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旅游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導語: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戰略意義,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旅游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歡迎參考!
【旅游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1】
一、我區旅游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區旅游局、區旅游發展公司及有關鎮街的共同努力下,我區旅游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年,全區接待國內外狹義游客1511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狹義總收入153億元(其中旅游外匯收入85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8%、10.4%,均高于全區GDP增幅。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超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7萬人。
縱觀我區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重大旅游項目建設成績斐然。目前,全區在建旅游項目36只,總投資283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50.6億元。金沙·東方山水歡樂島完成主體和外部裝修,正在內部精裝修和設備安裝調試,部分場館可望在5月份試運行。大香林·兜率天景區已完工并開放運營。若航直升機場進展順利。天馬汽車休閑廣場項目施工進度過半。鑒湖江沿岸環境改造基本完成,正在配套建設慢行道和騎行道。
二是鄉村旅游借勢起步發展迅速。**年,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統籌發展南部山區鄉村休閑旅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南部山區全域“景區化”的目標和要求。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資1341萬元,創建10個鄉村旅游示范村,民宿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汽車營地、臺門旅館、工業旅游等新業態逐步培育。
三是特色小鎮謀篇布局勢頭良好。各鎮街制定了特色小鎮創建計劃,其中湖塘黃酒小鎮、蘭亭書法小鎮、柯巖酷玩小鎮已被列入省級創建名單,平水養生小鎮、安昌明清街區文化小鎮、漓渚春蘭小鎮、濱海藍印時尚小鎮、福全創客小鎮、楊汛橋智慧小鎮等正在探索實踐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四是宣傳推介借力節慶營造概念。在利用傳統宣傳營銷手段的同時,全力辦好香雪梅海梅花節、小舜江親水節、大香林櫻花節、虞舜文化旅游節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鄉村節慶節會,策劃開展驢友會、茶友匯、騎行賽、鄉村馬拉松等新概念活動。此外,通過微博、微信、手機報等互聯網載體,廣泛開展宣傳推介活動。
五是經營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完善。目前,區旅游局負責全區旅游工作的行業管理和指導,鑒湖—柯巖旅游度假區負責柯南區域的旅游開發建設,旅發公司負責區財政本級出資的資源類旅游資產的經營與管理,相關鎮街負責其他景點的建設管理與鄉村旅游的管理指導,其他民企負責非資源類旅游資產的投資建設與經營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區旅游業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對旅游業的地位作用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旅游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拉動作用明顯,且具有高就業率、幾乎無污染的優勢。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發展旅游業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年,我區旅游業總收入雖然已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2.7%,但僅占到固定資產投資的5.7%。
二是對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研究不夠。旅游業是關聯度高的產業,需要進行深入、長遠、仔細的總體謀劃、個案研究和市場操作策劃。而目前我區旅游產品不多,功能不全,特色不明;旅游配套要素缺失,旅游帶動作用不強;旅游企業各自為戰,合力不足;營銷推介手段創新不多,效果不佳。
三是旅游業綜合性規劃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旅游業是一門戰略性產業,需要從全局的高度規劃旅游業的發展,把相關、相近、相似的行業規劃、工作計劃納入旅游業發展的綜合性規劃內,確立全區景區化、生態化的目標。而目前我區旅游業規劃與新農村規劃、水利規劃、集鎮規劃等沒有做到有機融合、協同發展,規劃實施時互相掣肘,造成浪費,貽誤時機。
四是研究型和創意型的高素質旅游業人才相對缺乏。要把我區的自然環境、人文優勢和現代社會互動類、參與類產品轉化為旅游資源,必須經過改造、包裝、重組、推介,而這需要專門人才隊伍來研究、運作。雖然目前有關鎮街正在開展相關資源的發掘與建設,但如何轉化為旅游資源,并加以有效利用,需要抓緊研究。
