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0-10-17 13:13:30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

          有不少成語故事是記載在古書之中的,以下是yjbys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一

          【成語】: 越俎代庖

          【拼音】: yuè zǔ dài páo

          【解釋】: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成語故事】:

          堯讓位給舜之前,曾找許由,想把帝位讓給他,但許由堅辭不受。他說:您已經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來代替你,這不是讓我離受您的名聲嗎?鷦鷯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樹枝的地方就行了;鼴鼠在河邊飲水,頂多喝滿一肚子也就夠了。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廚師在祭祀的時候,又做菜,又備酒,忙得不可開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為廚師很忙,就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丟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廚師做菜、備酒啊!您就是丟開天下不管,我也決不會代替您的職務。

          越俎代庖:廚師雖不在廚房做飯,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廚房。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莊子·逍遙游》:庖人(廚師)雖不治庖,尸祝(掌管祭祀的人)不越樽俎(祭祀用的器具)而代之矣。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運籌帷幄

          【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解釋】: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成語故事】:

          楚漢戰爭時,劉邦手下的張良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精通《太公兵法》,常為劉邦出謀劃策,在和項羽爭奪天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后來,劉邦作了皇帝,在洛陽大擺酒席,宴請各位大臣。酒席上,劉邦分析自己為什么能取勝,而項羽為什么失敗時,特別贊揚張良說,在帷幕后面出謀劃策,就能夠決定千里以外的戰斗取得勝利,這一點我比不上張良。帷幄:古代軍中帳幕。這個成語原來指在帷幕里謀劃軍機。后來引伸為主持大計,考慮決策。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予取予求

          【拼音】: yú qǔ yú qiú

          【解釋】: 予:我。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后指隨心所欲,任意索取。

          【成語故事】:

          出處:《左傳·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即汝,你),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暇也。

          釋義:“予”意思是從我這里求取,現用來表示任意求取,貪得無厭。

          故事:春秋初,又貧又弱的申國被楚國攻滅,國君申侯被楚文王留在楚國當大夫。申侯此人很貪,又善于諂媚,楚文王對他很寵信。凡是申侯要的東西,楚文王總是滿足他;后來,楚文王生了重病,怕自己死后別人不能容申侯,便把他叫來,將一塊價值連城的白璧給他,并且說道:“只有我最了解你,你貪得無厭,永遠也不會知足。從我這里拿,從我這里要,我從不怪罪你。但我死后,別人就未必會這樣了。所以你趕快離開楚國,越快越好。你不要到小國去,小國不會容納你的。”申侯知道不離開楚國不行,收受了白璧后,就前往鄭國。由于他能說會道,鄭勵公讓他當大夫,對他也很信賴。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推薦:

        1.《論語》中的成語故事

        2.論語中的成語故事

        3.來自歷史中的成語故事

        4.入吾彀中的成語故事

        5.各自為政——《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6.同室操戈——《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7.古代作品中的成語故事

        8.人心如面——《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9.論語中的八字成語故事

        10.多難興邦——《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莎士比亞書中名言11-04

        圍城錢鐘書中的好句11-10

        讀書中的名人名言09-23

        簡愛書中的經典語錄08-03

        莫言優秀書中語錄11-14

        轉正申請書中的自我介紹10-10

        從書中得到的啟示——讀《匆匆》有感02-20

        從書中得到的啟示———讀《匆匆》有感02-20

        留學申請書中不該出現的錯誤11-15

        古兮顏的化妝如何10-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乱码AV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久热精品视频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

              有不少成語故事是記載在古書之中的,以下是yjbys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一

              【成語】: 越俎代庖

              【拼音】: yuè zǔ dài páo

              【解釋】: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成語故事】:

              堯讓位給舜之前,曾找許由,想把帝位讓給他,但許由堅辭不受。他說:您已經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來代替你,這不是讓我離受您的名聲嗎?鷦鷯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樹枝的地方就行了;鼴鼠在河邊飲水,頂多喝滿一肚子也就夠了。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廚師在祭祀的時候,又做菜,又備酒,忙得不可開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為廚師很忙,就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丟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廚師做菜、備酒啊!您就是丟開天下不管,我也決不會代替您的職務。

              越俎代庖:廚師雖不在廚房做飯,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廚房。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莊子·逍遙游》:庖人(廚師)雖不治庖,尸祝(掌管祭祀的人)不越樽俎(祭祀用的器具)而代之矣。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運籌帷幄

              【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解釋】: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成語故事】:

              楚漢戰爭時,劉邦手下的張良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精通《太公兵法》,常為劉邦出謀劃策,在和項羽爭奪天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后來,劉邦作了皇帝,在洛陽大擺酒席,宴請各位大臣。酒席上,劉邦分析自己為什么能取勝,而項羽為什么失敗時,特別贊揚張良說,在帷幕后面出謀劃策,就能夠決定千里以外的戰斗取得勝利,這一點我比不上張良。帷幄:古代軍中帳幕。這個成語原來指在帷幕里謀劃軍機。后來引伸為主持大計,考慮決策。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予取予求

              【拼音】: yú qǔ yú qiú

              【解釋】: 予:我。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后指隨心所欲,任意索取。

              【成語故事】:

              出處:《左傳·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即汝,你),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暇也。

              釋義:“予”意思是從我這里求取,現用來表示任意求取,貪得無厭。

              故事:春秋初,又貧又弱的申國被楚國攻滅,國君申侯被楚文王留在楚國當大夫。申侯此人很貪,又善于諂媚,楚文王對他很寵信。凡是申侯要的東西,楚文王總是滿足他;后來,楚文王生了重病,怕自己死后別人不能容申侯,便把他叫來,將一塊價值連城的白璧給他,并且說道:“只有我最了解你,你貪得無厭,永遠也不會知足。從我這里拿,從我這里要,我從不怪罪你。但我死后,別人就未必會這樣了。所以你趕快離開楚國,越快越好。你不要到小國去,小國不會容納你的。”申侯知道不離開楚國不行,收受了白璧后,就前往鄭國。由于他能說會道,鄭勵公讓他當大夫,對他也很信賴。


            古書中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推薦:

            1.《論語》中的成語故事

            2.論語中的成語故事

            3.來自歷史中的成語故事

            4.入吾彀中的成語故事

            5.各自為政——《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6.同室操戈——《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7.古代作品中的成語故事

            8.人心如面——《左傳》中的成語故事

            9.論語中的八字成語故事

            10.多難興邦——《左傳》中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