又有主觀上的原因,是兩種原因交互作用的結果。從客觀上看,一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仍受氣候條件制約,比如晉城今年風調雨順,玉米谷子豐收,導致這兩種產品因供應過多而降價。又如陜西省周至縣竹峪鎮蘭梅塬村生產的油桃,就因為當地連續多天降雨,導致油桃無法采摘而爛到了地里。二是受經濟下行的影響,不少企業經營困難,職工收入減少,購買力相對下降,導致農產品經銷商對銷售市場缺乏樂觀的預期,收購積極性下降,出現壓價收購行為。三是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暴跌,導致部分農產品進口過多,沖擊了國內市場。
從主觀上看,一是政府有關部門未能及時準確發布市場需求信息,農民盲目跟風種植所致。二是農產品種植存在品種單一,質量不高,品牌不響問題,市場競爭力太低。三是農產品經銷的中間環節太多,綠色通道不暢,過路費太高,拉高了終端農產品銷售的價格,抑制了消費。
前幾年晉城圍繞煤炭產業做事的人收入和購買力很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期望值很高的農民對今年市場向下波動缺乏思想準備,因而反應強烈。
四、個人的幾點建議
第一,政府有關部門今后要多到生產和銷售現場,以及農民中間了解情況,少在辦公室聽匯報,少通過電腦了解相關信息,要通過多接地氣努力掌握市場動向,及時準確發布農產品價格信息,正確引導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努力消除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過多的現象,通過降低過路費,減免相關稅費,開辦公益性農貿市場等措施,為農民自產自銷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三,推動保險救助機制建設,引導農民多為農產品投保,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保險機制,防止“糧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現象重演。
第四,提高廣大農民的市場意識,促使農民積極主動地了解掌握市場信息,逐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市場不斷變化的形勢。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3
一、農貿市場的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規模較大的'農貿市場x家(糧貿市場不在此列),分屬x個建設和管理主體:波月市場占地x平米,共有各類攤位近x個(含固定和零擔攤位),主營蔬菜、肉食品、禽類、水產品、干貨等農副產品,歸屬農業局,由波月市場管理處管理;禾青市場占地x平米,有各類攤位x多個,主營蔬菜、肉食品、禽類、干貨等農副產品,歸屬禾青鎮,由禾青市場管理所管理;冷江市場、禾青三角坪市場、陶塘市場、株木山市場、桃園市場、集中市場、東站市場、布溪和諧市場、同興市場、楓樹坳市場、鐵廠家屬區市場等11個市場歸屬市場服務中心并由其管理,其中冷江市場有各類攤位x多個,是全市最大的綜合性農貿市場,主營蔬菜、肉食品、禽類、水產品、冷凍食品、熟食、蛋類、干貨等農副產品,承擔了市區x%以上農產品的供給,是全市家禽、蔬菜、水產品等的主要集散地;桃園市場經營面積x平米,有各類攤位x來個,劃分蔬菜、肉類、水產、家禽、綜合類五大功能區;禾青三角坪市場位于金信社區內,室內面積x平米左右,室內攤位x多個,蔬菜銷售攤位占用馬路成為馬路市場;陶塘市場位于北礦,有各類攤位x多個;株木山市場位于南礦,有各類攤位x多個;其它6個市場地處市郊,以蔬菜攤位為主,共可安置零擔x擔左右,兼營少量肉食、水產品;江南市場剛建成投入使用,由于其權屬存在爭議,暫由市場服務中心和波月市場管理處共同管理,相關問題正在協商處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袌龉芾聿坏轿弧R皇鞘袌鰷嗜塍w系建設滯后。市場服務中心、波月市場管理處、禾青市場管理所等部門都沒有建立系統的市場準入制度,對哪些農副產品可以進入市場、農副產品進入市場需要哪些檢驗檢測資料和憑證沒有詳細規定,在實際操作中主要靠其他職能部門把關。二是市場管理沒有形成合力。農貿市場農產品的經營監管涉及城管、農業、工商、畜牧、商糧等多個執法部門,這些部門大多各自為政,對日常監管及監管發現的問題與市場管理主體之間缺乏信息共享機制,不能與市場管理主體形成管理合力。三是市場內部管理不很規范。冷江市場、波月市場、桃園市場等較大的市場安排有專人管理,制定了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但精細化管理、零攤零擔管理等制度沒有完全落實,除冷江市場外其它市場沒有設置母豬肉專柜或實行掛牌出售,自產自銷區農產品產地不可追溯,占道經營個別存在,郊區棚架市場管理水平與城區市場有明顯差距;相關臺賬資料不齊全,市場服務中心、波月市場管理處、禾青市場管理所等市場管理主體都不能提供多少管理資料,市場內攤主的進貨憑證、票據隨意放置、丟棄,沒有按相關規定建檔保存。
。ǘ┺r產品質量監管不到位。一是監管存在盲區。農業、工商、畜牧、商糧等部門對城區的農貿市場進行了監管,對一些偏遠的、規模小的農貿市場基本上處于放任狀態,這些地方成為監管的盲區,如禾青鎮沒有定點屠宰場,瘦肉精檢測、疫病檢測、索票索證等監管難到位;郊區市場蔬菜的農藥殘留檢測基本上是空白。二是質量檢測能力太弱。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當前只能對蔬菜農藥殘留、生豬瘦肉精等進行抽檢,而且檢測的頻次很低、品種很少,不能全覆蓋;干貨、禽類、水產品、熟食、冷凍食品等其它農副產品質量的鑒定還處于眼看、手摸、鼻聞的原始階段,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際上難見成效。
。ㄈ┦袌鲇布O施不完善。禾青市場消防通道本就不寬,還被非法占用搭建遮陽棚,導致消防驗收不過關,工商部門不能為其辦理營業執照,自2005年至今一直處于非法經營狀態;禾青三角坪市場地處交通要道口,范圍狹小,市場周圍沒有排水溝,環境衛生、交通狀況都很差,周邊群眾意見很大,強烈要求將其搬遷。
三、建議意見
。ㄒ唬⿵娀袌龉芾怼RM快建立標準化的市場準入體系,列出市場準入的產品目錄和相關要求,市場管理主體按照準入制度嚴格把好準入關口。要規范市場內部管理,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并落到實處。要建立市場管理聯動機制,城管、農業、工商、畜牧、商務、質監等執法部門與市場管理主體之間要及時通報有關信息,根據實際適時成立市場管理辦公室并賦予其相應職能。
。ǘ⿵娀r產品質量監管。要延伸監管觸角,著重加強對偏遠的、規模小的農貿市場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加大巡查、檢測力度,派出專人駐守值班,消除監管盲區。要整合檢測資源,加強檢測能力建設,加大對蔬菜農藥殘留、生豬瘦肉精、重金屬含量等抽檢的品種和頻次。
(三)加強市場硬件設施建設。要花大力氣抓好禾青市場的消防通道建設,爭取早日通過消防驗收,辦好營業執照;要做好禾青三角坪市場異地改建的可行性調研,或提出原地改造的可行性方案。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4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工作要求,規范和推動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和發展,近期,我們組織各地農業部門對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重點對產地批發市場的基本情況、經營狀況、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全面調查,結合平時研究和掌握的資料對市場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偟目,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需解決,今后要結合鮮活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加快推進“十二五”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提升市場服務功能。
