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隨著大規模“海歸潮”的出現,海歸的素質出現分化,其待遇與預期也與此前形成明顯落差。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去年,我國出國留學回流率已超過50%。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出國留學從“精英化”逐步走向“大眾化”,海歸已從“黃金時代”逐步進入“鍍金時代”,現在已步入“青銅時代”,海歸“去光環化”將成必然趨勢。
曾幾何時,海歸可算是“稀罕物”,不僅是因為海外留學的人數少,還是因為留學回國的人也不多?墒,今夕不同往日,現如今,海歸并不罕見,有單位收到100份簡歷,其中有20份是海歸的?杉幢闳绱耍w當村官一事還是被社會廣泛關注,有的是怕他們大材小用,也有的是怕他們不能勝任“村官”工作。然而,看待海歸當“村官”還需平常心。
海歸與國內人才并沒有本質的不同。一方面,雖說接受的教育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是科學無國界,知識無國界,國內人才能干的工作,海歸也不是不能干。另一方面,出國留學一趟并不代表比其他人多了多少含金量,現在,我國的科學教育水平也很高,同樣能教出優秀的人才,更何況,是不是人才,更多的時候是看自身。所以說,海歸當“村官”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村官”不同于其他工作。身為“村官”是要深入基層的,是要與農民朋友們工作生活在一起的,這恐怕對于海歸來說是一次挑戰。海歸總給人一種很“洋氣”的感覺,而村官卻需要“土氣”的感覺,這就需要海歸們做好角色轉變的準備,農村是人才大展拳腳的地方,但要融入其中,才能大有作為。
此外,海歸當“村官”,相關部門不能當旁觀者。一要幫助海歸早一點融入農村,讓其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農民的熱情;二要加強對海歸的監督,讓其感受到紀律的嚴肅性。雙管齊下,海歸“村官”與所在農村就會得到共同發展和進步。
當然,不僅是海歸,所有原意在農村揮灑汗水的人才,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積極吸收到農村人才隊伍,這對于農村的發展是有益的,對于農村的脫貧致富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