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通用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1
摘要:
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不斷加劇,形成特色飲食文化交流形式。對古代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溯源進行了梳理,探索了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特色,并提出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現代價值,即豐富了中外雙方的飲食種類,形成了飲食文化交流特色,調整雙方的飲食結構,建立了更加科學的飲食營養標準,推動了兩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特色
對于中國人飲食來講,“吃”并不是僅僅局限于一日三餐填飽肚子,而是代表著對某種美好期許的感情寄托,蘊含著中國人長久以來對待食物的觀念和態度。例如,孩子出生以后,親朋好友通過吃紅色的雞蛋來表達祝福和喜慶,滿月的時候要喝滿月酒,孩子過生日的時候都要吃一碗“長壽面”……由此可見,中國人的一生與飲食有著不解之緣,與其說是滿足中國人生理的一種基本需求,不如說實際上,中國飲食僅僅是借“吃”這一簡單的外在形式,來表達中國人所具有的豐富感情,這即是中國所具有的特色飲食文化。
對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歷史進行考察發展,元明清時期是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重要標志時期,元明清時期中國飲食交流的種類、交流的形式、交流傳播者的數量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更為豐富或成熟。本文將以中國與東南亞的飲食文化交流為研究主體,探索元明清時期中國在與東南亞飲食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特色,并分析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現代價值,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古代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溯源。
作為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在飲食上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古代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物產較為豐富,這為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對外交流提供奠定了良好的客觀環境條件。
對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淵源進行考察發現,中國自漢代的張騫通西域之后,對外飲食文化交流便逐步開展而來,漢代從西域引進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堅果。例如,黃瓜、大蒜、胡桃、核桃等,這些飲食極大地豐富了漢代時期大眾的飲食品種,在古代中國,漢代張騫通西域是中外交流史上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開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源頭。
在唐宋時期,中國飲食對外交流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加之唐宋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商業貿易的繁榮和興盛,唐宋時期的對外交流更加頻繁。據有關史料統計,唐宋時期,幾乎亞洲所有國家都與中國有過交流關系,形成了以使節、商人等為主要文化交流傳播的主體。隨著中外交流形勢的快速發展,唐宋時期外來人口快速增加,這必然對中國的飲食結構、飲食風俗等帶來深刻性的影響,最為明顯的是外來食物原料在唐宋時期的流入。對唐宋時期社會飲食文化的相關資料進行考察發現,外國使節在進行宮廷覲見的時候,往往會將一些本國的珍奇美味帶入中原。而唐宋統治者在不斷開拓疆土的過程中,也習慣于引進一些邊疆的食物,這進一步豐富了唐代對外飲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雙方飲食原料的不斷擴充。
元明清統治時期,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蒙古族通過擴大疆土統一了中國,使其成為當時力量最為強大,國土資源最為豐富,飲食種類最富饒的國家。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更為頻繁,一些國家的使臣、商人在元代進行貿易或宮廷覲見的過程中,都會將其本國的特色食物原料帶入中國,使得元代時期中國飲食結構和種類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擴充。進入明朝以后,漢族統治者更加重視與國外的交往,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漢代統治者希望將古代中國獨特的飲食文化形式傳播到邊疆或其他國家中去。例如,明成祖統治時期就曾經派鄭和七次下西洋,而且隨著明朝統治時期,邊疆居民、泛海經商、僑居他鄉者數量的不斷增加,這為明朝統治時期食物原料的“引進來”和“走出去”,提供良好的傳播條件。
經歷“康乾盛世”的清朝統治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此時,在飲食文化交流方面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食物原料交換上。此后,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短時間范圍內中國飲食文化對外交流受到阻攔。但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戰爭”之后,晚清統治者被動開放,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下,中國各個便利的沿海通商口岸不斷開放,與各個國家之間的飲食文化交流變得更為頻繁,此時,在與各個國家的貿易交往過程中,外族食品已經開始不僅僅出現在皇宮內部,而且已經開始逐步流向基層社會。例如,土豆、辣椒、玉米、番茄、巧克力、面包、燒酒、啤酒、汽水等,均是晚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頻繁后傳入的重要飲食種類。
在中外飲食文化快速交流的今天,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步伐從未間斷過,例如,20世紀八 九十年代,以麥當勞、肯德基為代表的外國餐飲連鎖機構的引入,使得當前外來餐飲連鎖機構的種類和數量均在中國市場上得到扎根,中外飲食文化交流不斷加劇。
二、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特色。
