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 篇1
關鍵詞:中職學校;健康;策略
摘要:中職學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如何促進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已成為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主要闡述了中職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等方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以期對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整個中職德育工作提供參考,達到提高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勢比較嚴峻,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決定著他們將以什么樣的面貌跨人,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其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心理危機的能力,是中職學校所面臨的迫切問題,本文通過對當前中職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思考,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和措施,為中職學校有效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參考,對于中職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和中職德育工作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符合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包含有三級功能,即初級功能、中級功能和高級功能。初級功能主要指通過心理衛生健康知識的學習,消除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產生;中級功能主要指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了解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提高應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高級功能這樣指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要促進個體的發展與完善,這主要體現在通過心理教育與訓練幫助受教育者充分意識自己的潛能和價值,使各種心理素質達到最優化,成為健康、自主、和諧、具有創造性的人。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從維護心理健康逐步轉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自我意識的培養,在未來社會,人們對心理健康概念的認識水平將會有新的提高,獨立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重視個人價值、人與社會的和諧、對幸福的體驗和追求、充分發揮個人的心理潛能等將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對此,人本主義心家馬斯洛提出:”在人的內部存在著一種向一定方向成長的趨勢或需要,這個方向一般地可以概括為自我實現,或心理的健康成長,他有一種內部的壓力,指向人格的統一和自我地表現,完全的個別化和同一性,指向探索的、成為有創造力的、成長美好的人!爆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盡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但每個人的潛能得到發展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班杜拉說過,能力不是固定資產,彈性極大,關鍵在于怎樣發揮它,也就是說一旦學生生而有之的心理潛能被充分發掘出來時,就會成為一個馬斯洛所描繪的自我實現的人—一種具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很強的創造性、智力充分發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這的確是心理高度健康以及人格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體現職業心理教育的主線
職業心理教育是根據國家建設中所需人才的特點及學生個性心理各方面的特征,給予適當的有關職業方向性的指導,使其了解某些職業需要什么樣的個性心理品質,適合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等等,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確立職業定向,做好心理準備,并按照職業的要求和特點培養有關方面的素質和才能。由中職學校的本身的培養目標所決定,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以職業心理教育為主要內容,學校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增強自身素質、積極參與競爭的觀念,既要有自信心,有參與競爭的勇氣,又要有做好參與競爭的準備,提高自身的素質,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機器,擁有競爭的實力,使自己在競爭中提高。因此,在職業心理教育中應根據學生的能力、氣質、性格、興趣等個性特點,結合社會需要和有關職業信息,幫助學生選擇適當職業,通過職業心理教育,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氣質,在職業選擇時,盡量要考慮所選職業和崗位與自己氣質特點的適應性,但也不要過于強求其一致性,明白在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氣質可以發生變化并逐漸適應工作和職業要求。通過職業心理教育,使學生懂得人的性格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在求職擇業以及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應努力克服消極的性格品質,發揚積極的性格品質。
三、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應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一)根據年級特點,實行分層教育
根據不同年級層次,體現出主體性原則,著眼于學生心理的整體發展,有側重地進行教育。一年級新生主要是適應性教育,應幫助新生盡量多地了解學校的方方面面,盡快適應新環境,根據新的環境的特點調整自己行為,克服自卑,悅納自己,提高自我能力。許多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根源在更早的時期,因此,在新生人學之際進行心理狀況普查非常必要,利用各種心理量表,通過測量建立新生心理,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重點登記備案,堅持追蹤。可以考慮在一年級開設心理衛生課,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調控和自我激勵的能力,以便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邁出自我完善的第一步。
二年級學生主要是人際交往和專業學習教育。他們心理波動小,這時應讓他們了解、激發主動樹立良好心理品質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克服交往障礙,提高交往技能,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正確處理異性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樂觀豁達.積極進取。老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心理發展類的課程,如《性別心》、《人格心理學》等,供不同需要的學生選擇學習,側重心理發展教育,激發他們的內在活力。
