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漢字書寫】:手不釋卷
【漢語注音】:shǒu bù shì juàn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常與“筆不停揮”連用。
【手不釋卷的意思】:釋:放下;卷:古代指抄寫的卷帙,指書籍。手里總是拿著書,舍不得放下。形容讀書用功,勤奮好學。也指看書入迷。
【手不釋卷的近義詞】:學而不厭、愛不釋手、書不離手、愛書如命、韋編三絕、懸梁刺股;
【手不釋卷的反義詞】:無心向學、一暴十寒、不學無術;
【手不釋卷的故事】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員大將,他小時侯家徒四壁,沒有錢讀書,后來英勇善戰當上了將軍。呂蒙作戰雖然很猛,但是因為目不識丁沒有文化所以沒辦法把自已的經驗用文字總結起來,孫權鼓勵他去讀書學點知識,但是呂蒙說軍人只要能上戰場打好仗就可以了,讀書練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軍事需要處理沒有時間用來讀書,就一直推托。孫權舉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對他說:“曹操一把年紀了還是很好學;漢朝光武帝劉秀當兵的時侯也手不釋卷。我在年輕的時侯努力的.讀了很多書,覺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長進,你為什么不可持續發展尋求上進呢?你年輕聰明,如果能多讀一些史書和兵書,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呂蒙聽了孫權的話以后非常感動,便抓時間開始學習《左傳》《孫子》《史記》《六韜》等很多書籍。因為呂蒙孜孜不倦的努力與堅持,沒過多久,他能夠引用很多古文來說話了,周圍的人都說他不再是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在后來的打仗與行軍中靈活運用了很多文韜武略,有智有勇屢建奇功,最后成為了吳國赫赫有名的主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呂蒙那樣知道正確的做法后要立即改正。
【手不釋卷例句】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四:“習吉好學,有筆述,雖馬上軍前,手不釋卷!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手不釋卷!
魯迅《而已集.讀書雜談》:“我想,凡嗜好的讀書,能夠手不釋卷的原因也就是這樣。他在每一葉每一葉里,都得著深厚的趣味!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一八章:“賈焜亭(名德耀,日本士官學生,平日手不釋卷,筆不停揮,頗有學識眼光。)對這些情形也總是搖頭,和我抱同樣的感想。”
【手不釋卷造句】
雖然他后來戎馬一生,但也常常是手不釋卷,這才造就了這一位才氣無雙的偉大詩人。
一位才高八斗的學者在新婚燕爾之際,仍然手不釋卷地讀書,這讓身邊的朋友們嘆為觀止。
【手不釋卷的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文章:
2.手不釋卷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