對古代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溯源進行分析,可見元明清時期在中外飲食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貢獻作用,下面將以元明清時期中國與東南亞的飲食文化交流為案例,探索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特色。
1.食品食料是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主要內容。
元明清時期,中國與東南亞的飲食文化交流已經實現了相互補充,相互融合。在長期的飲食交流過程中,中國、東南亞與食品食料相關的生產技術也相互傳入和流出,在這一時期,中國與東南亞飲食文化的首要內容是食品和食料,主要包括糧食的交流,果蔬、海產品、調味品及其他副食品的交流,茶、酒飲品的交流以及相關生產技術的交流。
元明清時期,中國與東南亞糧食交流主要是采用了兩種形式,一種是與南洋各個國家或地區進行大米貿易;二是從南洋各國引入新物種。尤其是受到元明清進口優惠政策的影響,大量的洋米被引入古中國。同時玉米和番薯等新物種被引入,使得國人的飲食結構更加合理。在元明清時期,以果蔬、海產品、調味品及其他副食品為代表的飲食交流開始盛行,每年大量的龍眼、荔枝、橄欖、菠蘿蜜、香蕉、西瓜等被出口到東南亞。隨著中國華僑在東南亞的定居,蔬菜種植技術在東南亞得到了傳播。另外,當時,中國還引入了東南亞的新蔬菜水果物種,如辣椒、馬鈴薯、西紅柿、番木瓜、菠蘿等。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在元明清時期,中國茶文化得到了傳播,東南亞的飲茶、種茶文化均傳自中國。大量的華僑在東南亞定居之后,將國人的飲茶習慣也傳入了東南亞。另外,中國的釀酒技術在東南亞也得到了傳播,同時東南亞的制酒技術也傳入中國。
2.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獨特的傳播者。
在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傳播主體主要有三類,即中外使節、海貿商人和華僑華人。
在元明清時期,受制于特殊的歷史國情,中外使節成為中國與東南亞飲食文化傳播的重要主體,元明清時期的統治者與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保持朝貢貿易關系,在東南亞進貢的物種中,與飲食文化有關的食品或物品,如南洋香料、海產品、珍禽異獸等;在進貢過程中,中外使節感受當地的飲食文化,體驗當地的飲食生活,將這種飲食文化帶入本國。中外使節得到的回賜物種中,也有大量與中國飲食文化有關的食品或物品。
盡管元明清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實施禁海,但是與東南亞的海運貿易從未間斷,海貿商人成為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又一傳播者。官商、盜商、民商等海貿商人進行海外貿易的過程中,將中國特有的飲食商品販賣到海外,同時將東南亞的食品,如燕窩、魚翅、海參等帶入國內。
另外,元明清時期產生了大量的華僑華人,他們將飲食文化帶入國外的同時,還將一些生產技術在當地進行傳播,促進了飲食文化的扎根。
三、元明清時期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現代價值。
1.豐富了中外雙方的飲食種類,形成了飲食文化交流特色。
對中國與東南亞雙方的飲食文化進行考察發現,在中國與東南亞飲食文化交流過程中,這種交流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化遷移”現象,而是雙方在飲食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一種獨特形式。以中國為例,隨著東南亞飲食文化的不斷傳入,中國總是基于中國獨特的傳統飲食基礎之上,對東南亞的飲食文化進行吸收和融合。如,中國和東南亞在烹飪的過程中均喜歡使用辣椒調味,而在東南亞辣椒調味傳入中國的過程中,由于我國與東南亞的烹飪方法、食用方式等均存在明顯的差異。中國在食用過程中,對辣椒進行了獨具特色的調整,出現了以麻辣、香辣、酸辣、醬辣、魚香味等各種特色味道的辣椒調味材料。在重慶、四川等地區,還形成了以辣為主要特色的川菜。再例如,東南亞人使用燕窩的數量極少,而燕窩在引入中國后,既是珍貴的宴席餐品,也是滋補佳品?梢,隨著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的加快,豐富了中外雙方的飲食種類,形成了雙方的飲食文化交流特色。
2.調整雙方的飲食結構,建立了更加科學的飲食營養標準。
中國在與東南亞飲食文化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不斷對雙方的飲食結構進行調整,從而形成了更為科學和營養的健康標準。比如,在中國的傳統飲食中,主要以米面為主,對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較低。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中國人喜歡將玉米、花生等高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的同類作物作為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使得國民的飲食的營養成分更加均衡。隨著中國與東南亞飲食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華人將中國豐富的蔬菜等物種引入東南亞,不斷豐富了東南亞的飲食資源,同時將中國特色的傳統技術引入到東南亞,使得東南亞單一的飲食結構形式得到了改變。提升了東南亞地區人民的科學飲食標準,促進了人體素質的健康發展。
3.推動了兩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飲食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貿易是最為普遍的交流途徑,而隨著中國與東南亞貿易的不斷發展,必然帶動了雙方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元明清時期,中國大量的食品原料、飲食器具不斷對外輸出,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時相關行業的發展。例如,以武夷山為代表的福建紅茶,在清朝時期一度被銷往海外市場,在帶動福建地區經濟發展上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清朝時期,福建地區形成了大量的茶廠、茶葉生產手工作坊和茶葉經營商店。隨著茶葉運輸的不斷發展,福建人力挑運業和水運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對于東南亞地區也是如此,元明清時期,東南亞自然資源較為豐富,但是開發較晚,生產技術較為落后,中國商人、使節等將茶葉等生產技術傳播到東南亞以后,帶動了東南亞的糖業、酒業、漁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自然,周傳慧.試論回族對中華飲食文化的貢獻[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4):12-13.