一、對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形勢的基本判斷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堅持把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分類培育市場體系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據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6月底,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3606家,占地面積64.86萬畝,從業人員達到262.38萬人,投資規模1101.97億元,市場年交易額13422.5億元。
。ㄒ唬┺r產品批發市場覆蓋范圍廣。經過多年的不斷建設,全國從綜合市場到專業市場、從種植業到養殖業到特色產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范圍基本覆蓋了各農業產品。目前在全國3606家農產品批發市場中,綜合性市場1367家,占37.9%;專業市場達2342家,占64.9%。其中糧油市場212家、蔬菜市場992家、水果市場390家、畜禽市場320家、水產品市場182家、特色產品(含花卉、食用菌等)市場246家,批發市場經營范圍涵蓋了種養業各產品。
(二)產地市場主渠道作用十分明顯。調查顯示,全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含產銷結合市場,下同)2627家,占農產品批發市場的72.8%,其中規模以上的產地批發市場1037個,占產地批發市場的40%。產地批發市場實現年交易額6709.23億元,占市場年交易總額的50%,帶動農戶1.1億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4%。在農產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十分明顯。主要特點:
一是蔬菜市場是產地市場的主要代表。調查顯示,大多數蔬菜產地批發市場設立較早,占市場比重大,運行機制較為健全,社會經濟效益比較明顯。目前,全國蔬菜產地批發市場689個,占產地市場近三分之一,帶動蔬菜種植1.58億畝,相當于全國蔬菜面積的60%。產地市場集中分布于東部和中部地區,占全國的80.6%。其中東部地區330個,山東占57%;中部地區217個,河南占44%。經營品種除了蔬菜外,還有季節性水果和其它農產品,常年經營,交易活躍。億元以上的蔬菜產地市場286個,年交易額13123.2億元,成為產地批發市場的主要代表,形成了“產地市場——運銷商——銷地市場”的大流通模式,是向大中城市和外省市供應蔬菜瓜果的重要源頭。
二是水果產地市場優勢區域集中度明顯。在國家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的帶動下,具有品種特色的水果產地市場正在快速成長,集中度明顯提高。目前全國產地水果批發市場發展到184家,占全國水果市場總數的47%。產地市場主要分布于渤海灣的山東、遼寧、河北和西北黃土高原的陜西、甘肅蘋果優勢產區,這些地區以蘋果為主的產地批發市場發展到84家,占全國水果產地市場的46%;長江上中游、贛南湘南桂北、浙南閩西粵東三大柑橘優勢產區產地批發市場發展到47家,占全國水果產地市場近30%。一些優質水果產業帶發展如山東棲霞、浙江黃巖、江西贛州等地產業帶發展與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的引導密不可分。
三是畜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全國畜產品產地批發市場207個,占全國畜產品批發市場的68.5%。從分布看,產地市場大多分布于畜牧業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其中中部地區82個,占產地市場的40%;西部地區65個,占產地市場的31%。大多數畜禽市場以活畜、禽和肉類交易為主。與果蔬產品相比,畜產品多數實行屠宰企業一體化流通,如新疆XX縣古勒魯克農村畜禽交易市場、內蒙XX旗豐綠畜產品交易市場、廣東XX市白沙江南禽畜批發市場都實行活禽+屠宰+銷售+企業加工為的一體化的流通模式。
四是水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交易活躍。全國水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大多分布在東南沿海、黃渤海水產品捕撈和養殖帶以及江蘇、安徽、江西等長江中下游淡水養殖帶。目前全國水產品產地市場100個,其中沿海的江蘇、浙江、山東、海南產地批發市場59個,占全國產地市場近60%,由于水產品的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帶動產地市場交易活躍,市場輻射面廣,年交易額上億元的市場達到60個,從業人員3.8萬人,年成交額625.87億元。
(三)產銷市場結合趨于緊密。各地根據產業優勢和經濟發展特點,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農產品市場。全國有產地市場2347個、銷地市場1005個、產銷結合市場280個,其中江蘇蘇州南環橋、廣州江南果菜市場、山東維爾康肉類批發市場等發展快、規模大、機制活,成為銷地市場的代表;江蘇揚州聯誼、山東壽光、青島丁家莊、湖北麻城等市場結合其促進農業生產和滿足城鄉消費需要的特點,擔當了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的雙重角色;江蘇東臺華東山羊市場、山東青島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河北XX市金鳳禽蛋農貿批發市場、新疆XX市華凌畜產品批發市場等,因地、因時制宜,投資小,輻射面大,是產地市場的典型。
(四)市場輻射能力逐步增強。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也不斷增強。江蘇XX縣水產批發市場、武進夏溪花木市場、華東苗禽市場投資企業、蘇州眾誠鴨業有限公司分別成為全國最大的螃蟹專業市場,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交易市場,全國最大的苗鴨產銷集散地。蘇州南環橋批發市場下屬的蔬菜批發市場日成交量1200噸,水產批發市場日成交量200噸,鮮肉批發市場日成交生豬1500頭,畜禽批發市場日成交40000羽,干貨批發市場日交易品種2000種,是XX市及周邊地區農副產品集散中心。
二、當前產地批發市場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雖然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相比,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存在功能不夠強、規模不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跟不上等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a地與銷地以及集散地之間布局不合理。近年來,隨著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優勢區域鮮活農產品集中度穩步上升。目前全國優勢區域蘋果、柑橘集中度達到50%以上,水產品集中度達到80%以上。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后,客觀上要求建立集散能力強的產地批發市場和冷藏能力大的保鮮庫。但目前產地與銷地以及集散地之間布局不合理,銷地市場發展比較充分,目前年交易額在1億元以上的銷地批發市場558個,而中西部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產地市場年交易額在1億元的只有346個,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全國1個縣不足1個產地批發市場,而東部占50%左右、中部占30%、西部只占20%。特是中西部蔬菜、水果主產區,常年蔬菜產量占全國的40%、水果占45%,而年交易額上億元的產地蔬菜市場只占25%,水果市場占30%,畜禽市場占不到全國的4%,生產和市場建設重倚輕的矛盾十分明顯,這是導致優勢產區鮮活農產品滯銷賣難時有發生的重要原因。
