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導游詞3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游人員,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雁塔導游詞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雁塔導游詞3篇1
大雁塔大雁塔簡介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后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
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贊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
大雁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西安市徽中央所繪制的便是這座氣勢恢宏、古樸雄偉的唐代著名古塔。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以示區別,人們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臺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
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將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布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記》兩塊石碑,字體清秀瀟灑。唐末以后,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
大雁塔導游詞3篇2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杰作。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以示區別,人們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臺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將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布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記》兩塊石碑,字體清秀瀟灑。唐末以后,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
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鑲嵌著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一塊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塊是唐高宗撰《述三藏圣教序記》。碑側蔓草花紋,圖案優美,造型生動。這些都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是我國重要的歷史遺產。
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于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大雁塔導游詞3篇3
大雁塔位于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3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后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贊嘆。
這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志。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
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后人為了區別于薦福寺小雁塔之故。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自券門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
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論”是唐高宗為“圣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貴資料。
【大雁塔導游詞3篇】相關文章: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10-25
介紹大雁塔的導游詞10-25
大雁塔的導游詞13篇01-19
大雁塔導游詞集錦15篇03-16
陜西西安大雁塔導游詞03-09
大雁塔導游詞合集15篇03-09
陜西大雁塔導游詞(14篇)03-08
陜西大雁塔導游詞14篇02-14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匯編15篇)01-19
西安大雁塔導游詞精選15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