[2]元代回回食品與西域茶飯[J].中國穆斯林,2014(02):4-8.
[3]陳實,陳廣恩.元代的回回茶飯[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45-47.
[4]王焱.經濟全球化挑戰下的東亞生活文化[J].浙江學刊,2012(04):23-25.
[5]杜莉.元明清中外食文化交流[J].四川烹飪高等?茖W校學報,2017(04):56-58.
[6]盧曉光,劉樹勝.論元雜劇中的飲食習俗[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7(02):67-69.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2
前言
我國早在幾千年前就形成了中國獨特的飲食文化,也行成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飲食習慣。飲食從字面上來看,即是指的吃的和喝的東西。這是人們生存的必要條件。不僅如此,飲食文化對旅游業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在人們旅行的過程中離不開美食,因此對于一些旅游景區來說,大力發掘該地的飲食文化也是極為重要的?梢越柚鷮︼嬍澄幕陌l掘,來增強某當地景區的特色。與此同時,也能更好地弘揚我國各地不同的飲食文化。
一、飲食文化的形成。
對于人們來說,飲食文化是在當地的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在一些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人們也發掘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對游客起到很好地吸引作用,還可以提升游客的消費水平。這樣一來,就能更好地促進該地的經濟發展,也能更好地讓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得到推廣。由此可見,飲食文化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但是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是受到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影響的,接下來就著重看看地理環境因素對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有何影響。
二、自然地理因素對不同地區飲食文化的影響。
。ㄒ唬┑匦我蛩貙ξ覈嬍澄幕挠绊憽
由于我國面積廣闊且地形多樣,盆地、高原、平原和丘陵、山地都具備,地形類型齊全。在我國的東部地區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較為平坦,受季風性氣候影響,氣候較為濕潤且土地肥沃,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因此在我國東部地區,農業生產是以水稻為主的糧食作物,蔬菜品種類別齊全、數量繁多。而且東部地區水資源豐富,湖泊面積廣闊,因此淡水魚資源豐富。由于東部地區自然環境優越,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所以東部地區物產豐饒,人們的飲食一般以米飯為主。
在我國東部丘陵地區,由于受季風性氣候的影響,在一些丘陵地區盛產茶葉。因此就東部地區飲茶之風盛行。
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緯度大約為30度,我國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緯度相當,但是由于向高原海拔高,為高寒地區。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的農業大部分是高寒畜牧業,人們多以養殖綿羊、藏羚羊為主。由于氣候惡劣,自然條件相對較差,其他農作物生產較少。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人們多以肉食為主食,且由于海拔高,天氣寒冷人們大都將酥油茶作為飲料以御寒。青藏高原為高寒地區,可種植青稞,當地人都喜歡喝用青棵釀的烈性酒。不僅如此,由于海拔高當地的水沸點較低,因此青藏地區的居民大多喜歡把青稞磨成粉末,做成糍粑。
四川盆地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同一緯度,但是由于四川以盆地地形為主。四川盆地周圍多為海拔1000到3000米的高山,這樣一來會導致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受到盆地周圍山脈的影響。因此在四川盆地地區,受暖濕氣流的影響較弱。當暖濕氣流進入到盆地以后,受到西部地區青藏高原的影響,暖空氣在四川盆地長期滯留。在冬季時由于受到北部山脈的影響,來自西伯利亞的冷氣流難以影響到四川盆地地區。這就使得四川盆地冬季比較溫暖,開春較早。且盆地內部降水豐富,多雨多霧,蒸發量較少。這些綜合性因素也導致了四川盆地地區濕度較大,當地人需要吃辣來驅寒。因此四川人都愛吃火鍋,這樣一來可以幫助人們排掉體內的濕氣。不僅如此,由于云霧出好茶,在四川盆地地區也盛產茶葉。
。ǘ┖j懳恢脤θ藗冿嬍澄幕挠绊。
中國不僅陸域面積廣闊,也有廣闊的海域面積。因此海陸位置也對人們的飲食文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的沿海地區盛產海鮮,臨海地區的人們大多喜食海產品。在內陸平原地區,由于河網密布,淡水資源豐富,因此人們一般以淡水魚為主食。由此可見,不同地區的人飲食習慣是不一樣的。
三、結語。
地理環境因素會對不同地區居民的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也體現在飲食習慣上。由于我國疆域面積遼闊,不同地區地形、氣候差異較大,因此也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
在一些旅游勝地,人們可以以此為契機來更好地發展當地的旅游資源,讓飲食文化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從而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也能更好地促進不同地區飲食文化的交流。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3
中國的飲食文化從遠古的為了果腹,從食素到食肉,從生食到發明了火以后的熟食,從簡單的填塞到復雜的品嘗,從捧土為皿到花樣繁多精美的食器,從索然無味到五味雜陳,從隨意堆砌到精心擺放,從不講求禮樂到講究飲食文化,中國的飲食文化經歷了從無目的的不自覺產生到自覺審美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可是說是飲食美學由無到有的一個發展。
一、美從何來
美從那松樹和櫟樹間的精靈里來,美從那藏在土層里的極品里來,美從那紅色砂中間的天然調味料里來,美從那淤泥中的潔白無瑕中來,美從那冰面下的成群結伴中來,美從那大海中的浩浩蕩蕩中來,美是自然的饋贈。
