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的成語及解釋
大家知道哪些成語是用來描寫山的嗎?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描寫山的成語及解釋,希望大家喜歡!
1.拔山超海: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2.名山之席:指書院負責人。
3.青山綠水:泛稱美好山河。
4.刀山劍林:比喻險惡的境地。
5.錦繡河山:形容壯麗華美的'祖國山河。
6.礪帶河山:黃河細得像衣帶,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與國共存,傳之無窮。
7.下臨無地:臨:從高處往低處看。向下望去深得不見地底。形容極其高峻陡峭。
8.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9.拔樹撼山:拔:拉出來;撼:搖動。拔起大樹,搖動大山。形容力大無比。
10.山清水秀:形容風景優美。
11.山崩地陷: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12.山水如畫:形容山美水美,像畫中一樣。
13.壽比南山:壽命象終南山那樣長久。用于祝人長壽。
14.登山驀嶺:驀:超越。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15.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著了一樣。形容冬天山林寂靜的景象。
16.海嘯山崩:大海洶涌呼嘯,高山崩裂倒塌。形容來勢兇猛急速。
17.層巒疊嶂:層巒:山連著山;疊嶂:許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18.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敵百。指山河險固,可以二敵百。后指國力強盛,邊防穩固的國家。
19.水村山郭:郭:城外城。水邊的村莊,靠近山的城鎮。
20.山包海匯:猶言包羅萬象。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21.地裂山崩:崩:倒塌。山岳崩塌,大地裂開。形容響聲巨大或變化劇烈。
22.水碧山青:形容景色艷麗如畫。
23.摧山攪海:摧:毀壞;攪:攪動。摧毀高山,攪動大海。形容神通極大,聲勢嚇人。
24.背山起樓:靠山建造樓房。比喻使人掃興的事。
25.連山排海:形容數量多、規模大。
26.山不厭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27.寒山片石: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28.堆積成山: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29.拔山舉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30.山吃海喝:放肆地大吃大喝。
31.回山轉海:轉動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32.零落山丘: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33.樂山愛水:愛好山水風光。
34.堆集如山:堆集:堆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35.高聳入云: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36.峰巒聳翠:形容山巒層疊起來,非常雄偉翠綠。
37.層山疊嶂:層:層次;嶂:直立像屏障的山;疊:重復。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疊。
38.山高路陡:比喻道路遙遠艱險。同“山高路險”。
39.樂水樂山: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40.海誓山盟: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41.表里山河:表里:即內外。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42.海約山盟: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同“海誓山盟”。
43.龍山落帽:在龍山上被風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氣度恢宏,臨亂不驚。
44.覆海移山:翻轉大海,移動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4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46.層巒聳翠:形容山巒層疊起來,非常雄偉翠綠。
47.白山黑水:長白山和黑龍江。泛指我國東北地區。
48.水復山重: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49.半壁山河: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50.冰山難靠:比喻不能長久的權勢,難于依靠。
51.山川米聚:指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52.還我河山:表示決心從侵略者手中奪回本屬于自己的國土。
53.春山八字:八字:喻指眉毛。漂亮的眉毛,宛如淡淡的春山。形容女子眉毛秀美。
54.山川表里:表里:即內外。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55.千巖萬壑:形容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56.拔山扛鼎: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57.山川相繆:繆:通“繚”,繚繞,糾結。形容山與河流相互交錯。
58.孤峰突起:單獨的一座山峰高高地聳立著。
59.華屋山丘: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60.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開闊。
61.拔山蓋世:蓋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當代無比。
62.東山高臥: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63.巴山夜雨:指客居異地又逢夜雨纏綿的孤寂情景。
64.令出如山:命令一發出就一定徹底執行。
65.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描寫山的成語及解釋】相關文章:
描寫夏天的成語及解釋5篇12-17
舉棋不定的成語解釋及故事01-08
擇善而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13
不倫不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09
多則成語故事及解釋01-16
手不釋卷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09
投筆從戎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11-10
勢如破竹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8-20
沖鋒陷陣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28
臨難不懼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