五是旅游業管理體制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要將相關、相近、相似的行業規劃、工作計劃納入全區旅游業發展綜合性規劃內,就要有能夠統領全局的機構來實施;要將各個旅游資源統籌運用,有機銜接,就要有能夠跨越地域界限的機構來執行;要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產業來長久培育和扶持,就要有擁有相應的政策手段和財物資源的機構來保障。而目前我區涉及旅游業發展的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雖已覆蓋各個空間,但各自獨立,各自為戰,無法勝任這一任務。
三、對策建議
(一)全面深化旅游改革,不斷創新體制機制
1.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繼續推進旅游領域的簡政放權、政企分開,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釋放改革紅利,不斷激發發展活力。理順政府、行業中介機構和企業關系,嚴格規范權力清單,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旅游行業協會的作用,鼓勵發展中介組織,搞好行業指導、規范、服務與自律,在強化行業監督自律、推進標準化建設以及質量評定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逐步形成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有機銜接、良性互動的局面。
2.繼續深化旅游管理體制改革。成立類似于區旅游業管理委員會的機構,統籌全區旅游業發展和管理,強化旅游業發展、規劃、研究等方面的參謀功能;轄下組建相應的投資公司或由現有的旅發公司擔綱,解決體制機制矛盾,破解資源要素制約,整合分散在其他部門的美麗鄉村、文物景觀、江河湖泊等及周邊空間資源,作為投資公司,要充分發揮在旅游產品開發、重要旅游線路策劃和重大旅游項目投資開發建設的作用。進一步調整一些重要平臺和重要環節的運作機制,探索建立投資公司與所在鎮街共同出資、封閉運作的管理機構,完善統籌協調、靈活高效的開發機制;大膽創新景區管理體制,推進“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開發建設的積極性。
3.不斷擴大旅游開放。推動資源、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在旅游業發展中的自由流動,嘗試國有資本合理的退出機制,推動旅游市場向社會民營資本全面開放,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重組兼并等途徑,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游開發,吸引越商回歸參與旅游開發,投資重大旅游項目,促進混合所有制旅游經濟發展。放寬產業準入條件,建立完善公開、平等規范的旅游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與周邊區域和城市的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具有較強實力的旅游運營商和旅游專業集團投資開發。特別是在鄉村旅游開發中要大膽引入民營資本,讓專業的力量從事專門的事業。
(二)優化旅游空間布局,構建產業集聚發展平臺
1.打造中心城區一級平臺。中心城區要重點建設“兩帶三區”:一是建設鑒湖風光旅游帶。西至湖塘西跨湖橋,東至區界的鑒湖水域,依托柯巖風景區,盡早開設夜魯鎮,漸次開發沿岸沿河街區、名人故居、文物古跡、內河等旅游資源,布置環湖慢行道和騎行道,開發水上旅游項目。二是建設會稽山佛教旅游帶。東至大霧尖香山寺、西至大香林龍華寺的城區南部山脈,以大香林及龍華寺、兜率天景區為依托,逐步完善服務設施,并采用游步道、索道、景區擺渡車等方式,聯通各佛院景區,積極打造第五大佛教名山。三是建設印象柯橋時尚區。在東方山水歡樂島附近選址建設大型室內館,作為印象柯橋時尚區。館內開辟輕紡布料零售區、服裝創意展示區、個人特色定制區、快遞物流保障區,同時在淘寶網上建立相應平臺,現場下單,網上支付寶預付,事后通過快遞完成一手交貨簽收、一手網上最終支付,努力將印象柯橋時尚區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個人服飾定制中心。四是建設江南古鎮體驗區。以柯橋古鎮保護開發為依托,以最完善的設施和最優質的服務,完成向江南古鎮的'完美蛻變。對原居民散留結合,大力引進古鎮所需的各類人士和各類店坊,開設特色水街、水上集市,開發特色旅游紀念品,盡早完成柯橋古鎮的開發建設任務。五是建設“兩湖”市民休閑區。瓜渚湖和大、小坂湖是市民的休閑區,也是游客住宿市區后的消遣區。在“兩湖”功能布局上,要充分兼顧兩方面的需求。建議規劃建設環瓜渚湖水文化娛樂休閑帶,并舉辦豐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節慶活動,不斷擴大柯橋文化旅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打造鎮(街)村居二級平臺。主要抓好三個方面:一是鼓勵建設特色小鎮。在重點建設省級特色小鎮的同時,鼓勵各鎮街、平臺建設特色小鎮。當前,要盡快實質性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選商工作。在建設特色小鎮中,要堅持實業立鎮,著力夯實發展基礎。二是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城區南部型塘、漓渚、蘭亭片和南部平水、王壇、稽東片中,選擇條件較好的村落,進行集中連片開發建設,其中政府負責基礎設施改造和拆遷拆違工作,引入民間資本負責民宿經濟開發、休閑度假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改造。要高度重視鄉村旅游和民宿經濟的客廳建設,以鄉村客廳為紐帶,加快集聚農家樂餐飲、運動、觀光、休閑、農貨出售、民宿等項目。三是精心培育旅游新業態。充分挖掘本土本鄉已有的資源,依托政府中心工作,自覺植入旅游元素,積極培育旅游新業態,適應游客多元需求,大力發展養生、運動、修學等旅游業態,培育自由行、分時度假等出游新方式,開拓自駕車營地、游艇郵輪、溫泉療養等新興旅游市場。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旅游公共服務水平