三年級主要進行職業角色教育。大多生隨著畢業的臨近會感到即將步人的心理焦慮和心理危機,學校應加強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向工作,引導學生時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學生樹立扎根基礎,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理想,腳踏實地地追求自我價值的發揮,增強學生承受挫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確保畢業生健康人格發展。可開設《擇業心理》、《社會心理學》等,目標是幫助學生調整心態,積極應對,學會做人,終身發展。
(二)針對學生性別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針對中職女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采取講座、輔導等形式對她們進行適合女性心理專題教育,重點傳授一些心理知識、心理調試方法,并進行專門的心理訓練,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學習、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學會自己妥善地解決。如了解一些青春發育中的性心理衛生問題,了解青春期常見疾病的防治,學會正確對待性角色,學會保護自己。幫助他們清楚男女的生理差異和心理差異,明白男女智力互有特點,但總體發展沒有高低之分,樹立自尊、自強和自信,使心理教育更為細致周到,講究教育策略。
四、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以活動澡程為主
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讓學生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心理發生發展變化的特點和規律,是全面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徑,應擁有與其他學科同樣重要的地位。心理學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展和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宜多樣化、靈活化。教師根據心理知識并圍繞學生特點組織相應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心理體驗,提高心理素質。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可參與制訂計劃,參與設計活動,參與自由討論,充分開放自己的心靈,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助、他助活動中實現學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開設要注重活動與體驗相結合,借助活動這一載體來豐富學生的心理體驗,只有經歷學生主體的內在的心理歷程并使學生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深刻的情感和體驗的活動,才是有價值的活動。二是要注重問題與經驗相結合,一方面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需要以經驗為中介,另一方面經驗又是學生個體發現問題,正確評估自身心理狀況的”憑借物”,所以活動課程應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和即時信息,然后引導學生將這種經驗一與自己面臨的問題聯系起來。三要注重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教師做學生平等的朋友熱心的參與者,忠實的旁聽者,不妄加評價,不草率否定等,但也不等于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教師要做把一根珍珠串起來的線。最后要注意把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把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延伸到課外和校外,形成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活動課程網絡,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傊,活動課程就是一種讓學生產生感受一感知一感悟的模式,教師要把教學從目標引人、活動展示、情景體驗、問題解決、啟發感悟、拓展提高等基本環節,沒有自主的活動,就沒有心理的成熟發展,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應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癥結及解決辦法,最后仍要“系鈴人”自已來做“解鈴人”。
總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職業興趣,提高應對挫折、求職就業、適應社會的能力。正確認識自己,學會有效學習、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積極生活目標,培養責任感、義務感和創新意識,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這是中職學校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也是使中等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 篇2
一、優化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分析
由于中職生學業的基礎知識普遍較差,學習動力不足,相對而言,也較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如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強導致的迷茫失落心理、無所作為的心理;由于適應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較差、情緒的自控能力和調節能力不足產生的破壞性釋放心理等。對這些學生只要我們稍作觀察,就會發現他們青春期的情感困惑,自我壓抑、自我封閉、好奇獵奇、尋求刺激等心理是非常令人擔憂的。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已越來越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越來越影響到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影響良好學風和校風的形成。
1.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許多中職學校領導認為只要學生別出大事別走極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多干少無所謂。有些學校的領導對此認識不夠,幾乎沒有開展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動。有些學校即使名義上開展了一些活動,如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立了心理輔導室,舉辦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但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最終也只能流于形式。所以,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疏導,導致問題越積越多。
2.軟硬件建設尤其是師資力量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生比例失調。心理學專家認為,一般25~4名學生配備一名咨詢人員最為合適,而目前在我國,一所中職學校能夠配備一名專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都不多見。二是專業素質普遍不高。當前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多數是“半路出家”,多由班主任、團委教師或政治課教師兼任,專業的心理學教師很少,很多人工作起來力不從心,這也是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從硬件設施來看,很多中職院校沒有適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場所,沒有固定的咨詢室等。
