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
學校一直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必須多渠道、全方位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教師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教學工作外,還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通過相關的方法與手段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但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廣大教師更多地將精力放在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視,導致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針對這一現實,廣大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深入探究引發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因;對策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人際關系和耐挫能力,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然而,從當前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學習上,家長、教師的高期望值與激烈的升學競爭,讓學生倍感壓力,時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和考試焦慮;人際交往上,對教師不理解,與同學不融洽;情感上,單戀、早戀的現象時有發生。凡此種種,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損害。教師必須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一)學生自身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雖然身心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由于閱歷淺、知識薄、經驗少,他們的各方面還不成熟,一旦遇到困難和疑惑,就會產生抵觸、反抗等情緒,形成心理障礙。不止于此,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強烈,不愿別人把意志強加在自己身上,教師如果不能正確把握這個度,就會使他們產生偏激情緒,形成心理問題。
(二)家庭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相互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很重要。但實際上,很多家長在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不是過分溺愛,無條件地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就是非打即罵,一味苛責,很少甚至根本不會與子女進行必要的交流。另外,現在的初中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孤僻、不合群的情況較為嚴重,在人際交往上常常有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更有甚至還會出現因為同學關系緊張而患病、離家出走的情況。
(三)學校教育
長期以來,升學率一直是評價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受此影響,很多學校及教師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學上,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成績,提升升學率。然而,頻繁的考試、超負荷的學習強度,常常讓學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一旦成績不理想,學生就會產生失落感,形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四)社會環境
經濟的迅速發展,給現代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商品經濟的沖擊和各種不良思潮的泛濫,使得社會環境日益復雜。這種現象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反差,極易使學生出現信仰危機、誠信危機、價值觀混亂現象,最終形成心理問題。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學校引起重視,創建良好的心理環境
學校一直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必須多渠道、全方位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學校領導要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及時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育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提升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學校要花大力氣,開設心理咨詢門診,建立心理咨詢跟蹤檔案,同時定期為學生舉辦心理教育講座,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所存在的心理問題,主動克服心理障礙,順利度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
(二)教師轉變觀念,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學習導師,更是學生心靈的引路人。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教師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教學工作外,還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首先,提高心理輔導技能。教師要利用教學空隙和閑暇時間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的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以敏銳的視角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進行干預和引導,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其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知之甚少,經常出現迷茫和困惑。鑒于此,教師可以在心理健康課中利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進行指導,讓他們學會尊重自己,學會為他們喝彩,正視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問題,走出心理困惑。再次,轉變評價方式。教師要將評價標準放寬,在重視成績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評價。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或思想問題,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措施,用愛心感化學生,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狀態,從而使學生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準。
(三)家庭做好榜樣,營造融洽的生活氛圍
與學校相比,家庭對學生的重要性更突出。因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父母是子女一生的老師。家長應當轉變固有觀念和教育方式,積極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常識,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子女的溫飽外,還要做好他們的行為導師,通過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子女,讓他們能夠在和諧、溫馨、文明的家庭氛圍中建立正確的行為習慣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比如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尊重他們、理解他們,一旦發現子女的心理變化,就及時采取恰當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溝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發展。
(四)社會提供條件,構建寬松的整體環境
生活在社會上,人們的一切行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與約束,初中生也不例外。除了學校與家庭外,輕松、愉快的社會環境也能夠讓初中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人與自然的和諧,幫助他們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無論教師、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積極創造條件,讓初中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通過零距離感受時代的脈搏,體驗交往中的情感,增強協作意識。這樣,不僅能使初中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還能使部分內向、孤僻的學生變得活潑開朗,學會合作,增強他們合作意識,使部分較為自我的學生學會尊重、理解他人,提高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結語
近年來,學校、家庭、社會已經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作為初中教師,我們必須轉變傳統觀念,深入探究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并采取多種方法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使他們成為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人。
參考文獻:
[1]鄧凱文.初中生心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綜述[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7).
[2]謝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分析[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6(4).
[3]張效貞,張效忠,張效顏.初中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對策[J].中國健康教育,2006(10).
[4]張文斌.當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24).
【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相關文章:
新生入學初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論文10-04
關于高職新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探討09-20
淺談中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08-01
員工跳槽成因及對策分析06-18
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09-23
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需澄清的問題及對策06-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