早在上古時代,食物其實遠遠談不上是食物,人類只是像其他的野獸動物一樣為了遠離饑餓的本能活動,正所謂“食色,性也”,他們“茹草飲水,取草木之實”解決饑渴。隨著人類慢慢直立行走,加之生活的地區植被較為豐富,人類開始運用簡單工具取食。隨著北極冰川融化,素食減少,人類開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禮記禮運》”。人類從產生到現在,腳下踏著的,無論是土地是水面,頭上頂著的,無論是星辰還是陽光,沐浴著的,無論是溫暖還是寒冷,都是大自然的饋贈。陽光雨露,恩澤大地,也賜予了大地上生命以生機活力,那高山上的梯田,那海洋里的古老生物,那數目不多的中華絨螯蟹,那天然的獨一無二的垛田,那高原上的青稞酒酥油茶,都是自然給予了這千差萬別卻又萬變不離其宗的美。
二、美在何處
。ㄒ唬┟涝谏阄缎斡|
說到色,大概要從最基本的五谷說起吧,大約兩千年前是指稻、黍、稷、麥、菽,現在主要的是稻谷、小麥、玉米。脫了殼的稻谷,一粒粒晶瑩剔透,就像那江南水鄉一樣,充滿了柔美的性狀,是中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的食物,用它做成的米粉米線更是成為了飯桌上的美味。用糯稻和各種葉子汁液做出的黃色、綠色、黑色的彩色的飯團,不僅僅體現出的是勞動人民的心靈手巧,更體現出了中國文化中包容,博大的民族品質。
愛美的人都知道小麥色的皮膚是非常特別而有性感的膚色,小麥在沒有經過太多加工的時候,它的色澤給人一種沉靜,積淀的深沉感,它沒有稻米的亮澤,可是它卻是炎黃子孫的骨子里的顏色,是那滿腹歷史的渾厚,是扎扎實實的生活的態度。
而玉米作為粗糧,隨著人們對于健康飲食的追求,在歷史的舞臺上又一次被人們所追捧,可誰又知道,它那金黃的色澤,它的并不細滑的口感,卻是秋日豐收的象征,是人們內心對收獲的最好的定義。
中國的飲食,大道宮廷筵席,小到家常便飯,對于食物色彩的搭配都是那么簡單卻精細!吧卑ㄊ澄镌媳旧谋3帧⑸拇钆浜筒穗鹊纳仙。食物的配色如果相得益彰,自然會給人一和諧的審美享受,食欲自然而然被刺激。這就好比是衣飾的搭配,得當就會讓人賞心悅目,反之有可能會降低食客的興趣。但是有時雖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因為各種食材的形諧調,也會讓人眼前一亮。
“形“包括保持食物原型和造型兩類。就像魚頭,就是保持了食物的原型,展示了食物本來的樣子,還有烤全羊、烤乳豬之類。但是有些食材的外觀并不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就要運用切割、雕刻、填塞、拼接等造型技藝了。通過形的加工,使得形色交相呼應,使得食物的“骨”更美,為香、觸打下了好的底子。此外,形還包含著盛放食物的器皿,從一開始的簡單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銅器,到陶器再到瓷器,從無花紋到有精致花紋,從工藝簡單的到工藝復雜的,從單一的器形到用途多樣的器形,無一不是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的進步。精進到現在,盛放不同的菜肴或是湯食,器皿的種類花樣可謂數不勝數,不同的食物的形態配合不同的器皿,常會有如臨滿漢全席之境,會覺得自己眼前的不是佳肴而是一幅畫。色、形這兩者這就像是美學當中的“知”一樣,是對美的最基本的欣賞和鑒別,如果一桌菜,并不能讓人覺得賞心悅目,那這桌菜并不算得上是佳肴,而只是用以充饑的食物而已。
美學當中的“情”,可是對應在飲食當中的香、味,這兩者常常連綴起來說,香味香味,因為香才有味,因為聞到味方覺香。承接著色和形,香味伴隨著轉化與時間在天然或人造的廚房中經歷五味的調和,最終成為了能夠擺上餐桌,潤澤味蕾和胃口的飲食。俗語云,聞香識女人,我卻言聞香識佳肴。嗅覺和觸覺所感知的食物揮發的氣味,進入到味蕾的時候,難免會對食物產生好或者壞的品評,這是人們對于食物的更進一步的了解,比起色形來,香味更能使人陶醉于食物之中,如果條件欠缺的時候,香味往往能掩蓋不好是色形,而占據食客的嘴巴,會讓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地享受美食的誘惑。
。ǘ┟涝跁r間、轉化和調和
有些菜肴可以信手拈來,有些食物卻要經歷轉化與時間,譬如那乳扇、豆腐,經歷了風吹日曬,經歷了發酵貯藏,魔法般的成為了餐桌上美味的食物,這是人的智慧,也是自然的稟賦。
豆腐經歷過發酵,經歷不同的發酵,會轉化成為各種豆腐制品,就是這樣一種簡單的食物,在古代被稱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貧,做豆腐的人能懂得“順其自然”。豆腐的這種轉化,是一項十分繁瑣重復的過程,但是豆腐從汁到結塊到成型到制作成不同風味口感的豆腐,的確是一項考驗人耐力與耐心的東西,這種相互轉化的藝術,這種你壓我更韌的精神,這種即使是碎裂也不失本性的東西確實是和,也是美。
而五味的調和,食物的生克又不免會與五行聯想到一起,這種相輔相成或者水火不容,或多或少是融入了五行在里面的。因為不同的調和,因為地域的關系,產生了中國的魯、川、粵、蘇、浙、閩、湘、皖八大菜系,每個菜系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文化承載。酸甘苦辛咸這五種味道,并不只是體現出其單一的味道即是好的,而是要相互融合。這就像是人生五味一樣,人生總會有逆境順境,總有甘甜時,也總會有辛酸時,只有看得到甜以后的苦,看得到苦盡甘來,人生才算是完美,也才能成長。追求五味平衡,是廚師對于食物的追求,也是人一生所求的最高境界。
。ㄈ┟涝诘鹊鹊鹊
美是那飯桌上的禮節,美是那觥籌交錯的美酒,美是在靜謐溫婉的茶。中國飲食文化史上,餐桌禮儀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階層,有著不同的餐桌禮儀,從宮廷到士大夫到市井,從奢華都富貴到樸素,無不體現著美。從不同的飲食禮儀、規模,能回望到古代帝王的九鼎,能體會到身處下層人民的清貧,而等級制度也能由此窺見一斑。酒文化茶文化在經歷了歲月的錘煉之后,在現代社會反而又逐步成為了文雅的代名詞,特別是茶館、茶道的逐步推廣,已成為了都市人乃至鄉間休憩養生的最佳途徑了。因為茶道的真諦就是和、靜、怡、真,是符合中國文化,中國人思想的一種詮釋。
。ㄋ模┬〗Y
中華飲食文化的美,其實不僅僅是色香味形觸,也不僅僅是時間轉化和調和,它更在我們對于歷史的情感中,對食材的善待中,對自然饋贈的感激與尊重中,在食物給我們的留白中。它是一種有形的美,更一種無形的美。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4
摘要:
從古至今文化主宰著每個民族、每個國家、每個家庭,甚至是每個人的命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文化對于各民族、國家、家庭以及個人的影響有所不同。今天世界各地對所屬文化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并且分門別類地加以研究。比如,我國從不同角度、不同專業對文化進行了科學的劃分。其中,飲食文化是眾多分支學科之一。它通過對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飲食文化禮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觀。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中國人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征。本文通過介紹獨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說明它在塑造國民性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
文化,飲食文化,飲食文化觀,國民性格
