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分析
臨床醫學實驗室質量控制包括預防性和回顧性質量控制,必須依據正確的參控程序,本文是關于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
隨著醫學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醫學檢驗結果對疾病的臨床診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迫切需要檢驗質量不斷提升,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可參考性。
1 影響檢驗結果常見因素
1.1 標本原因 (1)患者在飲食、運動、藥物服用、經期、情緒變化等方面,沒有按照醫務人員所告知的事項去引起注意,從而對檢驗標本及結果產生影響。(2)醫務人員在標本采集過程中,標本采集方法、數量、時間、部位及采集環境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常見于標本溶血、凝血、采血容器不當、采血量過少、標本與LIS系統掃碼不相符,輸液側采集標本、未及時送檢標本等原因產生不合格標本。(3)沒有導致標本改變原有特性,常見于;檢驗人員不具備充足的知識,不能很好的把握所使用的檢測儀器的性能、特征、操作等,都將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客觀真實性。
1.2 設備原因 檢驗設備使用老化,長期未更換設備主要部件,不定期進行儀器的清潔、保養和維護,不定期進行室內和室間質控,不能正確判斷和分析失控原因,影響實驗結果。
1.3 試劑原因 同一試驗項目換了不同生產廠家的試劑,檢驗工作人員未能按照試劑說明書要求改變參數;為國外進口的檢測儀器使用國產試劑,造成試劑與儀器設備要求不相符,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1.4 對做好質量控制存在認識誤區認為開展質量控制浪費試劑,增加成本;認為質量控制工作是檢驗科的事情,忽視臨床科室的作用;認為質量控制即參加室間質量評價,忽視開展室內質量控制。這些對質量控制的片面認識導致了質量控制工作不能很好地、深入地開展。
2 對策
2.1 做好標本采集質量控制[1]:
(1)加強采血人員的培訓教育,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和職業道德講座,加強各科室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安全意識,通過培訓使采血人員掌握所查檢驗項目的目的、臨床意義、采集要求、清楚采集所需試管及采集注意事項等。
(2)醫護人員重視與患者溝通交流,臨床科室與檢驗科及時溝通,共同做好采血前準備。
(3)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采集血液標本,把檢驗項目所需的物品提前準備妥當,采血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囑患者取合適體位,在合適的部位和血處穿刺,力求做到一針見血、引流通暢。
2.2 把好儀器質量關:
(1)按照要求在計量檢定機構對檢驗儀器進行校驗,并嚴格做到對儀器設備定期保養和校準,按時清洗和濃縮沖洗,避免半堵孔現象發生,保證儀器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2)每日開機后,先做室內質控,注意觀察各項參數情況,同時對一個檢驗項目的多臺儀器的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做到檢驗結果和檢驗報告的一致。
2.3 把好試劑質量關:
(1)檢驗使用的試劑必須提前備好,在使用時根據檢驗項目的需求來使用不同的試劑,一般要求選用衛生部檢定合格的產品,同時在使用前應對試劑盒的質量進行自檢。
(2)在選擇試劑時,保證儀器根據其性能選擇相應的配套試劑,做到與儀器相匹配,對復溶試劑,應堅持現用現配,并避免長時間放置。對于暫時不用的試劑,應放置在冰箱內,進行冷藏保存。
(3)在試劑使用過程中還要注意試劑盒的使用期限,將即將過期的試劑提前清點出來,確保試劑的有效性,避免使用過期檢驗試劑,以免造成檢驗結果失真。
2.4 正確認識質量控制意義,參加室間質量評價:
實驗室質量控制包括預防性和回顧性質量控制,必須依據正確的參控程序,積極做好室內質量控制的基礎工作[3-5],適時參加室間質量評價,及時分析總結質量評價結果:每次室間質量評價都是對實驗工作的一次綜合考核,它是實驗室精確度的具體反映,對于室間質量評價回報表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學習,總結分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并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措施,為下一次參加質量評價積累經驗,促進檢驗質量不斷提高。
結論
綜上所述,影響臨床醫學檢驗質量的原因很多,要得到準確、科學、有效的數據結果,必須對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從標本采集、運輸、處理、測評、分析報告、儲存等各個細節都要進行有效質量控制,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實驗室結果的準確可靠,所以在抓實驗室質量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患者和臨床科室對質量影響的作用,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和對醫生、護士質量控制知識的宣傳,共同提高檢驗質量。通過建立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科學性,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更可靠、準確、科學的參考依據。
【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分析】相關文章:
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措施分析02-26
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問題思考分析11-17
探討公路施工質量控制分析12-05
關于臨床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分析03-27
淺析臨床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12-11
消毒供應室質量控制方法探討12-05
關于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控制的探討11-27
對土建工程造價控制管理的探討分析02-28
分析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及質量控制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