1.健全旅游交通網絡系統。加強旅游交通組織,合理規劃旅游交通線路,加快與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外部交通有機銜接,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城市快速通道、地下交通、水路客運等立體交通網,解決交通進入性和旅游節點換乘問題,促進外部交通、城市公交與旅游交通一體化發展,構建“半小時旅游交通圈”,全力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網絡。規劃建設網絡型的交通標識導向系統,開發智能化路網管理系統,實現旅游度假區和A級景區全覆蓋。加快旅游慢行系統建設,重點建設好環鑒湖江慢行系統,做好導向指示系統、信號燈規劃,在重要節點設置旅游咨詢服務點。同時,加快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地上地下一體化的立體式停車庫,增設旅游咨詢服務點和旅行社超市,開通旅游公交班車,方便外地游客換乘,緩解景區及周邊車輛擁堵狀況。加快與各區、縣(市)旅游集散中心的聯網,組合旅游直通線路,實現游客互送。
2.實施智慧旅游三年行動計劃。以信息化為引導,以智慧旅游為手段,大力推進旅游“電商換市”,發展旅游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重點培育在線旅游企業及淘寶旅行等第三方服務平臺,擴大我區旅游在線交易的市場規模。積極推進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智能化,開發虛擬旅游系統,分層次構建靜態地理信息系統、網上虛擬旅游系統和區域電商交易系統三大平臺,滿足游客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同時,支持旅游景區、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加強與攜程、同程等國內知名旅游在線企業的合作,發展網上預訂、在線支付等電子商務,積極推進智慧景區、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等試點工作。加快中心城區、旅游景區、旅游服務基站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配合推廣市民卡,加快景區電子門禁應用,開發語音服務系統、景區流量監測系統,對景區游客量實施實時監控,在高峰時段發布景區承載量信息。推廣旅行團隊管理服務系統、旅游在線咨詢投訴系統和導游管理年審網上系統,提高旅游服務水平。
3.建設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建設,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發揮好旅游咨詢、旅游服務、旅游投訴等作用,爭取用三年時間建成旅游咨詢網絡系統,實現全區域覆蓋、全系統聯網。
4.加強產業要素配套。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加強產業配套和產業融合,推動旅游業泛產業化發展。適應旅游市場新常態,合理規劃住宿設施的空間布局,繼續發展標準性、引領性的高端酒店,調控一般性、普通型的星級酒店,鼓勵發展文化主題型、休閑度假型、經營連鎖型的特色酒店,建設多層次組合的住宿產品體系。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培育大型餐飲集團,引進國內實力餐飲企業進駐,培育形成餐飲特色街區;鼓勵旅游商品研發設計生產企業,重點開發具有紹興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不斷豐富文化內涵,提高文化附加值;依托大型購物中心和專業市場,規劃建設集中的旅游購物市場或超市,鼓勵在游客集中區域設立旅游商品購物店,在核心景區開設示范店,促進旅游商品產業化;挖掘紹興歷史文化潛力,發展各種特色的專題博物館、民間博物館。
【旅游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2】
一、我市旅游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對旅游工作越來越重視,社會各界對旅游業發展越來越關注,各地旅游開發建設的力度越來越大,全市旅游業發展呈現良好的態勢。
(一)加強組織領導,合力興旅的氛圍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把旅游產業作為我市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五大千億產業之一重點培育發展,先后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38個與旅游工作相關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旅游發展領導小組,出臺了加快推進旅游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加大了對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的工作考核力度。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健全完善旅游工作領導機構,蘭溪、東陽、**、武義、磐安還專門成立旅委會以強化對旅游工作的領導,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合力推進旅游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加大工作力度,工作體制機制逐漸完善。加強旅游業發展統籌謀劃,將旅游產業發展納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有望于近期出臺。強化旅游產業資金保障,市本級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從原來的900萬元/年提高至2500萬元/年。加強旅游工作研究,市旅游局與**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了**市旅游研究院,在旅游科研、旅游策劃、旅游商品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各縣(市、區)相繼完成或正在積極編制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規劃,并加大旅游工作考核力度,出臺了扶持和鼓勵旅游業發展的政策。
