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地區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黑龍江地區清明節習俗,歡迎閱讀與收藏。
黑龍江地區清明節習俗
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蘖T,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逼鋵,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肚逋ǘY》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辈⑾鄠髦两。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盁ぁ笔羌赖熳嫦鹊闹饕问健K^“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佛教凈土宗咒語》,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云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于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后仿制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并有酆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后印有佛教《佛教凈土宗咒語》;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佛教凈土宗咒語》,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于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后,即可于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廣東清明節各地習俗
廣州:行清、吃蕎菜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靶星濉迸c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豬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后,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惠州:斂糕祭祖、插柳
清明的惠州,除了踏青、祭祀、掃墓等習俗,還有身帶末草、包艾粄吃的特有習俗和飲食。在惠州本地習俗中,焚燒祭品以及供奉“三牲”、斂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做法。斂糕原來是禮儀專用食品,惠州居民每當出生、婚儀、壽誕等喜事,就要蒸紅斂糕,喪事就蒸白斂糕。
除了用斂糕祭拜先人外,清明節吃艾粄也是惠州的傳統風俗。清明節的艾粄被稱為“清明粄”,清明節前夕,市民到野外采摘艾葉,剁爛成漿后與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后分給大家吃。由于艾葉有祛濕、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吃清明粄身體強健之說。
清明前后,許多人家門前都插著柳枝,這是惠州的老風俗——插柳;葜萑讼嘈,柳枝和桃樹、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樣,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時節插柳與身帶末草一樣,是為了祛穢。
東莞:拜山、吃艾粄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
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粄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粄小孩子會更乖。
河源:迄今仍吃清明粄
在以客家風俗為主的河源地區,到了清明時節,人們常常會制作應節食品“清明粄”。清明粄食而不膩,屬藥膳一類,是客家地區具有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
在清明前夕,客家地區的人們便從野外采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制作清明粄。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頭翁)、莘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凈、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干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器皿舂成飯團,添進紅糖搓勻,制成塊蒸熟即成。
肇慶廣寧:搏“頭彩”
在廣寧,稱拜山掃墓為“修清”。有“修葺”的意思,指為先人墓地除草平整,把周圍的環境修葺一新,拜祭祖先。廣寧人稱,“修太公清”人人都想搏“頭彩”,哪怕是共一個太公的后人,誰家“搶先修得太公清”,誰家就先得到太公祖的保佑,為一年的工作生活開了好頭。
據廣寧縣志記載,當地清明祭奠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和發糕糍必不可少!棒兆印笔恰氨娮印钡闹C音,寓意人丁興旺;而“發糕”則是寓意先人保佑后代發達的意思。清明時節,該縣從農村到縣城家家戶戶都會蒸發糕、包粽子。發糕糍是一種叫發糕粉原料配上酵母發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區別肇慶傳統的裹蒸粽,以眉豆、花生和豬肉作為餡料蒸制而成。
但在傳統習俗中,廣寧婦女不得上山“修清”,尤其是外嫁女不得回娘家掃墓祭祖。自有重男輕女之嫌外,當地農村人更相信清明拜祭先人是祈求福氣,外嫁女回娘家拜清掃墓,會把娘家的福氣帶走,不吉利。
肇慶:食蔗要食到尾
在肇慶,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傳統的祭品一般是四大件:燒豬、甘蔗蘋果等水果、紙錢元寶、發糕面點等!凹雷娼鹭i”寓意紅皮赤壯、宏圖大展。
