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從試錯中學習
本文為鄧天卓先生(時任今夜酒店特價CEO、聯合創始人)在“2012中國十大管理實踐”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跟大家面對面交流。《世界經理人》是一本很不錯的雜志,我們幾乎每期都看。
我的公司是做酒店生意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在晚上6點鐘以后,以白天價格的五折銷售酒店當天的剩房。這種模式在國外很成熟。大家覺得酒店行業已經是紅海,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其中有非常多的空隙可以生存,美國上市的OTA將近10家,中國只有兩家,空間仍然非常大。我們利用這個概念成功地完成融資,讓我們更相信我們自己的故事是對的。
移動互聯網新的浪潮來的時候,涌現了一些創新的亮點,我們屬于這個創新亮點當中一個。之前有非常多的媒體報道我們,也獲得了不少好評,說明了從外部來看,這樣一個能夠最大限度利用現有閑置資源的商業模式,肯定會有非常大的市場。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宏大且寬泛的目標,怎么樣把這個目標具體地一步一步實現,這就是我們內部才會一直在交流的事情。一直到今年4月,公司在內部組織結構上、管理方向上進行了非常大的調整之后,我們才實現了高速增長,到目前為止都保持著非常好的趨勢。按照同比來講,我們比年初漲了60倍以上,這個進步主要是來自于我們實施了精益創業的理念。
反省商業模式
在1月份的時候,我們開始對我們所有的產品和組織結構進行評估。我們自問,大家都自認為是業界專家人,都比較懂行的情況下,為什么會把業務做成這個樣子?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我們所理解的需求是粗淺的。在創業的時候,在酒店端,有大量的剩房要賣出去,我們認為這是它的銷售需求,而且像裴克為先生所講的,隨著公司逐步發展,酒店運營管理公司會有逐步的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從單一渠道的粗放銷售方式向多元化渠道轉化。我們通過對大概100多家酒店的調查印證了這個想法,他們確實希望有其他的渠道來銷售不同的產品獲取不同的用戶,最大化它的收益。這個需求是我們當時認為存在的。
另一方面,在用戶端,我們認為有很多用戶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可能第二天一早就飛走,他住不了24小時,行程是靈活性的,可能需要6點以后五折的房間滿足他非全天的入住需求。這種用戶我們在網上找的一千個。我們進行了這么大范圍的需求調研。
需求端、用戶端都是成立的,因而我們認為這個商業模式也是成立的,我們調研方法是非常規范的,經得起推敲的。但是實際結果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開始反思,當時的商業模式以及整個商業計劃書是不是有非常大的漏洞?或者是這個需求是存在的,而我們解決方案是錯誤的?針對這兩點我們都進行了反思。
剛才我在講我的商業邏輯的時候,其實是環環相扣的。比如說酒店的成本提升,才有精細化需求,這就會產生多渠道的需求,有多渠道需求的時候我們是他可選的渠道,基本上是環環相扣的,只不過其中有一環是錯誤的——酒店的總經理是職業經理人,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需求,有些人上任后,即便是要短期內把業績滾上去,并不一定要從組織結構和渠道管理上進行改革。環環相扣的邏輯在整個設計當中到處都是,任何一個環節出錯誤,最后的結果都是錯的。
在迷霧中尋找方向
過去,我曾經在中國移動做過一段時間,當時管了兩百多人的部門,做電子商務。2010年3月份,團購在國內資本市場開始火起來,2010年4月份我們開始申請預算,申請各種各樣的指標,把線下商家進行信息化服務。中國移動有先天的優勢,有將近8億的用戶。這個報告真正審批下來是在2011年4月,我即將離職的時候,那個時候市場上的團購公司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有些已經開始倒閉了。這個時候很為難,當時目標是很明確的,領導已經同意了,錢已經給了,你說做不做呢?如果做就是死。如果不做,這么多人一年多準備工作都白搭了。當目標發生變化的時候,組織完全沒有能力適應它這種變化,在我們創業的早期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去融資,我們商業計劃書是這樣,不可能拿著投資人的錢做另外一件事情,所以有幾個月的低迷,但是換一個詞來講,我們還是很堅持的。