(三)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旅游業綜合實力有所提升。這幾年,我市旅游項目投資建設的力度明顯加大,掀起了新一輪旅游建設高潮,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如東陽萬花園、鳳凰谷天瀾度假酒店、武義璟園等建成開業。到**年底,全市列入國家項目管理系統項目96個,列入省重大項目14個,總投資額960多億元,全市4A級景區18家。3A級景區15家,省級旅游度假區5家。
(四)改革完善管理體制,旅游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改革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年成立**山旅游經濟區,統籌推進**山開發建設。推進旅游社會化改革,相繼成立**市旅游研究院、導游協會、旅游糾紛調解委員會,建立旅游社會監督員隊伍,增添了我市旅游發展新動力。加大旅游市場整頓和旅游安全排查、整治,積極開展全省首個“縣(市、區)旅客滿意度調查”試點,我市旅游服務質量滿意度不斷提高。
二、我市旅游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旅游業發展規劃與其他規劃銜接存在“困境”。在調研中,基層反映比較多的是,旅游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交通規劃、林業規劃、水利規劃等未能很好銜接,導致一些核心保護區范圍過大或保護級別定義過高,致使旅游業項目落地難。雖然旅游法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相關旅游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劃和建設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應當兼顧旅游業發展的需要。但由于旅游法強制力和約束力不夠,加之旅游主管部門在政府各部門中處于弱勢地位,致使該法律規定落地很難。如何加強旅游業發展規劃與其他規劃相銜接,實現多規合一,成為當前擺在各級政府面前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
(二)旅游業要素保障不足。一是旅游建設土地指標不足。當前,“有項目、有資金、沒土地”現象比較普遍,有的旅游項目即使經過層層審批獲得了用地指標,但因配套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缺乏用地指標而遲遲不能建設,影響了旅游項目綜合效益的發揮。在“三改一拆”過程中,有的旅游建設項目及配套設施因為受限土地指標而作為違章建筑被拆除。二是旅游產業融資難。旅游業投資周期長、回報慢、可抵押資產少,很難從銀行獲得融資,如何為我市將旅游業打造成為千億支柱產業提供強大資金支持有待探索。三是旅游專業人才、技術缺乏。隨著全域化旅游時代的到來,我市人才建設與行業發展建設不相適應、人才建設滯后于市場需求等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基層要求加大旅游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強旅游工作指導的呼聲較高。
(三)旅游業發展統籌協調力度還需加大。一是“大**”整體旅游品牌沒有打響。**旅游資源豐富,縣(市、區)旅游特色鮮明,但**旅游整體品牌缺乏集體打造,區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夠鮮明,各縣(市、區)單打獨斗、重復建設、同質競爭等現象比較突出。二是旅游業發展不平衡。**商貿、東陽橫店影視文化全國有名,武義溫泉、磐安養生、永康五金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縣(市、區)之間旅游業發展不平衡,尤其是市本級旅游業發展相對遲緩,**年市本級旅游收入僅占全市旅游總收入的13.5%。三是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迄今為止,全市還沒有建立統一的公共咨詢服務平臺,智慧旅游系統建設進展遲緩,旅游交通服務體系有待完善。四是市本級旅游管理體制機制不順。雖然**年我市對**山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但市本級旅游管理體制機制不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如**區受限于飲用水源地保護、市區管理體制等因素,旅游業發展舉步維艱。
(四)旅游工作力量較為薄弱。調研中,縣(市、區)普遍反映,旅游主管部門編制少、人員少、執法力量弱,“小馬拉大車”現象嚴重,無法適應當前旅游業迅速發展的形勢,這種現象在市本級尤為突出。如**區旅游局目前無行政編制,沒有配備具有執法資格證的執法人員,金東區旅游局僅有一名工作人員持有執法證,**經濟開發區還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其他縣(市、區)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個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旅游工作的開展。