一、文化和飲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為一個內涵和外延都非常豐富和復雜的現象,不僅人文社會學科將其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而且許多其它學科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文化”的概念。由于學科體系、方法論、政治觀點、和語言表述等諸多方面的差異使得對“文化”的界定莫衷一是,至今爭論不休。1952年美國的人類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調查和總結了從1871年到1951年間關于文化的定義,數量多達164種,可謂“百家爭鳴”,F在又過了幾十年,可能又有若干個定義出現了。這就說明好多人從不同的角度給文化下了定義。將這些定義大體上歸納起來無非就是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這句話包括了生產方式、生活形態、價值想法、思維方法、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這些方面的想法以及由這些想法所形成的一些制度。
飲食文化處于文化的基礎部分,在文化的形成、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人類的起源、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就是飲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加上地理環境、氣候、物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類的飲食由最初的“茹毛飲血”逐步發展到今天枝繁葉茂、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之林。當今世界大致包括東方飲食文化、西方飲食文化以及清真飲食文化三種最著名、最有影響的飲食流派。
其中,中國作為東方飲食文化的中心,一直都以燦爛輝煌的中國飲食文化而自豪不已。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等方面創造積累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然,在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甚至是同一個民族的不同區域間飲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國飲食文化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對形成“以和為貴、高雅閑逸、和藹可親、淡泊曠達、重文化禮儀講人倫”等的國民性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
飲食想法是人們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尤其是哲學的影響較深。哲學思想的不同導致中國人文化精神和思維方式有別于其它國家。
世界各地都將中國的餐飲稱為“中餐”,其突出特點是以大米和面食為主食,講究食物的“色、香、味”。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國的飲食具有審美的意識,與西方只注重食物營養的攝取量相比,中國食物的悅心、悅目對于飲食者來說更為重要。這種感性的飲食習慣要求食物的色澤是否賞心悅目,是否能通過人們的味覺和視覺引起食欲。除此之外,中國人飲食時還很注重情調,也就是周圍的環境。在一個好的環境中用餐不只是促進食欲,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長此以往人們就會有種高雅的氣質和溫文爾雅的性格。
中國人在食物的制作方面很講究刀工,火候!独献印分杏幸痪湓挕爸未髧缗胄□r”,雖然這句話是借助飲食來解釋高深的治國哲學。但反過來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飲,大則治國之策有時是同出一轍。由此可知,中國的飲食文化精神滲透于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活細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強調整體觀。這種想法對國民性格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國民性格在中國特色飲食中的體現
、潘厥澄幕械摹耙院蜑橘F”
“素食”一詞最早見于《詩經·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詩經》中的農事詩篇不僅記載了周人注重農事的精神,而且將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農事中,深刻地體現出那時人們已經形成“以和為貴”的性格特征。今天,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素食在中國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號稱農業大國,文化禮儀之邦。中國農業的發展為素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地貌復雜、氣候多變,因此,南北方各自開發和發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飲食資源。以山水著稱于世的中國南方,氣溫偏高、空氣潮濕、雨水充足,適于水稻生長。而北方相對來說則比較干旱、四季分明、寒溫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麥在這里生長良好?傊瑹o論南方的稻米還是北方的小麥都隸屬于素食文化。相對于西方國家長期的食肉習性,中國人民的素食特性體現出本國人民親近自然,與萬事之中、萬物之間求和諧的性格特征。
也許人們最初的食素生活是迫于客觀環境的壓力。面對地廣人稀,可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的客觀條件,人們只能積極倡導種植五谷以便于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隨著文明的發生與發展,人們在素食方面由被動而轉向主動,開始對各種動物有憐憫之情,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傷害某種活生生的小動物。尤其是上層社會更加知曉食素的益處。他們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得以快樂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基礎。久而久之這種“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想法深入到人們的內心深處,形成了中國人民“以和為貴”、“與人為善”的性格。中國是舉世公認的文化禮儀之邦,這眾多的文化禮儀體現于人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統一!疤烊撕弦弧笔侵腥A各族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與生活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的思想理念的精華。表現在人們的具體性格當中就是與人為善、與萬物求和諧、無過之而又無不及的“中庸”性情。尤其是當今世界民眾特別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遠離喧囂的城市,在空曠的野外充分的呼吸新鮮空氣,調適疲憊的身心,真正地享受生命賦予我們的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人們在飲食的過程中不僅僅關注周圍的飲食環境,更注重所享用的食物是否保持了其本身的味性。具體到每一種食物的烹調過程,盡量在不違背本味原則的條件下進行加工制作。中國飲食文化中蘊含的這一切思想理念與堅持的各種原則充分體現出本國人民所具有的“貴和尚中”“以和為貴”的性格特征。
