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是互聯網大行其道的年代,互聯網讓我們獲益良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相關村官時評吧!
村官嘗試“互聯網+”大有作為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相比于城市而言,農村寬帶建設等基礎設施較落后,缺乏一個高速度、高水平的寬帶環境,信息交流的效率滯后,農業“走出”農村自然會受到束縛。更令人堪憂的是,有些農村地區還處于“半封閉”狀態,一些農民嚴重缺乏“互聯網思維”,對外界“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渾然不覺。大學生村官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生代力量,不少80、90后“村官”都是伴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快速發展而成長成才,具備較強的“互聯網思維”和網絡操作技能。
作為服務農村基層的大學生村官,在筆者看來,嘗試“互聯網+農業”向外界“推”當地的“有形”農產品和“無形”鄉村游等“農業服務業”,探索一條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農業貿易”發展模式,對當地農業發展的思維模式必將帶來一次觸動。對服務基層農村的大學生村官而言,勇于嘗試“互聯網+農業”不僅可以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特色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會為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是一次大有作為的嘗試。
“互聯網+農產品”讓當地特色“產品”走向世界。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幾乎可以連接“萬物”,其傳播輻射效應不言而喻。相比于傳統的農產品及服務營銷模式的局限性,只能在當地的有限區域進行交易而言,“互聯網+農業”將打破時空的界線,向世界推廣自己的產品及服務。農村是一片廣袤的天地,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以土雞蛋、鄉村游等為代表的“農產品”是在外界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在市場。那么,大學生村官如何在較低的成本和可控風險范圍內實現“農產品”市場的有效開發,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是愿意在農村有所作為的“村官”不可回避的選擇。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村官借助“互聯網+農業”,在挖掘當地適合“觸網”的“農產品”時,或利用社交平臺、網絡平臺,或自建“農產品”營銷平臺讓當地特色“產品”走向世界是大有可能。
“互聯網+”給當地農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在我們所處的信息化時代,“互聯網+”不可避免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農民的生產生活。大學生村官可以教會農民上網,給當地農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互聯網創造了又一項銷售紀錄,其來自農村的消費者功不可沒,不少會上網的農民在互聯網上購買物美價廉的生產生活用品。而“電商+村郵局”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利用“互聯網思維”更是讓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得到緩解。
誠然,互聯網正在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必將影響的農村的發展。作為服務農村基層的大學生村官,嘗試“互聯網+”干事創業也將會大有作為,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活力。當然,要使這種嘗試變為現實,也需要相關大學生村官主管部門結合行政村和大學生村官的情況和需求,科學合理做好大學生村官的分配和交流工作,為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干事創業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