(二)產地批發市場及集散地基礎設施薄弱?傮w看,全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以小型為主,年交易額1—5億元的占到30%,億元以下的占58%,且多數市場規模小、設施簡陋、服務功能不強。在被調查的西部10。▍^)376個產地批發市場中,占地面積在20畝以下的小市場占到52%,占地面積在2畝以下占到5%,交易額在5億元以下的占到78%,80%的市場缺乏冷藏保鮮、冷鏈物流設施、信息或質量檢測設施,許多產地批發市場的場地沒有硬化,缺乏遮陽擋雨的設施,甚至連上、下水道都沒有,臟、亂、差的問題十分突出。
。ㄈ┦袌鼋灰追绞疥惻f,交易效率低。目前,大多數產地批發市場仍沿用對手成交、現金結算的交易方式,處于自發、紊亂狀態,難以形成公開、公正的交易價格,影響交易安全,還往往導致強買強賣等欺行霸市現象發生。據調查,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實行連鎖經營的交易額占總交易額不到20%,90%左右的農產品通過對手交易銷售,只有不到10%的市場全部或部分采用了電子商務交易技術,交易效率低。調查顯示,42%農戶自己銷售農產品,45%農戶賣給個體商販,只有不到3%的農戶通過訂單銷售。這些情況使得我國農產品一般要經過3-4級流通環節,既降低了流通效率,也增加了流通成本,不利于農民增收,對于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ㄋ模┝魍ㄖ黧w的組織化程度低,營銷規模小、效率低。由于農民個體戶或農村經紀人是目前承擔農產品運銷的主要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起步較晚,農產品批發市場內大多數經銷商的營銷規模小、效率低,缺乏有實力、信譽好、規范化的大批發商、代理商組織,因此不能形成穩定的、規模化的農產品供應鏈條。而且,運銷商與生產者之間是一種買斷關系,這樣既不利于提高農民在市場交易中的談判討價能力,又不能使農民分享流通環節的利潤。
。ㄎ澹┫鄳姆煞ㄒ幹贫冉ㄔO滯后。近年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較快,數量不斷增加,規模逐步擴大。盡管我國農產品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框架已經形成,但現有的一些管理規定散見于《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商品市場登記管理辦法》和《農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而這些法律法規但要么缺少配套措施,要么貫徹執行不理想,有的內容陳舊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目前,特別是缺乏專門針對批發市場的法律法規問題非常突出,這使得農產品批發市場競爭混亂無序,缺乏有效的行業管理和政府監管,難以形成市場各方主體良性互動機制。而在發達國家,如日本專門制定有《批發市場法》,并和其他法律一起對批發市場類型、設立條件、參與人構成、交易原則、投資方法、上市商品規格要求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保證了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健康發展。
三、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的主要任務
我國已進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時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國內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農業更加對外開放、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以及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升級步伐,完善市場功能,構建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當前產地批發市場要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建設和改造一批鮮活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配套建設必要的儲藏保鮮設施和產后清洗分裝等初級加工設備,支持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ㄒ唬⿵娀袌龌A設施建設,拓展市場功能。一是在鮮活農產品優勢產區新建或改擴建產地批發市場。在蔬菜、水果生產集中連片,面積在20萬畝以上,商品率達80%以上;畜產品、水產品生產集中度較高、商品率達70%以上、商品量達10萬噸以上且沒有交易場所的地區建立產地批發市場。對已有市場但基礎設施差、集散功能弱的實施升級改造,重點考慮對既是鮮活農產品優勢產業帶的產地批發市場又是農業部定點市場進行升級改造。主要是加強市場供水、供電、道路和通訊等系統的改造建設和交易棚廳的改擴建,切實改善市場交易環境。二是推進產地批發市場功能拓展。在批發市場提供交易場所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拓展價格信息匯集、產品質量控制等功能,鼓勵市場開展加工配送、質量監管、規范包裝、發展現代流通、壯大市場主體、完善公共服務等。三是加大產地批發市場輻射效應。指導各地編制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合理布局市場經營領域和建設區域,處理好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傳統市場和新型業態之間的關系,注意不同類型市場功能上的銜接和配合,發揮市場體系群體效能。
。ǘ┲С謨Σ、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產后損失。當前,我國鮮活農產品特別是果蔬保鮮、冷藏冷鏈物流產業應用范圍窄、發展滯后,果蔬采用低溫物流只有10%-20%(每年果蔬產后損失高達25%—30%),冷鏈物流肉類只有10%,水產品只有20%,而發達國家果蔬保鮮物流占總產量的80%,果蔬菜損失率在5%以下。支持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建設重點:一是支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主要包括:建設市場儲藏貨物倉庫、氣調保鮮庫、恒溫庫、冷凍冷藏庫、冷藏運輸等基礎設施,逐步解決鮮活農產品批發交易過程的冷鏈“斷鏈”現象;二是支持優勢產區和西部地區專業合作組織或農產品營銷企業建設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主要包括建設鮮活農產品產后預冷保鮮、冷藏冷凍、冷藏運輸等基礎設施,使主產區和中西部鮮活農產品冷藏保鮮、冷藏冷凍及儲運能力明顯提高。
。ㄈ┲С峙涮浊逑捶盅b等初級加工設施建設和市場交易環境改善。強化農產品產后的商品化處理。配套清洗分裝主要建設:產品清洗設施、分選操作臺、自動分選機、水果打蠟設施、包裝設施等。市場交易環境改善主要包括:水電道路系統改造、市場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質量安全檢測系統建設和衛生保潔設施完善。
。ㄋ模┲С洲r民合作營銷組織建設。引導、扶持農民合作營銷組織購置必要的冷藏保鮮和冷凍運輸等設備,在規定的低溫條件下進行農產品加工、分選包裝、儲藏和運銷。推進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和經營,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產品物流帶動能力。