清明節肇慶還有吃甘蔗的習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大人都會叮囑小孩子,吃甘蔗要從頭吃到尾,不能沒吃完就扔掉。據說這樣子以后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梅州:客家人清明節不掃墓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過去不在清明,而是在農歷二月或九月。據梅縣博物館館長朱迪光介紹,客家人在千年遷徙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一起輾轉漂泊,找到了落腳的地方,再將骸骨擦洗干凈,裝入“金罌壇”,選風水寶地,擇吉日良辰,然后下葬,以祈祖先能福蔭子孫后代。
客家人祭祀祖先,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謝一年來的賜福保佑。祭祀祖先還有春秋兩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原因:一是清明節處于三荒四月時候,貧窮的客家人連祭祖的三牲(雞、豬肉、魚)也難于辦齊,更不要說其他祭品的操辦;二是清明正值春耕生產大忙季節,家家戶戶忙于插秧,一旦季節錯過,收成就有問題。
因此,客家人的祭祖,又叫掛祖,或叫做釃地,都在農閑的農歷一月和九月,九月秋收后又有牲禮可祭祖。
韶關:采擷艾葉做粄
韶關地區的客家人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鏟光,土坡進行清理,然后用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進行祭祀,最后鳴放鞭炮,回家就餐。
許多山區群眾便會采擷新鮮艾葉,和以糯米、白糖,用于做“青粄”,俗稱“清明粄”。這種小食擁有一股獨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僅可以祛風祛濕,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最適合天氣潮濕的春天食用,因此這種習俗在客家地區代代相傳。
佛山:插柳紀念忠臣
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
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于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并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后,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清明節介紹
清明節,人們要掃祖墓,除雜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靈。如今也是祭掃烈士陵園,進行植樹造林,開展傳統教育的日子。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涼菜,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后為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后,重賞隨從。
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后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為一個節日,成為了人們追思祭祖,緬懷親人的節日。
清明節傳統習俗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一項主要的內容,但你可知道,歷史上的清明節并非僅僅是掃墓祭祖一項習俗,而是由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組成。我們切莫把清明簡單地過成了燒紙祭祖的“專用節日”,而忽略了清明節所承載的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踏青:春風春色,春山春水,清明時逢陽春三月,鳥語花香,和風微拂,到處呈現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
光。所以我國民間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清明節在唐朝是國家的公眾假期,先是“寒食同清明,休假5日”,后假日加到7天。
運動:從南北朝起,就有從單一的禁火寒食向娛樂化方向演變的趨勢,至隋唐,寒食節活動項目與普及范圍空前昌盛,人們在掃墓、踏青的同時,蕩秋千、放風箏、蹴鞠、拔河、走繩、斗雞等等,完全可以稱為春日運動會。
植樹:農諺: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春回大地,樹木經過一冬的休眠,體內積貯了豐富的養料,生機很旺,而根部不急于吸取養分,因此清明栽樹最易成活。清明前后植樹的習慣是從古代清明插柳的習俗演化而來的。
吟詩:魏晉以后,曲水流觴成為主要活動。觴即是杯,即投杯于水的上游,使之順流漂浮而下,借助水流之力傳杯送盞,當杯子經過賓客面前時,可取過一飲而盡,然后吟詩作賦。
江西清明節習俗
茶葉茶水祭祖可追溯至魏晉
祭祖是清明節的主題,一般在清明當日或“前三后四”,人們會到祖墳和故去親人的墳塋前,清理墳頭長出的雜草,并平整土地。而在江西一些地方,流傳至今的茶葉祭祖習俗則顯得獨特而雅致。
九江德安一帶流傳著祭祖拜神時敬獻一碗茶湯的風俗。人們認為,敬神后的茶能夠消除病痛,保佑人健康。清明節敬奉祖宗的牌位,或祭掃祖宗墳墓時,除了擺放各種祭品之外,還要斟上一杯茶,且往往要選用最好的茶葉。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悅認為,以茶祭祀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據其介紹,清明祭掃期間,有些人會在故人墳前灑上一些茶葉,以表示先人的恩情如茶葉的清香存于后人心中。這種用清茶祭奉祖宗的習俗,除了江西,在廣東地區也很盛行。
食貢面團制成“魚肉”供奉先人
與茶葉祭祀有著異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贛縣流傳的用面團制作成“魚肉”祭祀先人的習俗。制成的祭品名叫“食貢”,與一些地方大魚大肉祭祀的鋪張相比,食貢以其“素”而顯得與眾不同。