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可能有一個方向大概朝北,但是真正的目標在哪里不知道。我們曾經大刀闊斧對產品、供應鏈進行動刀。我們產品的早期都是預付,用戶用手機下了一個單,訂了這個酒店以后把錢付了才可以入住,這個對我們非常好,對于酒店服務質量有很好的掌控,錢在我這兒,職場如果惹惱了用戶我可以懲罰他。我們當時以為這就是影響生意最關鍵的環節,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就可以直接找到方向。但實際上這個問題解決掉之后,我們發現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提升,說明其他所有的環節可能都有問題。
評估自己的錯誤
這是從今年的1月份到2月份的時候,我們的狀態。士氣低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因為過年前后,大家各方面的信息比較多,想法會比較多。另外一個就是我們解決了支付、解決了現付,業績還沒有好轉。當時出現一個現象,不同的部門往不同的方向努力,整個公司其實一團糟。
在這個期間的時候,我和馬爾斯讀這本書,在那個階段幫了我們很大的忙。在這個迷霧當中有幾個問題:第一個是大家從不同的方向試錯,但是沒有很好的評估;第二個問題,不同的部門缺乏統一的步伐。對于這個階段來講,我們自己的評價是瞎來。
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思想轉變是認識到我們是在探索而不是行軍。這個就有點像賣襯衫,如果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品牌,有非常明確的目標用戶群,非常完整的渠道管理,這個時候把成本控制好,把營銷的指向以及媒體控制好,問題不會太大。而對于任何一個新的產品,哪怕是大公司新的業務,哪怕它有一點創新性的話,它面對的其實都是非常多的未知,在未知的時候更多強調探索,而不是行軍,強調執行力。非常多的創業公司,非常驕傲地說,我們非常強,我有零錢花,我們短期就可以實現,后來我們發現純粹受益于公司比較小,對業務理解比較粗淺的情況下。越往后,組織越龐大這種優勢就不復存在了。此時,我們更多的花時間評估自己的錯誤而并不是更快地強壓團隊,把事情從零負成一。
調整快、調整對
11月到12月份期間,有一個小的高峰,這個小的高峰花了將近100萬。那個時候我們解決了支付的問題,但訂單沒有起來,這是我們營銷做得不夠或者做得不過好,我們一個月期間花了100萬的營銷費,獲得了這個效果。這個就是在沒有找對路的情況下,就要自己走得很快,這個教訓是非常慘痛的。找對路本質就是意味著調整快和調整的方向正確,兩者缺一不可,如果調整慢,很有可能機會就喪失了,特別在移動互聯網這樣的變化非?斓男袠I里面的時候。
第二個是調整方向要足夠正確,這就引出一個話題,我們怎么知道我們調整是最正確的?其實這個問題現在都存在。我們要解決房子銷售的問題,我們面對三星級、四星級,而不是五星級,五星級零售總額5%左右,我們沒必要花那么大精力做那么小的市場,我們這樣的目標朝整個方向,讓團隊齊心協力,這個過程當中建立非常好的閉環,從假設開始到執行,到評估,到調整,形成一個非常好的閉環能夠快速的進行迭代。
驗證精益創業
我們根據需要驗證的關鍵性決定產品實施的優先級,因為公司資源非常的有限,我們到底做什么樣的事情非常的重要,并不是根據虛擬的用戶需求,因為用戶需求誰都沒有辦法代表。你要把你的東西做出來,小規模的用戶進行測試,分析得到的效果是什么。第二根據產品計劃,這是整個團隊都在反思的一件事情,核心團隊原來都是出自于大公司,有非常好的資源可利用,有項目結點控制的經驗,但是我們在創業公司用非常緊密的方法,就會卡死,任何環節出問題都得進行快速的調整。
產品實施之前,指標和驗證方法都要預先定義好,我們之前不知道怎么看這種嘗試,我要做這件事情之前,要關注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朝什么樣的方向發展,到達什么樣的量擊,這是我們在后期非常重視的事情。第二個核心觀點是怎么快怎么來,不要在意我的產品會不會傷害用戶的體驗,也不要在意我這個東西整個公司的聲譽有特別嚴重的影響。怎么樣用最低的產品設計最小的原型,在市場進行嘗試,進行批量化,一步一步過來的,這是《精益創業之本》最主要的點。不可能讓每一個員工都非常清晰我們的業務目標,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我們是不是同一種方法來做事,這是一年多來我們在組織上沉淀下來的一個經驗。
精益創業案例
接下來是舉一些精益創業的小例子,這些例子都是在精益創業觀點基礎上發生的。