3.心理教育的工作重心有偏差。目前,一些中職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心理咨詢中心的建設上,一味地追求心理咨詢的數量,但心理咨詢本質上是事后的一種干預手段。相對于產生心理問題后進行補救,問題產生之前的疏導或是預防則更具有長遠性。因此,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開展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動,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心理調試的方法,以減少心理問題的產生。目前,大多中職學校更注重強調向學生灌輸思想政治、德育理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成長心理的教育進行科學分析,忽視了學生在內心深處對這些思想教育的接受程度和贊同程度,結果往往使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事倍功半。可見,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切實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跟蹤和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形成科學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干預機制,對于一個中職學校是否具有積極和諧、健康向上的學習風氣是至關重要的。
二、優化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思考
。ㄒ唬┲鸩浇ǔ扇轿坏男睦斫】到逃W絡體系
24年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舉措。所以,有必要建立由分管校長負責,各相關職能科室分塊實施,以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學生心理委員等全員共同參與,利用學校網站、校園環境等各種媒體,通過心理輔導活動課、德育導師結對、社團活動、個別輔導等立體作用于學生,并積極利用家庭教育和社會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也就形成了“以德育導心育,以心育促德育”的良性循環。
(二)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
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規章制度,可以保證心理教育的有序開展。首先可利用每周的德育活動進行,其次是建立了《學校德育導師制實施辦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教學工作應由教務科安排專職的心理教師授課,保證每學期不少于1課時的心理健康課及每月一次的心理活動課。在教育科研和心理輔導工作方面,學校規定心理健康教育由專人負責業務指導,由專兼職教師負責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每學期都要不定期檢查心理輔導的工作情況。要求做到學期初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輔導中有記錄。心理輔導室根據心理輔導的規范要求,制定《心理輔導預約制度》、《心理輔導教師工作守則》和《班級心理通訊員制度》等。
。ㄈ┲鸩教岣咝睦斫】到逃虒W科研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教師是前提。在職的教師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訓,努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水平。因此,學校出資讓教師接受再教育。同時,須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不定期聘請校內外專家來校講學;開展班主任心理咨詢培訓工作,讓班主任和全體任課教師在業余時間自學,努力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再認識和教育水平。在科研方面,應積極研究探索,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以科研謀進步,以科研促發展。
(四)培養一支得力的學生心理通訊員隊伍現在提倡以人為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當然是“以學生為本”,中職學校可以借鑒高校成立的班級心理通訊員隊伍的做法,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積極能動作用。先是對班級心理通訊員和學生干部進行心理輔導培訓,讓學生了解心理輔導的原則、方法,再由心理通訊員向全體同學宣傳心理方面的知識,以點帶面。一方面可以及時發現和預防學生中的心理問題,減少校園危機事件,做到提前防范、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及時疏導。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健全輻射到每個班級的學生心理素質拓展體系。另外,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等,可以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ㄎ澹﹦摿⒂新殬I學校特色的心理輔導特色服務
學校心理輔導室應根據學生心理需求,開設心理專題輔導,根據輔導老師的特長,以“專家門診”的方式對學生開展輔導。如人際關系專題;女生生理、心理專題;親子關系專題;學習與就業專題等,使廣大同學能盡早擺脫心理困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嬛䴗剀啊⒑椭C的校園文化氛圍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級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經常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發現有問題學生及時與心理輔導老師聯系。各任課老師在學科教學中也可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講課時盡量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情況和學習心態,多引導,少批評,盡量讓學生快樂學習。同時,學?梢酝ㄟ^各種大型的節日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和技能節,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人際交往能力、競爭和合作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還可以通過講座,黑板報、廣播等,宣傳心理健康的知識,使廣大學生能提高心理健康的認識,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總之,通過以上各種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使學生增強了心理健康意識,甚至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心理訓練方法,能自覺地在學習和生活中加以運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如此,師生間的關系同學間的關系也會更加融洽,我們的校園自然也就會更加溫馨和諧了。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 篇3
1、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1.1思維意識活躍,但學習動機缺失
中職生在學校沒有升學的壓力,學校也更重視技能的訓練,導致學生思想意識活躍,興趣廣泛。由于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上沒有動力,導致中職學生在校厭學的較多,體現在上課睡覺、玩手機、打鬧甚至中途放棄學業。
1.2自我意識增強,但自控能力不足
中職生自我意識較強,把自己當成“成年人”,渴望與成人一樣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與權力,反對父母和老師權威式的干涉,希望能以獨立人格出現。由于生理、心理迅速發展,在面臨許多矛盾和困惑時,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甚至情緒失控,所以中職生經常為一點小事情發生打架、斗毆以及破壞公物等現象。
1.3有嚴重自卑感,但反抗意識強烈