三、加快我市旅游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創新發展理念,強化組織領導。一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強化大旅游發展理念。確立旅游優先發展戰略,樹立全域旅游意識,把“全域資源、全面布局、全景打造、全民參與”理念貫徹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行業、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營造全民參與良好氛圍,使旅游業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事業。二要跳出旅游管旅游,構建大旅游工作格局。建議我市學習借鑒外地做法,適時成立旅委會,切實發揮好旅游發展領導小組作用,重視加強旅游工作體制機制的研究,著重解決好我市旅游工作統協調力度不夠、旅游工作力量薄弱、市區旅游管理職能分割和多頭管理等問題,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三要跳出旅游抓旅游,打造大旅游產業。充分利用旅游業覆蓋面廣、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等特點,結合我市縣(市、區)產業特色明顯的優勢,大力發展都市休閑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健康養生旅游、生態休閑旅游、商貿購物旅游、影視體驗旅游、商務會展旅游,形成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互促共贏的良好局面。
(二)加強旅游業發展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銜接,實行多規合一。要解決影響和制約旅游業發展的“多規不合一”的問題,從當前看,市、縣(市、區)兩級要高起點編制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并注重旅游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關規劃的協調銜接,增強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等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當地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并征求旅游主管部門的意見。從長遠看,要探索建立旅游功能區,加快編制旅游功能區規劃,將旅游功能作為一定國土空間的主體功能,通過主體功能區規劃來引領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與產業規劃,推動旅游與農業、工業的融合發展,將**全域建設成為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城鄉一體、產業融合的區域。
(三)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打響**旅游品牌。一要加強資源要素全域內整合。以全域化的理念和專業化的方法,整體推進全市旅游業的規劃設計、線路整合、營銷宣傳、監督管理等工作,實現旅游資源共享、線路互聯、市場互動、客源互送,避免各縣(市、區)同質競爭,如**山、武義、磐安都在規劃建設滑雪場;**區浙中樂園和金東區浙中樂園同樣是重復建設。二要加大**旅游目的地打造力度。整合現有旅游產品,轉變營銷方式,加強縣(市、區)之間的合作,形成合力對外營銷。要加強**旅游整體形象的包裝策劃,提煉**旅游大品牌,統一標識,整體運作,樹立像“多彩貴州”、“好客**”這樣深入人心的**旅游形象。三要提高市本級旅游首位度。加快補齊市本級旅游業發展相對薄弱、帶動力不強這一“短板”,進一步理順市區旅游工作體制機制,傾力將**山、婺州古城打造成為全市旅游龍頭項目,積極推進環城休閑度假區建設。
(四)進一步創新舉措,強化要素保障。一要加強資金保障。建議我市借鑒江蘇的做法,由財政局、旅游局、信用再擔保公司三方推出“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和“旅游業融資擔保”,以貸款形式為旅游項目提供資金,引導優質資源流向旅游產業。二要加強用地保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旅游業用地的安排,優先落實重大項目建設用地。要總結推廣磐安縣加強旅游業土地要素保障的做法,學習借鑒**省**市**村的“整體租賃+制度保障”的土地流轉模式,積極破解旅游業發展的土地瓶頸制約難題。三要加強人才保障。大力實施人才興旅工程,建立**市高端旅游人才庫,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引進緊缺技能人才,構建“高校+企業+政府”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發揮浙師大、上海財大**學院、金職院、**工商學院等在金高校人才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職業教育,建立旅游產學研合作基地,加強新型旅游業態領域的緊缺專門人才培養。
(五)加大旅游法貫徹實施力度,實行依法治旅、依法興旅。一要加大旅游法普法宣傳力度。把宣傳普及旅游法作為我市發展旅游業的一項長期性和基礎性工程來抓,落實普法責任制,著重抓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門、相關部門單位、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廣大旅游者等各層面的宣傳培訓,注重發揮新聞媒體在旅游法普及中的作用,形成全社會學法、用法、守法的法治氛圍。二要加快旅游法配套法規制度建設。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快研究解決旅游產業新變化、新業態帶來的新問題,抓緊制定相關管理辦法,為我市旅游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三要提升旅游執法水平。著力破解旅游工作力量和旅游業發展現狀不相適應的問題,充實旅游工作部門力量,強化有關部門職責,加強旅游市場綜合整治,推進聯合執法常態化、機制化,積極構建文明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產業發展環境。