四、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的措施及建議
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產地冷鏈物流作為政府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主要資金來源于公共投入,F提出以下工作措施和建議。
。ㄒ唬┙y籌規劃,合理布局。市場建設應借鑒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驗,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發展實行分級規劃與管理。部一級負責對具有全國性或區域影響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統一規劃與布局,當前重點是組織編制好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十二五”建設專項規劃(2011—2015),理清市場建設思路,明確指導思想、建設原則與區域布局,綜合考慮農產品生產規模及其商品流量流向、地理區位和交通狀況、消費群體規模和消費習慣等多種因素,正確處理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的關系,經過科學論證,形成布局合理、統一有序、流通順暢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為爭取國家建設項目做好必要準備。省級負責制定轄區內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嚴格防止受局部利益驅動盲目布點,搞重復建設、無序競爭,造成“有場無市”,浪費人財物和土地資源。
(二)爭取各方支持批發市場建設。一是協調中國農業銀行落實與我部簽署的《共同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加大貸款投放力度。二是積極爭取亞行貸款進行批發市場建設。2009年擬選擇安徽、寧夏、江西、重慶、山東、遼寧等6個省市為備選試點省,項目總投資21億元人民幣,其中利用亞行貸款1.5億美元。三是研究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扶持政策。參與完善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研究科學用好增值稅轉型政策幫助農產品流通企業減輕增值稅負擔;研究降低農產品批發市場土地使用稅和降低農產品批發市場用水用電價格等問題。同時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國家對優勢產區鮮活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公益性設施建設給予直接投資。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設施配套、功能齊全、輻射帶動力強的產地批發市場,支持批發市場電子結算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系統、質量檢測系統、信息收集發布系統、垃圾處理設施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幫助完善和提升市場功能,增強流通效率。
二是對市場其他設施和優勢產區、西部地區專業合作組織或農產品營銷企業建設儲藏、運輸、冷鏈和保鮮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主要用于市場土地平整硬化、水電路配套、交易廳棚建設、儲藏保鮮庫土建工程等,建議安排財政貼息貸款予以支持,以引導鼓勵利用信貸資金。
三是將鮮活農產品物流相關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在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專項中增加農產品物流設施相關設備購置項目。主要包括儲藏保鮮機電設備,鮮活農產品清洗、分選和裝卸設施設備,農用運輸設備、畜產品分割設備等,幫助增強物流技術裝備水平。
四是將盡快研究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建議國家抓緊研究制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法》或《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條例》,明確批發市場的公益或準公益性質,對市場類型、設立條件、參與人構成、交易原則、投資方法、上市商品規格要求、行情波動、風險控制、上市商品組織等做出界定,并及早列入立法計劃,解決法律缺失和空白問題。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5
一、高沙農貿市場所在地高沙社區基本情況
高沙社區原名高沙大隊,始建于1930年8月1日,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社區XX年5月14日被區政府批準為高沙社區居民委員會。它位于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省重點工程“高教園區”西側,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面。高沙商業街交通便利,居民與學生流動量日趨增大,有學在下沙,生活在高沙之稱。西側緊連杭州市政府規劃落實的1.73平方公里大型居住區(經濟適用房),居住人口約9萬余人,東鄰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基地(杭州下沙高教園區),面積10.29平方公里,教職員工、學生15萬余人。黃金地段屬杭州市副城區之一,規劃人口65萬余人,市場前景廣闊。而高沙農貿市場則位于高沙社區的南部!
二、高沙農貿市場的設施情況
高沙農貿市場始建于XX年,當時農貿市場的設施比較簡陋,攤位也比較少,農貿市場外沒有現在的各種食品店面。據我們從農貿市場管理人員處了解到,當時農貿市場的衛生設施也沒現在的好,來買菜的多數是高沙本地人。
但2009年時,按杭州市農貿市場提升改造的要求,高沙社區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之后的高沙農貿市場寬敞明亮,大大改善了顧客的購物環境,原來簡陋的棚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干凈整潔的瓷磚柜臺。全新的高沙農貿市場已于09年11月26號正式開門營業。我們采訪了一位正在買菜的高沙居民,她表示新的農貿市場不僅更衛生而且更漂亮了,有一種逛超市的感覺。
現在的高沙農貿市場共建有147個攤位,其中蔬菜攤82個,肉類攤30個,家禽攤3個,海鮮攤11個,冷凍攤8個,豆制品攤6個,干貨攤4個,水果攤3個。還有其他店面72個。
另外,我們還在市場門口看到有檢測室和稱量室,通過與值班室人員的交流我們了解到,市民們如果買到一些食品后懷疑有衛生問題可到檢測室進行檢測,這樣就對該農貿市場的食品衛生起到監督作用。
三、高沙農貿市場和其農副產品的衛生情況
正如我們采訪的那位居民說的那樣,現在在高沙農貿市場里買菜好像在逛超市一樣。在高沙農貿市場里,同期設施建造得很好,空氣較清晰,聞不到那些難聞的異味。走道基本都是干燥的,看不到瓜果菜葉等垃圾。農貿市場配有專門的滅蠅設施,抑制了病毒細菌通過蒼蠅傳播。
我們在市場入口處的電子“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公示表”上看到市場里的所有菜都已通過檢測合格。我們在值班室里了解到各類菜的檢測合格率為98%,而已經在市場里銷售的菜市通過檢測的。我們也觀察到農貿市場里的瓜果蔬菜確實較為新鮮,一般畜肉食品的顏色氣味外觀都屬于正常,但部分海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海產品本身帶有一定魚腥味加之天氣較為炎熱,招來蒼蠅和蚊蟲,不過許多商販都采取了一定措施,都能保證海產品的安全合格?傮w可得高沙農貿市場的衛生狀況良好!
