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當代大學生系列研究報告樣本調查報告
復旦大學最新調查報告:互聯網與當代大學生系列研究報告樣本
“90后”生來就任性、嬌生慣養、拜金嗎?復旦大學日前發布的《互聯網與當代大學生系列研究報告》否定了這一說法。報告指出,“90后”大學生從容、理性、務實,是值得信任的、充滿正能量的一代。深究其成長環境和時代特征,“豐裕”或成解讀“90后”的關鍵詞。
該報告由復旦大學國家網絡傳播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從覆蓋不同地域、不同辦學層次(包含“211”、普通本科、大專院校等)的中國大學中抽取1708名微博大學生用戶,通過對樣本近兩年間發表的所有博文進行內容分析,深度解讀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
重視家庭生活 相信自我奮斗
報告指出,與“40后、50后”屬于“匱乏一代”、“60后、70后”是“溫飽一代”大不相同,“90后”如今已真正成為“豐裕一代”,不僅生活在豐厚的物質環境中,還成長在發展機會增多、流動渠道暢通,社會態度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中。
環境變革必然帶來物質觀的轉變。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群體更愿意追求舒適的.生活,27.1%的大學生認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適,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滿家庭。23.5%的大學生認為理想社會最核心的特質是舒適,其次是安全、富裕等。
調查還反映出“90后”對家庭價值的重視。有效樣本中98.6%的人表達了對父母的珍視,88.1%表示支持傳統家庭觀念,包括結婚生子、傳宗接代、贍養父母等,95.4%支持弘揚傳統文化。
追求舒適、向往家庭,并不代表“90后”不愛奮斗。9成受訪大學生認為應該通過不斷的個人奮斗實現夢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且有89.0%的人認為機會平等比結果平等更重要。受訪者傾向于認為,社會應為個人發展提供公平的起點和平臺,最后結果的差異則有賴于個人努力。
追求個性張揚 支持理性愛國
報告指出,“90后”注重個性的發展。94.8%的受訪大學生對個人權利持正面態度,其關注和議論最多的公眾人物也大多具有鮮明個性。半數以上受訪者表示反對條條框框的束縛,希望能自主決定諸如婚姻、生死等重要人生階段。
盡管思想前衛,但“90后”卻不愛任性妄為,對待爭議性話題,“90后”通常態度謹慎。在原則問題上,他們也有強烈的是非標準,如98.2%的人對吸食軟性有危害的物品(如大馬等)持反對態度。
“90后”亦是真正的互聯網一代,面對多元文化和多種思想觀點的沖擊,他們總體呈現積極、理性的態度,不同于傳統大學生“憤青”的形象,如83.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中國應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以開放心態去借鑒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此外,強調國際關系應互惠合作的大學生比例達91.3%。
戀愛觀:拼能力比“拼爹”重要
在戀愛觀上,調查指出,“90后”大學生已更加看重戀愛對象精神交流與情感支持的心理特質,更看重戀愛對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相對較少關注外貌、家庭背景等。
具體而言,21.4%的男性和20.2%的女性選擇戀愛對象時最看重的要素為性格要素;26.1%和31.0%的男女大學生在選擇戀愛對象時最看重綜合素質,而在綜合素質中,70.7%的受訪者認為核心要素是情商高、交往能力強,20.7%的人認為是工作能力和事業發展潛力。
如果將綜合素質中的交往能力(情商高)、學習能力(智商高、名校畢業)和工作能力強等概括為“能力”,那么有11.3%的男大學生和11.6%的女大學生最看重戀人的能力,比例遠高于看重家庭背景的男生(3.0%)和女生(3.9%),表明在“90后”學生眼中,拼能力已遠勝過“拼爹”。
【互聯網與當代大學生系列研究報告樣本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當代大學生兼職情況調查報告11-24
關于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11-23
試論人生價值觀與當代大學生09-18
當代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調查報告11-24
互聯網精神與互聯網金融芻議10-01
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01-17
論文當代大學生的哲學10-01
淺談當代美學轉型與藝術批評10-15
GMAT論道系列:理性智慧與系統力量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