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成語故事精選匯集
1、程門立雪(楊時)
[釋義]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語出] 《宋史道學傳二楊時》:“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近義] 尊師重教
[用法] 偏正式;則謂語;比喻尊師重教
[成語故事]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鉆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2、司空見慣(劉禹錫)
[釋義] 司空:古代官名;見慣:常見而習慣了。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后比喻常見之事;不足為奇。
[語出] 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劉于席上賦詩;曰……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正音] 空;不能讀作“kònɡ”。 [辨形] 慣;不能寫作“貫”。
[近義] 屢見不鮮習以為常 [反義] 絕無僅有蓋世無雙
[用法] 形容某類事物或某種現象經常見到。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辨析] ~和“習以為!倍加小翱磻T了;不感到奇怪”之意。但~多用于書面語;“習以為!倍嘤糜诳谡Z。
[例句] 這種種行為;在我們初來的東方人看來;多少存著好奇心和注意的態度;但在他們已~。
[英譯] a matter of common occurrence
[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吟詩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劉禹錫,他中了進士后,便在京做監察御史;因為他的名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聞名,邀請他飲酒,并請了幾個歌妓來在席上作陪。在飲酒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便做了這樣的一首詩: “高髻云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边@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等于清代的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
3、夢筆生花(李白)
[釋義] 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語出] 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補語;含褒義
[例句] 李太白~,特睡鄉幻景耳!(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
4、力透紙背(顏真卿)
[釋義] 力:筆力。透:穿過。形容書法遒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的背面。也比喻文學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畫人物極有功力。
[語出] 清趙翼《甌北詩話》:“(陸游詩)意在筆先;力透紙背!
[正音] 背;不能讀作“bēi”。
[辨形] 力;不能寫作“利”;
[近義] 大筆如椽筆力千鈞
[反義] 輕描淡寫
[用法] 含褒義。多用于形容書法或詩文。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書法展覽會上的作品;其中不少是~的佳作。
[英譯] profound in conception and succinct in language
5、成竹在胸(文與可,即文同)
[釋義]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語出] 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例句] 他回答老師的問題從容不迫,~。
6、赤膊上陣(許褚)
[釋義] 赤膊:光著上身;指不穿盔甲;陣:泛指戰場。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陣作戰。形容作戰勇敢;全力以赴地進行戰斗。后比喻沒有準備或毫無掩飾的從事。也作“赤體上陣”。
[語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正音] 膊;不能讀作“fù”。 [辨形] 膊;不能寫作“博”。
[近義] 赤手上陣輕裝上陣 [反義] 披掛上陣披堅執銳
[用法] 多含貶義。比喻公然跳出來干壞事。一般作謂語、賓語。
[例句] (1)大刀會的人個個~;手拿大刀和鬼子拼命。
(2)反革命暴徒以為時機已到;公然~;大打出手。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朝政**,軍閥割據,互相攻伐。割據涼州軍閥馬騰,被曹操殺掉。馬騰的兒子馬超為報父仇,與西涼太守韓遂聯合起來,出動數十萬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大戰。兩人戰了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累不支,于是各回軍中,換了匹馬,又出陣前戰了一百多回合,勝負仍然不分。許褚殺得性起,拍馬回陣,卸下盔甲,露現突出的筋肉,赤著膊,提刀上馬,來與馬超決戰。雙方官兵大為震驚。兩人又斗了三十余回合,許褚奮力舉刀向馬超砍去,馬超閃過,揮槍向許褚心窩刺來。許褚扔下手中刀,用力夾住馬超的槍,于是兩人在馬身上奪搶,許褚力大,咔嚓一聲,扭斷槍桿,兩人各拿半截,在馬上亂打。接著兩軍混戰,曹軍損傷大半,退回寨中堅守不出。馬超退回渭口,對韓遂說:“我看在惡戰當中,再也沒有比許褚不要命的了。他真是個‘虎癡'啊!”
7、馬革裹尸(馬援)
[釋義]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尸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語出] 宋辛棄疾《滿江紅》:“馬革裹尸當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說。”
[正音] 革;不能讀作“ɡě”。
[辨形] 裹;不能寫作“里”。
[近義] 赴湯蹈火決一死戰
[反義] 臨陣逃脫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作為軍人;應以~為榮。
[英譯] die on the battlefield
[成語故事]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村。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里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愿請求出征。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尸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后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8、黃袍加身(趙匡胤)
[釋義] 黃色的龍袍穿到身上。指被擁立為帝王。
[語出] 清錢彩《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
[正音] 袍;不能讀作“bāo”。
[辨形] 袍;左邊不能寫作“礻”。
[近義] 自封為王稱王稱霸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再看客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兩耳之垂超過凡人;真是洪福齊天;不久必定~;成為當今之君無疑!
9、洛陽紙貴(左思)
[釋義] 因為搶著抄寫左思的《三都賦》;以致洛陽的紙價高起來了。形容寫文章、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語出] 《晉書左思傳》:“(左思造《三都賦》成)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正音] 洛;不能讀作“ɡè”。 [辨形] 洛;不能寫作“落”。
[近義] 有口皆碑交口稱譽有目共賞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賓語、定語、補語。
[成語故事]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闭f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于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于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于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杰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后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于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杰作《兩都賦》相比。由于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10、背水一戰(韓信 )
[釋義]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沒有退路。原作“背水陣”;背后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后來指處于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
[語出]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使萬人行;出;背水陳(陣)!娊允馑缿;不可敗!
[正音] 背;不能讀作“bēi”。 [辨形] 戰;不能寫作“站”。
[近義]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濟河焚舟 [反義] 重整旗鼓
[用法] 可用于軍事;多比喻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跟敵人決一死戰;有時也比喻有“決戰”精神。還可用于體育比賽等。一般作謂語、定語。
[辨析] ~和“破釜沉舟”;都有“決一死戰”的意思。但“破釜沉舟”含有“不顧一切;戰斗到底”的意思;~表示“拼死干到底;以求得勝利”的意思。
[例句] (1)預選賽出現的全部希望就在這最后一搏;隊員們決心~。
(2)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消極等待毫無指望;必須~;大干一場。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后,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后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后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戰后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后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精選匯集】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1-03
孔子名言匯集01-16
實習單位意見匯集12-08
關于諺語匯集01-23
小升初語文知識匯集07-02
憂傷古風句子匯集10-11
唯美古風句子匯集10-09
古風古韻句子匯集09-24
校園搞笑句子匯集09-28
俄語石油詞匯匯集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