用面團制作成的食貢十分多樣,有鯉魚、雞、鴨等不同造型,外觀惟妙惟肖,堪稱藝術品。據食貢制作技藝傳承人鐘兆福介紹,所有作為“食貢”的物品都有一個贊號。如“雞”的贊號為“德禽”,源于《幼學故事瓊林》中“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的說法;“鯉魚”的贊號為“金鱗”,源于“鯉魚跳龍門”的說法;“桃子”的贊號為“仙果”,象征延年益壽;辣椒的贊號為“辛味”等。 據《贛縣鐘氏志》記載,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贛縣當地舉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貢。學者認為,食貢的產生是中原文化以面食祭祖之俗與當地融合的結果,加上舊時食糧緊缺等因素,用面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儉節約的智慧與美德。
感恩節為耕牛慶生傳遞傳統美德
江西清明習俗中反映的傳統美德還有感恩。受西方文化影響,感恩節頗受當代人、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歡迎。其實,有很多學者早就論證過,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很多節慶都蘊含了感恩的元素,這些節慶日遠遠早于西方的感恩節,比如清明節。
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柱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清明節內涵豐富,其中便有感恩之情,講究慎終追遠,既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也是對后人遵循傳統美德的引導。
在江西,除了追念先祖親人外,為耕牛過生日便是“感恩”元素最鮮明的體現。據吉水縣廬陵文化研究學者曾建彬介紹,在古代吉安地區,重視農耕的社會環境中,為耕牛慶生是清明的重要習俗之一。
牛的生日有兩種,一說在農歷四月初八,一說在清明節。事實上,由于江西所處地區氣候的原因,清明正是浸種催芽的時節,原為農事最為忙碌的時候。但根據習俗,就算再忙,這天也要為耕牛放假,并讓其吃上精細的飼料,飽享一頓美味佳肴。 在曾建彬看來,這種習俗一方面源自以農業為根基的年代對耕牛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傳遞出江西舊俗中的“感恩”內涵。
美食“清明果”源于寒食節傳統
和耕牛一樣,江西人自己在清明節也不忘一飽口福。這天雖然懷著對逝者的思念,但同樣是個美食節。
《新建縣志》中就記載著“俗沿春餅,城面以麥,鄉面以米,薄者佳!薄队裆娇h志》寫著“米粉雜艾萌作果,謂之清明節果!蹦喜嗽谇迕鲿r節會吃芥菜團子;萍鄉當地則制作“艾米果”,還有“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
清明前后,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制作食品的習俗,被稱作“嘗青”。據民俗學者介紹,江西各地制作各種米果團子,都是源于寒食節不生火做飯的傳統。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節,其習俗已基本融入清明節之中。 在撫州南豐,舊時還會舉辦家族相聚吃喝的宴會,稱為“清明會”。由此可見,清明節對當地人而言不異于一個美食節。
蒸嘗為清明祭祀專門留下的祭田
清明這天不論是祭拜先祖所用的香燭火紙,還是宴請族人所需的飯食,都需要不少開銷,根據舊時習俗,父親留給兒子的田產中,要分出一塊作為祭田,每年獲得的田租,正好為家族清明祭祖所用。
據余悅介紹,自清代開始一直到民國時期,在江西省祭祀祖宗風氣盛行的情況下,各姓、各房都留有祭田。
在尋烏,這種祭田名叫“蒸嘗”。蒸嘗原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也指族人聚餐。據資料記載,民國時期,尋烏縣蒸嘗田有四萬三千畝,收租谷約八萬六千石(1石約60公斤)。 蒸嘗大部分的來源都是田產分給兒子時,留下一部分作為死后祭祀掃墓的費用。也有的是后人為了祭祀宗族先人而湊錢購買的田產,收取的租谷為來年祭祀費用。有了“蒸嘗”作保障,自然不用擔心祭祀宴客時還得挨個湊份子了。
二次葬修水奇俗“入土不為安”
雖然有感恩、美食等多重內涵,祭祀終究是清明節的主題。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中,入土為安是一個十分重要乃至根深蒂固的概念,然而在九江市修水縣部分地區,卻流傳著人死之后要葬兩次的奇俗。
修水縣東部的黃坳、黃港等地,人們遵從一個奇特的習俗。在親人已經入土的兩三年后,家屬往往選在清明節這天,挖開墳塋,將骨骸裝入一個陶罐當中,換 據了解,“二次葬”又稱“遷葬”“拾骨移葬”,曾在江西地區廣泛存在,其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首次時沒有條件,只好簡單完成,或是首次下葬后,家人運勢不佳,舊時人們受風水觀念影響,因此再次擇地下葬。
有學者指出,修水當地環境相對封閉,因此具有保存了這一古老習俗的客觀條件,另外也可能受當地“懷遠人”(客家人)習俗影響,二次葬是“懷遠人”最普遍采用的葬俗?图胰顺3_w徙,裝入陶罐的骨骸能夠隨身攜帶,實際反映了對祖先的崇敬。
不論是看似有些駭人的“二次葬”,還是茶葉、食貢祭祖,或者制作清明米果,其實都寄托了對先人的懷念之情。一處再次下葬。