中職生是基礎教育中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由于成績不好,從小學到初中,來自學校、老師、家長、批評較多,來自同學的歧視較多,一個人長久得不到認可,形成了自卑情緒,有嚴重的自卑感,對學校和社會充滿著冷漠和仇恨。同時,由于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導致中職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渺茫,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也容易產生自卑感。在這種自卑的心理作用下,他們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無所適從、怪異和反抗,有時甚至用過激的行為去掩飾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比如通過頂撞老師、逃課等違紀違規現象顯示自己的勇敢。如果引導不好,個別學生漸漸就會形成反社會人格傾向。
1.4渴望得到認可,但人際關系障礙
中職學生特別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得到他人的認可,但是,他們不擅于與人交往,為人處世能力較差,存在一定的社會障礙。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差,知識水平低,害怕別人嘲笑而不愿意和人交往,久而久之就形成極為內向的性格,不與人溝通和交往,人際關系障礙。
1.5受挫能力較強,但發展目標模糊
中職學生從小就在學習上受過多種挫折,受關注的程度也不高,生活上也較早獨立,大部分遇到挫折時能獨立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普遍受挫能力較強。但是由于中職生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對自己的缺點、興趣、愛好、特長不能準確地評估,得過且過,發展目標模糊不清。
2、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2.1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特有反映
中職學生在年齡上大多正處于人生生理和心理快速發育時期,這是人生的由不成熟向成熟發展的特殊階段,心理學上稱“心理斷乳期”或“第二斷乳期”。在這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他們的情緒不甚穩定,對事物的判斷拿不定主意,不能冷靜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易產生心理矛盾、心理沖突。
2.2家庭原因
中職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庭,很多是留守兒童,父母忙于務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部分中職生來自單親家庭,這些孩子普遍缺乏關愛,心理敏感、叛逆,這些都導致了學生不良的心理問題和行為。
2.3社會原因
中職教育一直以來受社會上的歧視,在這種社會認識下,加劇了中職學生對自己的不良認識,認為自己沒出息,由此引發自卑,缺少學習動力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同時,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式和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也給處于相對劣勢的中職生帶來了心理壓力,大部分中職生畢業后進入企業當一線工人,這也讓他們感到學習沒有動力,自卑感嚴重。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3.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開設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理念教育,增強其心理健康意識,幫助中職生掌握心理衛生知識,了解自身心理發展,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軀體無病,體格健全,還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具體做法是:對學生傳授理論課程的同時,用專業的心理測評軟件對學生進行各個量表的測評,如心理健康臨床癥狀自評測驗(SCL-90)、霍蘭德職業傾向問卷測評,自信心測試,社會適應度測試等9大方面、43個量表的測評。通過科學地測評,讓學生對自己的心理方面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職業選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2定期舉辦心理知識講座
在一些關鍵的時期如新生入學初、學生就業前夕、新學期開學伊始等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開展心理知識講座,幫助中職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調適方法,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如舉辦:“新生入學教育”、“珍愛生命、關注女性健康講座”、“就業前心理準備”等,通過這些講座的舉辦,讓學生在心理波動較大的時期,穩定其心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所面臨的新環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追尋自己的人生目標。
3.3增設心理咨詢室并對學生進行咨詢
心理咨詢室的設置是為了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地調節自我,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職學校應培養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即具備“心理咨詢師三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的教師;配備規范的心理咨詢室,并且功能齊全,包括接待室、心理測量室、個體心理咨詢室、團體心理咨詢室、宣泄室、沙盤游戲室、放松室等功能單元。在科學的規劃下,心理咨詢師對來訪學生進行個體咨詢或團體咨詢,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并挖掘潛能、完善人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在培養學生品德、完善學生人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為此,學校應不斷地美化環境,改善教育教學設施,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各種比賽、表演等活動,這樣不僅能使新生自進校門那天起,就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促進他們及時地轉化角色以適應新的環境,而且也能幫助他們在各種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調整心態,增進交往,增進自信,進而明確自己生活的目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傊,在新形勢下做好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培養中職生健康的心理。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 篇4
一、影響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學生個體
中職學校的學生群體在早期的學校教育中,學習成績一般都不盡如人意。這易導致他們在升學率至關重要的緊迫形勢下,不被重視,甚至遭到同學和老師的忽視,因此自尊心受到打擊,自卑感上升;另一方面,學習上的失敗,使得他們在其它方面的長處也得不到認可,貼上了“笨蛋”、“調皮搗蛋”等壞學生的標簽。進入中職學校后,這樣負面消極的心態并沒有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改善。由于原來基礎不扎實,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新學校的課堂上仍然不能較好的汲取老師所講授知識的精髓,學習落后,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破罐子破摔。長期在這種消極情緒的籠罩下,心理壓力大,覺得身心疲憊,產生對學習及自身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放任不管的消極心理。
2.家庭的影響
