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
論文摘要: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學習英語語言,必須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針對英語教學的跨文化教學進行闡述,把語言知識教學和文化內容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并重視文化差異,從而真正提高語言綜合素質。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文化意識;方法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就是掌握一種新文化的過程。語言和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語言是文化的一個方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反映民族的文化現象;而文化的傳播需要借助于語言,文化是保證交際成功的重要因素,人類所有的知識和經驗只能通過語言來描述、保存和傳播。因而語言的教學不僅包括語言知識的教學,而且包括文化知識的教學。當代美國語言學家克拉姆斯基說:“語言教學就是文化教學”。也就是指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本國文化、外國文化)的教學活動,即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向學生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教育的重要性
英語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許多場合起著交際橋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因此英語教學目標應該定位于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應用英語的能力。然而由于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甚少,在實際英語交流中喜歡套用母語的思維方式和使用習慣去理解英語,很容易產生交流上的誤解和障礙。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新大綱》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并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即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掌握,也要對語言使用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注意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即使學習者正確使用語法、詞匯、改善其交流技巧,也不能保證學生課堂以外的現實世界中能夠準確地使用英語進行理解交流。文化意識的缺乏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教學中不妨把文化教育融人到語言教學中去,使學生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喚起他們對西方文化的興趣,進而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對英語文化的理解。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首先要使他們掌握英語文化的基本知識,注意中西文化差異。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詞匯差異
英漢詞匯的語義和文化內涵的不同主要表現在概念意義和內涵意義上。概念意義是一個詞的基本意義,是交際的核心因素,不正確理解詞的概念意義,就會引起交際沖突。如:漢語中“愛人”一詞是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語中“lover”一詞則指情人(情夫或情婦)。外國人向你介紹說:“Thisismylover.”按中國的習慣你可能理解為是對方的妻子,其實是對方的情人。你如把自己的妻子向對方介紹說:“Thisismylover.”西方人會誤認為是你的情人。詞的內涵意義是超出概念意義以外的意義,往往與客觀事物的本性和特點有聯系。比如:在對待動物的態度上,如果用英語說漢語中的“走狗”為runningdog,這是不對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西方人把狗視為朋友,表示“忠實”、“友好”、“可愛”等意,將它視為寵物,倍加愛護。在中國人眼里狗則是一個貶義詞,漢語中的“狗”常帶有“令人討厭、卑鄙”等貶義,常被用:“狗腿子”,“狗頭軍師”等。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個幸運兒)。
(二)社會習俗的差異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信仰、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即文化不同,所以帶來不同文化的語言有很多。例如:中國人初次相識,習慣問對方:“How oldareyou?Whatareyoudoing?Whereraeyoufrom?”如果不加區分,對英美人隨意使用,人家會感到不可思意,會認為“It’snoneofyourbusiness.”f這不管你的事1。英美人問候為:“Hello”。中國人請客吃飯時,一般都準備了滿桌佳肴,不斷地勸客人享用,自己還謙虛:“沒什么菜,吃頓便飯,不成敬意。”同時多以主人為客人夾菜為禮。西方人會對此不解:明明這么多菜,卻說沒什么菜,這不是實事求是的行為;而他們請客吃飯,菜肴特別簡單,經常以數量不多的蔬菜為上等菜,勸客僅僅說:“Helpyourself,please.”吃喝自便。人們接受禮物時表達自己態度的差異:一般中國人不會當著送禮物人的面打開禮物,且說:“讓你破費了”等;而外國人往往會當面撤開禮物并高興地向人連聲稱謝“Thankyou.Ireally appreciateit.”。如果在學習外語時,只注意語言表層的意思,而忽略其深層的文化因素,就會引起誤會和矛盾,甚至造成沖突。由語法、詞匯等引起的錯誤,可以被諒解和接受,但如果違反了語用規則,詢問和探聽對方的隱私,如年齡、收入等,就很可能引起對方反感,甚至破壞與對方的關系。
(三)體態語的差異
文化差異在文化交際中常常被視為干擾源,許多時候會導致交際上的失誤。其中最為突出的文化障礙因素之一就是非言語行為——體態語。中西方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對體態語的表現形式和理解就不盡相同。如:中國人召喚他人走近時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內連續彎曲的手勢,這種手勢在英語中是在使喚小動物走近時用的,召喚他人走近。外國人使用四指彎曲食指向內勾動的手勢,這一動作很像中國人喚狗的手勢,對中國人來說不容易接受。所以我們在跨文化交際時,首先要了解雙方的文化特點、民族心理和習慣,對體態語在中西文化中的禮貌規范,要“人國問禁,入鄉問俗”。
中西文化存在的差異遠不止這些,但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學生把單詞、語法都掌握得非常好,如果對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事物缺乏認識,還是會產生理解的偏差。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絕不能忽視其所在的文化語境。
二、文化教育的方法
英國應用語言學家S.PitCorder主張,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說什么或做什么,而是教學生怎么說或怎么做。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雙重的語言知識,且要具備雙重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啟發、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
可以通過收看影片、幻燈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同時獲得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讓學生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書籍,組織英語專題講座,開展課外等活動給學生創造一個英語文化的學習和交流的環境,都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使學生對英語形成耳濡目染。
教師還可以經常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掌握情況,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清除學生在跨文化交際方面存在的障礙。
(二)擴充知識,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對比
對比法是跨文化語言交際教學中的極為重要的手段。“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通過對比才能發現學生母語和英語語言結構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獲得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在教學中出現有關“Christmas”的文化知識,就把其與中國的“春節”加以比較,并啟發學生發表意見,學生就發言踴躍,從而既達到了讓學生練習聽說的目的,也使學生對圣誕節有了較深的理解。
將中西文化在稱呼、介紹、感謝、謙虛、贊揚、節日、表示關心和價值關念等方面的差異自然地滲透到英語學習中,并隨時進行總結歸納。
中西文化差異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處處留心,認真觀察對比,只有掌握好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特征,才能在交際中準確的把握分寸,言語行為得體。
總之,新的歷史條件對英語教師和英語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背景下,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涌現。英語教師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應該盡陜調整教學思路,提高自身文化修養,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除了讓學生熟練掌握語言知識外,還必須加強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導人,增強學生的文化敏感眭,盡量消除語言溝通的文化差異,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教師的教學效果,消解學生的跨文化交流障礙,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最終達到自如地進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02-19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11-15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滲透01-18
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2-19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論文03-17
談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2-21
談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03-05
行為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和運用02-21
淺析創新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12-05
- 相關推薦