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文化角度談茶鄉生態旅游構建
我國的茶文化是一個龐大而又系統的文化體系,完全可以滲透在茶鄉生態旅游的各個細節之中。那么,從社會文化角度看,茶鄉生態旅游如何構建呢?
摘要:近些年來,生態旅游以其綠色清新,貼近大自然,接近原生態等特點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都市精英人群所青睞。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茶被賦予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功能。我國茶葉產地分布廣泛,具備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茶鄉生態旅游成為我國獨有的一種特色旅游方式。構建茶鄉生態旅游,深耕唯一性資源,物質與文化齊頭并進,茶鄉社會文化要滲透在茶鄉生態旅游的細節中。
關鍵詞:古代文學;茶文化;融合
茶鄉生態旅游是指在不破壞自然環境,不影響茶葉種植、生產的前提下,讓消費者走進茶鄉,感受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過程,體驗茶鄉文化,了解茶葉相關知識,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一種新興旅游方式,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不過,在各茶葉產地的生態旅游建設之中,社會文化功能缺失、旅游內容單薄等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這不僅會對茶鄉原有的聲譽造成破壞,更對茶鄉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潛在的威脅。本文站在社會文化功能的角度上,針對茶鄉生態旅游的特點,結合其他形式的生態旅游建設實例,對我國茶鄉的生態旅游構建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我國茶鄉第三產業的健康發展能帶來一些幫助。
1社會文化功能的具體表象
站在社會文化角度上談茶鄉生態旅游,先要闡述什么是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功能的具體表現是什么。社會文化是與普通老百姓生產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由基層群眾創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或群體特征,對社會中各個群體有著廣泛影響,是社會中各種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的總稱。社會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出現必然為社會發展所需要,也具備相應的社會功能。目前廣泛被認同的理論顯示,社會文化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備信息功能。社會文化本身也是信息的重要載體,它的存在為傳遞社會經驗,維持社會發展的連續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是教化教育功能。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正是有了文化的存在,人類的各種生產技能和知識才得以傳承。三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功能。文化作為一種屬性在社會中的存在,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指引作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動能動力。四是認識功能。指文化以特有的表現形式存在與社會的方方面面之中,能夠幫助人們認識主體、在傳播人類知識的同時,還起到制約和規范作用。
除此之外,社會文化還具備審美功能和娛樂功能。我國的茶葉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茶區分布廣布,大江南北均有茶葉種植區。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我國的茶文化得以充分發展,并融合了我國儒釋道三家的文化精髓,完全具備了社會文化功能的所有屬性。我國的茶文化所承載的社會文化功能十分巨大。有學者將以茶字當頭的茶文化社會功能總結如下: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
2社會文化功能在茶上的體現