“一些單親、特困家庭和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普遍存在一定的陰影。有些家庭中存在嚴重的封建思想加之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的學習更是漠不關心!保1]有時候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性格偏激暴躁的父母就會對孩子動則打罵,過分苛責,認為他們沒用,給自己丟了面子。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從情感上幫助學生減輕壓力,給予學生鼓勵和繼續學習的動力,反而給學生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和無能的心理暗示。很多學生就是在父母長期的責罵和埋怨中對學習喪失興趣,看不清楚自己的價值和前進的方向,盲目的混日子,導致學習效果越來越差,最終產生厭學,叛逆,不以為然的心理。
3.教師的影響
教師是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向學生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更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以及人生的發展!皫熒P系是教育過程中的基本條件,是無形的教育力量。師生關系的性質不但直接地影響著教學效率,而且間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智力發展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2]有的中職學校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生。由于中職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個別教師在長期面對他們后會慢慢失去耐心,會不停地抱怨,潛意識里也認為進入中等學校就讀的學生就是人們口中說的“差生”,是無可救藥的壞孩子。進而會無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愿意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幫助學生,不能用一顆真誠平等的心與學生交流,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訓斥,甚至是挖苦,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因而和學生之間產生很大的距離感和隔閡。在這樣的情形下,往往會增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他們變得封閉,情緒壓抑,甚至不愿和老師溝通交流,產生的消極的回避態度,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
4.社會偏見的影響
中職學校的學生部分是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不理想、品德或行為上不盡如人意的學生。在當今這個崇尚高分和學歷文憑的社會中,許多人都無法用正常平和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學生,都習慣與用帶有偏見的有色眼鏡去審視這些學生,因此他們就變成了大眾眼中“不學無術”的壞典型,成為了老師口中沒出息、扶不上墻的“稀泥巴”,成為了家長眼中不上進、丟臉面的“壞孩子”,而這對于他們的人格尊嚴是極大的傷害。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外界的眼光和評論會對他們脆弱的心靈造成難以補救的影響。有些學生由于長時間處于被他人冷漠對待、瞧不起、鄙視的狀態,聽到的多是埋怨和苛責的聲音,看到的也多是漠然和鄙夷的眼光,這些非善意的對待導致很多學生變得內向,自卑,不敢與人交流,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明白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做任何的努力和嘗試,從潛意識里自我否定,認為真實的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的天生的庸才。
二、目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學習態度、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F實情況是一些中職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應有的重視,更談不上合理安排教學形式、組織教學內容、切實落實到必修課的教學工作中去。
1.地位尷尬,重視度不夠
雖然國家教育部明確指出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3]要求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很多時候,心理健康教育仍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地位。很多學校并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必修課的形式納入到教學課程體系中,有些學校甚至根本沒有開設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視度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2.師資薄弱,缺少專業性
有的學校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師資匱乏。很多中職學校缺乏專業從事心理健康健康的教師。在現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師資隊伍多由學校的行政人員、思想政治課教師乃至輔導員組成。他們中的很多人并不具有正規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學習經驗,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態度,缺乏心理輔導的基本技術和經驗!凹词褂行┙處煂π睦斫】到逃斜容^全面的認識,也有一定得理論儲備,但他們中得多數人尚未掌握專門的心理輔導技術”[4],“不懂得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知識機械地套用傳統學習課程教學模式,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過程成為純粹的心理學知識學習過程。”[5]這并不能給予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驗,反而會因為不專業的教學而導致學生對此課程的輕視、厭倦和抵觸。
3.形式呆板,教法缺靈活
目前在一些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學校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古板,不生動,缺少活力的問題。采用的教學方式多還是以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輔以刻板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坐在座位上聽,缺乏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課堂氛圍沉悶壓抑,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難以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同時由于教師專業背景的缺乏,對于心理健康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局限于照本宣科,案例的講解缺乏理論支持和現實分析,這樣無法引起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由于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度不足,體驗性不高,加之薄弱的基礎理論知識,可能致使學生在獨立處理一些自身心理危機時感到力不從心。
4.難以評價,考核方式陳舊
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考核,一般采用的多是與普通文化課程相同的期末卷面考試成績。這樣的考核無法真正檢驗學生對于課程教學效果的掌握程度,無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無法充分了解學生對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體驗和感受,無法讓學生了解和重視自己的心理狀況和特征以便更好地調整心態、完善自我。對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全無體現。