四、 我們的建議
1、農貿市場的垃圾箱應及時清倒,以免帶來異味,引來蒼蠅。
2、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應多去市場里檢查檢查,發現不衛生或過期的食品應及時消除。
3、農貿市場清潔工人應隨時清除市場走道角落里的垃圾。
4、部分蔬菜攤位的殘葉應及時清理。
5、部分海鮮攤位應及時更換水桶里的水。宰殺魚后留下的鱗片等應及時清理干凈。
6、部分家禽攤位應注意通風,定時檢測家禽的情況。
總結:通過我們“健康衛士”一上午的調查可得,高沙農貿市場的衛生情況良好,農副產品衛生狀況良好,無農藥殘留、食品過期等狀況,在銷售的產品都已經過檢測并合格,市民可放心使用。
這一次調查只是我暑假實踐中一次小小的實踐,我要做的還有很多,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我會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做的更好,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夠做到,這是最起碼的,我相信我會在實踐中學到更多!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6
五原鴻鼎農貿市場是五原縣人民政府批準,由五原鴻鼎農貿公司20xx年開工建設,20xx年竣工投入運營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了進一步規范市場管理,完善配套設施,促進物流格局的形成,加快經濟增長,我在假期通過多方收集和整理資料,特作此調查報告,希望了解農貿市場的發展現狀。
調查時間:
7月20日—8月20日
調查地點:
五原鴻鼎農貿市場
調查內容:
鴻鼎農貿農貿市場發展現狀及市場存在的問題。
調查對象:
1、隨機抽查的消費者
2、入駐農貿市場的各商家
一、市場概況
鴻鼎農貿市場建于20xx年,市場位于內蒙古河套平原腹地——五原縣,南臨黃河 ,毗鄰京蘭鐵路,緊靠110國道,這里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是我國西部區最大的葵花籽、黑、白、紅瓜籽等農副產品集散地。20xx年被農業部批準為定點農貿市場,20xx年被商務部列入“雙百”工程,20xx年被評為全國“百強市場”。是我國西部區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也是發展內蒙古乃至全國經濟的重要樞紐。
20xx年,鴻鼎公司向政府申請投資建設鴻鼎農貿市場,目的在于將各地的農副產品收購戶、商販集中引入市場,有效地解決農民賣難、銷售不便、管理混亂、客商憂慮等問題,為周邊地區和全國各地的客商、貨主、廠家提供良好、便捷的經營環境和條件。市場規劃用地1429畝,實際占地524畝, 總投資9340萬元。建筑面積76421平方米,建成商業門市369個,現已入市商戶315戶。市場集營銷、農副產品深加工、信息、儲運、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等基礎設施齊全。市場有餐飲服務區13000平米,娛樂中心6000多平米,硬化收購場地80000平方米,新修柏油路四條,共2.54公里。20xx年,為了拓展市場,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新增油葵剝仁生產線49條,新建信息物流大樓6045平米,建大型停車場地15000平米,封閉式停車場13000平方米。
鴻鼎市場匯聚了全國各地的葵花籽、油葵、美葵、籽瓜子、白瓜籽、菜籽六大類30余種優良農副產品(具體品種后附),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場,集收購、篩選、農副產品加工、包裝、運輸于一體的格局。市場的農副產品主要銷往喜洋洋、真心、大好大、華泰、娃哈哈等食品廠家,并與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04年度市場的銷售量達5億斤,交易額12億元。市場內有農副產品購銷經紀人700人,收購旺季可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下崗人員5000多人。
為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04年度市場與全國炒貨大廠喜洋洋合作建廠,總投資1億元,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投資4000萬元,5月份開始建廠,現在正在安裝生產設備期間;引進華泰資金予以合作,建立物流儲備中心。進入05年鴻鼎人意識到河套農產品品質再好也只能是出售原料,為他人做嫁衣。為了將優勢的農產品原料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優勢,鴻鼎市場投資2000余萬元籌建日處理500噸的油葵、葫蘆籽剝仁廠,當年9月份投入運行,產品瞄準國際市場,自營出口。同時,絨毛深加工項目也投入生產。這些工業項目的實施,使鴻鼎農貿市場由單一的商貿企業轉變成為集商貿流通、工業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綜合實體,實現河套葵花籽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鴻鼎農貿市場已初具規模,但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依然存在市場整體運營缺乏活力,產品準入質監體系有所欠缺,流通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表現為:
。ㄒ唬┦袌鲋黧w發育遲緩。
市場的發展重要前提是要求農戶成為對市場反應靈敏的市場主體。但五原以及其附近的小農戶缺乏組織和引導,市場信息溝通和交流不暢,嚴重制約了葵花籽、油葵籽、葫蘆籽等農產品的流通。五原及附近小農戶絕大多數處于資本積累過程,沒有固定銷售的農產品和銷售渠道,目前,以五原為中心輻射地區的農民經紀人、運銷商販、中介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農產品市場主體雖然有所發展,但其主體地位成熟度不夠,市場意識尚待加強。
(二)市場質量監督機制有待完善。
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尚待建立。鴻鼎農貿市場沒有統一的收、售質量標準,基本依靠各商戶自己對產品的把握。這樣,市場就很難對農產品的總體質量進行把關,影響農產品的總體質量。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督已是當務之急。
。ㄈ┦袌鲂畔贤ú粫。
農貿市場信息是聯系農產品產、供、銷的橋梁和紐帶。鴻鼎農貿市場信息流通不暢主要表現在目前我農村信息網絡建設滯后,傳統媒介并沒有成為發布農產品市場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必須加強信息服務機構建設,特別是五原人民政府要加強農業信息機構建設,發揮其主渠道作用。
三、建議
。ㄒ唬┙ㄗh國家﹑省市商務﹑財政部門繼續加大對市場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進一步提升市場建設的現代化程度。
(二)由于農產品市場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回報率低,企業面臨融資困難,建議國家進一步拓寬農產品市場建設的融資渠道,支持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四、市場的發展方向:
。ㄒ唬┮赞r產品初級市場為基礎,以鴻鼎農貿市場為中心,大力發展特設產業。
以鴻鼎農貿市場為中心,加大農貿市場影響力和輻射力,積極擴展葵花籽、油葵籽、葫蘆籽、籽瓜籽等特色產業的業務,使鴻鼎農貿市場在農產品價格形成和農產品市場運行中起到關鍵作用,這是鴻鼎農貿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積極推進農產品配送中心建設和農產品連鎖經營,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培育和完善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使農戶能順利進入農產品市場。通過中介組織將農產品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有機地聯系起來,促進農產品市場主體健康發育,真正做到“市場帶動農戶,農戶興旺市場”的預期良性循環效果。
。ǘ└鶕茖W的市場建設原則及滿足農貿市場的需要,逐步完善市場的設施,使市場功能更加完備,輻射效應和市場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20xx年鴻鼎農貿市場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進行了交易大棚基礎設施、廢棄物及污水處理中心等項目的建設,今年已順利啟動綜合樓建設項目。按照定位科學、布局合理、設施齊備、功能配套的市場建設原則,逐漸把市場做大做活,后一段時期內,市場將陸續加大對檢驗檢測中心、安全監控中心、物流配送等項目的建設投入,使市場功能更加完備,輻射效應和市場示范作用更加突出。讓鴻鼎農貿市場逐步發展成為設施完善﹑服務優質、經營規范的標準化市場,進一步增強鴻鼎農貿市場競爭力和對農戶的帶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活躍農村經濟,有力地推動我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7
