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通大學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研究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 南通大學 創業教育 師資隊伍 服務體系
論文摘要: 近幾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大學生創造、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教育不能再僅僅滿足于知識和學歷的教育,而應該對如何適應市場的需求,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這符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內在需要。高等學校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循序漸進、科學合理地推進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及創業能力,造就國家急需的創新型人才,是擺在各個高校面前的重大課題。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培養目標和高校未來發展的方向。從1998年清華大學舉辦的創業計劃競賽標志著我國創業教育的正式開始,到2002年教育部確定了中國人民大學等8所高校為代表的創業教育試點院校,各高校均在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創業教育體系。作為南通地區唯一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南通大學也正在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構建科學的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合理的創業師資隊伍、開設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互滲透、校外創業教育基地及孵化基地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校的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內外一些高校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仍需要我們去積極探索和研究。為此,我們通過學生走訪、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方式,對我校大學生創業現狀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與研究,試圖通過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差距,形成適合我校創業教育現狀的理論體系,對今后我校開展創業教育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一、調研方法與過程
1.調研對象。
南通大學在校本科生,涵蓋文學、理學、工學、醫學、藝術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共計發放問卷320份,回收有效問卷30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31%。其中,男生138人(45.2%),女生167人(54.8%);年級:大一58人(19.0%),大二95人(31.1%),大三82人(26.9%),大四70人(23.0%)。
2.調研方法及數據處理。
我們采取的是問卷調查的方法。課題組設計印刷了“南通大學創業教育調查問卷”,然后通過學生走訪、座談會、問卷發放等方式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問卷回收后,利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6.0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處理,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研結果
1.創業狀況。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被調查者中,已經創業的不足一成,創業率不到10%。創業者中,有一半到目前為止創業有一定的盈利,但也有部分處于虧損狀態。30.4%的創業者對自己創業項目的前景持樂觀態度,表示會增加投資并繼續干下去,而其他創業者則表示比較迷茫、很有壓力,有很大的感。
2.創業認識及成因。
在對創業概念的理解方面,有八成左右的同學認為創業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創自己的一份事業、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對創業持支持態度,并有強烈的創業愿望,但苦于缺乏相應的創業方面的知識及一定的經濟基礎,很多同學的創業愿望沒有能夠實現。但81.3%的同學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會考慮自己創業而不會選擇自主擇業。在創業目的方面,大多數同學認為創業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能夠挑戰自我,以便獲得更多的財富。
對于促使自己創業的原因方面,有近一半的同學表示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歸咎于就業壓力過大的占30.8%,同時我們也發現,家長支持子女創業的僅為4.6%。在被問及什么情況下會選擇自主創業時,30.2%表示在擁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會考慮自主創業,44.6%的同學會在就業不理想的情況下自主創業,選擇絕不主動創業的占5.6%。
3.創業壓力。
66.2%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經驗不夠、缺乏一定的社會關系,其次是創業啟動資金的缺乏,也有不少人表示面對風險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害怕創業失敗后負債累累,擔心來自于社會的輿論壓力、冷嘲熱諷,但也有一成多的同學認為不會有任何顧慮,勇往直前,屢敗屢戰。
4.創業準備。
60%左右的同學認為在創業前會通過選擇到企業實習來積累自己的實戰經驗,以便不斷獲取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有同學表示會向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或校友虛心討教,避免走彎路。但我們也發現,有超過90%的同學表示自己對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不是很了解,平時不是很關注,也缺乏相應的學習機會。對于所學專業和創業的關系方面,81%的同學認為沒有太大關聯,超過一半的同學表示會選擇自己感興趣或當今熱門方向(如網絡、軟件等高科技)的領域去發展,以便更好地發掘自身潛能。對于創業中最希望得到學校的幫助主要是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其次是創業資金和場地。
三、調研結論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由于創業教育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創業者缺乏系統的創業知識培訓、專業的創業指導及相應的啟動資金和場地,害怕創業風險和失敗,同時受到社會及家長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導致創業成為就業、出國、升學之外的第四選擇。如何循序漸進、科學規范地推進我校的創業教育,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提高我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為南通地方經濟服務,我們有如下建議。
1.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觀,樹立全面的創業教育觀。
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不單是依靠教學方法、教學計劃的調整,而是要涉及總體教育理念這一頂層設計的變革。因此在學校層面上,應當將創業教育納入高等教育價值鏈中,在辦學理念和培養方式上作出調整,改變傳統的學習型培養方式,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和創業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標上,突出學生創業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育方式上,擴大并落實學生的實踐環節;在教育評價上,完善評價要素,將創業能力作為對學生素質要求之一納入評價系統。在構建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上除堅持傳統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外,還要進一步強調實踐和評價相結合、高校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學校積極性與社會積極性相結合,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構建良好的創業環境[1]。
2.積極推進課程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積極推進創業教育“三進”(進教學計劃、進教材、進課堂),將科目課程、活動課程、實踐課程、環境課程整合,形成必修課與選修課相互統一、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2]。根據我校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構建培養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傳授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的課程體系。在課程教學中,要將法律法規、創業心理和技能、經濟與管理、商務與財務知識、公關和交往技巧等融入到創業課程中去。在課程設置中,應當注重創業的內涵和動因,創業的機會和環境,創業途徑,創業過程的組織模式,創業道德法規、市場評估等方面知識的傳授,要學會因個體和目標的不同來具體設置相關課程,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理論知識、創業實踐能力、創業綜合素質。
3.進一步建立創業教育基地,推進創業項目的實體孵化。
創業實踐是實施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關鍵環節,而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是推動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運作機構。因此我校要進一步加強校內外創業教育基地的拓建,使之成為創業項目的集散地和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一方面,可以借助基地管理者經驗豐富、營銷管理水平高的優勢,來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從而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另一方面,要借助南通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學生創業社團等,開展創業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創業孵化提供場地資金、政策指導、項目申報、稅收籌劃等方面的服務,做好學生創業項目的入園、推介和轉化工作。
4.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創業教育的順利實施離不開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這是搞好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我校今后一要依托商學院、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等學院的師資,強化創業教師的師資選拔和專業培訓,逐步建立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二要通過一定的優惠政策吸引一批具有相應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教師從事這項工作,從而彌補創業教師數量上的不足;三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選派教師參加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各類專題研討會、學術交流活動,以開闊視野、創新思路,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四是聘請企業家或具有企業家背景的教師作為創業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導師聘任制,依托他們的實踐背景和現身說法為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指導和幫助,為我校推進創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師資保障。
5.建立并完善創業管理服務體系。
在校內設立“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研究與服務中心”,專門負責全校創業教育的布局規劃,為學生創業實踐進行指導和跟蹤服務。其主要職責為:一是對我校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課程設置、培養目標等進行規劃;二是加強對本校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研究,有針對性地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三是組織師資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創業課程體系;四是定期組織創業研討,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學生創業能力等進行評估,從而提高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3]。服務中心要為學生提供政策解讀、工商和稅務登記咨詢、項目論證、場地和資金、培訓和指導等一站式服務,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鄭其緒.論創業型人才培養[j].戰略思考,2010,(5).
。2]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江蘇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建設分項自評報告,2011.
[3]趙發榮.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紡織教育,2012,(4).
【南通大學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 引導大學生創業11-20
南通創業政策03-25
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的實證研究03-24
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03-26
淺談如何促進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03-02
高校應開展創業培訓教育01-09
南通設1000萬元大學生創業基金03-29
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方法11-15
大學生如何創業的方法02-25
小本創業的方法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