【旅游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3】
為充分了解某縣文化發展特色資源,找準制約文化發展的突出問題,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近期,縣政協組成工作調研組,深入相關文化院團、文化企業、旅游景區、學校,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我縣文化特點及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h境內有田野文物保護點16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駱駝城古遺址、**古城遺址及墓群、漢明長城),省級4處,縣級保護文物47處。駱駝城古遺址始建于東漢靈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距今1832年,是目前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漢唐古遺址之一。**古墓葬群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密集型古墓群之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紅色旅游100個經典景區之一。
我縣十分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按照政府主導、文旅聯姻、企業經營、市場運作、依法管理、競爭發展的思路,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大政策引導、市場管理力度,使文化產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我縣現有文化事業單位4個,即:**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工團,在職職工44人。國有文化企業2個,即:新華書店、電影公司,現有職工10人。文化產業經營單位83家,從業人員200多人,經營面積15000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約1700多萬元,其中文化傳媒公司2家,網吧9家,kvt娛樂場所10家,音像制品零售經營戶8家,電腦打字復印43家,印刷企業3家,圖書零售(出租)8家,祁連玉奇石館2家,還有一些分散的文化產業經營戶,如字畫裝裱、手工編織、藝術根雕、器樂制作等?傮w來說,我縣文化產業仍處于摸索徘徊、低層次、低水平始發階段,規模小、結構單一,對經濟的貢獻率很低,**年全縣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781.3萬元,占全縣gdp的0.85%,除有線電視網絡傳輸和旅游外,其它文化產品銷售、廣告印刷復制業、互聯網經營與娛樂、工藝美術品加工銷售等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221.5萬元,僅占全縣gdp的0.4%,與全國2.75%和全省1.8%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為推動文化與旅游相融合,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我縣在**年專門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紅色帶動工程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確立了文化旅游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近年來,我們按照確定的目標、既定的任務,總體謀劃、分步實施,扎實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一)加快文化旅游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搶抓黨的**屆六中全會決定、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和省市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機遇,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爭取和建設一批文化旅游項目。近年來,我縣黑河濕地公園建設、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二期工程、祁連葡萄莊園旅游服務項目、現代農業科技示范中心、駱駝城遺址環境整治和出土文物陳列館建設、月牙湖公園游樂項目配套建設、博物館新建及大湖灣風景區崇文樓、會議中心、垂釣中心等建設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了我縣文化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二)豐富旅游產品,打造精品景區。依托我縣特有的紅色旅游景觀、悠久的歷史文物古跡、豐富的水域濕地資源、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深度開發、培育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為龍頭的紅色游,以黑河濕地公園(含大湖灣風景區)、月牙湖公園為主的湖泊水面游,以駱駝城古遺址、**古墓葬群為代表的文物古跡游,以祁連葡萄莊園為中心的生態觀光游以及**—羅城段沙漠探險游,努力建設一批旅游精品景區,將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按照“擴充、改造、完善、提高”的思路,深入挖掘景區的文化內涵和文化資源,塑造文化旅游品牌,進一步健全景區功能,提升景區檔次和水平。
