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方法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教學是現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教育形態。一個班級通常是由一位或幾位學科教師與一群學生共同組成,整個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主要是在班級活動中實現的。管理方法是指用來實現管理目的而運用的手段、方式、途徑和程序等的總稱。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
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直接關系到集體內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對學生起著重要作用。小學生年齡尚小,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形成的初始階段,班集體的健康向上與否將對他們的一生起著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幾年,對小學班級工作管理工作有頗多認識和感受,也對此項工作的現狀進行了一定的調查和研究,發現情況不容樂觀,F例舉如下: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主要危害
(一)“威權式”管理
常常聽到中小學同行說他們認為育理論所介紹的原理、原則、教法均不切實際,必須代之以嚴厲管教與體罰,因為這些老師從小學、中學都是這樣被打大的,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于是也就依照以前老師的方式行事。一些老師深受“不打不成器”、“教不嚴,師之惰”觀念之影響,加上絕對服從與齊一標準,要求學生乖順,這種現狀一直受到許多專家、學者,甚至一般家長的質疑。
(二)“保姆式”管理
長期以來,保姆式教育充斥著小學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物都由教師包辦,老師天天守在教室,親自處理紀律、衛生、出勤等日常事物,教師的這種包辦管理,害了學生,也害了老師自己,扼殺了學生的靈性和創新精神,也抑制了廣大教師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管理的能力。廢除保姆式教育,提倡并實行學生自治已成了當務之急。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學校一定要養成學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則不應算為共和國的學校。”因為“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
(三)“重智育,輕德育”式管理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一直以學生的學科成績及高升學率作為教學成效的指標,小學也不例外,一切以學科成績為主,整個教學重心放在學科知識教學上,忽略情意、技能、認知三個目標的同時達成。缺乏對學生的了解、信任、尊重、協助與鼓勵,無法給學生一個安全、溫暖、和諧、無恐懼的班級氣氛,更無法讓學生在自我努力中獲得成就,培養出評價、欣賞的觀念:當然也談不上讓學生在選擇、珍視、行動中去進行各種學習活動了。
二、小學班級管理策略探討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對班級管理的理念也應該隨之轉變,摒棄教師的領導權,進行平等地師生交流,純化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樹立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發展的管理思想,建構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
怎樣才能發揮學生自覺關心班集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呢?首先學會關心班集體的成員,改變以往學生喜歡打“小報告”的方式,因為打“小報告”只會使小伙伴之間產生矛盾。當小伙伴開小差時,用手輕輕拍拍他,然后擺擺手,指指黑板,示意他專心聽講;當小伙伴在課間沒有準備好上課前的準備時,過來告訴他,把書翻好,反放在課桌上,學生漸漸學會了關心小伙伴,這不僅提高了上課效率,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責任心,增進了他們的友誼。
其次學會關心班集體,利用班會展開討論:你準備為班集體做什么,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體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準備把教室打掃干凈。如:在國慶節前一天,為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孩子們在教室里掛上了五顏六色的氣球,擺放了各種鮮艷的花朵,窗戶上貼上了各種形狀的窗花,黑板上用拼音端正地寫著“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整個教室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孩子們對祖國一片真摯感情。平時,教室地面上再也不會發現一片紙屑,紙簍里的垃圾也不知哪個孩子給悄悄倒了。課間只要發現有些課桌歪了,立即會有學生把它排整齊。從此,孩子們的頭腦中深深印上了“班集體”,因為孩子們認為這兒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二)“開放式”管理策略
在班級管理中,一開始我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務工作上,把著力點落在“管”字上。我認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時間,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于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把大量經理耗費在處理各種問題上?墒牵欢螘r間以后,我感到身心疲憊。原來,靠“管”已經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了。
1、開拓創新,樹立科學的新觀念。
2、情感教育,建設溫暖的班集體
3、管理有的放矢,促進班集體共同進步
(三)“激勵式”管理策略
何謂激勵?前蘇聯學者斯拉斯捷認為,激勵就是激發學生思想、情感和動力,給以活力,喚起愿望。它似催化劑,使優秀者更為完善,使自卑者自強,使盲目者清醒,使整個班集體進取向上,團結進步。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效能體現為人的發展。因而,班級管理的過程實質上是為了實現人的發展而引導人的行為活動的過程。在人的行為活動過程中,是否給予激勵,其行為活動的表現及效果大為不同。因而,現代的班級管理需要構建一套激勵機制,來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使之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進而產生積極的行為活動。以下談談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常用的五種激勵策略。
從以上方法的實驗效果看,我發現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想讓班級管理落到實處,改變觀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導”是必須,“活動”是主線,“評價”是促進,讓每個學生充分融入班集體,每天都有進步是目的。
通過開展這一系列的活動,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自我約束、控制、管理、教育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在管中學,學中管,管中悟,不斷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管理班級的能力,提高班級管理的品味,總結經驗與教訓,才能促進學生更加茁壯、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班級管理方法探討論文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班主任更是塑造靈魂的事業、良心的事業。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尤其是低年級班主任,學生就像一株幼苗,等待著園丁為他澆水、施肥、剪枝、修整。帶著這一份責任心和使命感,并且在全校教師敬業精神的感召下,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班主任工作中。
一、虛心請教,快速提高自己,體現一個“高”字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打鐵先得自身硬。班主任面對的是多名性格各異、能力水平千差萬別的學生,怎么使他們都能全面發展呢?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一方面向書請教、學習班主任工作經驗,研究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理論上武裝自己。同時,我們又要留心其他班主任的工作,經常向他們請教,使自身在實踐上又有了快速提高、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在實踐中注意不斷摸索和總結班主任工作的優與劣,并且注意及時糾正。
二、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一個“勤”字
小學生積極性容易調動,在一句“看誰做得好”就能調動全班學生行動的積極性,可是保留的時間不夠長。因此,班主任就要勤說、勤走、勤看、勤問。我們有的班級男女生比例失調,男生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組織紀律不好,班級管理就是失敗的。良好的組織紀律是保證教學和各項活動的前提。學生從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要與他們形影不離,他們到校,我們就該到校,學生都離校了,我們才能回家。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按學校的規章制度具體規定。在走廊里要求右側單行、慢步、輕聲行走,在走出教室時,我把他們送出來,再把他們接回來,看見不規范之處就及時指出糾正。這樣,使學生感到不管我走到哪,老師的眼睛似乎都在看著我,必須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小學生注意力不自覺、不持久,而且穩定性差,不要認為這件事老師講過了不用再講了,要反復強調,做到“勤”字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