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
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1
寒假里,我跟媽媽一起到求知書店買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一回到家,我就立即打開書本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
我一下子看了好幾個成語故事,如《百折不撓》、《班門弄斧》、《半途而廢》、《不恥下問》……這些成語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本書共有62個成語故事。讀了這本書,我對成語有了更多的了解。成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浩如煙海,博大精深。這62個成語故事個個生動形象,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在眾多的成語故事中,我最喜歡《愚公移山》。它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愚公想移掉房子前面擋著去路的兩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受到了智叟的嘲笑,但愚公沒有放棄。最后愚公的精神終于感動了天帝,天帝派兩位大力士移走了兩座大山。
讀了《愚公移山》,我想起了一句格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頑強的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愚公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與他相比,我感到無比羞愧。
我從一年級開始練習書法,剛開始我信心十足,對書法充滿興趣,每天一吃好晚飯,就迫不及待地奔向目的地——三樓樓老師家。我想,只要我堅持不懈地進行練習,就可以成為一位書法家!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
可到了二年級,這種興趣漸漸沒有了,我越來越覺得練書法枯燥乏味,就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姑姑看出了我的心事,就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但是,我還是鬧情緒,發脾氣,不肯繼續練寫。最后是在姑姑的逼迫之下,我才堅持練習。
如今,我練習書法已有四年半了,汗水換來了收獲——在諸暨市第二屆中小學現場書法大賽中,我榮獲了三等獎。姑姑說得沒錯,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我以后一定要向愚公學習,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因為堅持就是勝利。
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2
愚公移山,后用為知難而進,有志竟成的典故。
【近義詞】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終不渝、堅持不懈、精衛填海、百折不撓、百折不回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半途而廢、一蹶不振
【愚公移山的故事】太行、王屋這兩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萬尺高,本來在冀州的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紀將近九十歲,靠著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進進出出都要繞遠路,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鏟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可以嗎?大家紛紛表示贊成。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借您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么樣呢?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眾人紛紛說:我們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隱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挖箕畚裝了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才七八歲,剛剛換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河灣上一位叫作智叟的老頭譏笑愚公并制止他干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了!就憑你衰殘的年齡和剩下的力量,連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鏟平,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然而山卻不會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智叟沒有話來回答。拿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愚公他們不停地干下去,將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負著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東,一座放在雍南。從此,冀州的南部,(到)漢水南岸,沒有山岡高地阻隔了。
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3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著這兩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領著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后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才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
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么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么能搬掉這么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為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去背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后,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
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堅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4
古時候,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有兩座方圓七百里、高萬丈的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北山住著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名叫愚公,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座大山阻擋,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達南邊的豫州和漢水。
一天,他聚集全家人一起商量,說:“我們大家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修一條直通豫州和漢水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成。愚公的老妻提出了疑問:“以你們的力量,連一座小山都不能搬掉,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再說,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說:“把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渤海邊,就可以了!
第二天一大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他們用鑿子鑿,鋤頭鋤,用竹筐畚箕裝,把一堆堆的泥土和石塊挑到渤海邊上。愚公帶領家人移山的事,感動了許多人,鄰居寡婦有個七八歲孩子也來幫忙。
在黃河的轉彎處,住著一個老人名叫智叟。他知道愚公移山的事,便制止愚公這樣做。他說:“你這樣做,太不明智了。憑你有限的晚年和你有限的精力,都不能動山的一絲一毫,又能把這么多的泥土和石塊怎么樣呢?”
北山愚公長長地嘆了口氣,說:“你這個人很頑固,頑固得無法開導,還不如人家寡婦和小孩子。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么挖不平呢?”
智叟講不出道理,只好不說話。
當地的山神將愚公移山這件事報告了玉帝。玉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5
在《列子.湯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有兩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勢雄偉,方圓七百余里。在山的北面,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漢,頭發胡須都已經白了。他家的大門,正好面對著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每次都要繞好遠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煩惱,他下決心要帶領著全家老小,把這兩座大山挖掉。于是他們就一起干開了,挖下的泥土石塊,他們就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他們干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在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漢,因為他很精明,大家稱呼他智叟。智叟勸愚公說:“你這個人可真傻,這么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天?怎么可能搬動這么大的兩座山呢?”愚公卻說:“我看你呀,比我還傻呢。不錯,我是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可這兩座山卻不會增高了,我們總有一天會把它挖平的!”
后來,愚公挖山的事讓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頑強精神所感動,派了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從此以后,冀州和漢水的南面,就再也沒有高山阻擋了。
現在常用“愚公移山”來比喻做事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移,移動。
【成語愚公移山的故事】相關文章:
4.成語故事的成語
5.成語的成語故事
6.成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