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設計藝術學研究綜論論文
設計是一個大的范疇, 廣義上分: 美術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建筑設計(室內、室外、園林、景觀)、工業設計、時裝設計、廣告設計、家具設計、商業設計、機械設計等。設計是一種力量,屬于生活方式文化,設計是反映哈創造“文化現象”以及“生活方式”的活動,20世紀初提,設計是一種交流。設計是打動人心的,應該引導人們去思考更多的問題,應該激發大眾追求更多的知識,設計師應該做雜家、生活家,應當加強學習溝通,比如繪畫、書法、攝影、哲學等,豐富積累知識,提升品質品位,并有機運用到設計工作中,設計中堅持受其他的專業的影響因為這些都可以激發設計師的創作靈感,我一直深知這一點。如果你要設計一個企業標志,而只看其他關于企業標志的設計圖案,就不會有好的創意。
設計其實就是戴著枷鎖跳舞,設計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它的功能性和服務性。在設計的時候,全面考慮有可能的因素,政治、經濟、民俗、地域……大眾,做設計必須懂得平衡個性與需求之間的關系,一個好的設計,對外應該尊重功能,對內則應該有自己內在的秩序。
藝術與設計的區別是藝術更多的注重精神感受,而設計則是更偏向于實用性,設計師的作品可以鮮明的反映他的個性氣質,他的個性氣質也融進了他的作品里。設計即思想,設計是設計師專業知識、人生閱歷、文化藝術修養、道德品質的一個綜合體現。
一.消費者心理學和審美心理學構成了文化與藝術上不斷提高的需求
設計藝術作品滿足消費者三方面需求,基本功能,享受功能,鑒賞功能, 每一個廠家都努力使自己的產品披上文化的外衣,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體驗是消費者個體親身參與和經歷,任何視覺符號都是一種設計符號,也是表現性符號,符號是表現設計思想的一種手段。沒有意義的圖形沒有任何意義,這個符號充當著設計師的思想情感,而這個符號所表達的信息是否被消費者準確快速的接受與認知,就成了設計作品成功與否的標志。例如點、線、面、是視覺藝術設計中重要的視覺元素,是對立統一的。而尹定邦的《圖形與意義》中說到,圖形既是一類獨立的藝術,又在設計中大有用武之地,既能充分滿足藝術的種種審美要求,又能解決信息、技術、學習、生活及大眾傳播的需要。圖形可冷可熱,而且形、情、意結合,充分利用傳統和現代的文化符號,成為20世紀后半期信息傳播的主要手段。
二.媒介體系建構一種文化環境,成為影響人們認識與實踐的對象性存在
由新媒介創造的新環境,不僅創生出新的認識和思想、文化。同時,這種媒介構成的信息環境本身,還把媒介轉換成文化原型,讓其成為一種能夠派生、創生新型經驗、知識、思想的原動力。新媒介環境引發了文化范式的大幅調整,在文化轉向的大背景下,大眾文化問題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對它的研究也日益廣泛。與此同時,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媒介文化也受到空前的關注。陳幼堅側重在中國傳統風格的基礎上發展和跨文化有關的設計,中西結合,采用人們耳熟能詳的圖像,而另一位中國知名設計師靳埭強來自中國大陸,早年移居香港,設計中經常帶有中國傳統的水墨效果的筆刷和圖像,跨文化設計的根本特征是保證雙方都能理解,跨文化設計師一種高科技,平面到立體的融合,各種文化形象的表現,是設計存在的一個中間環節,交互設計是一種讓人造物使用的更容易,更有效,并能讓使用者感到更愉悅的設計,設計的文化傳播導致現在設計會越來越向視覺社會,消費型的大眾社會過度,從本質上講,今天的設計,實際上已經成為對人類的生存方式的設計。
三.設計是一門情感哲學,非物的設計更注重情感體驗
情感設計是追求非物質設計的一種探索,它著重于人的情感方面,試圖通過產品形態,人機交流,信息反饋等方式來實現人與產品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實現產品的人性化。情感設計是人類造物活動的新階段,是人類造非物活動的嘗試。非物的設計更加注重物的精神性、服務性、情感性等,它力求從非物的角度來給與人更多的關懷和發展,產品是有情感的,它能將情緒和價值觀傳遞給用戶,只有深度挖掘人內心需求的設計才是受人們歡迎的好設計。蔚江表示,在科技創新到一定階段,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設計僅僅滿足基本功能遠遠不夠,只有尊重用戶的情感體驗,深諳設計的情感哲學,才能實現商業價值與設計價值的最大化。什么是好設計,好設計如何誕生,并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設計的價值,在于賦予產品功能上的意義,更取決于為用戶帶來深度情感體驗。一個好的設計,將站在市場化的角度,充分剖析客戶的品牌定位、核心訴求與產品策略,更重要的是深度研究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心理感受與審美趨勢,再運用人體工程學等科學嚴謹、整合多門學科的實證手段設計出符合用戶體驗的最佳產品。 設計,是不能用證書、學歷之類的來界定衡量的。
情感與藝術在審美上體現為相互依托,世紀表現主體在物質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意識,情感,對一個設計師的設計審美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這種審美取向又在具體的設計創作,設計活動中加以應用檢驗。設計審美受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各種因素,生活環境,以及社會普遍性,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既體現時代感,又現實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便是設計藝術的發展方向。設計之美,不單純是一種繪畫,人人都是設計師,人人都是藝術家。每個人做任何事都會進行思考再采取行動以達到自己的審美和滿足心理的需求。當你親力親為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做設計了,比如家里家具的擺設,每天穿衣風格和搭配等。
四.設計藝術的未來趨勢與文化詮釋
隨著社會的進步,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設計中,就要求設計師能夠預測設計的性能、比較不同的方案、預期對環境的影響、模擬實施過程等等。這些都必須在設計的開發階段實現,才能有效的避免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和浪費。每個人都應該有健康環保的觀念,不只是設計師,包括消費者大眾。設計藝術還是一種情感體現,比如材質極其工藝的運用也是一種強有力的設計語言。材質作為設計的物質基礎,它自己有其自己的功能特性。也就是說材質除了可以表現設計的實用功能,還能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鳴。如:石頭木材這種材質,會讓人們覺得質樸和踏實,而玻璃質感、鋼鐵質感的材質會給人冷冰冰的,一種強烈的現代感,色彩不同,產生的情感效應也自然不同,給人們帶來的情感表現也就隨之變化。色彩可以喚醒人們不同的情感,所以面對不同的顏色,我們所給予的情感回應也是不一樣的。
設計藝術使給公眾以真實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 張道一.設計藝術的歷史使命[D].蘇州:蘇州大學,2O10.
[2]章立國.現代設計美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李硯祖.設計藝術學研究的對象[D].北京:清華大學,2003.
[4]李建盛.希望的變異—藝術設計與交流美學[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
[5]李立新.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M].南京:江蘇出版社,2O10.
[6]王躍偉.新媒體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海,2O13(10).
[7]羅蘭·巴特, 董學文等譯.符號學美學[M].遼寧美術人民出版社,1987.
【當代中國設計藝術學研究綜論論文】相關文章:
當代中國市民社會的建構研究論文提綱11-19
論實踐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論文03-02
90年廣西油畫象征主義傾向研究綜論11-20
設計與藝術學院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3-19
論宿舍文化功能的育人價值研究論文02-24
論內部控制理論創新研究》論文開題12-01
《論內部控制理論創新研究》論文開題報告12-03
論內部控制理論創新研究論文開題報告03-26
論保鮮膜對水果的保鮮作用研究分析論文03-10
論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