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景區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態旅游景區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態旅游景區導游詞1
游客朋友們,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與黑龍江、吉林兩省交界的興安盟扎賚特旗圖牧吉鎮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音德爾鎮50公里,距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40公里,距烏蘭浩特市115公里?偯娣e948.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 53.6平方公里,沼澤地面積 220.6平方公里,草原面積368.9平方公里。地處大興安嶺山地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和溫帶草原與干旱草原的過渡地帶。地質、地貌、植被的過渡性特點使之具有獨特的地理景觀。近年來,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基礎上,合理開發了生態旅游景區。
圖牧吉自然保護區劃分為三個功能區:第一為核心區,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態系統和沼澤生態系統,是國家一、二級保護物種的棲息、繁殖地。第二為緩沖區,位于核心區外圍,對核心區起緩沖和屏障作用。第三為實驗區,位于緩沖區外圍,是保護區管理局、野生動物救護馴養中心、宣傳中心所在地及多種經營生產實驗基地。保護區有動物71科309種。其中有鳥類228種,珍稀禽類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bǎo)、丹頂鶴、金雕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6種。僅鶴類就有6種分布在保護區內,是我國鶴類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國少有的大鴇繁殖區之一,被譽為大鴇的故鄉。保護區是百鳥的樂園。保護區東南部寬闊的水面和大片的沼澤濕地,造就了大面積的淺灘草原區和廣闊的深草區,幽幽千畝香蒲搖曳,茫茫萬頃蘆葦蕩漾,為眾多鳥類提供了充足便利的覓食條件,也為它們提供了不受驚擾的棲息繁衍的場所。它們一對對,一群群,時而飄然水面,時而云集藍天,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壯美而幽雅的藍天碧水百鳥圖。每年春秋季節有成千上萬只水鳥過境停歇。
保護區內有4處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百靈湖旅游度假村:位于圖牧吉自然保護區西北部,三面環山,一處注水,水面2000公頃,蓄水量7000萬立方米,最深處17米,平均水深7米。湖中放養鯉魚、鰱魚、銀魚、草根魚、武昌魚、烏仔頭魚等魚種,年均捕撈鮮魚17.5萬公斤,產值超百萬元。百靈湖東依哈達山,山腳建有望湖亭、水上餐廳、蒙古包、跑馬場等,湖面有游泳區、游船區、釣魚區等。百靈湖度假村可同時接待200人就餐,日接待80人住宿。登上哈達山舉目遠眺,東部草原遼闊,綠草如茵,百花斗妍,牛羊成群;西面萬頃碧浪,波光粼粼,游船往來頻繁,真不愧為“草原明珠”。加之湖畔的度假村食宿設施和蒙古包大營,成為游人觀天光水色、廣袤綠野,同時領略民族風情的好處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2003年春季,投資20余萬元興建,F已人工孵化養殖大鴇、丹頂鶴、金雕等鳥類10多種。望遠鏡、馴養場地等基礎設施完備。救護的鳥類14種,總共46只。幾年來,經過救護飼養和野化訓練,放歸自然的蒼鷺、斑嘴鴨等鳥類已達40多只,營造了一個“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的和諧世界。自然博物館:投資79萬元新建了一處面積為380平方米的自然博物館,收藏和展出150多種動植物標本。博物館集“標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觀賞娛樂”于一體,采用高科技的聲、光、電技術手段,模擬自然界中鳥獸的生活狀態,力圖再現圖牧吉草原和濕地生態系統的原貌,架起一座人類與自然界溝通的橋梁,為了解圖牧吉保護區豐富的生態資源打開了一個窗口。展廳分為序廳、電教廳和生態廳,生態廳內有圖片展區、獸類展區和鳥類展區。圖牧吉水庫:位于保護區東部,庫容9900萬立方米,壩高3.2米,長2880米。這里盛產魚、蝦、蘆葦等水產品,多種珍稀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圖牧吉水庫始建于1983年,1985年底基本建成。水庫主要以保護生態和農業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魚、養葦、旅游等功能。水庫總面積為12萬畝,每年春、夏、秋季,庫區水域碧波蕩漾,蘆葦叢生、隨風搖曳,坐船穿行其間,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水庫四周地貌為濕地類型。濕地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被專家學者們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這里棲息著大量的野生鳥類,其中有世界瀕危物種白天鵝、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丹頂鶴、白鸛等,共有鳥類200余種,并常有大集群出現。尤其在春秋兩季,候鳥遷移過程中,有數以萬計的水鳥集中在水邊,飛起時遮天蔽日,與萬畝水域相呼應,景象極為壯觀,堪稱一大奇觀。 1993年,水庫中心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湖心島。島上環境優雅,只能坐船出入。那里碧水環抱、鳥鳴翠柳,魚戲水中,伸手可觸。坐在涼亭下的石桌旁,你可以對著水面吟詩作畫,談古論今,也可和朋友把酒臨風,暢敘人生。如在陰雨綿綿的夏季,水霧縈繞島上,更會使你進入“十里湖心藏孤島,百重云霧繞孤亭”的詩情畫意之中。朋友們,歡迎您再來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景區觀光旅游、休閑度假!
