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美創業者的區別
《福布斯》雜志中文版近日發布2015“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與同月《福布斯》美國版發布的“美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對比發現,中美兩國年輕創業者的創業環境差異頗多。美國創業者何以持續保持“創世優勢”?面對創客新生代野蠻生長的態勢,高校何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高校和多處創客空間,尋找答案。
現狀:中國年輕創業者鮮少選擇傳統行業
根據《福布斯》中文版榜單顯示,北京地區優勢明顯,占據13位。就年齡來看,“90后”有5位,最小的一名生于1993年。就領域來看,中國投身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年輕人高達12位,而美國版年輕創業者榜單僅有8位。在美國,最受年輕人青睞的創業領域為能源(5位)、房地產(4位),這些領域的中國榜單中則鮮有年輕人創業成功。
“創業分為兩種,一種是‘我想到一個點子,想要嘗試’,另一種是‘我想要創業,我去找一個點子’。目前國內創業年輕人更傾向于后者,創業的意義也集中在‘我做的東西需要更好地解決用戶需求’,而不是‘我需要做一個全然不同的東西’解決問題。”創業者張悅廷說。
經過梳理,不難發現,中國年輕創業者鮮少選擇傳統行業,而電商、網游成為新生商業力量崛起的最大藍海。美國年輕創業者善于打破行業壁壘與既定秩序,創新具有全球性與高科技性的特點;中國年輕人多半還停留在從應用入手,或為傳統行業在網絡平臺尋找位置,或模仿發達國家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產品服務的階段。
孕育高質量的創新需要時間,國內本土的天使投資人往往對這類創業沒有信心和識別能力,加上年輕人外部資源少,難以爭取到投資。“中國年輕創業者是需要培育的,不是每一個創意剛開始都完美。我們的年輕人突破性的創新不夠,跟年輕人的想象力有關系,跟教育也有關系。”清華大學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主任張幃說。
問題: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劣勢
對于以創新與活力取勝的年輕創業者來說,中美差距在于創業環境還是創新實力?
廣東來京的年輕創業者陳予殷還記得去年自己多次進出工商局門口被“黃牛”攔下的場景,“來這么多次都不成,交給我們做得了!”起步難是不少校園創業者面臨的首要問題。“剛開始創業,通常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劣勢,且不說咨詢無處、引資無門,單是如何規范地注冊公司就需要引導。”陳予殷說。
記者觀察發現,目前校園中年輕創業者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偏幻想,有創新激情、少創新實力,不知可以兜售什么;一類重技術,有一定創新能力,少成果轉移實力,不知何處兜售。
“我們學校的在校創業者大多從事的是低端創業,追求短平快,沒太多科技含量。”北京高校一名管理學任課教師說。
目前國內創業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不少高校教師反映,好的創業課程少,有實踐經驗的創業導師更是缺乏。“創業是市場微觀主體的自主行為,但其意義不只限于微觀層面。就整個生態來說,目前教育是最薄弱的環節。”張幃說。
建議:實現學習與創業無縫切換
在微軟、蘋果成為創業成功的楷模之前,很少有人會相信學校宿舍、地下室和車庫中誕生的異想天開的點子能夠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然而這些成功卻與美國創業環境尤其是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硅谷,你不用擔心自己的想法沒有市場。你只需要把想法表達出來并拿到創業中心,中心老師會根據你的想法找到代理公司,代理公司繼而尋找技術開發公司和風投。”在硅谷工作八年的鞠曉天說。
美國創業教育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內容覆蓋初高中、本科、碩士,如今至少有1800個學院開設了約3200門創業教育與實踐課程,并建有百個創業研究中心。而教育部一項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高校只有不足3%的課程涉及創業教育。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是創業教育也必須從通識課做起。北京建筑大學教授秦紅嶺認為,通識課解決的恰是發現問題的能力與方法論的訓練。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認為,“不要把創業教育劃分為學習階段與創業階段,要實現學習與創業的無縫切換。”
【中美創業者的區別】相關文章:
創業者需要“創業者大腦”03-26
你屬于偽創業者還是超級創業者?03-27
你屬于偽創業者還是超級創業者12-24
創業者的胸懷11-15
創業者的類型03-14
測試創業者的素質12-01
成功創業者的特征03-06
旁觀創業者的生活03-24
創業者必備的素質05-20
給創業者的小建議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