去年初,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開展“內街清退”大會戰,一舉取得了成功,深受廣大市民的擁護和肯定。但地處內街入口的大別山農貿市場雖經多次整治,周邊環境仍然堪憂,成為內街還道于民、還路于車的“腸梗阻”,更成為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塊刺眼“傷疤”,市民與經營者無不抱怨,管理和執法部門無不頭痛。鑒于此,縣政協委工委、黨群部門聯絡處和經濟部門聯絡處組織委員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
大別山農貿市場是全縣唯一的批零兼營的農貿市場。該市場于2003年11月建成,總投資300萬元,占地面積4600㎡,場內現有攤位125個,固定經營戶110戶,主要批發、零售魚、肉、禽、蛋、干鮮蔬菜及豆制品、凍制品、鹵制品等三百余個品種。此外,市場外圍還吸引近200名菜農形成 “馬路市場”,其服務對象覆蓋城區和所有鄉鎮。該市場投入運營近十年來,隨著功能的老化和服務對象的增加,已不堪重負。其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交通環境極堵。該市場客流量大、車流量大,接踵摩肩、車水馬龍,但場外無停車場,場內攤位無序,通道擁擠狹窄,原規劃的四個進出口至今還有兩個沒有通開,形成“口袋式”結構,加劇了場內外的擁堵。每天從凌晨4:00開始,來自城郊及周邊鄉鎮的菜農、批發商擠滿四方賓館至一中出口處的街道進行交易,更有場內攤主也將蔬菜用泡木盒裝著隨意擺到場外販賣,摩托車、三輪車、農用車等各類車輛隨處停放,使整段街道水泄不通。
。ǘ┬l生環境極差。該市場沒有垃圾收集站,以至垃圾隨處堆集,清理也不及時;場內排水管道堵塞,污水橫流、氣味難聞;場外街道兩邊攤位橫七豎八、隨意占道,家畜家禽現宰現賣、毛血滿地,血腥污水臭氣熏天,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影響城市形象和市民購物心情。
。ㄈ┌踩h境堪憂。一是消防安全隱患多。市場的棚架結構已年久失修,銹跡斑斑;場內電線盤根錯節,消防設施欠缺,出入通道不暢,一旦發生火災和垮塌事件,后果不堪設想。二是食品安全隱患多。市場在入市產品質量監測方面尚屬空白,無照經營、散兵游勇者比比皆是,食品安全風險毫無控制。三是治安防控隱患多。市場內人員混雜,素質參差不齊,治安防控力量薄弱,偷盜、打架等治安事件屢屢發生。
二、原因
。ㄒ唬┕δ懿贿m。一是由于城區人口增加、服務范圍擴大,場地容量明顯不足,場內攤位不夠,導致交易“外溢”;二是作為承擔批發功能的市場,場外沒有公共停車設施,車輛只有占道停放;三是由于先天投入不足、后天缺乏維修改造投入,致使功能不健全,維修無保障。因此,已嚴重不適應作為城區綜合批發與零售于一體的農貿市場的功能需要。
(二)管理不力。擁有市場管理權限的單位多,但各部門多數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自己有利的都想管,不利的都不愿意沾手。市場辦管理粗放,對市場的管理基本停留在水電供應、垃圾清運、攤位收費等方面,對場內經營秩序缺乏系統、科學、嚴格的日常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費主要用于工作經費和場租,在市場維修、完善配套設施等方面投入甚少。城市管理執法部門還存在向場內攤主到“馬路市場”經營收費的“以罰代管”現象,默認縱容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交警部門無專門人員執勤,各種隨意停放的車輛嚴重阻塞交通。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8
摘要:農貿市場存在遠比超市的發展來的早,可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價格較貴的超市,也不去生鮮的市場,為了深入了解該問題,我們選擇了在暑假期間,到農貿市場實地查看、現場采訪及網上了解相關案例。經了解,除了原來推測的市場環境較差,很大原因是文化教育越高的人不好意思和老人、農民討價還價。說到底,還是因為農貿市場監管不足,沒有統一的市價,而超市明文規定價位,不討價還價,所以才會更吸引顧客。政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及資金的投入。
關鍵詞:環境 價格 監管 資金
農貿市場環境實地觀察情況
農貿市場屬于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其中一樓又屬于棚頂式農貿市場與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天花板灰黑,有脫落現象,還布有常年的黑色蜘蛛絲,墻體下端一米高的地方不滿污漬,有綠有紅有灰還有被撞缺角的柱體。光線昏暗,地面水積得多,行走不便。各種蔬菜肉類,海產品及各類干貨味道摻雜,氣味實在不好。 各攤位招牌隨意設計、沒有統一的標準規范,招牌掛放的位置雜亂無章,上面粘滿了污漬,有的招牌還經過涂改,而且懸掛的位置過高,不僅丑陋而且影響心情。鮮肉類提示吊牌所擺放位置,在市場入口無法看到。工商行政公告牌掛的太高,很難被看到上面的內容。 各營業房的經營字號沒有展示出來。
總體上來看,市場都存在臟、亂、各種消防設施不齊全,配套衛生設施不具備,市場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在這里小商小販的吆喝聲、買菜人的喧鬧聲整天不絕于耳,爛瓜殘葉滿地都是,而且光線昏黃,地板水洼到處,味道摻雜難以忍受。站在市場內讓人感覺到非常壓抑,呼吸不暢。一些買菜人不愿久留,交易后總是巴不得馬上離開。
實地訪問
詢問選擇農貿市場或超市的理由時,常年在市場上買的年長的回答,市場比較新鮮廉價,而且都老熟人了,放心;有些偶而出來買菜的,最直接的是到超市買,因為明碼標價,不會被坑,而且蔬菜種類多,還可以順便買其他的日用品;年輕一輩的婦女都不去市場,覺得那衛生不過關,而且那很臟亂吵。當然有些人也會選擇就近原則。
網上了解
從調查的兩個市場來看,普遍存在著基礎設施陳舊,功能不完備,配套不完善,管理和服務職能不到位等問題,尤其是臟亂差現象嚴重!芭K”在市場垃圾多且清理不及時,蔬菜葉、禽類羽毛、魚鱗、宰殺動物后的血跡等在市場內都很容易看見!俺簟痹诨钋菰讱⒉贿_標,廢氣沒及時清除;“亂”在市場無序混亂經營;“差”在所有市場都外溢,馬路經營、占道經營、出店經營。
當前,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一是市場發展的意識不強
沒有把市場建設與管理提升到區域經濟發展應有的高度來認識。
2、是市場發展的步伐不快
目前,市場的建設和發展與居民的要求還相差很遠,市場規模小、容量低。
3、是市場建設與管理的水平低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農貿市場普遍存在臟亂差的情況。
4、是市場建設機制不活
市場建設與管理市場化推進較慢,經營市場的思想不夠解放,理念還很落后,發揮市場本身的體制優勢不夠。
通過實踐,個人想法是,城市不光體現在交通、商業、氣候和建筑上,同時體現在居民的生活配套上,有關部門應該早規劃早行動,給政策訂措施,把建設規范化農貿市場當作一項改善市容、市貌,造福市民的“民心”工程來抓;城區房地產開發商也要擔當起社會責任,不要光考慮建房子賺錢,還應該考慮到城市的整體發展和各大社區的生活配套“菜籃子工程”建設。
對未來“城市菜籃子”的美好展望:
提升農貿市場水準能夠更好的為社區、城市居民服務,有助于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步伐,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就必定要加大對城市菜籃子工程的改革建設力度。對于未來城市菜籃子的發展,在借鑒一些城市的成功的經驗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本市情況先行改造農貿市場消費環境、管理水平、設施水平,并試著農改超的道路。
對于農改超這個概念,農改超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農改超是基于對原有的城市農貿市場進行超市化改造,它是農產品流通渠道改造中的一種形式;而廣義的農改超則是基于農產品流通渠道的全方位改造,它是農產品超市化經營的集合,既包括農改超,農加超,也包括各種果蔬、肉類等農產品專賣店,以及原有連鎖超市生鮮區經營,同時也不排斥通過升級改造,能夠達到農產品安全標準的農貿市場,廣義的農改超是多種模式并存,建立于多元化之上的農產品流通渠道改造。所以應把廣義的農改超進一步理解為現代農產品超市化經營。
另外,提高消費者健康消費的質量意識,消費者有權獲得清晰的食品質量、構成成份、營養物質含量、營養物質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與執行應在公開、透明、互動的方式下進行。
在政府的支持及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持下,農貿市場的將跨著大步伐邁向標準化。
參考文獻:
媒體信息與基礎 (電子文獻)
基礎知識與理論(電子文獻)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9
一、問題的提出
農貿市場現在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先進,我們對農貿市場的情況還不了解,廣大市民對新農貿市場有什么看法?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農貿市場的介紹
2、訪問老長興人,問以前的農貿市場的與現在農貿市場有什么不同?
