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4篇(熱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1
西漢時,有一位叫韓安國的人,他本來是梁王劉武的中大夫,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曾立過功。后來因為觸犯國法,被革去職務,就賦閑在家,過著栽花養鳥不問世事的隱士生活。
直到漢武帝做了皇帝。任用田蚡作太尉,他就去賄賂田蚡,請他保舉自己。漢武帝知道韓安國很有才能,便派他擔任北地都尉的職務,不久又升遷為大司農。后來。由于韓安國平定戰亂有功,漢武帝又讓他作了御史大夫。
這時,漢朝和匈奴的關系時而交戰,時而議和。一次,匈奴方面突然派了一位使者來議和,武帝一時之間也難以決定,便召集朝廷的文武大官,共同來討論這件事。
大臣中有個叫王恢的,過去曾在邊疆做過幾年官,對于匈奴的情況相當了解,他認為憑漢朝的軍事實力,一定能掃平匈奴,因此他反對和匈奴議和;而且建議漢武帝立即采取行動,發兵到邊疆去征伐匈奴。
在場的官員聽了,大都保持沉默,只有韓安國站出來大聲反對說:“現在匈奴的兵力日益壯大,而且又神出鬼沒,流竄不定。如果我們要出兵千里去圍剿他,那不但很難成功,而且會給匈奴以逸待勞、得以致勝的機會。這情形就像是射出的箭矢飛行到最后沒有力量的時候,連最薄的綢緞也無法穿破;狂風的.尾巴,連很輕的羽毛也無法吹動一樣。我們現在如果發兵征伐匈奴,實在是不智之舉。依我的看法,倒不如和他們締約談和。”大家都覺得他的見解很有道理,漢武帝便采納了韓安國的意見同意和匈奴議和,于是一場可能發生的戰爭就此冰消瓦解。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2
這個典故見于《左傳.成公十年》。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生了病,請了不少醫生也沒有治好。聽說秦國醫生的醫術很高明,就派人去秦國請醫生。秦桓公選擇了一個叫緩的名醫去診治。當緩還沒有到宮里的時候,躺在病床上的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人在對話。一個說:"緩是個高明的醫生,他來了一定會傷害我們,我們躲在哪為好呢?"另一個說:"不要怕!我們躲在橫膈膜(肓)的上面,心臟(膏)的'下面,看他把我們怎么樣?"不久,緩到了宮里來為景公診病。他觀察了晉景公的臉色,又號了脈,仔細檢查了病情,最后搖搖頭說:"這病沒法治啦!病魔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藥力達不到,實在沒啥好辦法了!"晉景公聽見緩說的話正和夢中兩個小人商議使用的詭計相符合,便嘆了口氣說:"你診斷對,你真是一位高明的醫生啊!"說完,命屬下送給緩一筆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國去了。過了不久,晉景公真的病死了。
現通常用此典故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也用來比喻事情出了毛病,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3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里很高與。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后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里。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
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余,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于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里,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于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歷史的著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孌的`情況告訴也的好友任少卿,后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4
這個詞先出現在元代戲曲作家石君寶的作品《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钡搅饲宕,又有一個小說家西周生寫了一本《醒世姻緣傳》,里面提了一句“當日說知心,綿里藏針!
先來看第一個,大家很明顯都能看出來,這句話用了一個不講究格律的對仗手法。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綿”是絞絲旁的,而不是木字旁的`“棉”。為什么我要和大家強調這個差別呢?一是為了防止寫錯字,二是因為這個字是這個詞的一個關鍵!懊蕖币话阒傅氖敲藁ǎ谥袊膊凰闾『钡臇|西;但“綿”指的是絲綿,在古代,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紡織材料,普通人家一般沒什么機會用上。
絲綿的質地非常柔軟,而里面卻藏著一根細細的針,肯定會讓人很難察覺,容易受傷。而這樣一把小小的針還能夠剔髓挑筋,對應上面的那句“笑里刀剮皮割肉”,真是讓人毛骨悚然。
這個詞的第一個意思就是形容人外貿和善但是內心卻非常惡毒。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第二個出處,能夠和知心這個詞對應,應該是一種還不錯的狀態。絲綿是柔軟的,而針是剛硬的,這里的意思就是指人柔中有剛,剛柔并濟。
這個詞的兩個意思,一個貶義一個褒義,非常矛盾,大家理解和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處理好上下文關系。
反義詞:色厲內荏、心慈面軟
近義詞:不露鋒芒、笑里藏刀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時期的成語故事范文07-01
戰國時期成語故事09-15
春秋時期成語故事02-14
三國時期成語故事12-01
三國時期成語故事07-27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03-05
經典中國古代成語故事06-13
經典中國古代成語故事02-24
三國時期成語故事4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