⑵茶的文化中的“和諧寧靜”
“飲食”一詞起初分開使用,“飲”用于動詞,理解為“喝”,《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后又引申為“飲料”,即喝的東西,賈思勰《齊民要術·煮溟》:“折米白煮,取汁為白飲”。如果說上面是對中國民眾日常所吃的主食的介紹,下面則是對飲料方面的了解。在飲料方面最具中國特色要屬各色各樣的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發乎神州,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中國的飲茶之風始于何時,眾說不一。按照文獻記載,魏晉時飲茶已成風氣,據此可推測最初的飲茶之風當早于此時。并且開始時人們并未將茶作為飲料使用而是作為藥用。隨著對茶的不斷應用人們逐漸了解了其味性,并且賦予飲茶活動特有的文化意義。茶的文化的興起使得人們對飲茶活動崇尚不一。儒、釋、道三家在茶道上的互補足以體現出茶的意蘊。
共同點首先表現在務必于其中求和諧、求寧靜。用比喻的方式將中、西方人的性格加以比較,可謂西方人的性格像酒,熱烈、奔放、好動,容易激動,甚至好走極端,遇到矛盾往往針鋒相對以至于水火不容。中國人的性格則像茶,總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強調和睦、友好、理解與秩序,講中庸,遇事沉穩,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決問題!熬又坏缢闭缫槐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透徹而明朗。三家者中儒家將“中庸之道”引入茶的文化,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誼,通過飲茶自省,從而既能嚴格地要求自己又能寬容地對待他人。與儒家的“中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道家主張人與物質、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自然而然中國的茶的文化吸收了老莊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物質與精神統一。佛教禪宗主張“頓悟”,內心清靜無雜念。茶性之柔,茶的寧靜與清醒地品味正應其求。再者國人所具有的淡泊曠達、高雅閑逸,舉手投足間所表現出的和藹可親的性情在茶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文人儒士是茶的文化的倡導者,他們借茶修身養性、磨礪匡世治國之志,知足常樂,以天下為己任。茶的文化在他們當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儒家在茶的文化中的獨有特點是講雅致、注重歡樂情調。儒家歷來主張積極入世,不論何時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時以“家事、國事、天下事”為主體。飲茶之時更是雅興高漲、文武張弛、有所作為成為主情調。雖然身處高雅閑逸的飲茶氛圍之中,但是儒士內心卻是“念念有如臨敵日”、“居安思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薄冰”。這種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閑逸,時時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態是儒士所獨有的。自然飲茶便成為他們協調內外、凝神思考的時刻。如此更顯示出他們遇事沉穩,講道德,重人倫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的文化中融入了明顯的超塵思想。道家強調“無為”,與儒家積極入世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濃重,對儒家思想是個補充。中國許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濃重的退隱思想,他們并非逃避責任,而是不茍同于庸碌之人,潔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潔自愛。如果說儒家文化適合貴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則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許多高雅之士將由品茶而體味出的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相揉合,成為真正的內儒外道之士。
佛家茶的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以助“頓悟”的特點。雖說求“靜”、求豁達、理智方面三家趨于一致,但道人過于閑逸散漫,儒者是有時十分失意時想從中得到片刻的寧靜以便達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禪僧在追求靜悟方面最為執著。
所以中國茶的文化兼容釋的靜悟、道的馳縱、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體。今天中華民族的成員所擁有的優良品性,茶的文化在其中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茶性柔和,清香飄溢,凝神降火正與中國人遇事冷靜,閑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强曜游幕械摹百|樸尚實”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的開發,更在于食具的研制?曜游幕侵袊嬍澄幕谑尘哐兄品矫孀罹咛厣牟糠种!翱辍弊质怯伞爸瘛焙汀翱臁眱刹糠纸M成。如果按照漢字的構造分類屬于“上形下聲”,由形會意,我們可知制作筷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今天隨著物質材料的不斷豐富、科學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有效提高,其加工材料也就不僅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金屬以及其它稀有材料應有盡有?粗煌馁|的筷子,也許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紀年。