清明節介紹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卑础稓q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饕坏,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梢娺@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澋奶厥鈿夥铡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墒牵钊巳チ藥滋,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墒牵敃x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薄白阆隆笔枪湃讼录墝ι霞壔蛲呏g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湖南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在我的家鄉湖南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會上山給已逝去的親人掃墓。以前環保意識還沒有這么強的時候,掃墓的主要內容是放鞭炮,點上香燭,燒紙錢,在墳頭上放上瓜果酒品來祭祀先人。在傳統風俗中清明節其實就是寒食節,但是在湖南似乎并沒有吃寒食的習俗。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清明節春風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究竟從何而來呢?關于清明節有個傳說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放蕩常往來于花街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并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因為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后卻于襄陽貧困而亡。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后,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游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有關。春節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于搖搖柳枝了。
清明節介紹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痘茨献?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梢娺@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海南清明節風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海南漢族人均為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后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狈叱瑢τ浾吣钫b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干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后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清明節歷史發展:
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從2008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于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寧海清明節習俗
搗菁麻糍
距清明不過一兩天便是寒食節,寒食節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所以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而寧海人便將寒食節與清明結合在了一起,保留吃清明麻糍的習俗。每年的清明前,人們會先到田野采來綿菁、糯米菁等嫩草,煮熟搗糊,再拌入蒸熟的糯米粉中,放在石臼里搗勻,然后搟薄切塊,做成清明麻糍。此外,有人還會直接用菁葉、糯米粉拌和揉成團,嵌進餡料,餡料有甜有咸,用蒸籠蒸熟,叫“菁團”。菁麻糍或菁團都是清明節必備的特色食品,也是上墳時的主要供品。
加墳、請太公
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7天或者后8天。人們將菁麻糍、紙幡、祭品都放在套籃擔里挑上,前往先祖墓前祭掃。在祭掃的過程中,要在墳頭上加土,故亦稱掃墓為“加墳”。生壙則要插紅幡,拜請土地公多加照顧。祭奠過后,同去的人在墳前圍坐分吃先人“用”過的食品。根據迷信的說法,這樣的食用方式可以使人腳手輕健、永保平安。
當然,這種習俗從古延續至今,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了,F在的人會在掃墓當天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鮮花等。有時遠在千里的兒女不一定回家過年,但清明必定趕到,以盡孝道。晚上于自家的門前屋后設禮作祭,謂“請太公”。
祭祖
舊時,村中各姓都會集中在宗祠內祭祖。根據留存下來的宗譜看,很多都有祭禮的明確規定,這稱為“做眾家”。一般宗族都有祀產,村人輪流值祀,按到人頭分胙,有分肉、分錢、分麻糍不同類型。
如果墳墓損壞,可以在這一天修理,不用揀日子,F在也有類似的形式,但現在的清明節掃墓活動,更多的是希望借掃墓之際回顧歷史,重溫歷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以此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踏青
踏青又稱春游,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因此,在寧海也一直保留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放風箏寧海人稱為“放鷂”。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在白天放鷂,夜間也放。夜里放鷂時,人們會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人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從樹木的習性說,這段時間種植的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詮釋了清明節的意義。
