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勞動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的論文

        時間:2024-10-10 07:47:37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勞動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的論文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方目標,同時讓學生受到一定度的思想教育。但就目前小學勞動課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勞動效果差,這在乎時的教學活動中尤為突出。效果差突出表現在下列兩個方面:一是積極主動完成實踐操作的能力差,學生的實踐處于一種被動從屬的地位,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和輔導;二是學生的社會回報率低,幾乎絕大多數的同學在學校學到的技能都不能應用到社會實踐過程中,這在簡單的生產勞動課中尤為突出。

        勞動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的論文

          我們究其原因大約有以下兩點:一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脫離了以社會實踐為基礎,脫離了學生自主發展;二是教學方法不適應社會實踐的總體要求,不能適應學生自我發展的總趨勢。例如:我校大多數買拼裝玩具的同學不是自己拼裝的,少部分自己拼裝的同學拼裝的玩具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原因是自己看不懂圖,即使看得懂的地方也不能達到圖中的要求。類似這些現象說明我們的勞動教育還不能向社會擴展。追究教學上的原因就是學生勞動技能的掌握是被動的、膚淺的、殘缺的、簡單的、主硬的,為了改革這種教學的弊病,我們對現在勞動教學作了如下改進:

          一、改進教材,讓學生實際有效地獲得動手能力。

          現有勞動教材在目的要求、工具材料、勞動操作過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目的要求太抽象,往往需要再認識,這不利于教學。

          工具和材料對學生沒有選擇性,教師的準備都是降低要求了的,變成半組裝式教學,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而部分課的實踐過程是殘缺的、膚淺的。我們改進教材就是要讓勞動教育更能切合學生的實際,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我贊成勞動的材料由學生自己來準備的方法,因為一個連材料都不會準備的學生,哪能將獲得的能力引向社會?其實學生準備材料的過程也就是勞動實踐的過程,也就是勞動操作的構思過程,這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動手能力是有益的。

          如何準備材料?準備哪些材料?我想應準備利于學生動手、利于學生得到的材料;準備材料也不能違背教材目標、違背認知規律。在安排學生準備材料之前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學習大綱,確定該課的教學要求,按教學目標準備材料,這樣才能收到有益的效果。例如《做鳥笛》這節課,用竹簡對農村學校很適用,但對于城市里的孩子就不那么適用了,因為材料難找,用薄金屬筒來做,得改變工具,不符合教學要求。我們改用舊塑料鉛筆、圓珠筆、彩筆筒來做,這樣使用工具不變,教學目標已不變,且收到好的效果。

          勞動課的一些實踐操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學生難以完成。例如《做太陽帽》,我們進行了統計,由學生自己準備材料做,大多數無法動手,用老師準備的材料做結果一個比一個差。原因是學生自己帶的材料往往不是一個很規則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或大或小,學生不會按標準的尺寸去分割,去繪制圖形,課本上也沒有講明白,這說明教材中關于能力的培養和操作的過程是殘缺的、膚淺的,也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我們針對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了大膽改進,增補進去了這兩方面的內容,效果也就明顯好起來,在班與班對比中內容增補的班制作的成功率明顯比不增補的班高。

          教材中目前還有個值得改進的地方就是操作圖太少,在學生抽象思維還不發達的時候,用直觀的操作圖更易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動手,四年級上冊做《紙風車》,我改用操作圖來講,使學生獲得的動手時間更多,而且不需要改進材料同樣可以達列預期效果,而不用操作圖的班顯然效率要低。

          二、改進教法,讓學生主動活潑地發展動手能力。

          勞動課的教法好象形成了一種模式:導題→演示→操作→檢查。這種模式是許多老師十幾年的心血的結晶。想一想,一種模式化的教學給予學生的實際感受又是什么呢?是否又陷入到形而上學的經驗主義教條主義的陷阱里面不能自拔?

          勞動課也應是多種教學方法的集中反映。勞動課的教法應在強調發展學生動手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學生的現有能力,充分地利用現有的社會條件。

          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在社會活動中已耳聞目睹了許多的勞動操作方法,已具備了初步的技能,只是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不能與勞動課的實踐相聯系。教師必須注意這一點,充分地利用學生現有的動手能力讓課堂的教學形式適當地改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例如五年級下冊《做氣流計》課前我們調查學生削、刮、剪、磨、粘等勞動技能已基本具備,但不知道做氣流計需要哪些技能,達到什么要求。我們設計教學主要是將操作圖貼在黑板上,通過實物展示,討論出用什么樣的操作方法達到操作要求,這樣教學的形式發生了轉變,使課堂更生動活潑,而且課堂的效率也非常高。

          學校既有的實驗條件往往是不足的,而且都是一種理念化的,與學生接觸的生活實際相去很遠。而社會這個大舞臺給予了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利用現有的社會條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勞動課教學方法的改進。如家務勞動課,我們充分地利用學生家庭的條件,讓學生在校學習家務勞動的操作規程,回 家在家長指導下進行實踐,走學校家庭相結合的路,既節約了財力、物力,減少了浪費,又發揮了家庭教育的作用。我們在四年級進行的這種嘗試,結果絕大多數同學都能達到要求,許多家長在回執中希望能堅持這樣做,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

          三、改進板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得動手能力。

          我認為勞動教學中的板書,對學生動手能力的發展有重要作用,F在勞動教育中有許多好的板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勞動課教學中大多數板書,只有文字沒有圖示,仍然在模仿語文教學的板書特征,是一種知識型的板朽,這種板書不適應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勞動課的板書只有適應學生能力培養要求,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板書對學生能力的發展有用呢?我認為這樣的板書對學生能力的發展有作用:變板書為圖形板書,在圖形中適當地補進操作要求和重點方法,讓整個板書為一幅操作示意圖。這樣的板書有下列兒點優點:一是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從而達到學生自己動手的目的;二是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更利于發揮創造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完成操作實踐;三是對學生已忘記的過程有揭示作用,減少、了老師的輔導面。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兩班對比,用圖形板書的班,勞動制作的成功率、參與率都高,而輔導的人次比用文字板書的班要低得多。

          總之,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勞動教育只有不斷地改進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勞動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的論文】相關文章:

        對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意見11-20

        對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的論文12-07

        論文答辯意見06-04

        日語教學改革的論文05-27

        鋼琴教學改革論文03-19

        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12-02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論文03-26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論文03-19

        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2-25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