生態旅游景區導游詞2
寶應與淮安接界,相隔三十多公里,順著237省道南行,到達寶應后,往東一拐,沿著一條水泥路,傍著一條河流,進入幾百米后,在路北邊就看到密密集集的植物,不用介紹也知道,生態園到了。
沒有看到明顯的生態園標識,也沒有水泥路可通行,只有土路南北延伸,在路的西側看到一個綠色的標牌:黃塍鎮義務植樹基地。這倒不錯,植樹造林是造福人類的大事,多多亦善!
寶應北郊生態農業觀光園又叫黃塍優質果園,生態園為什么會建在黃塍鎮呢?原來有一個傳說,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想為一皇子造皇城,大臣在寶應東北鄉選址,城溝挖好后,有烏鴉圍繞三圈后始鳴叫,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愛喜鵲厭烏鴉,大臣認為不吉利,停建。這城溝被人們稱為“皇城溝”,后人們取其諧音“黃塍溝”。塍,是圩埂的意思。皇城溝向南兩三里的地方,烏鴉繞圈到此,化著一條地龍鉆地向南而去,人們稱此地為“地龍”。這樣一塊神奇的地方,沾著仙氣的地方,讓生態園在此安家落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順著土路信步走去,正值冬季,植物處在休眠期,多數是落葉植物,赤條條地裸露在寒風中。也有部分常綠植物,懶懶地站在嚴冬中。園內的路呈東西向或南北向,將園區切成一個個方塊,每一個方塊中的植物都不盡相同。隨著道路的四通八達,水溝也傍路前行。只是此時天寒水瘦,水溝基本沒水,只有枯萎的蒲草與蘆葦立在水溝里,證明著曾經的水流。
走到東邊的一條較寬敞的土路上時,兩旁高大的香樟樹,讓人耳目一新。喜歡香樟,不僅名字好聽,還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以驅蟲。這些樹用幾十米的高度顯示著年代的久遠,讓這條路也隱隱卓約起來,注視著遠方,竟有了何人仰見通宵路,一尺晴天萬丈長的意境。夾雜香樟間的還有樸樹,長得也不錯。大樹,根深蒂固,安全可靠,對大樹有一種天然的`仰望感。它們是生態園的歷史,也體現生態園的價值!