3、實地調查買菜群眾對市場的看法
三、調查分工
攝像:張宇航
上網查找:范從然 伊寧
設計問題:葉詩懿 朱丹丹
實地調查:范從然 杜雨昂 葉詩懿 朱丹丹 張宇航 潘越 葉繼盛 伊寧
四、調查情況
1、通過上網搜索,我知道了農貿市場屬“市場重點工程”2006年12月12日開工,占地面積約42畝,總投資2.55億元,與2008年6月15日正式開張,功能完備,設施齊全,使用方便,交通便捷。
2、我們對老長興人進行采訪得知,80年代,縣城沒有集中的農貿市場,后來建起金陵菜場、北門菜場、倉前街菜場,現在金陵菜場以搬遷農貿市場
3、我們實地調查了15人
單位(人)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衛生 6 7 2
管理 6 6 3
品種、菜價 9 6 0
五、結論
1、通過調查,我們知道農貿市場經過了三個階段,從零星到集中,從簡陋到美觀、完善,從小到大。
2、通過我們的調查,近90%的顧客是滿意的,還有17%的人是不滿意的?磥硇罗r貿市場是受人歡迎的。
3、農貿市場雖然受人歡迎,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空氣不夠流通、水不暢、地面濕,衛生還要加強。雖然有些不足。但是畢竟新建成的,以后肯定會改善。
4 、從一個小菜場變成一個大市場,也就等于一個小城市變為大城市,從農貿市場可以看到社會的進步。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篇10
“1.31”青龍水果市場頂棚垮塌事故發生后,引起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委、區政府先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轄區農貿市場的安全問題。根據區人大3月4日主任會議安排,區人大組織力量于3月5日至14日,對我區農貿市場的總體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工商及鎮、街等部門、單位統計,我區轄區共有農貿市場25個,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其中室內市場11個,頂棚市場12個,馬路市場2個。具體情況如下:
1、河口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經營戶約15戶,鋼架水泥瓦頂棚市場,建設年代為96年,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河口鎮閘口村,是河口地區唯一的一個市場。
2、西塞農貿市場。該市場面積約1200平方米,經營戶約200戶,建筑結構為鋼架梁石棉瓦結構,20xx年建成投入使用,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西塞街辦。
3、工人村市場。該市場面積約20xx平方米,經營攤位約30多戶,建筑結構為磚混,該市場為60年代建的舊房,產權及經營者為毛高平(私人買斷)。
4、馬家嘴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2700平方米,經營攤位近180個(面積為1290平方米),門面房34個(面積660平方米,其中黃思灣街辦產權門面房4個,120平方米),建筑結構門面房為磚混結構,攤位為鋼架梁石棉瓦結構,建設年代為97年,土地屬冶鋼集團,產權單位及地面建筑物屬孫盛普等5人,經營業主為孫盛普等5人。
5、黃廠街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2600平方米(其中光冉公司1400平方米,區商業局土產日雜公司1200平方米)。經營攤位70個(其中光冉公司40個,土產日雜公司30個),建筑結構為磚混,建設年代為60-80年代,產權單位為光冉公司和日雜公司,經營業主為市光冉有限公司(原蔬菜公司改制私人買斷,法人代表方再興),區商業局土產日雜公司(國有企業尚未改制)。
6、新建區農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經營攤位約30個,建筑結構為鋼架梁塑料瓦結構,建設年代為50-60年代(60年社區曾出資擴建),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新建區社區。
7、二門農貿市場。該市場原總面積約600平方米,經營攤位約30個,建謝謝筑結構為鋼架梁石棉瓦結構,雖然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冶鋼集團已將該市場拆除,但經營者仍占用消防通道經營。
8、一門源華農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經營攤位50個,建筑結構為磚混,建設年代為50年代,產權單位以及經營業主為工礦集團東井煤礦。
9、中窯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經營攤位近60個,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建設年代為97年,產權及經營單位為市恒興物業公司。
10、青龍水果批發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4200平方米,經營門面近20戶(面積約700平方米),市場內攤位110多個(面積3500平方米),建筑結構門面房為磚混、攤位為鋼架梁塑料瓦結構,90年代建設,產權單位為市建化總廠,經營業主為市青龍水果批發有限公司。
11、輪渡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經營攤位近80個,簡易鋼架頂棚市場,70年代建設,產權單位為市輪渡有限公司,經營業主為青龍水果批發有限公司。
12、冶鋼集團龍騰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攤位約60戶,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98年建設,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冶鋼龍騰實業總公司。
13、金象農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攤位約80戶,鋼架梁水泥瓦頂棚結構,建設年代為96年,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西塞山區商業局。
14、新安綜合批發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5200平方米,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95年代建設,攤位數約為380戶,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祥泰房地產開發公司。
15、新源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為80戶,98年建設,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新源房地產開發限公司。
16、十三排馬路市場。該市場屬自然形成的露天市場,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經營門面房30戶(約600平方米),攤位約20個(約400平方米)。
17、王家灣農貿市場。該市場屬自然形成的露天市場,總面積約為20xx平方米,經營門面約60戶,攤位約40個。
18、陳家灣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20xx年建設,建筑為十五冶舊劇院,攤位約150個,產權單位為十五冶,經營業主為金翌房地產開發公司。
19、澄月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95年建設,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80個,產權單位為冶鋼集團,經營業主為郁建新。
20、頤陽路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20xx年建設,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80戶,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美爾雅房地產開發公司。
21、二建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150戶,20xx年建設,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建工物業公司。
22、伊家人超市。該超市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60戶,20xx年建設,私人買斷經營。