對于筷子起始的確切紀年至今尚不可而知,專家學者通過研究調查僅能劃定先民發明筷子的大致時間。需要是發明之母,可以肯定地說筷子的起源是由中國的飲食需要而決定的。肉食相對貧乏的客觀生存環境使得中國先民以素食為主。與西方食肉國家所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國人飲食時使用的筷子構造簡單,功能繁多,應用靈活?曜拥臉嬙焓趾唵,是由兩根粗細、長短、材質相同的物體組成。但是,構造簡單并不是說使用也同樣簡單。與其它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難度較大。許多剛到中國的外國人士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贊嘆不已。
筷子從構造到使用體現出中國人民質樸尚實的性格特征。它的簡單構造象征著人們的外表的樸實無華,內心卻蘊含深意,求實精神深寓其中。
四、中國人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個中國人從開始懂事之時起,長輩就要用文化禮儀來規范他們的行為?梢哉f,人生文化禮儀是伴隨著社會文化的形成而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伴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中國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禮儀,或者說中國文化禮儀的形成和發展都是由餐桌而來。中國人圍桌而餐時講秩序、重人倫、別主客、分長幼。
這些看似簡單的文化禮儀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文化禮儀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最基本的條件。長輩在教導子女時,也總是選擇在一起用餐的時候,也許只有在這個時候最恰當,“其樂融融”的氛圍里即使有一兩句批評、教導的話,也是比較容易接受。這樣伴隨著家長的循循善誘,青少年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更主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性格。
五、結語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雖然飲食文化處于文化的基礎部分,但是它在人類社會形成后的文化禮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文化禮儀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說,中國飲食文化影響著國民性格的塑造,在國民性格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成鳶《 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
[2]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國飲食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張岱年 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6]胡小毅《傳統文化與現代養生》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7]歐陽侖《中國人的性格》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5
在中國,尤其是在北方地區,人們普遍喜歡吃面食,在現在的華北和西北一帶人們幾乎每天都是吃面食,人們把白面做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做成不同的食品。本文是通過對山東膠州灣一帶的調查了解,試圖分析總結當地人為什么喜歡吃“饃饃”,并且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分析總結出由普通的飲食——“饃饃”,對山東膠州灣一帶的飲食習慣有個總結,并且對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飲食文化并且能夠延續至今,在當今的社會還得到了發揚光大,達到了很好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本文所研究的問題是探討中國飲食文化,通過全面介紹山東饅頭的由來,特點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當今社會人們又重新對傳統的文化有了深刻反思,對傳統的文化有了重新的認識,由此社會、政府及個人對此進行了發展,從中獲取有益的文化資源,進行合理地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項目進行開發,并且通過一些宣傳使普通大眾對此有了重新的認識。本文就是要通過對山東膠州灣一帶的“饃饃”進行闡述,分析,研究其中由普通的飲食所引起的文化現象。
二、膠州灣一帶的人們喜歡吃“饃饃”的原因
1.自然原因。膠州灣地處山東半島,也就是華北平原之內。本區域的農業灌溉水源不是充足,春季時候氣溫上升地快,水分蒸發量大,容易造成春旱,冬季氣溫不低,適宜種植冬小麥。所以本區域種植有大量的小麥。這種自然條件使得當地保留了大量的農田,而且至今這種農業形勢保持持續的發展。
2.經濟原因。本地區的人口非常多,尤其農村地區。所以本地區的人們自古就有吃“饃饃”的習慣,因為這種面食能夠極大地程度上解決人們溫飽的問題。另外本地區地處黃海北部,人們都有出海捕魚的習慣,所以在出海之前當地人都會舉行一些祭海的儀式,起初人們都是用一些牲口,后來才演變成用做成各式形狀的“饃饃”在代替牲口。
3.社會原因。本區古代時期是戰亂頻繁之地,當地人們為了求得平安,就會舉行祭拜儀式,因為離海近,人們對大海有一種敬畏之心,當地人喜歡出海捕魚,想從大海中獲得食物,所以就在出海之前舉行一些儀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這種行為逐漸演化成為一種風俗習慣。論文大全。到現在,在當地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在一些節日的時候做各種各樣的饃饃,表達自己的心情。論文大全。
三、饃饃——從一種食物是如何變成一種風俗習慣的
饃饃,作為膠州灣地區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種食物,在人們心中早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在當地,據筆者調查了解人們不僅僅把它當做一種食物,而是有了藝術的加工。在當地的農戶家里人們會有一些木材做成刻有各式形狀的磕子,然后再用面做成各式各樣形狀的饃饃,有些人還會在饃饃上面涂上顏色,做成各種小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種花樣面塑非常有名,逢年過節或農家喜慶之時,手巧的農婦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樣“餑餑”慶賀吉日。但手工制作花樣餑餑費時費力,一般手藝很難做好。于是,人們便用梨木、萊果木雕刻出專用的模子——餑餑磕子來磕制面食。這種方法工序簡便,磕出來的餑餑紋理清晰、花樣好看,很受農家婦女的喜愛。論文大全。農村家庭一般都有幾件或成套的“餑餑磕子”。這種磕子被民間美術家贊為一絕,后來流傳國內外。這種饃饃磕子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已經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市場經濟時期,人們普遍有了商品意識,有些當地人就會利用饃饃的特點作為賣點,使之形成一種商品。隨著改革開放,人們對于傳統的東西有了新的認識,逐步把的儀式恢復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當地的祭海儀式又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在一些特定的日期都會舉行大型的祭海儀式。隨著這種活動的逐步開展,當地人們對于傳統的饃饃又有了更深的認識,開始從普通的食物轉變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