因為是冬季,這些樹木經歷了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的深秋后,現在遍地落葉遍地枯黃。離開小路,跨過干涸的水溝,踩著松軟疏脆的落葉,腳下發出吱吱的響聲,仿佛踏著厚厚的積雪一樣。地上落滿百果,便知這多刺狀的光禿禿的樹是百果樹;地上四處黃果子,樹上還有沒落的,始知是練樹。小時常常摘練樹果,作為彈弓的子彈來到處惹禍。只有玉蘭樹最精神,發著油油的光澤。大片的玉蘭引來陣陣鳥群,它們在玉蘭樹中落下飛起,追逐嬉戲,又沖向遠方,讓清冷的園區熱鬧不少。
冬天的植物實在蕭條,唯有一種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引得我細看。它的黃葉上卷,遠觀好似一個個黃澄澄的果實,一樹的果子被枯枝舉著。被這奇景吸引,到跟前才知道是葉子,上當了。這家伙真不簡單,葉老了,不肯落下,卷著的葉子,好像握著一個空心拳,一副與冬天抗衡到底的姿態。
說來好笑,一直喜歡植物,可又不認識它們,除了常見的幾種外,其余的都是一團糊涂。如今走在生態園中,好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樣樣都新鮮。心中不怪自己孤陋寡聞,卻怪園區沒有在植物身上標明,要是注上名字,我在欣賞的同時也可以叫出張三李四多好,沒準無意中就成了知識淵博的人,可以認識好多種植物的人。因為知識貧瘠,所以分不出哪是名木,哪是果樹,在我眼中就是大片林子,有著高低胖瘦不同的植物罷了,也好,我可以將它們一視同仁,列入欣賞之流,只是辜負了園區的苦心。
走在各種各樣的樹木中,會覺得每一株植物都很美。遇到美麗的垂柳,輕擺著枝條時,便會想起《紅樓夢》中黛玉的前世,天上的一株絳珠草,姿態婀娜多姿,儀態萬方,一個字美!閑暇之時,丟下瑣事,在林中走一走,自己也成了一株植物了,一棵會移動的植物,與植物們約會,訴說著不遠的春天的期待,描繪著未來的藍圖,把自己走得滿心歡喜,走得心思純凈,走成一個稚子,一個單純追求快樂的人。
沒有花紅柳綠,沒有碩果累累,沒有蝴蝶蜜蜂,它們都在季節的深處,不在今天不在冬季。有的是小寒風對著吹斜著吹背著吹,有的是不說話的植物橫豎成行高矮成片,有的是隱藏在高枝密林中的鳥兒飛來飛去。這些年發展下來,寶應北郊生態農業觀光園已經形成三大特色區域:一是苗木培育與名樹、名木相結合形成觀賞區;二是優質果樹栽培與設施瓜菜種植相結合形成采摘區;三是特種蔬菜種植與龍頭企業相結合形成合作示范區。冬季看不出這些特色,相信春天到來時,這兒會是花的海洋鳥的天堂。秋天到來時,會是豐收的期待收獲的喜悅。此時,我來了,走在眾多植物中,欣賞生態園中最靜最簡最本真的一面,我也還原成一個簡單而本真的我!
生態旅游景區導游詞3
朋友們,“游牧部落”,顧名思義,大家會很自然地想到蒙古先民的生活方式。那么,現在這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完全原生態的游牧保護區暨旅游景區。它位于巴彥烏拉鎮以南35公里處的阿拉騰高勒蘇木東部,面積80多平方公里,相當于200個天安門廣場那么大。它的核心旅游區占地約14平方公里,四面環山,牧草茂盛,地勢平坦而開闊。
每當夏季,如茵的草灘上百花競相綻放,藍藍的天空白云飄飄,碧綠的草原馬兒奔跑,彎彎的河流環繞青山,潔白的帳房炊煙飄飄!據《魏書》記載,早在1500年前,這里就有許多牧民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絢麗多彩的游牧文明。今天的游牧部落保護區,也因其原始的自然景色,悠久的民族習俗而成為“草原文化”的活化石。
這里有最獨特、最濃郁的游牧民族風情,最原始、最秀美的草原風光。在這里,找不到一處永久性建筑;在這里,可以品嘗真正的草原風味,甚至還可以參與草原生產活動:放牧、擠奶、熬奶茶,觀賞套馬、賽馬、摔跤,做一天真正“牧民”,充分感受淳樸的游牧民族風情,領略古老而細膩的游牧文化,盡情感受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存。
草原牧民的游牧習俗充滿了駕馭自然的無窮智慧,游牧的方式也不折不扣地遵循著與自然生態和諧共處的規則。四季游牧與走敖特爾的古老生活方式,世代沿傳至今,依然閃耀著它無盡的智慧光芒。這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它順應了自然的發展規律。在影視中?煽吹竭@樣的鏡頭:一家人趕著裝家什的大輪牛車,從一地遷往另一地。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方式——四季游牧與走敖特爾。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蒙古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以牧業為主,生活和生產資料都離不開草原。飼養家畜的不同和草原游牧經濟方式決定了牧民不可能長期生活在一個固定地方,而是要采取“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據說,成吉思汗就是其母在初秋七月走敖特爾時降生在草原上的。在正常情況下,牧民一年之中要游牧四地,即春營地、夏營地、秋營地、冬營地。