旅游線路是否具備豐富社會文化功能,在旅游過程中能否有精神層面上的收獲,也逐步成為人們在選擇旅游線路時所考慮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近幾年來,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茶鄉生態旅游由于項目啟動操之過急,缺乏科學系統的總體設計,使得旅游線路設計簡單,環境硬件有待改善,游客體驗空洞乏味等現象出現。因此,茶鄉生態旅游如何注入“精神靈魂”,是構建茶鄉生態旅游時所必須考慮到的。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不斷加以完善和充實。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只是中華民族作為禮儀之邦的一種最基本的真實反映。除此之外,我國茶文化對發揚傳統道德思想、傳承古老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表現社會進步和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將我國茶文化的社會文化功能進行深入剖析,才有可能在構建茶鄉生態旅游時,將茶的社會文化功能完美地結合在旅游的每一個細節之中,使得精神內涵和物質表現的融合毫無違和之感。
2.1茶文化濃縮了我國傳統道德精髓
茶葉具有清新自然,使人頭腦清新的自然屬性,在品茶賞茶過程中,人們能夠放松心情,陶冶情操,頤神養性,拋卻世俗雜念,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所以茶自出現以后,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儒釋道三家的文化精髓,更是在一杯茶之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現,如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儒家的中庸處世之道,佛教的釋然慈悲情懷等等。正因為茶被賦予了如此之多的精神內涵,才使得我國的茶文化被廣泛傳播,時至今日仍然能對人們的精神行為起到指導和警醒作用。
2.2物質感官和精神享受的完美結合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作為一種物質來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最普遍的飲品。我國區域遼闊,人口眾多,受地方飲食習慣的影響,茶葉的種類和外在形態各有不同。習茶之人通過品飲不同種類的茶葉,觀察不同的茶葉沖泡前后的形態,即滿足了飲茶的基本身體需求,又在視覺感官上得到了充分的享受。此外,中國人喜歡借物抒情,不同茶葉的不同沖飲方式,會讓習茶之人領悟到不同的人生際遇,抒發不同的內心情感。
2.3雅俗共賞的自然屬性
在唐代以前,茶葉的生產量和普及率并不高,只是宮廷內的皇族以及達官顯貴才能得以享受。唐代時期,我國的茶葉生產得以迅速發展,南茶北飲之風盛行,茶葉也從貴族的專屬之物變成普通百姓的消費品。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群,茶都能起到很好的溝通作用。時至今日,茶更是在社會各個階層中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可以是社會精英的身份象征,可以是商界名流的交際工具,可以是普通百姓的日常飲品。所以,茶以其特有的品質而具備了雅俗共賞的自然屬性。
2.4茶文化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
生津止渴、陶冶情操、抒發情感等功能,是茶葉的自然屬性。正因為茶有如此之多的功能,所以茶從出現的那天起,就一直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為各個時期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經濟發展方向多元化的當今社會,茶經濟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商品流通的范疇,以茶為載體多種經營方式也逐漸衍生出來。其中,茶鄉生態旅游就是一種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商業新業態。隨著人們對綠色環保的認識,對旅游需求的進一步提高,茶鄉生態旅游已經被城市精英人群所青睞,逐漸顯現其獨特的魅力和潛在市場價值來。
3構建茶鄉生態旅游的幾點建議
目前,在我國旅游市場上已經嶄露頭角的茶鄉生態旅游,已經成為茶鄉發展的第三產業,同時也是我國旅游市場發展的新方向之一。如何充分發揮茶鄉的社會文化功能,是每一位業內人士都要面臨的重要問題。本人通過多地茶鄉生態旅游的體驗,并結合國內其他學者的理論,為我國茶鄉生態旅游的構建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
3.1深耕唯一性資源
梳理我國生態旅游市場的現狀不難看出,受區域和自然環境的影響,任何地方的生態旅游既有同種類旅游的共性,也有別于其他地方的唯一性。而唯一性資源的深入挖掘,正是生態旅游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唯一性資源的宣傳,同樣也是地方美譽度提升的最佳途徑之一。
如秦皇島市在開發長城生態旅游時,不僅有代表長城風景的門票、旅游紀念章、紀念幣,還開發了紀念圖片類、書簽、掛歷、畫片畫扇、圖章印泥等具有收藏價值的文化旅游商品等,將其壟斷性的長城資源挖掘得淋漓盡致。我國的茶鄉分布區域廣闊,各個茶鄉的生態環境不同、茶葉種植方式不同,有高山茶,有臺地茶,有古樹茶,也有灌木茶。各個茶鄉的茶葉品種也各具特色,除了傳統的6大茶類之外,新的茶葉品種也在不斷研發和出現。所以在開發茶鄉生態旅游時,絕不是將成功旅游模式進行簡單復制。
