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中央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官”計劃至今,已有數十萬大學生村官活躍在農村的廣袤土地上。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官”,是黨中央著眼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思想解放,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農村輸送培養建設新農村帶頭人的重要舉措。但大學生村官也面臨著思想觀念“左右搖擺”、扎根基層“水土不服”等實際困難,需要各級黨組織的關心愛護,讓大學生村官能扎根基層,在基層實現自我價值、放飛夢想。
“村官”困難之一:思想觀念“左右搖擺”。部分大學生干部就業觀念存在誤區,迫于就業壓力,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考慮,把到村(社區)工作作為下一個更好工作的跳板,投身社區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或是由于心理期望值過高,部分大學生對自身定位較高,認為自己是高學歷、高文化,到基層工作是“大材小用”。 或多或少的存在“主人翁”意識淡薄。大學生“村官”盡管擔任村(社區)職務,但基本上沒有明確分工,所從事的大部分工作仍停留在面上、文字材料等方面,甚至有些大學生干部長期借調到鄉鎮、街道工作,在基層的磨合鍛煉不夠,與農村、社區沒有建立起深厚感情和緊密聯系,造成大學生干部的主人翁意識相對弱化、淡薄。
“村官”困難之二:扎根基層“水土不服”。由于大部分大學生“村官”的專業不對口造成“先天不足”,對農村(社區)的環境、現狀了解不深,特別是對農村生產適用技術(如農業種植、養殖)、農村政策、農業經營管理、鄉情村情及農村生活常識了解不夠,缺少必要的社會實踐,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大學生干部都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在基層存在現實條件與自我期望矛盾。由于缺少理解和支持,又面臨資金不足、工作難以打開局面等問題,使大學生干部成為“看客”、“花瓶”,逐漸產生“力不從心”、“事與愿違”的心理落差;鶎拥拿つ渴褂靡沧璧K了大學生村官的健康成長,很對大學生干部名義上是支部副書記、主任助理,實際上是最勤快、最聽話、最得力的“短工”、“雜工”,隨叫隨到,實際上,大學生“村官”對村(社區)里的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著、瑣事可管可不管。
如何幫助大學生“村官”克服困難、搭建平臺,讓他們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筆者認為一是要建立培育體系,打造優秀人才,保證大學生“村官”學有所成,二是要堅持知人善任,發揮人才優勢,保證大學生“村官”干有活力,三是要創新流轉機制,實現長效發展,保證大學生“村官”奔有方向。大學生“村官”的成才也離不開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關懷,相關工作配套機制還在不斷健全和完善中。同時,希望大學生“村官”嚴格自我要求,在基層志存高遠、磨練意志,做到“立志”; 珍惜機遇、虛心學習,做到“博學”; 注重實踐、大膽工作,做到“篤行”;實現由一名大學生向一名基層工作者的角色轉變。
筆者相信,大學生“村官”通過各級黨組織的關懷、培養和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做到適應環境、融入環境,在自我突破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抓住機遇、放飛夢想,在基層成才為懂經濟、會管理、善發展的復合型大學生干部。
篇二
近年來,淮鎮注重加強大學生村官管理,積極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才能展示平臺,促進了大學生村官的健康成長。
一、搭建學習的平臺,促進大學生村官自我提升。該鎮組織大學生村干部參加機關例會、集中學習等集體活動,了解當前全鎮中心工作,學習最新政策,并建立大學生村干部信息員隊伍,定期報送農村工作信息,提高寫作等工作能力和理論水平。
二、搭建鍛煉平臺,增強大學生村官履職能力。該鎮組織大學生村官參與矛盾調解、信訪穩定、環境整治、防違控違等重點工作,并參與村內決策,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增進與干部群眾之間的聯系和感情。
三、搭建發展平臺,暢通大學生村官流動渠道。該鎮黨委對村官報考公務員、事業編制給予信息、時間等多方面的支持,支持他們進一步發展。同時該鎮還積極鼓勵村官創業,給以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幫助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