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及策略
小學班級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作為學校教學管理者,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更新管理觀念,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對于小學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效率,文章分析了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自我管理;評估體系
教育改革已深入到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一個重要的領域、環節都影響著改革的深化落實。因此,小學教師需要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的精髓,重新整合各種管理思想和班級管理要素,使班級管理工作更為科學合理。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者角色定位不當
管理者角色定位不當,是指受到傳統學校教育思想的束縛,班主任不能從管理者的角色中脫離出來。換言之,班主任仍然充當或者獨自充當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不應該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施行者[1]。這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這一核心問題似乎在知識教育領域頗受關注,而在學校管理以及班級管理領域卻備受冷落。分析這個問題,有必要先澄清另外一個錯誤的觀念,即學校教育僅僅是通過書本進行知識文化的教育,一切指導行為的知識都來自于書本的間接經驗。其實不然,班級管理、集體生活管理正是學生學習管理人與事的直接經驗來源。教學活動的組成不僅包括知識文化教育的教學,更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的訓練。從經驗主義哲學家的思路出發,間接經驗(書本文化知識)永遠無法與直接經驗(親身經歷)相比擬[2]。因此,班級管理的管理者當定位為學生,這是讓學生回歸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學生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施行者,這是新的教育改革目標,也是公共管理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體現。
(二)管理模式不當
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來源于家長式管理。這也是“官僚主義”管理模式的縮影[3]。小學班級管理受傳統家長式管理模式的影響,班主任勢必為規則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學生成為受到外來力量管束的被管理者。這樣的角色定位危害極大。首先,對于規則的來源,學生缺乏主觀意識。外來的壓力是激發反抗以破壞規則的動力。其次,是否遵守規則由焦點問題轉移到自由受限問題上,學生便對自由的原則及內涵理解發生偏差,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最后,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受到極大挑戰。班主任手中只剩下“權威”這樣一張王牌,當挑戰“權威”成為一種反抗的樂趣,將陷入班級管理的死循環,致使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陷入僵局。
二、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
基于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應著眼于學生自我管理和班級管理評估體系建設。
(一)學生自我管理建設
班會制是解決班級問題的有效途徑。班級規則來源于班集體要共同面對的一切外部環境,包括集體生活規則、紀律等。值的注意的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立竿見影的獨立事件。建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需要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逐步學習集體生活的概念、公共意識的概念等,從而提高自我調控行為的能力。班會制是自我管理的`途徑,在班主任和學生的意識中確立自我管理的觀念是建設學生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集體規則的制定來源于班主任及學生對良好學習環境及爭取集體榮譽的需求。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便是自律,自律勝過他律,因為自律在學生的認知系統中是有的放矢的。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民主討論、民主獻策,使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進而實現自我管理。
(二)班級管理評估體系建設
班級管理評估體系應該是學生自我管理行為的延伸。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評估代表著集體行為的分值匯總,也就是個人行為在集體行為中的影響。因此,評估體系具備良好的糾錯能力。所以,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科學的班級管理評估體系。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擬定班級管理評估條例,從班級紀律、衛生、早操、用餐等方面進行規定,然后師生共同篩選出可行性方法,匯總成為最終的班級規范,并嚴格貫徹落實,將學生分成小組,對各小組在班級規范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考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三、結語
小學班級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作為學校教學管理者,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更新管理觀念,提升班級管理質量。良好的班級氛圍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和班級管理評估體系建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集體意識,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盧喜成.優化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學園,2014,6(4):159-160
[2]凌能祥.淺談優化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文信息,2014,5(11):229.
[3]李玉杰,于洋.優化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9(3):139-140.
【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及策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