三、關于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1.提高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所呈現出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依然是因為學校的不重視不作為所引起的。學校的重視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順利開設的前提,學校應認真研讀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文件,充分認識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意義,切實落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專門的學科形式納入學校教學計劃,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培養自信心,改善師生交往的有重要影響和意義。
2.優化教師隊伍,加強師資引進
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來看,關鍵在于解決師資問題。首先,學校必須明確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容不得馬虎和敷衍,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勝任!耙虼,學校在缺乏專業教師的情況下,應首選那些教育觀念新、態度積極、愛崗敬業、師生關系融洽、素質良好、自身心理健康的骨干教師來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任務。只有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師資隊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成功才有保障,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才能獲得強有力的支持!保7]其次,學校還可以吸收心理系專業的畢業生,同時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吸引中等師范改制中大多數需改教其他專業的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師到中職學校任教,充實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專職教師隊伍。
3.豐富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方法
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政策及財政許可范圍內大膽實施教學改革,引進新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參加到教學中來。引導學生正視現實、端正態度、克服自卑、自閉心理,明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識!保8]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小組討論,情境演繹的形式,一方面創造一個活躍和諧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小游戲中也能理解復雜的心理學理論和心理疏導方法,消除他們對于理論知識的懼怕厭倦心理。另一方面又能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生動形象的教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4.保證教學時間,優化教學內容,完善考核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教學要以必修課的形式安排進教學計劃中,并保證一定量的課時。課程安排應使學生盡早接觸心理健康教育為好,以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咨詢機制,使有需要的學生能夠盡早的接觸到相關心理健康理論知識,接受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教學內容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進行選擇和編寫,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能聽懂、易掌握、有共鳴,以教育和警示學生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和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豐富課程考核評價的方式,可將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隨堂測試、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問卷、課外作業和期末考試等進行綜合評價。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但必須要深刻理解和思考課堂教學內容,多了解關注最新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詢案例。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較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 篇5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中職生面臨來自社會、家庭及學校多方面的壓力,在生活、學習和日常交往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從學校層面來說,對中職生實施積極的心理干預,引導中職生不斷加強自我心理調節,及時走出心理陰影,擺脫心理疾病,是一項重要且緊迫的教育教學任務,也是中職學校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當代中職生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心理問題呢?我們又該如何在正確認識它們的同時,實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當代中職生面臨的心理問題
1.來自學校壓力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我們看來,中職生的心理問題首先來自于在校期間的人際交往、動手創新等方面造成的心理陰影。具體來說,由于中職生的綜合素質與同等年齡其他在校生相比較低,處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關系的交流溝通能力不是很強,遇事不夠冷靜,出現問題不是從自身尋找原因,而是從他人那里尋找發泄渠道和途經,往往容易產生偏激心理,遭到反對或者出現與自己心愿不符的言行的時候,經常產生挫折感,同時不懂得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給予恰當的緩釋,使心理問題越積越深。另外,中職生的知識基礎比較差,動手能力相應較弱,在應用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創新不夠等心理挫折,以上種種,不勝枚舉,都是中職生在校期間常見的心理問題及相應來源。
2.來自家庭壓力的心理健康問題。
從筆者多年分析和研究來看,中職生的心理問題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即家庭的壓力。具體來說,部分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中職生大多是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離異家庭出來的學生。由于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這些學生平時寡言少語,不愛和同學、老師交流,一些較小的心理障礙或許通過自己的調適能得到及時解決,但很多出于外在不可控因素導致的心理問題,如缺少家庭關愛,不懂得理解和關心別人,無法融入集體中,使得學生不能鍛煉和施展個體的語言和交往能力,容易陷入孤獨、焦慮的不良心理中不能自拔,學習和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嚴重影響德智體全面發展。父母離異,缺少經濟來源,在校容易形成自卑感,是一系列心理不穩定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3.來自社會壓力的`心理健康問題。
