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各地農村基層組織都在致力于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為扎實穩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大學生“村官”們從校園來到邊遠的農村,他們紛紛走馬上任,并逐步成為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美麗鄉村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幾年來,很多大學生來到農村任職,雖然他們剛踏入社會,也缺乏農村實踐鍛煉,但他們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深受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然而,由于農村苦、條件差、待遇低、環境差等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存在著極個別抱怨農村苦,難以發揮,熱情而來,棄“官”而去等各種消極對待的現象,既浪費了人才,也影響農村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筆者認為,要使大學生“村官”安心扎根各地農村,活躍在農村的廣闊天地里,干出一翻事業,需要組織、人事部門、高校、農村基層組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愛護,力求留人、留心,真正做到事業留人至關重要。
加強大學生“村官”培訓。由于大學生“村官”剛走出校門,踏入社會,走進農村,工作積極主動,但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加之農村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條件艱苦,首先要落實相關政策,提供政策支持。需要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積極建立和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明確工作目標,選準對象和專業,還可與高校、農村基層組織和社會各界加強聯系和溝通,加強農村各項業務和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大學生“村官”履職能力,使用人和治事相一致,全面培養一大批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大學生“村官”,為大學生到農村上任作好必要的準備。
高校雖然把大學生“村官”扶上馬,走到農村,交給農村基層組織,接受農村工作鍛煉,但更需要做好“送一程”,為大學生“村官”成長提供進修、學習、深造等方面的服務,特別是農村基層組織要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村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創造有利于大學生“村官”成長的農村各種工作條件,為他們鍛煉成長提供一個重要的平臺。
組織、人事部門、高校和社會各界,特別是農村基層組織要給大學生“村官”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精神關愛,不斷豐富大學生“村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對大學生“村官”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用有所長,留人、留心,做到事業留人,努力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他們愛崗敬業的激情,讓每一位大學生“村官”真正能夠留得住、用得上,有位又有為,并成為能夠帶領廣大農民群眾發展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領頭雁”。
作為大學生“村官”更要加強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掌握和理解,盡快熟悉農村工作,還需要加強和完善自己的品行塑造和個人自身修養,特別是要艱苦的農村實踐中,把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和帶領農民群眾發展致富的能力,本著對農村基層組織高度負責的態度,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不斷增強農村工作的信心和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感和緊迫感,樂于扎根農村工作,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人盡其能,鍛煉成長,與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群眾一道,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廣闊的農村干出一翻事業,扎實穩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全面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是大學生“村官”艱苦創業、大有作為的舞臺。無論農村基層組織還是大學生“村官”,都應立足農村實際,以事業為重,提高認識,加強溝通,完善機制,改善條件,不但留人,更要留心,讓每一位大學生“村官”留得住、用得上,真正做到事業留人,激發他們愛崗敬業,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激情,樂于扎根農村工作,為他們鍛煉成長提供一個重要的發展平臺,使廣大農村成為大學生“村官”們艱苦創業的用武之地,真正肩負起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扎實穩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著力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全面建設美麗鄉村和農村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