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經商的關鍵字
知行合一
成功創業是創業者的夢想,需要機遇、努力等方方面面內外部的因素。沒有一個因素能單獨起作用,每一個成功者的經驗都很難復制,但成功創業都應在思想上、行動上貫徹“知行合一”。這里的“知”就是我要實現什么創業目標?需要建立什么樣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需要承擔什么風險?“行”就是如何通過行動即執行力實現目標?知是行之始,行為知之成。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必須不斷地問自己:我的目標是什么?我現在所走的道路能否把我帶向最終目標?也就是說路徑對不對?如果創業者沒有“知”的目標,那行動的路徑肯定是不確定的,方向是不明確的。知行不一,這樣的創業怎么可能成功?
“知行合一”,換句話說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有些創業者整天只知道埋頭苦干,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員工,陷于大量日常運營雜務,精于“小處”疏于“大處”,不是在“知”的基礎上“行”,結果如同一個莽漢,空有一身功夫而無法成就事業。有些創業者志大才疏,不務實不扎實,談“遠景規劃”頭頭是道,實際行動表現浮躁,結果無法使目標變成現實。知行合一是創業者的必備素質,需要通過創業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來實現。
就地取材
面對茫茫市場,怎樣去尋找自己創業的起點?對于縣市以下的創業者來說,他們選擇的創業路徑往往與城里人不同,圍繞本地資源或特色產業,就地取材,已成為“鄉”下人成功創業的正確選擇。臺州的民營經濟所以發達,就是因為開始創業就地取材,選擇了“兩水一加”作為創業項目。水產品、水果是臺州的特產,辦個體加工企業比較容易。再看泰州,溪橋鎮是“提琴之鄉”,每年出產提琴35萬把,約占全國產量的60%、全球產量的20%,提琴制造業年創產值超過了3億元。野徐鎮是“體育器材之鄉”,全鎮有150多家體育器材生產銷售企業,年產值超過兩個億。這兩個鎮圍繞本地特色產業正在做大做強。我市的特色產業也不少,但就地取材、做大做強的企業不多,這正是需要開拓的創業空間,亟待開發的創業資源。就地取材這個“材”可以是有形的特色產業、特色資源,也可以是無形的資源。比如說,一首民歌,一個傳說,一個故事,一個典故,甚至是幾句民諺,只要有價值,都可以引發出一種商品、一種產業、一個知名品牌。問題在于,創業者要有發現的眼光、創新的思路,要認真研究深入發掘。創業文化應當具體化。比如,具體到“旅游文化”、“教具文化”、“美食文化”等等,以這些文化為中心,開發相關產業,生產有文化特色的產品,不具體、不實干,什么文化也沒有。
創業經商 就地取材 整合資源
核心提示:成功創業是創業者的夢想,需要機遇、努力等方方面面內外部的因素。沒有一個因素能單獨起作用,每一個成功者的經驗都很難復制。
產業集群
有一位鄉領導曾經提出,施河人創業靠發展教具產業富了起來,我們為何不能搞?不是不能搞,而是搞了不一定成功。教具產業原本不是施河的特色產業,但施河發展教具產業有一個重要特點:集群。十年創業路,形成了今天的產業集群優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無論哪一個鄉鎮,要在短期內生產教具,達到施河的規模、品種、質量、品牌以及銷售網絡是不大可能的。創業,當然不一定非要選擇教具項目,但路徑選擇產業集群卻是很有必要的。為什么呢?因為這已被全國很多地方的實踐證明是成功之路。以紹興紡織為例,全市有近4000家企業做紡織。有的專做原料,有的專做印染,有的專做銷售。由于分工很細,每個企業都做得很專,有利于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創新技術。
這種產業集群通過單個企業的專和整個區域的全,通過單個企業的小和整個區域的大,迅速形成了國內甚至世界范圍的競爭優勢。值得提出的是,淮安發展產業集群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但至今還沒有哪一個產業集群程度趕上施河教具業,是何原因?值得各級領導和創業者思考。
逆流而上
創業的沖動在于敢向現狀挑戰。某一國有企業的兩個能力相似的經營者,一個人感到在國有企業中約束了自己能力的發揮,于是向現狀挑戰。在20世紀80年代初下海自己創辦企業,現在已有家產千萬;而另外一個人卻沒有下海創業的勇氣,仍然在原有企業工作,結果因為這個企業經營不景氣而自己下了崗。兩個能力基本相似的人,為什么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工作結果?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個人在機會選擇上有很大的差異。甘愿承擔風險的人,敢于逆流而上,一般選擇機會的能力都比較強,因而風險性收入就高。時下,求平穩性風險的人不是個別。創業沒開始先問有沒有風險,一聽說有風險便順流而下,這哪里是創業?創業要承擔風險,所有的創業者都是冒險家。市場經濟的實質就是肯定稀缺,什么越稀缺,什么就越值錢。中國百富十大品質第三就是冒險,冒險也是稀缺,因而值錢。
錢散人聚
這里講的錢是指股權,意指股權越分散,人就越有聚合力;股權越集中,人就不愿到你的企業來。有些創業者在建立自己的企業以后,總是想完全擁有整個公司的所有權和股權,不讓股權分散,結果公司的所有員工都是“打工仔”。這種“錢聚”帶來的是“人散”。技術人才引不進,管理人才留不住,就連普通員工也是干一天混一天。在浙江采訪民營企業,聽到最多的就是如何使全體員工都能“忠誠敬業”,因為這是關系到企業持續發展的大問題。要求職工必須忠誠敬業,它的基礎就是共有。一個企業要發展壯大,產權、技術、管理、人才、環境以及公共關系都是很重要的。在所有制形式多元、產權結構多元發展的趨勢下,通過股權的相對分散聚集人才,不失為創業企業的成功路徑。
走自己路
創業者創辦了企業以后,往往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比競爭對手強,認為只有達到“全能”,企業才會成功。其實,做到“全能”是不可能的,全能往往是不能。任何企業很難在各個方面都做到完美無缺,都高于競爭對手。創業企業的成功是市場的認可而不是對手的認可,貴在走好自己的路。有些企業成功是因為有效執行創新的思路,而有些企業僅在產品、服務、價位上優于競爭對手取得成功。重要的是創業者的長處和氣質的充分發揮,一如既往地保持創業激情,堅持不懈地發揮創業精神。
【創業經商的關鍵字】相關文章:
女性經商創業故事12-10
經商:十三條“創業邏輯”12-06
創業測試:你適合創業經商嗎?11-22
經商創業“十字訣”03-26
創業經商如何使用謀略?11-17
創業測試:你有創業經商的智商嗎03-12
測試:你適合創業經商嗎12-09
測試你有創業經商的頭腦嗎?03-19
經商者創業做好五個準備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