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的還有社會上的很多不良環境影響,如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之間相互攀比、拜金主義流行是一個重要方面,對處于世界觀正形成時期的中職生來說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不良引導。一旦心理上得不到滿足,往往使身心受到嚴重損害。
本文從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層面分析了中職生心理問題的來源和癥結,但歸根結底,這跟中職生個體的自我調控力有著密切關系,中職生在心理上造成如此種種不同陰影或者嚴重影響其學習、生活的問題,最關鍵的是缺乏正確引導和心理自我調適能力十分欠缺。
二、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路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為主渠道。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人們的心理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具體來說,就是從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出發,施教者按照一定心理教育方法,挖掘受教者心理發展潛能,使其朝積極健康方向發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預防和消除各種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心理問題的教育過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中職生來說,是接受良好心理培養和計劃教育的主要陣地。學校應開設相應課程,幫助所有學生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對于那些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更應該主動幫助其挖掘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因勢利導,及時解決困擾其學習和生活的心理問題。
2.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大家庭和社會參與的權重。
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益補充。對于那些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生來說,其一時間很難走出已經遭遇的心理陰影。那么,通過參與有意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現場心理咨詢、心理電影賞析、團體花樣心理訓練、校園心理劇競賽及富有家庭和社會溫暖的主題班會等適合中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心靈滌蕩和社會、家庭關愛。實踐證明,這種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不僅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而且對那些已經受到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影響的特殊學生來說,成效十分顯著。
3.注重培養中職生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
從上文分析來看,實現上面兩項目標,歸根到底是提高中職生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因為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或者存在潛在心理問題的中職生能否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最終靠的是自己的心理調適能力,這就是內因的決定作用。只有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不僅注重外在心理培訓和疏導,還激發和發揮中職生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最終才能實現有效實施健康心理教育的目標。具體來說,首先應該讓中職生掌握科學的學習心理學的方法和理論,通過課程學習、閱讀報刊、參加社會心理實踐及大型集體性活動等方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豐富自我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陶冶性格、鍛煉心理品質。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認識,以便對自我有正確認識和評價,面對心理問題能根據科學方式調整和發展正確心理。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 篇6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最叛逆、最動蕩不安的時期,心理更為敏感、脆弱,更需要多方的關懷幫助解決其遭遇的心理問題。在中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也相繼開設了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專題講座,并在班里設立心理委員。但是現實中存在的許多困難,使得現行心理健康教育收效甚微,急需一種新的模式來補充、支援。
一、中職生心理特點及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中職生心理特點與普通初、高中生的是存在區別的。首先,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敏感時期。中職生大多都是15—18歲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十分叛逆的青春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離開父母到異地求學,脫離了父母的管教、約束,家庭教育產生空缺,而且中職生大部分是學習上的后進生,文化基礎較薄弱,他們的耐受力比較強,往往對父母、老師的批評和責備不放在心上。其次,中職生需要更快的接觸社會,對人生、職業的規劃也早于普通同齡學生,因而心理年齡上的不成熟、對如何適應社會、如何正確選擇職業、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如何面對各種競爭等是承受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不是學校和家庭教育就完全能夠解決。內心的自卑感也讓其很容易產生許多心理困惑,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開導。
職校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對于學生的管理較寬松,而教學主要以傳授技術為主,雖然近年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重視,相繼設立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報告,設立心理社團及心理委員等,但在管理與教學過程中,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較為單一。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不足、專業水平也較低,故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效果并不明顯,這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個空缺,急需一種新的模式來支援、填補現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同伴教育及其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中運用的可行性
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運用同伴教育的新型模式。同伴教育原是指具有相近年齡、相同性別、相同背景、共同經驗、相似生理狀況或由于某種原因使其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廣泛運用于預防艾滋病、戒毒、預防犯罪等方面。本文探討的是將同伴教育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即運用同伴關系去影響、感化、幫助學生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所謂同伴關系,(通常是指同齡人或同輩人)是由于共同的興趣、需要、態度等而自發形成的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關系。進入初中階段的中學生生理發生一定的變化對他們的心理發展產生了影響,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對同伴關系的影響。因此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同伴教育有著其特有的優勢。