四、傳統飲食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近些年,膠州灣饃饃的飲食文化隨著當地的經濟發展也逐漸地傳播到了周邊地區,這種文化形式也逐漸被許多人了解認識。隨著當地旅游業的興起,政府的大量宣傳,使得這種飲食文化逐步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牌,作為宣傳膠州地區的很好的工具,政府通過旅游業的帶動,通過高文化產業的方式,讓更多的來到這里認識當地的文化,風俗習慣,使得當地的經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在一年一度的即墨田橫祭海節上,田橫鎮的大饅頭也“出盡風頭”。祭海節上的饅頭裝飾有松樹、鮮花,還有龍、鳳等花樣。當地人說,這種面塑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女人們一到祭海節就研究制作面塑的花樣,不斷推陳出新,從龍、鳳、仙鶴等傳統作品發展到熊貓、牡丹花等新花樣。據悉,為了給當地人引一條致富之路,田橫鎮當地政府想盡辦法作好饅頭文章,包裝、注冊商標,舉行饅頭“選美大賽”等,田橫饅頭也逐漸打出了名氣,成為了“香餑餑”。在山東農業商務網上,“田橫饅頭”也圖文并茂地做了展示。
筆者通過對當地的實地走訪調查了解總結出一些觀點:傳統文化意識的回歸給傳統文化的新發展的機會。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對于傳統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能夠充分地發展傳統文化的優勢,使之成為發展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方法。既然現在人們能夠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就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只有通過有效地宣傳,很好的運作,才能使這種傳統的東西合理有意義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欣然接受,并不斷地發展下去,做大做強。經濟的發展要依靠很好的領導,要依靠強有力的手段,要依靠不斷創新的產品,同時也要依靠對于傳統、特色的發掘和發展。這樣經濟就會與文化有機地接合,通過一個合理的平臺使其達到利益最大化。
“饃饃”這種飲食文化的發展還是個開始,人們還會不斷地創新,通過“饃饃”還會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文化和商業形式。通過“饃饃”的發掘和發展,會給當地帶來一定的改變。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6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制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匯集著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采眾長,并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谷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干,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梢,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于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面食,如饅頭、面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采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制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制作
中國傳統菜肴對于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鹵、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于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于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悅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并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于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艷,拼配巧妙,有著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肴,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甕、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屬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谷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谷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衛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制作嚴格按科學規范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肴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于西方人來說,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于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1.英國飲食文化論文
5.中國哲學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