(三)大力推動文化旅游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為把文化特色有機融入旅游業態,實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共促共贏,近年來,我縣利用節慶日、紀念日,依托縣域內各旅游景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節慶活動、民俗活動和旅游文化藝術節,全面提升了我縣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從**年開始,我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持續推進黑河濕地公園和濕地新區生態城市的共融建設,體現了縣委、縣政府打造宜居宜游生態家園的堅強決心,也是文化與旅游、生態保護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集中體現;組織開展的紅色旅游文化藝術節緊緊圍繞打造“紅色**、北涼古都、沙漠綠洲、戈壁水鄉”這一文化旅游名片,組織開展了全省釣魚大賽、端午游湖、龍舟賽、紅歌會、紅色經典音樂演奏會、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展、民間旅游文化產品展銷會、全民健身展示等11項文體活動,通過文化與旅游的互補融合,形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集中展現了我縣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成果、積淀深厚的民間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的鄉鎮文化、原創生動的紅色音樂、特色鮮明的旅游資源;從**年以來,通過認真策劃、精心組織,連續三年舉辦了“紅色旋律”、“紅旗頌”、“紅西路軍精神永存”大型主題歌會和音樂歌舞劇,現已打造成為我縣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每年在大湖灣國家3a級風景區舉辦的端午游湖暨龍舟賽活動,“二月二龍抬頭”民俗文化活動也已成為我縣一項特色品牌旅游節會,是傳承民俗文化、展現**風貌的重要平臺。廣泛開展的周末廣場文化活動、社區文化節、新社火調演、春節聯歡晚會、元宵節燈展、讀書活動、節慶文化活動等,既活躍了城鄉群眾文化生活,也成為對外展示我縣文化旅游形象的有效載體,為旅游強縣這一目標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四)探索發展文化產業,延伸旅游產業鏈條。以“一軸兩線”(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月牙湖、黑河濕地公園橋頭景觀區至大湖灣風景區沿線為中軸,祁連葡萄莊園、現代農業科技示范中心、駱駝城**古城遺址、**-羅城段沙漠探險旅游觀光帶為南線,黑河北岸現代農林業觀光示范帶、正義峽并連接石頭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北線)為基本脈絡,深入挖掘優勢文化資源,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大具有濃郁西北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增加旅游的.文化內涵,彰現文化旅游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后發優勢。具體包括依托紅西路軍紀念館打造紅歌會品牌、與甘肅畫院合作開發出版以紅西路軍征戰河西為主題的“鐵流西渡”系列連環畫、文物精品的復制與推廣、“樂善”秦劇的深入挖掘和品牌包裝、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為主的各類民間民俗產品、旅游紀念品以及民間藝術品制作等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不斷延伸旅游產業鏈條。
(五)加強文化旅游產業市場管理。一是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全縣境內文化旅游資源實行有計劃、有重點開發戰略,嚴禁無序競爭、掠奪式開發。凡從事文化旅游開發的集體或個人,都必須遵從全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指導,擬建或待開發的文化旅游項目須報縣級文化旅游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方可進行;二是嚴抓文化市場的監管。針對文化市場點多面廣、經營人員混雜、個別經營戶違法經營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加大了對網吧、ktv娛樂場所的監管力度,采用日常檢查、臨時抽查、夜間巡查、聯合執法等多種執法手段,加大對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大力推廣網吧實名制管理、“凈網先鋒”等技防手段,有效的促進了網吧、ktv等娛樂場所的依法合規經營。同時本著褒先促后的原則,在文化市場經營戶中廣泛開展“以德治店守法經營”評選活動,著力營造守法經營的文化市場經營氛圍。
【旅游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旅游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12-19
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06-11
石林旅游業發展探討03-28
肉羊產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12-14
暑期家鄉發展情況調查報告12-09
旅游業態的發展預測探討11-16
淺析南陽旅游業規劃與發展03-23
關于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12-20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12-13
關于飲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