寧海人在清明時還作興“吃螄螺”。因這個時節螄螺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是采食的最佳時令,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
客家人食俗
客家人是漢民族南遷的一個民系,從中原遷徙到嶺南嶺北,甚至遷移到世界各地,一直都祈求祖先的蔭庇保護,所以厚葬和祭掃是客家人每個家庭里的一項重要活動。厚葬表現為“背祖骨”和“二次葬”!氨匙婀恰本褪强图胰嗽谳氜D逃亡過程中背上祖先的骸骨,以免拋離祖上遺骨一任異族他人蹂躪,一旦找到了新的安居處,尋覓得風水寶地,將骸骨擦拭干凈,置于“金斗罌”,重新安葬。
客家人的這種習俗沿襲下來,即使不再遷徙了,也會在下葬先人三至十年間,重啟墳墓,打開棺材,擦拭干凈骸骨,貯于“金斗罌”,再擇風水寶地及良辰吉時,再來“二次葬”。葬禮也是重要而神圣的祭拜活動。
客家人祭掃祖先墳墓不在“清明節”,而是在“春秋”祭祀。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客家人都是客居在嶺南嶺北的山地里,“韓江三角洲”靠山邊的饒平、潮安、揭西、陸河等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珠江三角洲”靠山邊的縣也不用說,就是珠江三角洲中心的中山市,其中的五桂山等地也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客家人在山區居住,耕地極為有限,再加上要講究風水,所以都將祖先葬于各個山頭之上,離住家都有一段路程。而清明時節又是客家人春耕大忙季節,“春爭時夏爭日”,春耕生產農時絕不能因掃墓而耽誤,所以時間上不容許客家人清明去掃墓。
二是客家人生活較為貧困,“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砵”;如果有孩子開學,學費不能賒欠的話,連下蛋的母雞都得賣掉;清明春耕生產又得投資,因此此時掃墓,既無錢又無物,又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們?所以從財物方面都不容許客家人清明去掃墓。
客家人對中國傳統的清明掃墓這一習俗進行了改革,改為“春秋”祭掃。“春祭”就是春天的正月,較為富裕的家庭在正月初九開始祭掃,有時間且有財物,在正月里去掃墓,該添土的添土,該拔草的拔草,總之,該維修的維修。另外在祭辭中亦可以向祖先稟報新一年有哪些計劃,如何實施,祈求祖先靈佑!“秋祭”是在夏收夏種大忙過后的農閑季節,一來有時間,二來有今年上半年的勞動成果可奉獻于祖宗的靈前,并祈請祖宗靈賜下半年同樣有好的收成。客家人的這一改革是非常明智的,更是從實際出發的。
清明節一大早,客家人邊帶著祭祀用品,鋤頭、鐮刀等工具出發了。按照當地習俗,親人去世后都喜歡依山而葬。到達后,大家便動手清除親人墓地上的雜草,墓地周圍的雜草也要清除干凈?图胰苏J為,雜草清除得比較干凈,不僅是為了更好看,主要是為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雜草清除干凈后,將貢品擺上,便可以進行燒香祭拜了。每個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后將香火插在親人的墓前。如果是比較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晚輩除了鞠躬之外,還需要行跪拜禮。
客家人過清明節的另外一個重要風俗就是制作艾粄。各家各戶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用碎青艾葉與之混合,做成青色的米粄,或蒸或炸,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原本清苦的艾葉,在這時味道也變得十分溫婉,只剩下淡淡的清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艾粄,吃的不僅是美味,更是享受一家人團聚的歡樂。不少在外地的客家人走的時候,都要帶一些艾粄。
歷史典故
清明樹
這是一個無雨的清明,乍暖還寒。
迷睡了多日的趙氏,突然在清晨蘇醒過來,兒孫們一陣驚喜。
這是一座無碑的孤墳,墳土新培。
清明樹趙氏被攙扶著站在墳前,身后跪著她的兒孫們。墳窯里焚燒的火紙呼呼地舞動著。象是又再追憶半個世紀發生的那遙遠而耳熟的故事。
一個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愛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線,轉戰數載音信全無。日本投降了,她帶著兒子興高采烈地去尋找久別的親人。然而,找到的卻是一件手工縫制的已滿是彈孔的襯衣和一枚閃光的勛章。母子倆沒有向部隊提出任何要求,含淚返回故鄉。母親帶著對丈夫的永遠思念,兒子帶著從未見到生父的終身遺憾,掩埋了一個僅裝有兩件遺物的棺木。
孤獨的一座墳凸現在大巴山中一個無名而荒蕪的小山上,孤寂凄涼。而自從有了這座墳,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墳旁便會多幾棵新植的松柏。年復一年,從沒間斷。不知不覺五十年過去了。禿山早已被綠樹覆蓋,孤墳始終被松柏掩映。參天的大樹與新植的小苗相間,構成年輪分明的林帶。起伏山林卻沒能掩蓋趙氏一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結。
“趙哥,我又來了,帶著我們的兒孫種清明樹了。時間過的好慢,一年見你一次真不容易呀。今天險些來不了啦,不過我遲早一定會來的。我說過你不會寂寞不會被遺忘的,有這些清明樹陪伴你,你并不孤獨。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連咱們的兒子都當爺了。趙哥呀,我這輩子也真夠……不說了,我知道你不愛聽那傷心的事。說些別的吧!”趙氏低聲自語著;鸺垵u漸燒盡,紙灰隨風輕輕飛升。
這個無雨的清明,一座孤墳的周圍又多了數棵新植的松柏。其中有一棵竟是一位八十多歲老婦人親自種植的清明樹。
第二年的清明時節,陰雨綿綿,在那棵清明樹旁多了一座新墳。
【黑龍江地區清明節習俗】相關文章:
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醫療保險新政策11-30
關于清明節習俗手抄報:海南省清明節習俗10-25
清明節習俗手抄報08-10
清明節蕩秋千的習俗11-01
清明節的習俗手抄報01-15
清明節習俗由來手抄報12-08
清明節節習俗的手抄報11-19
清明節習俗的手抄報11-02
清明節習俗手抄報內容10-25
清明節手抄報內容之清明節的習俗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