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建造創業者福地
創業是許多大學生想投身的事業選擇,但是當今市場創業人士不計勝數,想在其中脫穎而出,恐怕有點難度,小編在這里推送一則關于如何建造創業者福地的創業資訊,一起來看看吧,你會有所收獲的。
菁蓉小鎮,本是四川版圖上一個不起眼的“豆腐塊”,但在短短一年時間內,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就從產業空心鎮向創客小鎮成功轉型。
“剛來的時候連路燈都沒有,而且停車場入口處的建筑看起來就像爛尾樓。”一位創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當時有點打退堂鼓的意思,但就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這里已成為了獨具特色的雙創空間,是創客起步的福地。”
顯然,菁蓉小鎮的快速成長離不開當地主管部門的大力扶持——對符合條件的入駐創客提供一系列頗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時至今日,這些政策已然成為創客口口相傳的最好名片。
貫通全國,對接海外,是菁蓉小鎮的更大目標,而這一看上去頗為宏大的藍圖也已順利地勾勒出了第一筆——建立大數據產業中心,引進海內外知名導師團……
正如光谷咖啡的墻繪所述,“第一站叫天真,第二站叫青春,下一站,你的創業人生!”而菁蓉小鎮承載的,不正是成千上萬的創業人生嗎?
小鎮的“前世今生”
“北有中關村,南有菁蓉小鎮”、“成都首個創客鎮”、“全球創新創業高地”……在成都啟動“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后不久,菁蓉小鎮名氣大振。令人好奇的是,這個處于西南一隅、平淡無奇甚至不能稱作嚴格意義上的“鎮”,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內成為創客口口相傳的福地?
菁蓉小鎮其實是個別號,在目前的四川鎮域版圖中,其所在的鎮仍叫德源鎮。
德源鎮位于成都市近郊,連接郫縣與溫江區。由于毗鄰高新西區,德源鎮曾被定位為高新西區的生活配套。大批產業工人曾居住于此,巔峰期約有8萬人。不過,隨著產業升級和智能代工機器人廣泛使用,生產線上的工人連年遞減,原先100多萬平方米的宿舍樓及配套大片閑置。
隨后,當地主管部門也曾想過引進學校搞教育培訓,但未果。想引進產業,又幾乎沒有中大型的企業愿意在此入駐。就在彼時,國家大力推行的創新創業之火,重新為德源鎮點燃了希望。
2015年初,成都市啟動了“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德源鎮開始向創客小鎮轉型,迅速成為成都創新創業資本的匯聚地,因此,有了菁蓉小鎮的別號。
“剛來的時候街邊連路燈都沒有,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光谷云財務總監李茂清指了指創客咖啡門口的一棟樓,“當時還以為那是個爛尾樓,現在基本都住滿了,每晚都燈火通明。”作為較早一批前來入駐的創客,每每說起菁蓉小鎮的變化,李茂清都覺得難以置信。
這一切與當地主管部門的“后方”支援密不可分。相關資料顯示,當地主管部門在原配套區閑置住房的基礎上,將其打造成19萬平方米的創業公寓、5萬平方米的孵化器辦公區及辦公住宿配套;設立政務服務點和創業創新咨詢中心,建立大學生創業創新服務便捷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務。
同時,菁蓉小鎮還配套了多功能體育場館(含五人制足球場、室內籃球場、健身房等)、醫療服務中心、創客食堂等生活服務設施。此外,便利的交通也為進出城區提供了條件——開通連接菁蓉小鎮與縣域內19所高校的環線公交,到金沙公交站、羊西線地鐵站和犀浦地鐵2號線站點的直通創業巴士3條,以及正在著手策劃成都中心城區到菁蓉小鎮的有軌電車。
創客眼中的福地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此來形容光谷咖啡內的情形,再恰當不過。雖然正值午間休息時刻,但仍有不少創客在這間知名的創業孵化器內上演思維碰撞。店員告訴記者,這里是創客們的據點,平日里創客們絡繹不絕。
作為最早一批進駐的企業,光谷咖啡與當地主管部門經過一番協商后,達成了減免3年租金的條件。李茂清告訴記者,他也算個“老創客”了,涉足過好幾個行業,也在其他創業空間待過,但一聽朋友推薦說菁蓉小鎮能減免3年房租,立馬就來了。