23、長龍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建設年代為20xx年,建筑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約為160個,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長龍物業管理公司,后私人買斷。
24、石料山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400平方米,96年建設,建筑結構為磚瓦結構,攤位約40個,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陳勁。
25、胡家灣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經營攤位約60個,建筑結構為磚混及磚木結構,99年建設,部份為鋼梁塑料瓦結構,該市場的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市恒興物業管理公司。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中我們發現,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市場投資主體的日趨多元化,居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轄區農貿市場在改造升級、新建遷建、日常監管等方面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安全隱患十分嚴重。目前我區農貿市場大多是磚混、磚木和露天簡易雨棚結構,部分鋼架梁結構的因其架構跨度大,抗積雪堆壓及大風的強度較差,加之年久失修,普遍存在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倒塌的安全隱患。
2、市場規劃嚴重滯后。到目前為止,我區還沒有一家是真正意義上的先規劃后建設、布局合理的農貿市場,絕大多數市場都是自然形成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就近就便入市消費的需要,規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如青龍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原有的車輛進出貨通道為“u”型單車道,沒有設置停車場,車輛經常停占黃石大道與湖濱東路交界的丁字路口,造成交通堵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多次提出搬遷該市場的建議和提案)。再如每天進出輪渡市場的人流量達1.6萬余人,而在輪渡市場唯一的進出口卻設立了黃石至浠水的客車?空,造成大量的人車混雜,給交通、購物帶來較大安全隱患。
3、市場基本功能不健全。一是環境較差!芭K、亂、差”一直是市民對農貿市場的普遍評價。近幾年,雖經市場主辦單位對馬路市場和棚式市場進行了投資改造,但改進卻不大。如十三排、黃陂街、公安路前的馬路市場、輪渡的棚式市場。這些市場棚頂嚴重老化,連基本的遮風擋雨的功能都無法保證。市場的地下排水系統已基本喪失功能,經常出現污水橫流的狀況。這是市場“臟、亂、差”的一大成因。二是設施簡陋。轄區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絕大多數農貿市場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施,熟食攤位設計沒有防蠅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等等,經營戶和消費者怨聲載道。
4、市場業主偏面追求經濟效益。農貿市場是帶有公益性功能的農副產品交易場所,一些市場投資者只注重經濟效益,在日常管理中重收費、輕管理,重權利、輕責任,把注意力集中在攤位費的收取上。對市場內環境衛生、占道、搭建、擴攤或流動經營等行為管理力度不大,使“臟、亂、差”現象普遍存在。還有一些市場主辦者只注重眼前利益,經營理念陳舊,短期行為,對市場幾乎不進行必要的投入維修,而且缺少競爭、創新意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貿市場的提升改造和更新換代。
5、場內經營戶整體素質不高。目前在市場經營的基本上是個體工商戶、私營業主,其人員構成比較復雜,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一是經營者缺少必要的商品知識、法律知識,食品安全存在隱患;二是經營者與市場業主的矛盾時有發生,大多由攤位安排、市場環境等原因引起,往往影響消費者正常消費;三是場內經營方式傳統單一,多是小規模小本經營,市場吸引力不大。
6、市場外圍環衛設施數量少、等級低,無法滿足實際需要。農貿市場外圍的情況均不容樂觀:自行車、三輪車、機動車隨意停放的現象還比較嚴重。有的市場外圍無證攤販較多,管理難度較大。同時,場外的衛生保潔問題也比較突出。
三、幾點建議
針對現有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為避免類似“1.31”這樣的事故再度發生,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為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物質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品位,特提出如下建議:
1、統籌市場規劃,分步實施改造。
政府應將城區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改造作為關注民生、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重大事項認真對待,統籌考慮,制訂和出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的實施方案。出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中在規劃、土地、報批及資金等方面支持和補貼的相關政策。統籌安排,規劃定點,可采取先易后難、或舊城改造同步實施、或就地原址改造、或搬遷新建、或融資招商投資等方式進行。
2、積極轉變觀念,加強主管力度。
農貿市場是關乎大眾民生的特殊企業,不僅要講經濟效益,更要關注社會效益。由政府掌控產權,有利于制定統一的規格和標準,有利于農貿市場的升級和治理,有利于農貿市場的監督、維護和長效管理,有利于提高居民菜籃子質量和食品安全,有利于解決困難群體就業問題。采用租賃方式,由政府掌控農貿市場產權。當前,政府完全有實力、有財力、有能力、有必要掌控農貿市場產權,這是農貿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鑒于目前農貿市場產權的復雜性,對農貿市場采用租賃方式(有條件的可買斷),掌控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權,而新建的農貿市場應歸于國有。
3、加大建設投入,提升硬件設施。
加強硬件設施的改造和整治,依據“以人為本”和“劃行規市”的原則來進行總體布局。硬件設施要統一規格,攤位的面積大小,要照顧到經營戶進出便利和留有一定儲存商品的空間為好。攤位之間的間距要合理,擺放不同產品的攤位要有所區別,要根據產品特點來安排位置,如水產攤位要防止水的外溢,水果攤位要防止水果滾落等等。
4、規范市場管理制度,提升市場管理水平。
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負責市場規劃、建設、管理的多方統籌和協調;進一步健全市場管理各項制度,加大制度執行力度,如入場經營戶必須得到市場管理方的書面同意后,方可到工商、衛生等部門辦理相關證照,辦不到證照就不予入場經營。同時,要堅決取締或規范各馬路市場,確保入市經營。
5、加強商業知識培訓,提高經營戶綜合素質。
采取入市前免費培訓和在市綜合培訓的方式,規范經營戶的經營行為和服務標準,包括服裝、用語、交易方式等,創造一個適合經營戶健康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
6、加大市場外圍環衛設施建設,提高場內外環境衛生質量。
加大對各農貿市場外圍環境的關注力度和投入力度,特別是對外圍車輛、衛生、無證攤販的管理,要堅持長效化,確保市場外圍衛生。這樣不僅能方便市場管理,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將帶來方便,并且可以提升市場的總體水準。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推薦11-21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怎么寫11-20
論農產品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互動效應04-27
農產品營銷中市場細分策略應用10-26
淺談農產品市場營銷新思維市場營銷論文10-02
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調研報告12-01
我國農產品市場營銷的現狀及創新10-26
農產品市場創新創業計劃書03-06
家鄉農產品成本調查報告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