研究表明,中職生發生心理問題時一般不愿選擇求助心理咨詢室的老師,而大多會選擇與同學、朋友、同伴傾訴。同伴教育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中應用顯然是最為合適的模式,同伴由于他們存在相似的背景、接近的年齡、有更多共同的語言、興趣愛好,容易相互信賴,可以減少抵觸心理、防備心理,更容易溝通、達成共識同時,同伴教育開展的形式也較為靈活,可以超越時間、地域等限制,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容易展開。
三、同伴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體運用
(一)班干部正是同伴教育實施的主體
班干部正是同伴教育實施的主體,要充分發揮班團干在班級心理健康中的主導作用。班團干部是班級的核心,在班級的管理及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班于是學生的榜樣,是在學生信任和支持下選舉出來的,他們代表著全體同學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身邊的同學,要充分利用班團干的核心作用,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讓他們時刻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同學,就會形成一個愛班、愛集體、愛他人、愛自己的一個團結拼搏、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班級,也會讓該班級的學生感受到生活和學習的樂趣,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的暗示,一種有效而又非常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班團干因為經常進行活動組織工作,他們和同學之間的接觸、溝通最頻繁,這就讓他們掌握班級同學的心理變化有著極為優越的條件。從這些班干部中選擇一些號召力、親和力、責任心強的學生,把他們培訓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者,讓他們先進行正規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把日常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起來。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經常性地組織各班團干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集體心理健康輔導,讓他們掌握一些常規的心理輔導方法,讓他們學會通過集體活動把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傳授給學生,把他們培育成同伴教育實施的主體。再由他們把所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通過相互溝通、交流,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更靈活、更適宜的方式將所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傳播給他們的同學。
(二)心理委員是學生心理健康同伴教育的橋梁
在班級里設置的心理委員便是進行同伴教育的橋梁,經常對心理委員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讓他們主動承擔起班級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信息員、聯絡員、輔導員,這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班級心理委員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員。學校的心理咨詢室每學期要做大量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工作,以健全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在班上設置班級心理委員,負責該班級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的發放、收集及整理,收集到的數據更真實。同時,心理健康委員的`設置可以讓他們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第一時間了解到班級同學的心理變化,將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反饋給學校,為老師或班主任開展心理引導工作提供了依據和第一手資料。其次,班級心理委員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絡員。學校的一些心理健康活動、講座等可以通過他們進行傳達,讓他們能有最有效和最短的時間把學校的工作及時布置下去,充當重要的聯絡員角色。再次,班級心理委員是學校心理健康同伴教育的輔導員。讓班級心理委員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識,他們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一些常規的集體或個別心理輔導。他們可以用同伴易于接受的語言去進行開導,化解心理有困難的學生,這種方式比起班主任說教式的心理開導、教育方式有效得多。心理委員的同伴教育在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著以上方面的作用,大大減少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為心理咨詢室的工作開展及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心理委員的設置為心理老師與學生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由老師主導心理教育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同伴教育的新模式,彌補了學校心理老師不足的問題,也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初期就能得到篩查。
(三)開展團體活動是學生心理健康同伴教育的載體
同伴教育可以通過團隊、班集體活動、座談會、討論會、聯合活動等載體,將心理健康知識自然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心理學研究表明,團體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重要影響,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團體。降低學生心理問題發生概率的最好方法是以預防為主,而團體心理輔導正是預防性、發展性的工作。學校成立的心理健康社團和利用班會陣地、班級文體活動等進行團體與個別心理輔導,則可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發展性問題,從而節約一定的教育資源。同樣可以使每個班級成員產生歸屬感,從而提升班級的凝聚力。
據此,同伴教育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其特有可接受性、經濟性等優點,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將會發揮無法比擬的作用。將成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種新的有潛力的模式,將作為一股新鮮血液注入中職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將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體育教育論文03-13
中職學校教育特色的構建論文03-13
中職學校專業教師教育素質培養策略11-19
試論中職學校如何加強技能教育論文03-13
中職學校素質教育優秀論文03-13
學校教育的負向功能改進策略論文02-16
試析中職美術教學策略論文02-18
教育激勵在中職學校德育的實踐論文03-13
中職學校新生入學啟蒙教育研究論文11-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