實際上,除了房租3年減免外,當地主管部門還對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畢業5年內的大專、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及高校導師帶領的創業團隊(大學生比例不少于30%)創辦的且在郫縣進行工商注冊的企業;符合郫縣產業發展定位的科技型中小創新企業和科研機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介服務和創投金融機構提供了項目啟動支持、人才獎勵、運營補貼、融資補貼等共計8類15項優惠政策。
具體為——縣財政設立每年5000萬元創業創新發展資金,對入駐項目給予前3年房租、物管全額補貼,并在項目啟動、人才引進、園區運營、企業融資、知識產權申報、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分別給予明確獎勵。并面向全國選聘優秀專家組建郫縣創業創新專家團、導師團,今年計劃選聘專家團10人、導師團100人,最終形成創業專家團30人以上、創業導師團300人以上,對入駐項目提供強力支持;設立每項5000萬元的郫縣天使前創業投資基金、郫縣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郫縣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郫縣創業投資基金,支持創業創新。
上述優惠政策猶如一張張“英雄帖”,不到一年時間,就有800余個創業團隊被菁蓉小鎮所吸引,目前已形成約8000名創客的規模。
貫通全國 對接海外
顯然,菁蓉小鎮并不滿足于成為區域型的雙創空間,貫通全國聯接世界才是其最終目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實現這個宏偉藍圖的第一步就是搭建大數據創新創業項目。
記者了解到,郫縣方面引進了國信優易公司大數據創新創業(成都)基地、四川信產天虎云商眾創聯邦和春舞枝互聯網+現代農業創業孵化等大數據項目,并積極與中國數碼港科技公司洽談大數據產業園區建設等。中國數碼港、中國浪潮集團等8個大數據產業相關項目也于今年初與郫縣方面簽約,將集中入駐菁蓉小鎮。
與光谷咖啡僅有一條馬路之隔的菁蓉小鎮大數據中心,這個3000平方米的載體空間成為了創客們的樂土。成都優易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夏珺崢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基地目前已進入正式運營階段,將依托成都市大數據共享及創新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卓越的系統平臺,并依托成都市大數據交易平臺為孵化的產品和服務提供面向全國廣大市場的出口。根據遠期規劃,未來充分利用周邊樓宇和智慧科技園等載體資源,預計將提供10萬平方米的辦公、孵化場地和約1500畝的大數據產業園區用地。
對標硅谷,向來是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的核心路徑之一,而“洋師傅”引進門,更是所有創客夢寐以求的愿景。
據介紹,郫縣菁蓉小鎮創新創業導師團日前已成立,首批創業專家導師團隊匯集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家近百人,他們將對創業團隊進行一對一輔導,幫助他們快速成長,與國際接軌。
值得注意的是,在導師團中,包括美國硅谷知名創業導師Laurent Le Pen,天使投資人founders space、執行主席Steve Hofman,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等國際國內大咖,還有成都本土的企業家導師,如星慧集團董事長黃明良,成都體育商會會長、四川勁浪體育董事長趙瑜等知名企業家……
在多方支持下,菁蓉小鎮的成長速度越來越快。2016年伊始,郫縣為菁蓉小鎮出臺了“擴容”規劃:到2018年,建成創新創業園區120萬平方米,聚集創新創業人才3萬到4萬人,引進2000家以上創新創業企業、500家以上基金及投資機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菁蓉創客小鎮。
【如何建造創業者福地】相關文章:
創業者如何籌資03-25
創業者如何推銷自己02-25
創業者如何成功融資11-23
創業者如何消除焦慮03-12
創業者如何把握市場03-01
創業者應該如何創業02-28
如何成為優秀的創業者03-01
中國創業者如何融資03-24
創業者如何激勵自己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