Zoppos是一家在線企業的零售商,創業九年。Zoppos賣鞋之前,所有人都不認為鞋這種東西是可以賣的,他跑到旁邊的鞋店,每張鞋拍了照片掛在網上,看有沒有人會下載,下載之后再把鞋買過來,在創業早期幾個月都是這樣干的,后來發現有一些鞋在網上賣得特別好,而在店里面反而賣的不好,就這樣找到市場的生存空間,慢慢就做起來,后來這是非常好的生意。
第二個是Dropbox云服務公司,在公司把文件同步到云上到家里開電腦都可以看到了,所有東西都在云端。他沒有做產品原型,只是拍了概念性的視頻,把這個視頻傳到網上,很多人說這東西太酷了。他們一看,一百多萬人想要這個,他們才做這個服務。
第三個就是Siri,iPhone的智能語音軟件。安卓平臺和其他電腦平臺之前都有類似的功能,可以讓他提醒你明天早上8點鐘起床,把自然理念轉化成結構化理念,當時出來之后很多投資人感興趣。到底什么情況下跟機器講一個需求讓他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很多用戶說在開車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那么多手持電腦,當時他們針對非常局限的商品下做了這個產品,今天Siri變成非常大的市場。
第四個是IMVU。它的演進版是第二人生,把真實環境搬到互聯網上。MVU推出來的時候是互聯網的雛形的階段,計算機處理能力非常弱,沒有辦法讓客戶從這邊一步一步走過去,他們想了一個辦法,用戶看到對面一個人,按一下空格,這個人跑到那個人的對面,當時想這個功能太糟糕了,用戶說竟然給我增加了瞬間移動的功能,這個太酷了。這個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產品也出現過,我們自己非常不滿意的東西,早期的原型已經出去,但是用戶覺得這個東西太酷了。
內部試錯
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意上,微觀上講我們有幾個這樣的嘗試。其實在我們公司內,很少用試錯這個詞,這個詞是很悲觀的。
第一個是優惠券的功能。假如我還在中國移動,我會對它進行可行性調研,找一些行業報告證明需求是存在的,所以才能申請一些資源,申請一些預算做這個工作,做的時候開發系統,針對房型的,一個用戶能不能多次使用、要不要對它進行時間上、地理位置上或者價格上各種各樣的限制,能不能拆分等等問題都設計比較完善才上。
在我們的案例當中,我們給用戶發一條短信,告訴他有一個優惠券,只要你收到這條短信你已經有這條優惠券了,下一單,我們把這個現金發給你,我們發了一千多條,發現有400多條得到反饋了。經過測試以后我們開始開發,這當中出現了一點問題,我們發了一千張,并沒有400張被使用。
第二個,發 票領取功能。正常情況下,用戶在手機里面填上一些內容,提交以后可以我們會給他寄發 票。但是這個東西牽扯到非常大的變更,其實和很多人相關的,人的工作內容相關的。后來我們發現很尷尬,只有10%的用戶要發放,更多的是自己出行,如果是報銷的話,大多不是價格敏感型,根本不會在我們這兒定酒店,這個比例就很尷尬,你說做還是不做呢?這個事情我們就停留了很久,后來發現沒有必要做,到現在為止更多的還是通過別的方式實現,當然沒有對系統進行改善。
另外兩個,是營銷上的一些做法,比如推薦朋友的獎勵和微視頻。大家看過沫沫的視頻,那個視頻被傳播了一百多萬次,給他們帶來非常大的下載,提高了用戶忠誠度,我們想拍一個微視頻有30萬左右的成本,快捷酒店管家,給了我們這樣一次機會。當這個視頻出去的時候,每十分鐘取一次樣,轉發以及瀏覽的數量及下載之間的關系,數字都是公開的,花了50萬,他們來帶來了不到10萬的下載,平均一個用戶六塊到七塊,我們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我希望我們在精益創業這兩個核心的思想下面執行接下來的計劃。我們可能有一個目標,我們朝著這個目標盡可能少走彎路,把事情做對。
我們是一個80后管理90后的公司,可能和70后、60后的公司有一些比較大的區別。80后的公司有一個特點,非常愛惡搞,這個惡搞貫穿于產品、運營、營銷每個環節的。對我們面向的這些用戶來講,我們惡搞是從始而終的,表里無一的。非常感謝大家聽我的分享,面對不確定性,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希望大家多和我們交流,謝謝。
【創業,從試錯中學習】相關文章:
如何來看待創業期的“試錯”03-04
創業中的“取舍”11-16
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創業意識培養03-24
創業測試:創業中的你想逃避什么?11-28
創業測試:創業中你是怎樣的人?11-29
創業融資問題「中」03-20
創業中如何挑選創業融資渠道11-18
創業中如何挑選創業融資渠道?03-17
最美創業女性黃中敏的創業事跡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