那么,這四個營地是如何選擇的呢?經過了草枯、多雪的冬季,牲畜膘情大為下降,抵抗能力減弱。因此,春營地要選在可以躲避風雪災害的草場,以達到保膘保畜的目的;夏天,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選在山陰、山間平川的細嫩草場,要注意有可乘涼之處(眼前的整個游牧部落地區,就是這里牧民的夏營地);秋季,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要選擇草質好且涼爽的草場,以增強牲畜的耐寒能力;冬營地主要是為了保護牲畜安全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季,要選擇在山陽地帶,要特別注意牲畜的臥地,有句民諺稱“三分飲食,七分臥地”,說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環節是臥地。營地的選擇非常重要,它關系到牧民能否生存與延續下去。特殊情況下,如遇到大的自然災害等,就要采取臨時走場即走敖特爾的方式。走敖特爾分近距離和遠距離兩種:近距離走敖特爾是在自己的所屬區域內選擇較好的草場,遠距離走敖特爾則要到較遠的地方,借用他鄉的草場。
走敖特爾不分季節,時間長短根據自然災害的輕重和牲畜的膘情而定。四季游牧和走敖特爾是草原牧民在與大自然的長期共處中,發明的一種適合草原生態環境的生存方式。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強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可以輪歇草場,保護草場,不能不說是一種創舉。這種有利于經濟與環境長期協調發展的游牧方式,一方面反映出了牧民尊崇自然,適應自然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現出了人、畜與草場、山水、氣候的和諧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并沒有先進與落后之分。今天,游牧文化對廣大游客的巨大吸引力也證明了這一點。
就連最普通的蒙古包,其構造也充分體現了這種“天人合一”的精神。蒙古包的整體框架是木質結構,由四大部分組成,在蒙語中分別稱為陶腦、烏尼、哈那、烏德。陶腦,是指蒙古包的天窗,它的大小決定了其下面烏尼的長短與數量。圓拱形陶腦,宛如一把撐開的傘,傘的骨架就是這些木桿了,它們在蒙語中被稱為烏尼,長約為陶腦直徑的1.5倍。烏尼的下面是哈那,它是用柳條做成的網狀墻體,支撐著整個蒙古包。哈那是堵神奇的墻壁,因為它使蒙古包能伸能縮,可以把包建得矮而大,也可以建得高而小。烏德是蒙古包的門,一般朝南或東南方向,既可避西北風,又有以日出東方為吉祥的含義。
說蒙古包是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環保型居室,主要是因為它很好地適應了蒙古高原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大草原平坦遼闊,每到冬春季節,狂風不斷,蒙古包圓形錐頂的外形正好適應這里的大風氣候,它從任何角度都受風阻力小,不易被刮倒。冬季搭建的蒙古包,哈那要盡量降低高度,這就緩減了西北風的風力,還很保暖。而在夏季,則將哈那抻高,讓涼風吹進包里,連空調也省了。
牧民四季逐水草游牧,蒙古包不會在一個地方停駐太久,因而也不會破壞包下面的草地。在蒙古包遷走之后,牧草繼續旺盛生長。蒙古包搭建時不用挖土夯地,拆卸時也不會留下任何廢墟,這是牧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又一證明。
此外,蒙古包還充分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審美文化。蒙古包色澤潔白,整個為圓錐形;陶腦與烏尼連接,呈日月射光狀。這是蒙古族尚圓、尚白、尚日月的表現,蘊含著蒙古民族對天地日月的認識和崇拜。他們認為蒼天是圓形的,并且保佑著萬物,日月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大地無私地哺育著人類,所以要把蒙古包建成天地日月組合型。更不用說,一旦有大地震,蒙古包還是最為安全的防震棚呢!朋友們,蒙古包是草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遼闊豐美大草原最亮麗的風景線,和諧至美是牧人永遠追求的主題!
【生態旅游景區導游詞】相關文章:
生態旅游景區經營模式創新思考11-01
岳麓山景區導游詞12-25
柳州龍潭景區導游詞11-16
頤和園景區導游詞簡短11-13
湖南景區英文導游詞11-11
小浪底景區導游詞(全程)10-27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區開發與生態旅游論文10-23
淺議風景區生態旅游開發的論文致謝詞07-03
黃果樹景區導游詞精選12-24
安徽績溪龍川景區導游詞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