只有深入挖掘自身唯一性旅游資源,才能在眾多的同類旅游產品中脫穎而出。茶鄉的唯一性旅游資源,不僅是茶葉品種和自然環境上,特有的茶鄉傳說、茶葉故事、茶葉典故等茶文化范疇內的資源,恰恰是最容易實現的茶鄉唯一性旅游資源。經濟搭臺,文化唱戲,這與前面提到的社會文化功能所具備的信息功能相輔相成。
3.2遵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茶鄉在開發旅游的同時,也應該著重考慮生態旅游的延續性和可持續發展性。這一原則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經濟的指導原則,同時也是對人們傳統觀念和道德理念進行約束和規范的工具,在構建生態旅游的同時如何保護資源,這與社會文化功能的教育教化性相呼應。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絕對不能以犧牲生存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所以要求茶鄉在開發生態旅游時,應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系統地對自然環境進行開發,既滿足了傳統茶葉正常生產加工的需求,又滿足了生態旅游所必須的硬件建設。
3.3物質內容與文化內容齊頭并進
與購物旅游、觀光旅游相比,茶鄉生態旅游是更加側重精神層面的一種高端旅游產業。盡管對茶鄉旅游建設的各種理論指導,都在強調文化體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實際情況和理想狀況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茶鄉旅游的基本內容還是停留在茶葉的銷售和茶鄉旅游紀念品上。
而真正深入到茶鄉文化、教育和學習的層面,往往只是通過參觀和聽講解來完成,缺少了參與性和教化性,由此游客的旅游體驗也會大大折扣。部分茶鄉和景區的管理部門缺乏長遠的規劃意識,急功近利,在茶文化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陷入在門票經濟,茶商品經濟,茶紀念品經濟的單一模式下生存,久而久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很難出現大的提升,還會對茶區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
我國的茶文化是一個龐大而又系統的文化體系,完全可以滲透在茶鄉生態旅游的各個細節之中。所以在構建茶鄉生態旅游時,要將茶鄉社會文化功能的完善放在首位,物質內容與文化內容的建設齊頭并進,才能夠使得茶鄉生態旅游中社會文化功能的缺失得以彌補。
4結語
當前衡量旅游業發展的成效,首要考量的還是景區和相關行業的利潤產出,經濟利益至上的傳統衡量標準勢必會影響到茶鄉的生態旅游建設,更無從談起茶鄉的社會文化功能所發揮的作用。長期的社會經驗表明,任何依托文化、教育等精神層面的旅游項目,其經濟利益的產出過程要遠遠高于其他類型的旅游項目。
一些文化積淀厚重深遠,歷史遺存悠久的項目形成,往往需要一代人或更長的時間。如何解決發揮社會文化功能和經濟利益產出之間的矛盾,將是茶鄉生態旅游面臨的一個長期問題,需要更多的實踐操作和理論總結才能最終解決。
參考文獻
[1]常衛鋒.創意視角下河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策略探討[J].開封大學學報,2015(2):20-23.
[2]姚海波.關于茶葉名牌商標等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研究[J].福建茶葉,2016(3):311-312.
[3]祝思華,張佳.我國茶文化旅游開發的思考[J].農業考古,2014(5):224-226.
[4]龔睿,麻紅曉.茶葉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研究[J].福建茶葉,2016(6):256-257.
[5]孫志國,王樹婷,鐘學斌.廣東茶葉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對策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1(8):202-204.
[6]田敏,孫志國,劉之楊等.武陵山片區鶴峰茶葉的地理標志保護與品牌培育[J].安徽農業科學,2014(2):625-627.
【從社會文化角度談茶鄉生態旅游構建】相關文章:
談學校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隔離與架構11-18
從傳播學角度淺析影視文化對社會文化的重構11-30
談構建顧客滿意的服務營銷03-28
談“以人為本”構建班級情感文化03-05
從音樂美學的角度談音樂作品的存在方式12-11
從民法理論角度談婚姻登記的性質02-19
談構建教學輔助網站 實施新課程評價11-25
談無形資產評估市場法的經濟角度研究11-27
開發研究旅游茶鄉經濟茶文化論文02-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