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板“真成長”個股受青睞
我國創業板指數基于已公布業績的市盈率為36.2倍,略高于納斯達克綜指的34.3倍,兩者之差是中國創業板指數2010年啟動以來的最低水平。我國創業板指數估值即將首次低于納斯達克綜指,但在創業板普遍估值偏高的局面下,應重視估值業績匹配,成長速度足夠快的個股能獲得資金青睞。
關注估值業績匹配個股
太平洋證券研報認為,創業板中報業績繼續下滑,應重視估值業績匹配。2017年上半年創業板共實現歸母凈利潤440.9億元,同比增速僅為6.86%,較一季度的10.97%繼續下滑。剔除溫氏股份后,凈利潤同比增長24.41%,但較一季度的25.65%依舊出現下滑。因此,可以預計創業板上半年業績增速較一季度大概率將呈現下行態勢。主要行業中,電子、機械設備、化工和醫藥生物業績較好,電氣設備和計算機業績較差。
創業板公司中,不少權重股及明星股二季度業績下滑明顯,并且股價也相應下滑,權重股以及明星股的走弱給創業板帶來指數以及投資情緒的負面影響。中國證券報記者對資金在創業板的偏好特征進行分析后發現,在創業板普遍估值偏高的局面下,成長速度足夠快的個股依舊能獲得資金青睞。
太平洋證券建議,對于創業板后續整體走勢保持謹慎態度,回避估值業績匹配度差的個股,同時建議積極關注估值業績匹配的“真成長”個股投資機會。
公允價值仍有折價空間
繸子財富的投資總監任曉睿認為,創業板之所以存在估值高的現象,是因2015年在市場背景烘托下,資金大批量涌入,上市標的因為稀缺性使得整體估值偏高。而2016年在A股IPO整體加速后,上市公司的稀缺性大幅降低,使得估值普遍下降,是市場回歸理性的表現。同時,任曉睿表示,目前市場行情仍處于震蕩的區間,估值對于概念價值的喜好遠大于對企業業績的預期。
針對我國創業板指數首次接近納斯達克指數市盈率的現象,任曉睿說,就目前的行情而言,很難做出精準判斷,相對納斯達克來說,我國創業板指數市盈率可能已經相對合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并不代表創業板企業的估值到達價值底部或企業發行成本,公允價值仍有折價空間。
統計顯示,在過去一年發生過重大資產重組的57家創業板公司中報凈利潤增速高達88.5%。因此,外延式并購一直以來是支撐創業板業績高速增長的動力。2016年以后,監管層相繼出臺了并購重組和定增相關政策以及減持新規等政策,并對并購重組進行嚴格審查,疊加新股加速上市的影響,創業板并購重組規模驟降,這對創業板公司未來利潤增長形成了一定的制約。
對比納斯達克市場近年年均8%的退市率,任曉睿認為,歐美成熟資本市場企業主動退市的行為,既是市場優勝劣汰的過程,也是市場體制完備的表現;當企業不被市場認可時,主動退市對企業削減成本和開展轉型是明智選擇。
【創業板“真成長”個股受青睞】相關文章:
英語培訓市場受青睞11-14
創業板公司所青睞的“資金置換”03-18
福建吸引“海歸”創業 政策扶持受青睞03-14
女生自主創業 賣豆腐受青睞11-14
安徽小伙新加坡開潮店 名家服飾受明星青睞02-28
如何開通創業板?01-17
創業板指數下跌03-26
創業板上市條件03-16
什么是創業板市場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